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08200U - 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08200U
CN208608200U CN201820836870.6U CN201820836870U CN208608200U CN 208608200 U CN208608200 U CN 208608200U CN 201820836870 U CN201820836870 U CN 201820836870U CN 208608200 U CN208608200 U CN 208608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heat
display screen
heat dissipating
conduction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368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锦�
俞凤至
顾维杰
陈闯
李林钢
张旭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368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08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08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08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柔性衬底层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包括依次层叠直接接触设置的第一衬底层和散热层,所述散热层中掺杂一维导热材料。显示屏将柔性衬底层与刚性基板激光剥离时产生的热量定向快速向周围环境导出,避免剥离过程的持续热量在器件层03底部累积形成对器件层中器件电特性和封装特性的不良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层间剥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柔性OLED的一般制备工艺包括采用激光剥离工艺实现柔性器件与刚性基板的分离,通常是承载柔性基体及TFT器件的柔性衬底层与刚性基板间的剥离。而在剥离过程中,由于柔性衬底层的散热效果不佳,高能量激光热效应产生的热量易对柔性基体及TFT器件造成损伤,影响产品的水氧阻隔性及TFT电气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显示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衬底层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屏,包括依次层叠直接接触设置的第一衬底层和散热层,所述散热层中掺杂一维导热材料。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层呈现网格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层中掺杂偶联剂。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层中还掺杂二维导热材料。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一维导热材料与所述二维导热材料交替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层中所述一维导热材料的质量占比为5%-10%。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层上直接接触设置第二衬底层。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衬底层的材质和第二衬底层的材质相同或者不同。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一维导热材料包括碳纳米管、银纳米线、碳纳米纤维或玻璃纤维类材料的一种或几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含上述的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屏将衬底层与刚性基板激光剥离时产生的热量定向快速向周围环境导出,避免剥离过程的持续热量在器件层03底部累积形成对器件层中器件电特性和封装特性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显示屏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散热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散热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散热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散热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散热层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显示屏主视剖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依次层叠设置第一衬底层和器件层,在第一衬底层02和器件层03之间,包括一个贴合的散热层04,第一衬底层02的一面与器件层03层叠固定,第一衬底层02的另一面与刚性基板01层叠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屏利用散热层04用于将第一衬底层02与刚性基板01激光剥离时产生的热量定向快速向周围环境导出,避免剥离过程的持续热量在器件层03底部累积形成对器件层03中器件电特性和封装特性的不良影响。针对OLED屏幕的加工工艺,器件层03可以包括晶体管薄膜层、发光电极层和薄膜封装层。第一衬底层02通常为柔性有机材料层,例如聚酰亚胺材料。刚性基板01通常采用玻璃基板。散热层04用于将第一衬底层02中累积的热量按定向方向向周围环境导出。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散热层的俯视示意图。如图2所示,散热层04的基底材料中包括布设的一维导热材料41,一维导热材料41的延伸方向与激光剥离的方向交错,一维导热材料41沿延伸方向贯穿散热层04的对应两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屏利用一维导热材料41在散热层04中建立导热链,在对应易于形成热量累积的第一衬底层02中部位置形成与第一衬底层02贴合的线性导热通道,线性导热通道的总体延伸方向一致保证了累积热量在沿导热链传导时不会在散热层04中形成二次热量累积导致热量继续向器件层03传导。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维导热材料41的延伸方向与激光剥离的方向基本垂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保证一维导热材料41总体延伸方向一致的基础上,一维导热材料41间可以存在部分联接,形成例如网格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维导热材料41可以采用碳纳米管、银纳米线、碳纳米纤维、玻璃纤维等类型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散热层04的基底材料与第一衬底层02材料特性相容,可以是一致的有机材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维导热材料41的含量占比为散热层04质量的5%-1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层04中掺杂偶联剂,增加散热层中一维导热材料41与散热层04基质的物理结合特性。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散热层的俯视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激光剥离方向上,由散热层04的中部向两端一维导热材料41的间距逐渐扩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屏利用一维导热材料的布设间距变化,使得与第一衬底层02热量累积区域对应的散热层04区域的导热链密度最大,热传导效率最高,可以有效减少一维导热材料的使用,同时有利于散热层04与第一衬底层02和器件层03的物理结合特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成组的间距值,例如若干个递增的一维导热材料41的间距值,由激光剥离起始方向向终止方向,一维导热材料41的间距按间距值逐段周期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屏利用一维导热材料的布设间距的周期变化,避免激光剥离过程中的热量累积,在布设间距的周期变化过程中,在热量累积可能性较高的位置减少一维导热材料41间距提高导热效率,在热量累积可能性较低的位置增加一维导热材料41间距降低导热成本,稳定相邻层间的物理结合特性。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散热层的俯视示意图。如图4所示,散热层04包括布设的一维导热材料41,一维导热材料41的延伸方向与激光剥离的方向基本一致,一维导热材料41沿延伸方向贯穿散热层04的对应两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屏利用一维导热材料41在散热层04中建立导热链,利用一维导热材料41与激光剥离方向一致的特点,使得所有一维导热材料41形成的线性导热通道都贴合第一衬底层02易于形成热量累积的区域,同时利用较长的一维导热材料41两端的温差有效提升导热通道的热传导效率。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散热层的俯视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与激光剥离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由散热层04的中部向两端一维导热材料41的间距逐渐扩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屏利用一维导热材料的布设间距变化,使得与第一衬底层02热量累积区域对应的散热层04区域的导热链密度最大,热传导效率最高,可以有效减少一维导热材料的使用,同时有利于散热层04与第一衬底层02和器件层03的物理结合特性。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散热层的俯视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分布在散热层中的二维导热材料42,二维导热材料42与一维导热材料41联接,形成例如交替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第一衬底层02易出现激光剥离热量累积的对应区域(通常是第一衬底层02的中部),散热层的二维导热材料42的布设密度较大,在第一衬底层02易出现激光剥离热量累积的对应区域(通常是第一衬底层02的边缘),散热层的二维导热材料42的布设密度较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屏利用二维维导热材料42与一维导热材料41的联接,在保证一维导热材料41的总体延伸方向和基本导热链构型的基础上,形成导热网链,提高了热传导分流效率的同时增大了热传导通道的比热容,提高了散热层04均匀蓄热的能力,有效避免了散热层04比热容较低将累积热量直接向器件层传导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二维维导热材料42可以采用石墨烯、六方氮化硼等类型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散热层04和器件层03之间,在散热层04上直接接触设置第二衬底层。第二衬底层与第一衬底层的厚度及材料存在差异,可以进一步提高隔热效果,保证器件层03的水氧密封特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利用上述的显示屏形成,保证了显示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直接接触设置的第一衬底层和散热层,所述散热层中掺杂一维导热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呈现网格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中掺杂偶联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中还掺杂二维导热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维导热材料与所述二维导热材料交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上直接接触设置第二衬底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底层的材质和第二衬底层的材质相同或者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维导热材料包括碳纳米管、银纳米线、碳纳米纤维或玻璃纤维类材料。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
CN201820836870.6U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08608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36870.6U CN208608200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36870.6U CN208608200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08200U true CN208608200U (zh) 2019-03-15

Family

ID=65662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36870.6U Active CN208608200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0820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4014A (zh) * 2019-07-30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散热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55007A (zh) * 2020-06-22 2020-09-1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散热装置
CN114300635A (zh) * 2021-12-27 2022-04-0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59728A (zh) * 2022-09-23 2022-11-1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仿形冶具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4014A (zh) * 2019-07-30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散热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1017151A1 (zh) * 2019-07-30 2021-02-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散热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55007A (zh) * 2020-06-22 2020-09-1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散热装置
CN114300635A (zh) * 2021-12-27 2022-04-0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59728A (zh) * 2022-09-23 2022-11-1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仿形冶具和显示装置
CN115359728B (zh) * 2022-09-23 2023-12-2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仿形冶具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08200U (zh) 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Huang et al. Highly thermostable, flexible, transparent, and conductive films on polyimide substrate with an AZO/AgNW/AZO structure
Kinner et al. Inkjet-printed embedded Ag-PEDOT: PSS electrodes with improved light out coupling effects for highly efficient ITO-free blue polymer light emitting diodes
US9112166B2 (en) Conductive films
TWI543199B (zh) 供低薄片電阻應用之柵狀及奈米結構的透明導體及其形成方法
Cho et al. Flexible integrated OLED substrates prepared by printing and plating process
CN103809344B (zh) 显示装置
CN106816459A (zh) 一种柔性显示基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US11139350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2543894B (zh) 电性连接垫结构及包含有多个电性连接垫结构的集成电路
GB2508792A (en) Back contact solar cell cell 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TWI549278B (zh) 發光二極體元件
CN102566165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器
Sun et al. Large-area tunable red/green/blue tri-stacked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 using sandwich-structured transparent silver nanowires electrodes
JP2013172147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素子
KR20150135639A (ko) 패턴된 그래핀과 금속 나노선을 이용한 유연전극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I520324B (zh) 具有導電圖案變化區之顯示面板
CN104143554A (zh) 膜上芯片、包括该膜上芯片的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WO2021027020A1 (zh)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US20120019451A1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CN105576061A (zh) 高导通高电压太阳能光电玻璃板
CN103985727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207517719U (zh) 可挠性发光二极管结构
JP7102532B2 (ja) 光電変換素子とその製造方法
Kim et al. Embedded reverse-offset printing of silver nanowire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double-stacked transparent electrodes with microscale patter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