CN208622847U - 一种模组与正负极之间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组与正负极之间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22847U
CN208622847U CN201821467751.4U CN201821467751U CN208622847U CN 208622847 U CN208622847 U CN 208622847U CN 201821467751 U CN201821467751 U CN 201821467751U CN 208622847 U CN208622847 U CN 208622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group
positive
female end
male end
negative an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677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俊伟
李友良
李洲
徐强
周浩
杨森
吴雄琼
何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ndo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ndo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ndo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ndo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677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22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22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22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模组与正负极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模组本体,所述模组本体的正负端分别设有母端,各母端分别设有对应的公端,所述公端设在外部连接器上。通过公端铜排铆接公端的后注塑到外部连接器中形成一个零件;母端铜排铆接母端与模组塑胶盖注塑形成一个零件,同时电芯极耳与汇流排焊接,汇流排通过激光焊再与母端铜排焊接;最后公端、母端对接,组成一个正负极的连接结构;达到取消锁螺丝结构,减少接触内阻的目的,同时也节约了正负极之间的空间,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完成连接,节省了安装时间。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汽车动力电池应用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模组与正负极之间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动力电池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组与正负极之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动车上的应用,动力电池系统发展极为迅速,新能源动力锂电池系统内部电池一般使用模组化,在由软包电池组成的电池系统中,软包电池组成模组后,模组与外部总正总负的连接一般采用螺丝锁铜排连接,这种连接方式需要预留锁螺丝空间,当空间过小时螺丝不易安装
公开号为“CN201720781306”的公开文件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成组的单体电芯,所述单体电芯通过支架固定连接,电极连接片连接所述单体电芯正负极,所述电极连接片一端延伸出触点,所述触点嵌入PCB板凹槽中,与所述PCB板焊接,所述PCB板固定于所述支架两侧,所述PCB板内设置有连接电路,所述电路一端在凹槽处连接所述触点,另一输出端设置为接插件形式,连接外部控制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模组与正负极之间的连接结构,旨在解决较小空间下模组与正负极之间的连接,现有螺丝连接需要在电池系统内部预留大量的锁螺丝空间,当电池包系统尺寸很小时,无法预留M5及以上的螺丝空间,螺丝尺寸过小又会增加接触阻抗;故在模组和正负极上分别设置公端与母端,减少接触内阻,节约安装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模组与正负极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模组本体,所述模组本体的正负端分别设有母端,各母端分别设有对应的公端,所述公端设在外部连接器上。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母端为圆筒结构,所述公端为圆柱结构,所述公端的外径与母端的内径相等,所述公端设有导向结构。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导向结构为公端端部的倒角。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公端和母端之间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公端设有公端铜排,所述母端设有母端铜排,所述公端铜排与外部连接器注塑成型,所述母端铜排与模组本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模组本体包括电芯极耳、汇流排、塑胶撑板、模组塑胶盖、具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的铝外壳,所述电芯极耳焊接在汇流排上,所述汇流排注塑在塑胶撑板上,所述塑胶撑板设在铝外壳的顶部,所述母端铜排与模组塑胶盖注塑成型,所述母端铜排和汇流排通过焊接相连。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外部连接器和模组本体可拆卸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通过公端铜排铆接公端的后注塑到外部连接器中形成一个零件;母端铜排铆接母端与模组塑胶盖注塑形成一个零件,同时电芯极耳与汇流排焊接,汇流排通过激光焊再与母端铜排焊接;最后公端、母端对接,组成一个正负极的连接结构;达到取消锁螺丝结构,减少接触内阻的目的,同时也节约了正负极之间的空间,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完成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公端与公端铜排连接示意图;
图2为母端与母端铜排连接示意图;
图3为公端、公端铜排、外部连接器连接示意图;
图4为母端、母端铜排、模组塑胶盖连接示意图;
图5为塑胶撑板、汇流排、铝外壳连接示意图;
图6为图4与图5组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以上,例如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至图7,一种模组与正负极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模组本体1,模组本体1的正负端分别设有母端2,各母端2分别设有对应的公端3,公端3设在外部连接器4上,具体地,外部连接器4为塑胶外壳。
母端2为圆筒结构,公端3为圆柱结构,公端3的外径与母端2的内径相等,公端3设有导向结构31,导向结构31为公端3端部的倒角,导向结构31便于公端3和母端3之间的对准。公端3和母端2之间为过盈配合,避免了公端3和母端2之间的电流,减小了公端3和母端2之间的电阻。
公端3设有公端铜排32,公端铜排32上还设有螺柱以用于固定电器元件,如固定分流器。母端2设有母端铜排21,公端铜排32与外部连接器4注塑成型,母端铜排21与模组本体1注塑成型。
模组本体1包括电芯极耳、汇流排11、塑胶撑板12、模组塑胶盖13、具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的铝外壳14,电芯极耳焊接在汇流排11上,图中未显示电芯极耳。汇流排11注塑在塑胶撑板12上,塑胶撑板12设在铝外壳14的顶部,母端铜排21与模组塑胶盖13注塑成型,母端铜排21和汇流排11通过焊接相连。
外部连接器4和模组本体1可拆卸相连,具体地,如图7所示,外部连接器4与模组本体1沿图示空心箭头方向组合,并采用螺纹连接,对于公端3与母端2之间的连接具有固定的作用,优选的,模组本体1上还设有定位销,外部连接器4上设有对应的定位孔,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外部连接器4与模组本体1之间的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通过公端铜排32铆接公端3的后注塑到外部连接器4中形成一个零件;母端铜排21铆接母端2与模组塑胶盖13注塑形成一个零件,同时电芯极耳与汇流排11焊接,汇流排11通过激光焊再与母端铜排21焊接;最后公端3、母端2对接,组成一个正负极的连接结构;达到取消锁螺丝结构,减少接触内阻的目的,同时也节约了正负极之间的空间,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完成连接,减少了接触内阻,节约安装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模组与正负极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本体(1),所述模组本体(1)的正负端分别设有母端(2),各母端(2)分别设有对应的公端(3),所述公端(3)设在外部连接器(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与正负极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2)为圆筒结构,所述公端(3)为圆柱结构,所述公端(3)的外径与母端(2)的内径相等,所述公端(3)设有导向结构(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与正负极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31)为公端(3)端部的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与正负极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3)和母端(2)之间为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与正负极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3)设有公端铜排(32),所述母端(2)设有母端铜排(21),所述公端铜排(32)与外部连接器(4)注塑成型,所述母端铜排(21)与模组本体(1)注塑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组与正负极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本体(1)包括电芯极耳、汇流排(11)、塑胶撑板(12)、模组塑胶盖(13)、具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的铝外壳(14),所述电芯极耳焊接在汇流排(11)上,所述汇流排(11)注塑在塑胶撑板(12)上,所述塑胶撑板(12)设在铝外壳(14)的顶部,所述母端铜排(21)与模组塑胶盖(13)注塑成型,所述母端铜排(21)和汇流排(11)通过焊接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与正负极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连接器(4)和模组本体(1)可拆卸相连。
CN201821467751.4U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模组与正负极之间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08622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67751.4U CN208622847U (zh)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模组与正负极之间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67751.4U CN208622847U (zh)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模组与正负极之间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22847U true CN208622847U (zh) 2019-03-19

Family

ID=65717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67751.4U Active CN208622847U (zh)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模组与正负极之间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228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3572A (zh) * 2021-08-31 2021-10-22 东莞市万连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池模组铜排连接件的激光焊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3572A (zh) * 2021-08-31 2021-10-22 东莞市万连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池模组铜排连接件的激光焊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22463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模块单元及电池模块
CN208622847U (zh) 一种模组与正负极之间的连接结构
EP4318745A1 (en) Cylindrical battery
CN207909992U (zh) 一种低速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模块
CN201438481U (zh) 锂电池隔圈及使用该隔圈的锂电池
CN202585603U (zh) 锂离子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用转接板
CN208889752U (zh) 电池及其盖板组件、转接片
CN207398192U (zh)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正极端板凸台一体式结构
CN216529216U (zh) 储能装置的防水组件与储能装置
CN215772569U (zh) 一种配电装置及具有该配电装置的交通运输装置
CN202957335U (zh) 拥有电池管理系统模块的蓄电池
CN205122701U (zh) 一种具有高强度抗振稳定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
CN205645960U (zh) 一种动力电池组快捷连接件
CN204464362U (zh) 可正反安装的车用蓄电池
CN209169211U (zh) 一种强化圆形电池气密性的封装结构
CN205790215U (zh) 电池模块连接用动力接口及使用该动力接口的电池模块
CN206059476U (zh) 一种软包装端子保护结构
CN206834467U (zh) 一种适用于纯电动汽车的充电连接装置
CN201262970Y (zh) 聚合物电池的封装结构
CN208385560U (zh) 一种锂离子车模电池及其结构
CN219322709U (zh) 一种低压电器盒上电源分配模块的连接固定结构
CN212967904U (zh) 一种储能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18005048U (zh) 一种具有正负极防呆功能的电芯结构
CN204809947U (zh) 一种可进行车载充电的移动终端支架
CN208298906U (zh) 一种可组合的锂离子车模电池及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9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