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01905U - 吹塑成型脱料气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吹塑成型脱料气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01905U
CN208601905U CN201821020189.0U CN201821020189U CN208601905U CN 208601905 U CN208601905 U CN 208601905U CN 201821020189 U CN201821020189 U CN 201821020189U CN 208601905 U CN208601905 U CN 2086019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lf module
blow
cylinder
sliding rail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201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宗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Yinghao Cultural Crea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Yinghao Cultural Crea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Yinghao Cultural Crea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Yinghao Cultural Crea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2018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019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019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019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塑成型脱料气压装置,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架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吹塑模具,所述吹塑模具包含第一半模与第二半模,所述第一半模经第一底座套设在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半模经第二底座套设在第二滑轨上,所述吹塑模具的上方一侧设置有料斗,所述吹塑模具的上方另一侧设置有上吹气管,所述吹塑模具的下方设置有与上吹气管相对应的下吹气管。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而且高效便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吹塑成型脱料气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塑成型脱料气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圣诞球等工艺品可以增加节日气氛,为人们所喜爱,因此市场需求量大,现有的圣诞球等工艺品的吹塑成型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效率较低,具有很多局限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吹塑成型脱料气压装置,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吹塑成型脱料气压装置,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架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吹塑模具,所述吹塑模具包含第一半模与第二半模,所述第一半模经第一底座套设在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半模经第二底座套设在第二滑轨上,所述吹塑模具的上方一侧设置有料斗,所述吹塑模具的上方另一侧设置有上吹气管,所述吹塑模具的下方设置有与上吹气管相对应的下吹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机台上设置有用以驱动第一底座沿着第一滑轨左右滑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用以驱动第二半模沿着第二滑轨左右滑动的第二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模具有8字形的第一凹腔,所述第二半模具有8字形的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半模的上部设置有连接第一凹腔的第一上吹气槽,所述第一半模的下部设置有连接第一凹腔的第一下吹气槽,所述第二半模的上部设置有连接第二凹腔的第二上吹气槽,所述第二半模的下部设置有连接第二凹腔的第二下吹气槽;所述第一凹腔与第二凹腔在第一半模与第二半模扣合后形成葫芦形的成型腔,所述第一上吹气槽与第二上吹气槽在第一半模与第二半模扣合后形成上吹气通道,所述第一下吹气槽与第二下吹气槽在第一半模与第二半模扣合后形成下吹气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上吹气管的一端与上吹气头的芯棒相连接,所述上吹气管的另一端外接压缩气体,所述上吹气头与第三气缸的伸缩杆相连接;所述下吹气管的一端与下吹气头的芯棒相连接,所述下吹气管的另一端外接压缩气体,所述下吹气头与第四气缸的伸缩杆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料斗的出料口旁侧设置有用以剪断条形料的剪刀,所述剪刀由第五气缸驱动启闭,所述剪刀与第五气缸均设置在滑块上,所述滑块的旁侧纵向设置有滑道,所述滑块与第六气缸的伸缩杆相连接,所述第六气缸驱动滑块沿着滑道上下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剪刀包含交叉设置的左刀体与右刀体,所述左刀体的中部与右刀体的中部经销轴相互铰接,所述左刀体的末端经销轴与右连接轴的首端相铰接,所述右刀体的末端经销轴与左连接轴的首端相铰接,所述左连接轴的末端与右连接轴的末端经销轴与第五气缸的伸缩杆相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台的下方设置有集料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而且高效便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吹塑模具的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吹气头的构造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剪刀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剪刀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吹气头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机台,2-第一滑轨,3-吹塑模具,301-第一半模,302-第二半模,303-第一凹腔,304-第二凹腔,305-第一上吹气槽,306-第一下吹气槽,307-第二上吹气槽,308-第二下吹气槽, 4-第一底座,5-第二滑轨,6-第二底座,7-料斗,8-上吹气管,9-下吹气管,10-第一气缸,11-第二气缸,12-上吹气头,13-第三气缸,14-下吹气头,15-第四气缸,16-剪刀,1601-左刀体,1602-右刀体,1603-左连接轴,1604-右连接轴,17-第五气缸,18-滑块,19-滑道,20-第六气缸,21-集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6所示,一种吹塑成型脱料气压装置,包括机台1,所述机台1上架设有第一滑轨2,所述第一滑轨2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吹塑模具3,所述吹塑模具3包含第一半模301与第二半模302,所述第一半模301经第一底座4套设在第一滑轨2上,所述第一底座4上设置有第二滑轨5,所述第二半模302经第二底座6套设在第二滑轨5上,所述吹塑模具3的上方一侧设置有料斗7,所述吹塑模具3的上方另一侧设置有上吹气管8,所述吹塑模具3的下方设置有与上吹气管8相对应的下吹气管9;优选的,所述第一滑轨2上设置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吹塑模具3,两组吹塑模具3交替工作,一组吹塑模具3在静置冷却时,另一组吹塑模具3进行进料吹塑,实现双工位吹塑,节约时间,大大提高效率,所述吹塑模具3的设置组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机台1上设置有用以驱动第一底座4沿着第一滑轨2左右滑动的第一气缸10,所述第一底座4上设置有用以驱动第二半模302沿着第二滑轨5左右滑动的第二气缸11;所述第一底座4上开设有用以第一滑轨2穿过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底座6上开设有用以第二滑轨5穿过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半模301经螺丝螺母组件或焊接工艺与第一底座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底座4经螺丝螺母组件或焊接工艺与第一气缸10的伸缩杆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气缸10的缸体经螺丝螺母组件或焊接工艺与机台1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气缸11的缸体经螺丝螺母组件或焊接工艺与第一底座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半模302经经螺丝螺母组件或焊接工艺与第二气缸11的伸缩杆固定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模301具有8字形的第一凹腔303,所述第二半模302具有8字形的第二凹腔304,所述第一半模301的上部设置有连接第一凹腔303的第一上吹气槽305,所述第一半模301的下部设置有连接第一凹腔303的第一下吹气槽306,所述第二半模302的上部设置有连接第二凹腔304的第二上吹气槽307,所述第二半模302的下部设置有连接第二凹腔304的第二下吹气槽308;所述第一凹腔303与第二凹腔304在第一半模301与第二半模302扣合后形成葫芦形的成型腔,所述第一上吹气槽305与第二上吹气槽307在第一半模301与第二半模302扣合后形成上吹气通道,所述第一下吹气槽306与第二下吹气槽308在第一半模301与第二半模302扣合后形成下吹气通道;所述第一凹腔303与第二凹腔304的表面粗糙度以在分模的情况下能够与成型件自然脱离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吹气管8的一端与上吹气头12的芯棒相连接,所述上吹气管8的另一端外接压缩气体,所述上吹气头12与第三气缸13的伸缩杆相连接;所述下吹气管9的一端与下吹气头14的芯棒相连接,所述下吹气管9的另一端外接压缩气体,所述下吹气头14与第四气缸15的伸缩杆相连接;所述压缩气体可以由空压机产生;所以第三气缸13的缸体、第四气缸15的缸体均立架经螺丝螺母组件或焊接工艺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立架置于地面;压缩气体通入成型腔进行吹塑成型为现有的工艺;所述上吹气头12与下吹气头14的设置与第一底座4、第一滑轨2、第二滑轨5均不干涉,所述吹塑模具3的下方两侧设置有两组的第一滑轨2、第二滑轨5,所述上吹气头12与下吹气头14设置在两组的第一滑轨2、第二滑轨5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料斗7的出料口旁侧设置有用以剪断条形料的剪刀16,所述剪刀16由第五气缸17驱动启闭,所述剪刀16与第五气缸17均设置在滑块18上,所述滑块18的旁侧纵向设置有滑道19,所述滑块18与第六气缸20的伸缩杆相连接,所述第六气缸20驱动滑块18沿着滑道19上下滑动;所述滑道19经螺丝螺母组件或焊接工艺与机台1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料斗7内盛放有可以进行吹塑的热熔坯料,热熔坯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下料,当热熔坯料挤出至一定长度时,所述剪刀16在第五气缸17的驱动下闭合从而将具有一定长度的热熔坯料间断,接着所述剪刀16在第六气缸20的驱动下沿着滑道19向下运动,带动剪下的具有一定长度的热熔坯料一起下降,进入所述第一半模301与第二半模302之间,所述第一半模301与第二半模302合模,所述剪刀16在第五气缸17的驱动下张开,接着所述剪刀16在第六气缸20的驱动下沿着滑道19向上运动,回到初始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剪刀16包含交叉设置的左刀体1601与右刀体1602,所述左刀体1601的中部与右刀体1602的中部经销轴相互铰接,所述左刀体1601的末端经销轴与左连接轴1604的首端相铰接,所述右刀体1602的末端经销轴与左连接轴1603的首端相铰接,所述左连接轴1603的末端与左连接轴1604的末端经销轴与第五气缸17的伸缩杆相铰接;所述左刀体1601、右刀体1602、左连接轴1604、左连接轴1603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五气缸17的伸缩杆伸出,所述左刀体1601、右刀体1602绕着销轴张开,所述第五气缸17的伸缩杆收回,所述左刀体1601、右刀体1602绕着销轴闭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机台1的下方设置有集料槽21,所述第一半模301与第二半模302张开后成型件在自重作用下掉落自集料槽21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缸10、第二气缸11、第三气缸13、第四气缸15、第五气缸17以及第六气缸20均采用现有的气缸,所述第一气缸10、第二气缸11、第三气缸13、第四气缸15、第五气缸17以及第六气缸20的气体来源采用外接气体、电力来源采用外接电源;所述第一气缸10、第二气缸11、第三气缸13、第四气缸15、第五气缸17以及第六气缸20的进程由人工控制或控制面板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面板与红外传感器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所述第一半模301与第二半模302打开并置于料斗7的下方,所述料斗7内热熔坯料在重力作用下流出,剪刀16闭合将预定长度的条状热熔坯料剪断并共同下降,预定长度的条状热熔坯料置于第一半模301与第二半模302之间,所述第二气缸11的伸缩杆伸出,所述第一气缸10的伸缩杆不动,此时所述第一半模301与第二半模302完成合模,所述剪刀16上升复位;接着所述第一气缸10的伸缩杆收回,带动合模的吹塑模具3运动至上吹气头12的工位下方与下吹气头14的工位上方,此时所述上吹气头12的出气口对准上吹气通道,所述下吹气头14的出气口对准下吹气通道,所述第三气缸13的伸缩杆与第四气缸15的伸缩杆均伸出,所述上吹气头12的出气口碰到上吹气通道并进行吹气,所述下吹气头14的出气口碰到下吹气通道并进行吹气,这个过程为吹塑成型,完成吹塑成型后,所述第三气缸13的伸缩杆与第四气缸15的伸缩杆均收回,所述上吹气头12与下吹气头14复位,所述吹塑模具3进行静置冷却;预定时间后,完成静置冷却,所述第一气缸10的伸缩杆伸出、第二气缸11的伸缩杆收回,所述第一半模301与第二半模302均与置于两者之间的成型件脱离,所述第一半模301与第二半模302相互远离,置于两者中间的成型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落至集料槽21内,完成脱料。
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吹塑成型脱料气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架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吹塑模具,所述吹塑模具包含第一半模与第二半模,所述第一半模经第一底座套设在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半模经第二底座套设在第二滑轨上,所述吹塑模具的上方一侧设置有料斗,所述吹塑模具的上方另一侧设置有上吹气管,所述吹塑模具的下方设置有与上吹气管相对应的下吹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成型脱料气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上设置有用以驱动第一底座沿着第一滑轨左右滑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用以驱动第二半模沿着第二滑轨左右滑动的第二气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成型脱料气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模具有8字形的第一凹腔,所述第二半模具有8字形的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半模的上部设置有连接第一凹腔的第一上吹气槽,所述第一半模的下部设置有连接第一凹腔的第一下吹气槽,所述第二半模的上部设置有连接第二凹腔的第二上吹气槽,所述第二半模的下部设置有连接第二凹腔的第二下吹气槽;所述第一凹腔与第二凹腔在第一半模与第二半模扣合后形成葫芦形的成型腔,所述第一上吹气槽与第二上吹气槽在第一半模与第二半模扣合后形成上吹气通道,所述第一下吹气槽与第二下吹气槽在第一半模与第二半模扣合后形成下吹气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成型脱料气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吹气管的一端与上吹气头的芯棒相连接,所述上吹气管的另一端外接压缩气体,所述上吹气头与第三气缸的伸缩杆相连接;所述下吹气管的一端与下吹气头的芯棒相连接,所述下吹气管的另一端外接压缩气体,所述下吹气头与第四气缸的伸缩杆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成型脱料气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的出料口旁侧设置有用以剪断条形料的剪刀,所述剪刀由第五气缸驱动启闭,所述剪刀与第五气缸均设置在滑块上,所述滑块的旁侧纵向设置有滑道,所述滑块与第六气缸的伸缩杆相连接,所述第六气缸驱动滑块沿着滑道上下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塑成型脱料气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包含交叉设置的左刀体与右刀体,所述左刀体的中部与右刀体的中部经销轴相互铰接,所述左刀体的末端经销轴与右连接轴的首端相铰接,所述右刀体的末端经销轴与左连接轴的首端相铰接,所述左连接轴的末端与右连接轴的末端经销轴与第五气缸的伸缩杆相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成型脱料气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的下方设置有集料槽。
CN201821020189.0U 2018-06-29 2018-06-29 吹塑成型脱料气压装置 Active CN2086019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20189.0U CN208601905U (zh) 2018-06-29 2018-06-29 吹塑成型脱料气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20189.0U CN208601905U (zh) 2018-06-29 2018-06-29 吹塑成型脱料气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01905U true CN208601905U (zh) 2019-03-15

Family

ID=65667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20189.0U Active CN208601905U (zh) 2018-06-29 2018-06-29 吹塑成型脱料气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0190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1030A (zh) * 2019-04-24 2019-07-12 福建盈浩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 吹塑生产线及其工作方法
CN114654658A (zh) * 2022-03-17 2022-06-24 杭州恒新塑业有限公司 一体式高分子包装容器成型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1030A (zh) * 2019-04-24 2019-07-12 福建盈浩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 吹塑生产线及其工作方法
CN114654658A (zh) * 2022-03-17 2022-06-24 杭州恒新塑业有限公司 一体式高分子包装容器成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01905U (zh) 吹塑成型脱料气压装置
CN110039745A (zh) 一种中空吹塑成型设备
CN107962761A (zh) 一种用于吹瓶机的拉伸封口装置
CN110001030A (zh) 吹塑生产线及其工作方法
CN109774102A (zh) 一种基于吹塑成型技术的高效型自动化塑料桶生产系统
CN212288672U (zh) 一种手榴弹瓶注塑用吹气装置
CN208558042U (zh) 一种橡胶柱塞类产品的气动批量脱模装置
CN112140509A (zh) 一种化妆品用便于取出塑料瓶的中空成型机及方法
CN206446098U (zh) 一种挤吹式塑料瓶生产系统
CN206357528U (zh) 硅胶制品挤压机的顶出机构
CN209888120U (zh) 吹塑生产线
CN206085635U (zh) 吹塑成型装置
CN209888121U (zh) 双塑混合成型机构
CN209456287U (zh) 玻璃制品吹胎机
CN210011265U (zh) 净水器塑料面板注塑模具
CN210362406U (zh) 一种新型pet全自动吹瓶机
CN108437303A (zh) 一种橡胶柱塞类产品的气动批量脱模装置及方法
CN207495996U (zh) 一种用于吹瓶机的拉伸封口装置
CN2451319Y (zh) 异型塑料容器的瓶坯冷却吹气装置
CN203007116U (zh) 移动式气动翻转机械手
CN2339380Y (zh) 轻质墙板机动成组立模
CN109732881A (zh) 一种用于生产高均匀度塑料桶的吹塑装置
CN206855843U (zh) 一种翻转脱模装置
CN213675076U (zh) 一次性手套多重气吹剔除设备
CN204340187U (zh) 中空吹塑机中的吹针刮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