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76184U - 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576184U CN208576184U CN201820778330.7U CN201820778330U CN208576184U CN 208576184 U CN208576184 U CN 208576184U CN 201820778330 U CN201820778330 U CN 201820778330U CN 208576184 U CN208576184 U CN 2085761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m
- workbench
- heating plate
- coated part
- util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该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包括:工作台,其包括底壁和侧壁,底壁和侧壁之间设置有吸气孔,工作台的底壁上设置有适于固定待覆膜工件的治具;薄膜固定组件,其设置在工作台上方,且适于固定薄膜,并使薄膜覆盖在工作台上;加热板,其设置在薄膜固定组件上方,且适于对薄膜进行加热;驱动组件,其与加热板相连,且适于驱动加热板运动;真空高压组件,其与工作台的吸气孔相连,且适于对薄膜与工作台形成的腔体进行抽真空。该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无需采用高温高压模具,产品成本低,且适用于对多种待覆膜工件进行加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表面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上的覆膜件一般采用模内覆膜注塑技术(IML)进行加工,模内覆膜注塑技术是将油墨夹在薄膜片材和注塑料之间,用高温高压模具一次注塑成型。其存在以下缺陷:(1)高温高压模具成本很贵,导致产品成本高;(2)技术难控制,良品率较难控制; (3)受到产品R角的限制,包覆弯不大,限制了使用范围。
因此,现有的制备覆膜件的手段仍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该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无需采用高温高压模具,产品成本低,且适用于对多种待覆膜工件进行加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包括: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和侧壁之间设置有吸气孔,所述工作台的底壁上设置有适于固定待覆膜工件的治具;
薄膜固定组件,所述薄膜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方,且适于固定薄膜,并使所述薄膜覆盖在所述工作台上;
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设置在所述薄膜固定组件上方,且适于对所述薄膜进行加热;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加热板相连,且适于驱动所述加热板运动;
真空高压组件,所述真空高压组件与所述吸气孔相连,且适于对所述薄膜与所述工作台形成的腔体进行抽真空。
利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装置制备真空覆膜件,可将待覆膜工件固定在工作台底壁的治具上,同时利用薄膜固定组件固定薄膜,并使薄膜覆盖在工作台上,进而将工作台置于加热板下方,利用驱动组件将加热板下降至与工作台的侧壁合拢,从而使加热板与薄膜接触,将薄膜加热软化,并使薄膜与工作台形成腔体。进一步地,利用真空高压组件由工作台侧壁和底壁之间的吸气孔将薄膜与工作台所形成的腔体内的空气抽出,从而在薄膜与待覆膜工件之间形成真空,使薄膜完全贴合在待覆膜工件上。后续可利用驱动组件使加热板与工作台分离,取出覆膜件,然后将覆膜件四周的余膜切除,得到真空覆膜件成品。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无需采用高温高压模具,产品成本低,且适用于对多种待覆膜工件进行加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任选的,所述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侧壁上端。由此,在加热板的压覆下,薄膜与密封件接触,可以进一步提供薄膜与工作台侧壁的气密封,保证后续抽真空操作中薄膜与工作台所形成腔室的真空度,从而提高薄膜在待覆膜工件上的贴合效果,提高产品品质。
任选的,所述密封件为硅胶条。由此,可进一步提高密封件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采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制备真空覆膜件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1,该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包括:工作台100、薄膜固定组件200、加热板300、驱动组件400和真空高压组件500。其中,工作台100包括底壁和侧壁,底壁和侧壁之间设置有吸气孔110,工作台100的底壁上设置有适于固定待覆膜工件的治具120;薄膜固定组件200设置在工作台100上方,且适于固定薄膜210,并使薄膜210覆盖在工作台100上;加热板300设置在薄膜固定组件200上方,且适于对薄膜210进行加热;驱动组件400与加热板300相连,且适于驱动加热板300运动;真空高压组件500与吸气孔110相连,且适于对薄膜210与工作台100形成的腔体进行抽真空。
利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装置制备真空覆膜件,可将待覆膜工件固定在工作台底壁的治具上,同时利用薄膜固定组件固定薄膜,并使薄膜覆盖在工作台上,进而将工作台置于加热板下方,利用驱动组件将加热板下降至与工作台的侧壁合拢,从而使加热板与薄膜接触,将薄膜加热软化,并使薄膜与工作台形成腔体。进一步地,利用真空高压组件由工作台侧壁和底壁之间的吸气孔将薄膜与工作台所形成的腔体内的空气抽出,从而在薄膜与待覆膜工件之间形成真空,使薄膜完全贴合在待覆膜工件上。后续可利用驱动组件使加热板与工作台分离,取出覆膜件,然后将覆膜件四周的余膜切除,得到真空覆膜件成品。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无需采用高温高压模具,产品成本低,且适用于对多种待覆膜工件进行加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参考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密封件6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密封件600设置在工作台100的侧壁上端。由此,在加热板的压覆下,薄膜与密封件接触,可以进一步提供薄膜与工作台侧壁的气密封,保证后续抽真空操作中薄膜与工作台所形成腔室的真空度,从而提高薄膜在待覆膜工件上的贴合效果,提高产品品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密封件600可以是设置在工作台100侧壁上端的一圈硅胶条。由此,可进一步提高密封件的密封性能。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对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制备真空覆膜件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
(1)提供待覆膜工件和薄膜;
(2)将待覆膜工件进行预处理;
(3)将经过预处理的待覆膜工件固定在治具上;
(4)利用薄膜固定组件将薄膜固定在工作台上方,使薄膜与工作台的侧壁接触;
(5)将加热板与工作台的侧壁合拢,并对薄膜进行加热软化;
(6)利用真空高压组件对薄膜与所述工作台形成的腔体进行抽真空处理,以便使薄膜贴合在待覆膜工件的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备真空覆膜件的方法,通过将待覆膜工件固定在工作台底壁的治具上,同时利用薄膜固定组件固定薄膜,并使薄膜覆盖在工作台上,进而将工作台置于加热板下方,利用驱动组件将加热板下降至与工作台的侧壁合拢,从而使加热板与薄膜接触,将薄膜加热软化,并使薄膜与工作台形成腔体。进一步地,利用真空高压组件由工作台侧壁和底壁之间的吸气孔将薄膜与工作台所形成的腔体内的空气抽出,从而在薄膜与待覆膜工件之间形成真空,使薄膜完全贴合在待覆膜工件上。后续可利用驱动组件使加热板与工作台分离,取出覆膜件,然后将覆膜件四周的余膜切除,得到真空覆膜件成品。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无需采用高温高压模具,产品成本低,且适用于对多种待覆膜工件进行加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待覆膜工件可以由ABS、MBS、MABS、HIPS或PC 等材料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制备真空覆膜件的方法适用对多种待覆膜工件进行覆膜加工,适用范围广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待覆膜工件为空调器面板。由此,通过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对空调器面板进行覆膜,可显著降低空调器面板的覆膜加工成本,且对于 R角较大的面板,也可实现良好的覆膜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制备真空覆膜件,对于0.35R角的工件也可取得良好的覆膜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空调器面板是由注塑、挤塑、压铸、镂铣和3D打印中至少之一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由此,可将待覆膜工件(空调器面板)大批量生产后,再对其进行覆膜,加工速度快,成本低,良品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步骤(2)中,所述预处理包括对待覆膜工件进行洁净处理、喷胶和晾干。具体的,洁净处理包括使用压缩空气将待覆膜工件表面的灰尘吹走,喷胶包括将水性双组份胶通过压缩空气均匀喷涂在待覆膜工件表面;晾干时间为30~60分钟。发明人发现,通过上述步骤对待覆膜工件进行预处理,可进一步提高薄膜的贴合效果,提高产品品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步骤(5)中,薄膜的加热温度为110~160摄氏度,加热时间为30~50秒。由此,可进一步提高薄膜的软化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薄膜的贴合效果,提高产品品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薄膜的加热温度可以为130~160摄氏度,加热时间可以为40~50秒。发明人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发现,薄膜的加热温度过低或加热时间过短,则无法使薄膜充分软化,进而影响薄膜在待覆膜工件上的贴合效果;而通过将加热温度控制在130~160摄氏度,加热时间控制在40~50秒,可以进一步有利于薄膜的软化,从而进一步提高薄膜在待覆膜工件(例如空调器面板)上的贴合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步骤(6)中,利用真空高压组件对薄膜与工作台形成的腔体抽真空至表压力为0.7~0.8个大气压,抽真空时间为10~20秒。由此,可进一步提高薄膜的贴合效果,提高产品品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抽真空时间可以为15秒或是18秒。发明人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发现,抽真空至更高压力或维持更长时间,不会对薄膜在待覆膜工件上的贴合效果起到更有利的影响,反而会降低工作效率、提高生产成本。而通过将抽真空压力控制在表压力为0.7~0.8个大气压,抽真空时间控制在10~20秒,例如 15秒或18秒,即可保证薄膜在待覆膜工件(例如空调器面板)上具有足够好的贴合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薄膜可以为聚氯乙烯薄膜(PVC薄膜)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PET薄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薄膜也可以采用木皮,皮革,ABS复合材料,纤维材料等,由此,可使待覆膜工件表面变化多样,丰富了覆膜产品颜色、质感的选择,拓宽了产品的多样化发展道路。
下面参考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描述性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参考图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按照下列步骤制备真空覆膜件:
(1)如图3中(a),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制作待覆膜工件,待覆膜工件材料可以为ABS、MBS、MABS、HIPS或PC等,并将待覆膜工件表面进行洁净处理、喷胶、晾干;
(2)如图3中(b),将待覆膜工件固定在治具上,治具放在工作台上,将薄膜覆在待覆膜工件的表面上,然后将工作台拖入到加热板正下方。本实施例的薄膜的材料可以为PVC、 PET等一般的薄膜,薄膜固定之前可在此类薄膜的正面通过印刷方式形成文字或图案;薄膜的材料也可为皮革、ABS复合材料,或者为真实木皮等外观质感多样化材料。
(3)如图3中(c),驱动组件下压,使加热板压在薄膜上,工作台侧壁上端与薄膜接触部位垫有硅胶条,当下压的加热板与工作台合拢时,硅胶条起到密封的作用,使薄膜和工作台之间形成一个密闭腔体。加热板对薄膜加热使其软化。薄膜的加热温度为130~160摄氏度,加热时间为40~50秒。
(4)如图3中(d),真空高压组件通过吸气孔将工作台内抽成真空,表压力为0.7~0.8个大气压,抽真空时间为15~18秒,通过真空高压处理使薄膜完全贴合在待覆膜工件上。
(5)如图3中(e),驱动组件上提加热板,工作台移出加热板下方,取出覆膜件。
(6)如图3中(f),将覆膜件的余膜切除,得到成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3)
1.一种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和侧壁之间设置有吸气孔,所述工作台的底壁上设置有适于固定待覆膜工件的治具;
薄膜固定组件,所述薄膜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方,且适于固定薄膜,并使所述薄膜覆盖在所述工作台上;
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设置在所述薄膜固定组件上方,且适于对所述薄膜进行加热;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加热板相连,且适于驱动所述加热板运动;
真空高压组件,所述真空高压组件与所述吸气孔相连,且适于对所述薄膜与所述工作台形成的腔体进行抽真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侧壁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硅胶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778330.7U CN208576184U (zh) | 2018-05-23 | 2018-05-23 | 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778330.7U CN208576184U (zh) | 2018-05-23 | 2018-05-23 | 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576184U true CN208576184U (zh) | 2019-03-05 |
Family
ID=65506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778330.7U Active CN208576184U (zh) | 2018-05-23 | 2018-05-23 | 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576184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20241A (zh) * | 2019-11-28 | 2020-03-27 | 湖南潇龙机械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烫印覆膜机构 |
CN111231298A (zh) * | 2020-03-17 | 2020-06-05 | 安徽美高美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亚克力板双面覆膜装置 |
CN113334922A (zh) * | 2021-05-27 | 2021-09-03 | 李灵灵 | 一种金丝彩绘工艺品的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 |
CN114555452A (zh) * | 2019-10-16 | 2022-05-27 | 均胜安全系统德国有限公司 | 用于将至少一个材料区段结合到转向装置的装置和方法 |
CN118683180A (zh) * | 2024-08-26 | 2024-09-24 | 江苏铨通印数字印刷有限公司 | 一种贴纸覆膜压合设备 |
-
2018
- 2018-05-23 CN CN201820778330.7U patent/CN20857618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55452A (zh) * | 2019-10-16 | 2022-05-27 | 均胜安全系统德国有限公司 | 用于将至少一个材料区段结合到转向装置的装置和方法 |
CN110920241A (zh) * | 2019-11-28 | 2020-03-27 | 湖南潇龙机械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烫印覆膜机构 |
CN110920241B (zh) * | 2019-11-28 | 2021-07-23 | 湖南潇龙机械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烫印覆膜机构 |
CN111231298A (zh) * | 2020-03-17 | 2020-06-05 | 安徽美高美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亚克力板双面覆膜装置 |
CN113334922A (zh) * | 2021-05-27 | 2021-09-03 | 李灵灵 | 一种金丝彩绘工艺品的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 |
CN118683180A (zh) * | 2024-08-26 | 2024-09-24 | 江苏铨通印数字印刷有限公司 | 一种贴纸覆膜压合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576184U (zh) | 制备真空覆膜件的装置 | |
CN102407588B (zh) | 一种abs塑料空调壳体注塑工艺 | |
CN203381301U (zh) | 表面覆膜设备 | |
CN206230866U (zh) | 一种多腔体智能吸塑装置 | |
CN105611757B (zh) | 具有立体玻璃效果的壳体的制作工艺、壳体及电子产品 | |
CN100488754C (zh) | 热压成型机 | |
CN102407587B (zh) | 一种ppo塑料空调壳体注塑工艺 | |
CN104842567A (zh) | 一种由热塑性片材制造塑性壳体的设备及方法 | |
CN101804684A (zh) | 模内装饰注塑成型方法及模内装饰注塑成型用模具 | |
CN104999664A (zh) | 一种注塑件真空覆膜装饰成型结构和方法 | |
CN206663782U (zh) | 一种新型吸塑模具 | |
CN103085423B (zh) | 一种覆膜件的加工工艺及其加工而成的覆膜件 | |
CN105881843A (zh) | 一种高压氮气模内热切模具 | |
CN107877833A (zh) | 终端屏幕保护膜制作方法和终端屏幕保护膜 | |
CN108621369A (zh) | 一种汽车内外饰塑料板材模内嵌模自动化设备装置 | |
CN102529015A (zh) | 一种塑胶产品和皮具贴合的方法 | |
CN104260327A (zh) | 吸塑加工的电视后盖成型工艺 | |
CN207942622U (zh) | 汽车空调触摸板imr工艺注塑模具 | |
CN207059201U (zh) | 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成型机 | |
JPH0948065A (ja) | 接触加熱成形方法 | |
CN1336531A (zh) | 一种冰箱门面板的制造方法 | |
SE463548B (sv) | Foerfarande foer framstaellning av styva produkter med hoegklassig ytfinish, saerskilt formgods av plast | |
CN102248680A (zh) | 复式模内成型技术 | |
CN202162948U (zh) | 真空吸附式模内成型装置 | |
CN106003672B (zh) | 汽车空调风管的吸塑成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