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93309U - 一种具有电缆回收装置的悬臂式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电缆回收装置的悬臂式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93309U
CN208593309U CN201820974704.2U CN201820974704U CN208593309U CN 208593309 U CN208593309 U CN 208593309U CN 201820974704 U CN201820974704 U CN 201820974704U CN 208593309 U CN208593309 U CN 208593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ler wheel
cable
hawser
counterweight
pi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747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凡
黄一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good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good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good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good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7470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93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93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933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电缆回收装置的悬臂式充电桩,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顶部开设有若干安装孔的桩体和通过对应安装孔转动连接在桩体上的若干悬臂,桩体内设置有活动套设在第一固定轴上的第一滚轮和活动的配重件,配重件上活动设置有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缆绳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轴上,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滚轮、第一滚轮和第三滚轮,缆绳绕过第三滚轮的一端穿过安装孔、延伸出桩体并设置有电缆固定环。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电缆离地悬吊在空中,缆绳拉伸所需的拉力较小,拉力消失后可以通过配重件快速的实现缆绳的自动回收,电缆的移动更便捷、省力,避免电缆擦地磨损。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电缆回收装置的悬臂式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电缆回收装置的悬臂式充电桩。
背景技术
目前,为解决全球环境污染、石油资源枯竭等问题,集合环保、清洁、节能等优势的电动汽车逐渐开始受到市场的重视。据相关统计,电动汽车的能量利用率明显高于燃油汽车,而污染物排放量仅为普通内燃机车的2-8%。为满足电动汽车急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全国各地对充电站、充电桩的发展与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标准充电桩是按照加油装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制造的。标准充电桩连接充电桩和充电枪的充电电缆长度一般为4-10米,且不具备自动收卷电缆的功能,使用过程中需要手动将电缆按照正确的放置方式进行存放。由于直流充电枪电缆、三相交流充电枪电缆线径过粗,电缆过重,特别是对于电动公交车的充电桩,其电缆的移动尤为不便。因此,用户和工作人员在使用后往往不会按照要求放置电缆,而是随意将电缆扔在地上;这样电缆就容易受到各种意外的应力,如人员踩踏、汽车碾压等,导致电缆外部的绝缘皮破损,造成电缆寿命下降;由于该电缆属于非安全电压,一旦绝缘损坏,产生绝缘异常等安全隐患,发现不及时将会造成触电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为了解决电缆使用寿命及安全的问题,出现了能够将电缆离地悬吊收纳的悬臂式充电桩。现有的悬臂式充电桩利用吊环将电缆悬吊起来,并未考虑电缆重量过大对移动电缆造成的不便,且充电枪使用完毕后,电缆无法自动回收并悬吊起来。尤其是对于体力和体型较小的用户来说,拉伸和回收电缆所需的拉力极大,在使用不便的情况下,用户依然会随意摆放电缆,增加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悬臂式充电桩不便于拉伸和回收电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电缆回收装置的悬臂式充电桩,这种悬臂式充电桩可以将过长地电缆悬吊离地,并可以省力地拉伸和回收电缆。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电缆回收装置的悬臂式充电桩,包括顶部开设有若干安装孔的桩体和通过对应安装孔转动连接在桩体上的若干悬臂,所述桩体内设置有第一固定轴、位于第一固定轴下方的第二固定轴和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轴上的缆绳,所述第一固定轴上活动套设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固定轴下方活动设置有配重件,所述配重件上从上至下依次活动设置有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所述缆绳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滚轮、第一滚轮和第三滚轮,所述缆绳绕过第三滚轮的一端穿过安装孔、延伸出桩体并设置有电缆固定环。
由于上述结构的设置,充电桩电缆通过电缆固定环使电缆离地并悬吊在空中,避免电缆的绝缘层破损导致安全事故。用于牵引电缆固定环的缆绳通过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三滚轮和配重件的配合可以实现类似动滑轮的省力效果,从而使拉伸和回收电缆的过程更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件两侧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桩体内竖直设置有两个分别与对应滑块配合的导轨。
由于上述结构的设置,配重件移动轨迹通过导轨和滑块的配合来进行固定,从而使得配重件在快速升降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的问题,可以避免晃动的配重件碰撞挤压桩体内电子元件,造成电子元件的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件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板,以及从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的第一配重筒和第二配重筒,所述第一配重筒和第二配重筒固定在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二滚轮活动套设在第一配重筒上,所述第三滚轮活动套设在第二配重筒上。
由于上述结构的设置,配重件为口字型结构,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可以分别活动套设在水平设置的第一配重筒和第二配重筒上,这种结构更为紧凑,移动时所需的空间较少,便于充电桩的小型化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悬臂具有纳线腔和出线孔,所述出线孔、安装孔分别与纳线腔连通,所述纳线腔内活动设置有若干导向轮,所述缆绳设置有电缆固定环的一端依次绕过若干导向轮并通过出线孔延伸出纳线腔。
进一步地,所述悬臂底面活动设置有若干导向轮,所述缆绳设置有电缆固定环的一端依次绕过若干导向轮。
由于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避免延伸出桩体的缆绳和线缆上的电缆固定环与桩体外壁产生摩擦,防止缆绳过度磨损而发生断裂,延长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悬臂为圆柱形,所述悬臂外壁设置有润滑层,所述缆绳设置有电缆固定环的一端绕设在对应的悬臂外围。
由于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在减少与桩体外壁产生摩擦,同时,进一步简化充电桩结构,降低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悬臂外壁上设置有用于缠绕缆绳的螺旋槽。
由于上述结构的设置,螺旋槽可以防止缆绳从悬臂上滑脱,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便利,降低故障率。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电缆可以通过电缆固定环离地悬吊在空中,缆绳则通过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三滚轮和配重件组成的类似动滑轮组来实现电缆的自动回收。缆绳拉伸所需的拉力较小,拉力消失后可以通过配重件快速的实现缆绳的自动回收,这种设置方式使电缆的移动更便捷、省力;
2、本实用新型配重件移动轨迹通过导轨和滑块的配合来进行固定,从而使得配重件在快速升降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的问题,可以避免晃动的配重件碰撞挤压桩体内电子元件,造成电子元件的损坏;
3、本实用新型将配重件设置为口字型结构,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可以分别活动套设在水平设置的第一配重筒和第二配重筒上,这使得结构更为紧凑,减少移动时所需的空间,便于充电桩的小型化设计;
4、本实用新型将延伸出桩体的缆绳绕过设置在悬臂纳线腔内或设置在悬臂底面的若干导向轮,可以避免延伸出桩体的缆绳和线缆上的电缆固定环与桩体外壁产生摩擦,防止缆绳过度磨损而发生断裂,延长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延伸出桩体的缆绳直接绕设在圆柱形的悬臂外围,可以在减少与桩体外壁产生摩擦,同时,进一步简化充电桩结构,降低制造成本;
6、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槽可以防止缆绳从悬臂上滑脱,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便利,降低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中标记:1-桩体;2-悬臂;3-第一固定轴;4-第二固定轴;5-第一滚轮;6-第二滚轮;7-第三滚轮;8-配重件;9-缆绳;10-电缆固定环;11-导轨;12-导向轮;2.1-纳线腔;2.2-出线孔;8.1-支撑板;8.2-第一配重筒;8.3-第二配重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具有电缆回收装置的悬臂式充电桩,包括顶部开设有若干安装孔的桩体1和通过对应安装孔转动连接在桩体1上的若干悬臂2,所述桩体1内设置有第一固定轴3、位于第一固定轴3下方的第二固定轴4和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轴4上的缆绳9,所述第一固定轴3上活动套设有第一滚轮5,所述第一固定轴3下方活动设置有配重件8,所述配重件8上从上至下依次活动设置有第二滚轮6和第三滚轮7,所述缆绳9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滚轮6、第一滚轮5和第三滚轮7,所述缆绳9绕过第三滚轮7的一端穿过安装孔、延伸出桩体1并设置有电缆固定环10。
本实施例中,连接充电枪的电缆通过电缆固定环10离地悬吊在空中。使用充电枪进行充电时,通过拉伸缆绳9带动配重件8升降,配重件8重量根据电缆的实际重量配合设置,由于第一滚轮5、第二滚轮6和第三滚轮7组成类似动滑轮的省力结构,因而拉伸缆绳9所需的拉大较小;充电枪充电完毕时,充电枪插回充电座中,用户施加在缆绳9上的拉力消失,配重件8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带动缆绳9自动回收。设置在缆绳9一端的电缆固定环10重新将电缆离地悬吊在空中。
所述配重件8两侧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桩体1内竖直设置有两个分别与对应滑块配合的导轨11。
本实施例中,配重件8通过导轨11和滑块的配合保持上下垂直运动的方向。缆绳9的快速拉伸和回收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配重件8左右晃动,固定配重件8的移动轨迹可以避免晃动的配重件8碰撞挤压桩体1内电子元件,造成电子元件的损坏。
所述配重件8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板8.1,以及从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的第一配重筒8.2和第二配重筒8.3,所述第一配重筒8.2和第二配重筒8.3固定在两个支撑板8.1之间,所述第二滚轮6活动套设在第一配重筒8.2上,所述第三滚轮7活动套设在第二配重筒8.3上。
本实施例中,配重件8为口字型结构,配重件8既承担平衡作用,又充当第二滚轮6和第三滚轮7的支架,这种结构更为紧凑,移动时所需的空间较少,便于充电桩的小型化设计。
所述悬臂2具有纳线腔2.1和出线孔2.2,所述出线孔2.2、安装孔分别与纳线腔2.1连通,所述纳线腔2.1内活动设置有若干导向轮12,所述缆绳9设置有电缆固定环10的一端依次绕过若干导向轮12并通过出线孔2.2延伸出纳线腔2.1。
本实施例为悬臂2与缆绳9配合的一种实施方式,从安装孔延伸出桩体1的缆绳9绕过设置在纳线腔2.1内的若干导向轮12并从出线孔2.2延伸出纳线腔2.1,缆绳9通过与导向轮12之间的滚动摩擦降低缆绳9磨损断裂的隐患,延长使用寿命,且节省空间。
所述悬臂2底面活动设置有若干导向轮12,所述缆绳9设置有电缆固定环10的一端依次绕过若干导向轮12。
本实施例为悬臂2与缆绳9配合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从安装孔延伸出桩体1的缆绳9可以直接绕过设置在悬臂2底面的若干导向轮12,悬臂2结构更简单,实施的成本更低廉。
所述悬臂2为圆柱形,所述悬臂2外壁设置有润滑层,所述缆绳9设置有电缆固定环10的一端绕设在对应的悬臂2外围。所述悬臂2外壁上设置有用于缠绕缆绳9的螺旋槽。
本实施例为悬臂2与缆绳9配合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从安装孔延伸出桩体1的缆绳9直接绕设在悬臂2外围,利用润滑层减少摩擦,可以进一步简化充电桩结构,降低制造成本。悬臂2外壁设置螺旋槽,使缆绳9依照螺旋槽轨迹的顺次缠绕在悬臂2上,可以防止缆绳9从悬臂2上滑脱,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便利,降低故障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电缆回收装置的悬臂式充电桩,包括顶部开设有若干安装孔的桩体(1)和通过对应安装孔转动连接在桩体(1)上的若干悬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内设置有第一固定轴(3)、位于第一固定轴(3)下方的第二固定轴(4)和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轴(4)上的缆绳(9),所述第一固定轴(3)上活动套设有第一滚轮(5),所述第一固定轴(3)下方活动设置有配重件(8),所述配重件(8)上从上至下依次活动设置有第二滚轮(6)和第三滚轮(7),所述缆绳(9)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滚轮(6)、第一滚轮(5)和第三滚轮(7),所述缆绳(9)绕过第三滚轮(7)的一端穿过安装孔、延伸出桩体(1)并设置有电缆固定环(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缆回收装置的悬臂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8)两侧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桩体(1)内竖直设置有两个分别与对应滑块配合的导轨(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电缆回收装置的悬臂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8)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板(8.1),以及从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的第一配重筒(8.2)和第二配重筒(8.3),所述第一配重筒(8.2)和第二配重筒(8.3)固定在两个支撑板(8.1)之间,所述第二滚轮(6)活动套设在第一配重筒(8.2)上,所述第三滚轮(7)活动套设在第二配重筒(8.3)上。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电缆回收装置的悬臂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2)具有纳线腔(2.1)和出线孔(2.2),所述出线孔(2.2)、安装孔分别与纳线腔(2.1)连通,所述纳线腔(2.1)内活动设置有若干导向轮(12),所述缆绳(9)设置有电缆固定环(10)的一端依次绕过若干导向轮(12)并通过出线孔(2.2)延伸出纳线腔(2.1)。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电缆回收装置的悬臂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2)底面活动设置有若干导向轮(12),所述缆绳(9)设置有电缆固定环(10)的一端依次绕过若干导向轮(12)。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电缆回收装置的悬臂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2)为圆柱形,所述悬臂(2)外壁设置有润滑层,所述缆绳(9)设置有电缆固定环(10)的一端绕设在对应的悬臂(2)外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电缆回收装置的悬臂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2)外壁上设置有用于缠绕缆绳(9)的螺旋槽。
CN201820974704.2U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具有电缆回收装置的悬臂式充电桩 Active CN208593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74704.2U CN208593309U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具有电缆回收装置的悬臂式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74704.2U CN208593309U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具有电缆回收装置的悬臂式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93309U true CN208593309U (zh) 2019-03-12

Family

ID=65601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74704.2U Active CN208593309U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具有电缆回收装置的悬臂式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9330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9314A (zh) * 2020-03-11 2020-05-19 郑州正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充电桩、充电控制系统及充电方法
TWI771979B (zh) * 2021-04-09 2022-07-21 華德動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電電纜之支撐裝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9314A (zh) * 2020-03-11 2020-05-19 郑州正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充电桩、充电控制系统及充电方法
CN111169314B (zh) * 2020-03-11 2021-04-09 郑州正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充电桩、充电控制系统及充电方法
TWI771979B (zh) * 2021-04-09 2022-07-21 華德動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電電纜之支撐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93309U (zh) 一种具有电缆回收装置的悬臂式充电桩
CN207028902U (zh) 一种充电桩线缆固定装置
CN208149098U (zh) 一种充电桩线缆固定装置
CN107985116A (zh) 一种上滑槽式充电桩收线装置
CN202309115U (zh) 一种充电柜
CN211918417U (zh) 一种充电桩充电枪线收线装置及充电桩
CN207226698U (zh) 卧式电力电缆收纳设备
CN104385969A (zh) 电压互感器检测车
CN106320791B (zh) 一种电力铁塔防攀爬装置
CN10860887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线缆固定装置
CN205916159U (zh) 一种电池箱搬运车
CN107934701A (zh) 一种重力式充电桩收线装置
CN204196760U (zh) 电压互感器检测车
CN208376565U (zh) 一种方便收线的充电枪
CN105967133B (zh) 一种胶管平衡器
CN210404785U (zh) 一种便于拿取的车载电动自行车充电器
CN208769167U (zh) 一种管道存放架
CN208182379U (zh) 一种重力式充电桩收线装置
CN209336690U (zh) 一种新型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快速更换机构
CN208135666U (zh) 一种便携式检修电源接入小车
CN208166243U (zh) 一种上滑槽式充电桩卷线装置
CN209721467U (zh) 一种智能监控操作台的升降结构
CN206317710U (zh) 一种使用过线架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07542828U (zh) 一种带收纳装置的车载充电器
CN105639956A (zh) 一种多功能拉杆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