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01664U - 掰球机 - Google Patents

掰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01664U
CN208601664U CN201821019532.XU CN201821019532U CN208601664U CN 208601664 U CN208601664 U CN 208601664U CN 201821019532 U CN201821019532 U CN 201821019532U CN 208601664 U CN208601664 U CN 208601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rail
cylinder
conveyer belt
rod
stiring materi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1953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宗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Yinghao Cultural Crea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Yinghao Cultural Crea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Yinghao Cultural Crea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Yinghao Cultural Crea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1953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01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01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01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掰球机,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拨料杆与第二拨料杆,所述输送带的旁侧设置有凹模,所述输送带与凹模之间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设置有沿着第一滑轨在输送带与凹模之间运行的凸模,所述凸模包含底座、冲头以及用以驱动冲头上下运动的第一气缸。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而且提高掰球效率,高效便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掰球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掰球机。
背景技术
球类工艺品一般采用吹塑成型、挤出成型等工艺进行加工,为了提高效率一般采用多型腔进行成型,得到的成型件之间在开模后一般留有多余的凝料或边料,这些多余的凝料或边料需要人工掰除,耗时耗力,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掰球机,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掰球机,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拨料杆与第二拨料杆,所述输送带的旁侧设置有凹模,所述输送带与凹模之间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设置有沿着第一滑轨在输送带与凹模之间运行的凸模,所述凸模包含底座、冲头以及用以驱动冲头上下运动的第一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冲头的底面设置有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与真空接管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凹模上设置有冲裁凹腔。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的左侧设置有左定位板,所述输送带的右侧设置有右定位板,所述输送带的前侧为前定位板,所述输送带的后侧为进料端,所述输送带、左定位板、右定位板以及前定位板围成定位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拨料杆设置在第二拨料杆的上方,所述第一拨料杆与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相连接,所述第二拨料杆与第三气缸的伸缩杆相连接;所述左定位板上开设有左拨料孔,所述第一拨料杆随着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经左拨料孔伸入定位空间,所述右定位板上开设有右拨料孔,所述第二拨料杆随着第三气缸的伸缩杆经右拨料孔伸入定位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轨上设置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伸缩杆与底座相连接,所述第四气缸驱动凸模沿着第一滑轨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机台上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凹模与第二滑轨相配合,所述凹模与第五气缸的伸缩杆相连接,所述第五气缸驱动凹模沿着第二滑轨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相互垂直,所述凸模设置在第二滑轨的上方前侧,所述第二滑轨的上方后侧设置有挡料板,所述第二滑轨的下方前侧设置有第一集料槽,所述第二滑轨的下方后侧设置有第二集料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而且提高掰球效率,高效便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待处理物料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机台,2-输送带,3-第一拨料杆,4-第二拨料杆,5-凹模,501-冲裁凹腔,6-第一滑轨,7-凸模,701-底座,702-冲头,703-第一气缸,704-真空吸盘,705-真空接管,8-左定位板,9-右定位板,10-前定位板,11-第二气缸,12-第三气缸,13-左拨料孔,14-右拨料孔,15-第四气缸,16-第二滑轨,17-第五气缸,18-挡料板,19-第一集料槽,20-第二集料槽,a-待处理物料,b-凝料与边料,c-球形成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6所示,一种掰球机,包括机台1,所述机台1上设置有输送带2,所述输送带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拨料杆3与第二拨料杆4,所述输送带2的旁侧设置有凹模5,所述输送带2与凹模5之间设置有第一滑轨6,所述第一滑轨6上设置有沿着第一滑轨6在输送带2与凹模5之间运行的凸模7,所述凸模7包含底座701、冲头702以及用以驱动冲头702上下运动的第一气缸70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冲头702的底面设置有真空吸盘704,所述真空吸盘704与真空接管705相连接;所述真空接管705外接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抽吸,使所述冲头702内产生负气压,从而将待提升物料吸牢,即可开始搬送待提升物料,当待提升物料搬送到凹模5时,平稳地充气进冲头702内,使冲头702内由负气压变成零气压或稍为正的气压,冲头702就脱离待提升物料,从而完成了提升搬送重物料的任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待处理物料为规则矩形,待处理物料为带有凝料与边料的球形成型件,凝料与边料为扁平状并至于两个球形成型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凹模5上设置有冲裁凹腔501,所述冲裁凹腔501与球形成型件相适应,以球形成型件能够进入为准,球形成型件上的凝料与边料置于凹模5的台面上,所述冲头702对准冲裁凹腔501冲压后,球形成型件进入冲裁凹腔501,球形成型件上的凝料与边料留于凹模5的台面上,完成球形成型件与凝料、边料的分离,上述过程为掰球的过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带2的左侧设置有左定位板8,所述输送带2的右侧设置有右定位板9,所述输送带2的前侧为前定位板10,所述输送带2的后侧为进料端,所述输送带2、左定位板8、右定位板9以及前定位板10围成定位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拨料杆3设置在第二拨料杆4的下方,所述第一拨料杆3与第二气缸11的伸缩杆相连接,所述第二拨料杆4与第三气缸12的伸缩杆相连接;所述左定位板8上开设有左拨料孔13,所述第一拨料杆3随着第二气缸11的伸缩杆经左拨料孔13伸入定位空间,所述右定位板9上开设有右拨料孔14,所述第二拨料杆4随着第三气缸12的伸缩杆经右拨料孔14伸入定位空间;所述第一拨料杆3与第二拨料杆4之间的距离大于一个扁平状凝料与边料的厚度,并且所述第一拨料杆3与第二拨料杆4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扁平状凝料与边料的厚度之和;待处理物料进入定位空间后,所述第二气缸11的伸缩杆与第三气缸12的伸缩杆均伸出,所述第一拨料杆3与第二拨料杆4相对伸出,拨动扁平状的凝料与边料,从而使得扁平状的凝料与边料与台面平行设置,从而利于后续的物料搬运与冲裁,完成拨料后,所述第二气缸11的伸缩杆与第三气缸12的伸缩杆均收回,所述第一拨料杆3与第二拨料杆4均收回,从而相互远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轨6上设置有第四气缸15,所述第四气缸15的伸缩杆与底座701相连接,所述第四气缸15驱动凸模7沿着第一滑轨6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机台1上设置有第二滑轨16,所述凹模5与第二滑轨16相配合,所述凹模5与第五气缸17的伸缩杆相连接,所述第五气缸17驱动凹模5沿着第二滑轨16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轨6与第二滑轨16相互垂直,所述凸模7设置在第二滑轨16的上方前侧,所述第二滑轨16的上方后侧设置有挡料板18,所述第二滑轨16的下方前侧设置有第一集料槽19,所述第二滑轨16的下方后侧设置有第二集料槽20;所述挡料板18的底面与凹模5的顶面相贴合,当所述第五气缸17的伸缩杆收回,所述凹模5后退,所述凹模5从挡料板18的下方经过,所述凹模5上的凝料与边料被挡料板18阻挡而掉落至第二集料槽20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缸703、第二气缸11、第三气缸12、第四气缸15以及第五气缸17均采用现有的气缸,所述第一气缸703、第二气缸11、第三气缸12、第四气缸15以及第五气缸17的气体来源采用外接气体、电力来源采用外接电源;所述第一气缸703、第二气缸11、第三气缸12、第四气缸15以及第五气缸17的进程由人工控制或控制面板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面板与红外传感器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程过线如下:待处理物料经输送带2进入定位空间,所述第一拨料杆3与第二拨料杆4均伸出进行拨料定位,所述第四气缸15伸出带动凸模7沿着第一滑轨6滑动到定位空间上方,此时所述冲头702的中心对准球形成型件中心,所述第一气缸703的伸缩杆伸出带动冲头702下降,此时冲头702内为负压状态,所述冲头702吸住球形成型件,所述第一气缸703的伸缩杆收回带动冲头702以及待处理物料上升,所述第四气缸15收缩带动凸模7、待处理物料沿着第一滑轨6滑动到凹模5上方,此时,所述第五气缸17的伸缩杆已经伸出将凹模5置于第一集料槽19的上方,所述第一气缸703的伸缩杆伸出带动冲头702以及待处理物料下降,此时冲头702内冲入空气为正压状态,待处理物料掉落至凹模5,此时球形成型件置于凹模5的冲裁凹腔501内、凝料与边料置于凹模5的台面上,所述第一气缸703的伸缩杆继续伸出带动冲头702将球形成型件自冲裁凹腔501进入第一集料槽19内,此时凝料与边料留于凹模5的台面上;所述第一气缸703的伸缩杆收回带动冲头702上升,所述第五气缸17的伸缩杆收回带动凹模5后退,所述凹模5经过挡料板18时,凹模5台面上的凝料与边料被挡料板18阻挡从而掉落至第二集料槽20内,从而完成掰球的过程。
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掰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拨料杆与第二拨料杆,所述输送带的旁侧设置有凹模,所述输送带与凹模之间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设置有沿着第一滑轨在输送带与凹模之间运行的凸模,所述凸模包含底座、冲头以及用以驱动冲头上下运动的第一气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掰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的底面设置有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与真空接管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掰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上设置有冲裁凹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掰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的左侧设置有左定位板,所述输送带的右侧设置有右定位板,所述输送带的前侧为前定位板,所述输送带的后侧为进料端,所述输送带、左定位板、右定位板以及前定位板围成定位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掰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料杆设置在第二拨料杆的上方,所述第一拨料杆与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相连接,所述第二拨料杆与第三气缸的伸缩杆相连接;所述左定位板上开设有左拨料孔,所述第一拨料杆随着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经左拨料孔伸入定位空间,所述右定位板上开设有右拨料孔,所述第二拨料杆随着第三气缸的伸缩杆经右拨料孔伸入定位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掰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上设置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伸缩杆与底座相连接,所述第四气缸驱动凸模沿着第一滑轨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掰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上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凹模与第二滑轨相配合,所述凹模与第五气缸的伸缩杆相连接,所述第五气缸驱动凹模沿着第二滑轨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掰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相互垂直,所述凸模设置在第二滑轨的上方前侧,所述第二滑轨的上方后侧设置有挡料板,所述第二滑轨的下方前侧设置有第一集料槽,所述第二滑轨的下方后侧设置有第二集料槽。
CN201821019532.XU 2018-06-29 2018-06-29 掰球机 Active CN208601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9532.XU CN208601664U (zh) 2018-06-29 2018-06-29 掰球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9532.XU CN208601664U (zh) 2018-06-29 2018-06-29 掰球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01664U true CN208601664U (zh) 2019-03-15

Family

ID=65667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19532.XU Active CN208601664U (zh) 2018-06-29 2018-06-29 掰球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016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66359U (zh) 翻转脱模装置
CN203409069U (zh) 一种冲压装置
CN205553049U (zh) 注塑机注塑件全自动水口及整形加工机
CN206201462U (zh) 一种自动球泡取出系统
CN208601664U (zh) 掰球机
CN103552194B (zh) 一种橡胶制品飞边去除设备及其内外飞边去除方法
CN207273230U (zh) 一种电路板自动抓取机器人
CN204566357U (zh) 构件脱模装置
CN208215485U (zh) 一种标签用自动排废装置
CN205130216U (zh) 底座去飞边夹具
CN206201087U (zh) 冲孔装置
CN210362406U (zh) 一种新型pet全自动吹瓶机
CN209615687U (zh) 一种成品取出垒叠装置
CN203007116U (zh) 移动式气动翻转机械手
CN207542550U (zh) 一种换向器压塑模具的自动去废料装置
CN209007796U (zh) 硫化机工作台及硫化机
CN220826206U (zh) 一种便于脱模玻璃钢格栅模具
CN216031915U (zh) 一种模腔便于清理的塑胶模具
CN203542974U (zh) 一种防止动模板跑偏的注塑机
CN109455323A (zh) 一种用于单剂量滴眼剂吹灌封一体机的夹持和冲切装置
CN218700990U (zh) 一种塑料回收箱注塑模具
CN208991720U (zh) 一种铸件自动分离设备的铸件搬运装置
CN209868990U (zh) 一种蒸压加气砌块运输装置
CN213797178U (zh) 一种加气砌块生产模框侧板积料自动清理装置
CN215033900U (zh) 一种塑胶模具表面磨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