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5754U - 一种自动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85754U
CN208585754U CN201820918888.0U CN201820918888U CN208585754U CN 208585754 U CN208585754 U CN 208585754U CN 201820918888 U CN201820918888 U CN 201820918888U CN 208585754 U CN208585754 U CN 208585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platform
conveying
crane
closing piece
conveyo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1888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炉平
吴汝进
汤毅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oyot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oyot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oyot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1888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85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85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857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搬运装置,包括升降架、第一升降台、第二升降台、升降链条以及升降机构,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分别设于升降架的两侧;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均可沿升降架的高度方向运动;升降链条的一端位于升降架的一侧并与第一升降台固接,升降链条的另一端绕过升降架的顶端并由升降架的另一侧垂下以与第二升降台固接;升降机构用于带动第一升降台或者第二升降台上升;升降架的顶端设有贯通于升降架两侧的输送通道,输送通道内设有第一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的一端用于与第一升降台衔接;第一输送机构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二升降台衔接;升降架的底端形成为出入通道。本实用新型完成升降架两侧工件的转运,自动化程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外壳等大部件生产或者装配过程中,待装配的工件需要进行转运,将手工线上的工件排列在推车上之后,然后人工推送到自动线上,再人工将推车收回,而手工线和自动线之间预留的推车通道,在进行转运时则不能供其他的物流车通过,上述搬运过程不仅效率低,且会造成场地使用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搬运装置,其可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可交替进行升降,并通过升降架上的第一输送机构衔接,完成工件的转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搬运装置,包括升降架、第一升降台、第二升降台、升降链条以及升降机构,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分别设于升降架的两侧;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均可沿升降架的高度方向运动;升降链条的一端位于升降架的一侧并与第一升降台固接,升降链条的另一端绕过升降架的顶端并由升降架的另一侧垂下以与第二升降台固接;升降机构安装于升降架的顶端并用于带动第一升降台或者第二升降台上升;升降架的顶端设有贯通于升降架两侧的输送通道,输送通道内设有用于输送工件的第一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的一端用于在第一升降台运动至升降架的顶端时与第一升降台衔接;第一输送机构的另一端用于在第二升降台运动至升降架的顶端时与第二升降台衔接;升降架的底端形成为出入通道。
进一步地,升降架的两侧底端分别设有第二输送机构以及第三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的一端用于输入工件;第二输送机构的另一端用于在第一升降台运动至升降架的底端时与第一升降台衔接;第三输送机构的一端用于在第二升降台运动至升降架的底端时与第二升降台衔接;第三输送机构的另一端用于输出工件。
进一步地,第二输送机构靠近第一升降台的端部设有用于挡住工件的第一锁块组件。
进一步地,第一锁块组件包括固接于第二输送机构底端的第一固定块、第一锁块以及第一弹性部件,第一锁块通过第一转轴铰接于第一固定块上;第一锁块可向着靠近或者远离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运动;第一锁块用于在向着靠近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运动后由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伸出;第一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使第一锁块向着靠近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运动的第一弹性应力。
进一步地,第一锁块组件包括第一气缸以及第一挡块,第一气缸的缸体固接于第二输送机构的底端,第一气缸的缸体沿第二输送机构的高度方向延伸并可由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伸出;所述第一挡块于固接于第一气缸的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为滚筒输送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输送机构为链条输送机构。
进一步地,第一输送机构靠近第二升降台的端部设有用于挡住工件的第二锁块组件。
进一步地,第二锁块组件包括固接于第一输送机构底端的第二固定块、第二锁块以及第二弹性部件,第二锁块通过转轴铰接于第二固定块上;第二锁块可向着靠近或者远离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运动;第二锁块用于在向着靠近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运动后由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伸出;第二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使第二锁块向着靠近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运动的第二弹性应力。
进一步地,第二锁块组件包括第二气缸以及第二挡块,第二气缸的缸体固接于第一输送机构的底端,第二气缸的缸体沿第一输送机构的高度方向延伸并可由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伸出;所述第二挡块于固接于第二气缸的顶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可将待转运的工件防止在第一升降台上,第一升降台上升后工件可由第一输送机构输送至升降台的另一侧;此后使第一升降台下降,第二升降台可在此过程中上升并接受由第一输送机构输送的工件,如此反复,完成升降架两侧工件的转运,自动化程度高。而升降架底端则可形成供外部物流车或者人行的出入通道,提高场地使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块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升降架;11、输送通道;12、出入通道;20、第一升降台;30、第二升降台;40、升降链条;50、升降机构;60、第一输送机构;61、第一锁块组件;611、第一固定块;612、第一锁块;613、第一转轴;614、第一气缸;615、第一挡块;70、第二输送机构;71、第二锁块组件;80、第三输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的一种自动搬运装置,包括升降架10、第一升降台20、第二升降台30、升降链条40以及升降机构50,具体第一升降台20和第二升降台30分别设于升降架10的两侧,且第一升降台20和第二升降台30均可沿升降架10的高度方向运动。
上述升降链条40的一端位于升降架10的一侧并与第一升降台20固接,而升降链条40的另一端绕过升降架10的顶端并由升降架10的另一侧垂下以与第二升降台30固接。将升降机构50安装于升降架10的顶端,升降机构50可用于带动第一升降台20或者第二升降台30上升。
另外,在升降架10的顶端设有贯通于升降架10两侧的输送通道11,输送通道11内设有用于输送工件的第一输送机构60。在第一升降台20运动至升降架10的顶端时,第一升降台20可与第一输送机构60的一端衔接;在第二升降台30运动至升降架10的顶端时,第二升降台30可与第一输送机构60的另一端衔接。升降架10的底端形成为出入通道12。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搬运装置时,升降架10的两侧可分别衔接生产车间的手动线和自动线。初始状态可使第一升降台20降到升降架10的底端,而由于第一升降台20和第二升降台30分别固接在升降链条40的两端,因而在第一升降台20位于升降架10的底端时,第二升降台30位于升降架10的底端。具体使用时,可在位于升降架10底端的第一升降台20上放置工件,此后,启动升降机构50,第一升降台20可在升降机构50的带动下上升,与此同时,在第一升降台20上升的过程中,第二升降台30会在升降链条40的作用下下降。
在第一升降台20上升至升降架10的顶端时,第一升降台20上的工件可由第一输送机构60输送至输送通道11内并转运至第一输送机构60的另一端。此后,升降机构50可使第一升降台20下降,在此过程中,第二升降台30可在升降链条40的作用下上升至升降架10的顶端,此时第一输送机构60可将工件输送至第二升降台30上。
进一步的动作是,升降机构50再次带动装载有工件的第一升降台20上升,而第二升降台30则可下降,如此往复,完成升降架10两侧手动线上工件转运至自动线上,自动化程度高。而在整个转运过程中,升降架10底端形成的出入通道12均可供外部的物流车和工人通过,提高场地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升降机构50具体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气动葫芦或者气缸来实现。而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升降机构50带动第一升降台20上升或者下降来完成第一升降台20和第二升降台30的交替升降。在其他情况下,升降机构50也可带动第二升降台30上升或者下降来实现第一升降台20和第二升降台30的交替升降。
此外,上述的第一输送机构60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滚筒输送机构,在第一升降台20上升至升降架10的顶端后,工件可与滚筒输送机构的输送起始段接触,启动滚筒输送机构便可完成工件的输送。当然,第一输送机构60也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皮带输送机构或者链条输送机构等来实现。
而升降链条40则可由现有技术中的普通链条来实现,在升降时,升降链条40与升降架10的顶端滑动配合即可。
进一步地,还可在在升降架10的两侧底端分别设有第二输送机构70以及第三输送机构80,具体第二输送机构70的一端用于输入工件,而第二输送机构70的另一端用于在第一升降台20运动至升降架10的底端时与第一升降台20衔接。另外,第三输送机构80的一端用于在第二升降台30运动至升降架10的底端时与第二升降台30衔接;第三输送机构80的另一端用于输出工件。如此,在作业时,可人工将工件放置在第二输送机构70上,在第一升降台20下降至升降台的底端时,第二输送机构70可将工件输送至第一升降台20上。而在第二升降台30下降至升降台的底端时,第二升降台30上的工件则可由第三输送机构80输送至自动线上,自动化程度更高。
更具体的是,在第二输送机构70靠近第一升降台20的端部设有用于挡住工件的第一锁块组件61,在第一升降台20还未到达升降架10的底端时,第一锁块组件61可挡住第二输送机构70的上的工件,防止工件滑落。
具体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锁块组件61可包括固接于第二输送机构70底端的第一固定块611、第一锁块612以及第一弹性部件,第一锁块612通过第一转轴613铰接于第一固定块611上,该第一锁块612可向着靠近或者远离第二输送机构70的输送端面运动。且在第一锁块612向着靠近第二输送机构70的输送端面运动后,第一锁块612可由第二输送机构70的输送端面伸出。而上述的第一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使第一锁块612向着靠近第二输送机构70的输送端面运动的第一弹性应力。如此,在输送工件时,第二输送机构70启动之后,工件到达输送机构的端部,工件可在输送力的作用下继续前行并压缩第一弹性部件,第一锁块612便可远离第二输送机构70的输送端面,使工件正常输送。但是,在无需输送工件时,第一弹性部件可复位,使第一锁块612向着靠近第二输送机构70的输送端面上,由第二输送机构70的输送端面伸出,挡住工件。而即使工件在第二输送机构70上出现滑动的情况也足以压缩第一弹性部件,因而可防止工件出现滑落的情况。
另外,参见图3,上述的第一锁块组件61包括第一气缸614以及第一挡块615,第一气缸614的缸体固接于第二输送机构70的底端,第一气缸614的缸体沿第二输送机构70的高度方向延伸并可由第二输送机构70的输送端面伸出;所述第一挡块615于固接于第一气缸614的顶端。如此,在输送工件时,第二输送机构70启动之后,工件到达第二输送机构70的端部,可使第一气缸614的活塞杆缩回,控制第一挡块615下降,工件正常输送。而在无需输送工件时,第一气缸614的活塞杆可伸出,带动第一挡块615上升,挡住工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输送机构70上,工件都是依次在第二输送机构70上进行排布输送,而第一升降台20的转运工件有限,因而会存在有部分工件暂时存放在第二输送机构70上的情况,故上述第一锁扣组件的设置可有效防止暂时存放在第二输送机构70上的工件滑落。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输送机构70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滚筒输送机构。而第三输送机构80则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链条输送机构。当然,第二输送机构70和第三输送机构80也可均选用现有技术中的滚筒输送机构或链条输送机构,亦或是皮带输送机构。
进一步地,同样的,由于第一升降台20和第二升降台30是交替升降的,因而在第一升降台20上工件进入输送通道11,由第一输送机构60输送后,第二升降台30还未到达升降架10的顶端,故可在第一输送机构60靠近第二升降台30的端部设有用于挡住工件的第二锁块组件71,防止工件出现滑落的情况。
进一步地,第二锁块组件71可选用与第一锁块组件61相同的结构,具体包括固接于第一输送机构60底端的第二固定块、第二锁块以及第二弹性部件,第二锁块通过转轴铰接于第二固定块上;第二锁块可向着靠近或者远离第一输送机构60的输送端面运动;第二锁块用于在向着靠近第一输送机构60的输送端面运动后由第一输送机构60的输送端面伸出;第二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使第二锁块向着靠近第一输送机构60的输送端面运动的第二弹性应力。如此,在输送工件时,第一输送机构60启动之后,工件到达输送机构的端部,工件可在输送力的作用下继续前行并压缩第二弹性部件,第二锁块便可远离第一输送机构60的输送端面,使工件正常输送。但是,在无需输送工件时,第二弹性部件可复位,使第二锁块向着靠近第一输送机构60的输送端面上,由第一输送机构60的输送端面伸出,挡住工件。而即使工件在第一输送机构60上出现滑动的情况也足以压缩第二弹性部件,因而可防止工件出现滑落的情况。
当然,第二锁块组件71也可选用与第一锁块组件61相同的另一种结构,即包括第二气缸以及第二挡块,第二气缸的缸体固接于第一输送机构60的底端,第二气缸的缸体沿第一输送机构60的高度方向延伸并可由第一输送机构60的输送端面伸出;所述第二挡块于固接于第二气缸的顶端。如此,在输送工件时,第一输送机构60启动之后,工件到达第一输送机构60的端部,可使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缩回,控制第二挡块下降,工件正常输送。而在无需输送工件时,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可伸出,带动第二挡块上升,挡住工件。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架、第一升降台、第二升降台、升降链条以及升降机构,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分别设于升降架的两侧;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均可沿升降架的高度方向运动;升降链条的一端位于升降架的一侧并与第一升降台固接,升降链条的另一端绕过升降架的顶端并由升降架的另一侧垂下以与第二升降台固接;升降机构安装于升降架的顶端并用于带动第一升降台或者第二升降台上升;升降架的顶端设有贯通于升降架两侧的输送通道,输送通道内设有用于输送工件的第一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的一端用于在第一升降台运动至升降架的顶端时与第一升降台衔接;第一输送机构的另一端用于在第二升降台运动至升降架的顶端时与第二升降台衔接;升降架的底端形成为出入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架的两侧底端分别设有第二输送机构以及第三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的一端用于输入工件;第二输送机构的另一端用于在第一升降台运动至升降架的底端时与第一升降台衔接;第三输送机构的一端用于在第二升降台运动至升降架的底端时与第二升降台衔接;第三输送机构的另一端用于输出工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输送机构靠近第一升降台的端部设有用于挡住工件的第一锁块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锁块组件包括固接于第二输送机构底端的第一固定块、第一锁块以及第一弹性部件,第一锁块通过第一转轴铰接于第一固定块上;第一锁块可向着靠近或者远离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运动;第一锁块用于在向着靠近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运动后由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伸出;第一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使第一锁块向着靠近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运动的第一弹性应力。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锁块组件包括第一气缸以及第一挡块,第一气缸的缸体固接于第二输送机构的底端,第一气缸的缸体沿第二输送机构的高度方向延伸并可由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伸出;所述第一挡块于固接于第一气缸的顶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为滚筒输送机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机构为链条输送机构。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机构靠近第二升降台的端部设有用于挡住工件的第二锁块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锁块组件包括固接于第一输送机构底端的第二固定块、第二锁块以及第二弹性部件,第二锁块通过转轴铰接于第二固定块上;第二锁块可向着靠近或者远离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运动;第二锁块用于在向着靠近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运动后由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伸出;第二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使第二锁块向着靠近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运动的第二弹性应力。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锁块组件包括第二气缸以及第二挡块,第二气缸的缸体固接于第一输送机构的底端,第二气缸的缸体沿第一输送机构的高度方向延伸并可由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伸出;所述第二挡块于固接于第二气缸的顶端。
CN201820918888.0U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自动搬运装置 Active CN208585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18888.0U CN208585754U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自动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18888.0U CN208585754U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自动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85754U true CN208585754U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36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18888.0U Active CN208585754U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自动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857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0812A (zh) * 2018-06-13 2018-11-16 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搬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0812A (zh) * 2018-06-13 2018-11-16 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搬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71633U (zh) 全自动智能转运机
CN206345409U (zh) 一种自动物流分拣系统
CN208585754U (zh) 一种自动搬运装置
CN103612988A (zh) 半自动输送系统气控回路
CN205169499U (zh) Lng气瓶集装架自动进出升降机
CN108820812A (zh) 一种自动搬运装置
CN211686903U (zh) 一种自动化积放输送链
CN104590839A (zh) 抽屉式皮带机、货物传输机构及一种上货方法
CN209226023U (zh) 一种可垂直升降积放式输送机
CN207077184U (zh) 一种led平面灯自动组装生产线
CN108821199A (zh) 一种手模条推送提升装置
CN206351726U (zh) 一种抓取式无动力车辆输送装置
CN104071060A (zh) 一种平移自卸车
CN208454441U (zh) 一种手模条推送提升装置
CN204453647U (zh) 抽屉式皮带机及货物传输机构
CN212892459U (zh) 一种伸缩皮带自动放料装置
CN210504708U (zh) 一种散装运粮车卸车系统
CN209740668U (zh) 一种润滑油生产用的灌装运输系统
CN109720896A (zh) 一种邮件包裹卸货装置
CN110641915A (zh) 一种自动化积放输送链
CN205892210U (zh) 基于现代农业粮食运输专用装车机
CN107470902A (zh) 一种led平面灯自动组装生产线
CN211225474U (zh) 一种电磁送板机
CN211496511U (zh) 一种带有安全防护装置的升降货梯
CN205274468U (zh) 步距可调式步进运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