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60700U - 一种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60700U
CN208560700U CN201820015146.7U CN201820015146U CN208560700U CN 208560700 U CN208560700 U CN 208560700U CN 201820015146 U CN201820015146 U CN 201820015146U CN 208560700 U CN208560700 U CN 208560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ap
gear end
transmission track
rail
driv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151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uof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an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ant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an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151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60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60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60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所述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包括机构本体、传送轨道、上料机构和传送机构,供齿轮端盖在其上传送,所述传送轨道包括主传送轨道和副传送轨道,所述主传送轨道和副传送轨道错开;用以将齿轮端盖转移至所述传送轨道上;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机构、转移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所述转移机构用以将齿轮端盖从所述副传送轨道移动至所述主传送轨道,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使多个齿轮端盖相互间隔地沿所述主传送轨道移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实现齿轮端盖从上料机构至传送轨道上时,齿轮端盖之间相互间隔地移动,以提高齿轮端盖组装的高效性。

Description

一种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端盖组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齿轮端盖由齿轮端盖、齿轮以及其他零部件组成,组装齿轮端盖,将齿轮以及其他部件安装于齿轮端盖上,在组装齿轮时,首先需要先将端盖运送至传送轨道上,再沿传送轨道传送齿轮端盖,现有的设备中,将齿轮端盖从上料机构运送到传送轨道上后,齿轮端盖之间相互挨靠,使得在后续装配其他零部件时,各齿轮端盖之间相互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使得将齿轮端盖从上料机构运送到传送轨道上后,多个齿轮端盖能相互间隔地在传送轨道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所述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包括机构本体、传送轨道、上料机构和传送机构,所述传送轨道设于所述机构本体上,供齿轮端盖在其上传送,所述传送轨道包括主传送轨道和副传送轨道,所述主传送轨道和副传送轨道错开;所述上料机构设于所述机构本体上,所述上料机构与所述传送轨道相接,用以将齿轮端盖转移至所述传送轨道上;设于所述机构本体上,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机构、转移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用以移动齿轮端盖使多个齿轮端盖相互挨靠地沿所述副传送轨道,所述转移机构用以将齿轮端盖从所述副传送轨道移动至所述主传送轨道,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用以移动齿轮端盖使多个齿轮端盖相互间隔地沿所述主传送轨道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轨道活动轨道,所述活动轨道具有与所述主传送轨道对接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副传送轨道对接的第二位置;
所述转移机构包括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机构与所述活动轨道连接,以移动所述活动轨道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转移机构还包括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用以将所述活动轨道上的齿轮端盖移动至所述主传送轨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气缸组件,所述驱动气缸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一驱动气缸轴,所述第一驱动气缸轴与所述活动轨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气缸轴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活动轨道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适配的限位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气缸组件,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轴,所述第二驱动气缸轴用以将齿轮端盖从所述活动轨道上推送至所述主传送轨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以及推动杆,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推动杆移动以带动齿轮端盖从所述活动轨道上移动至所述主传送轨道上,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拖轨,所述拖轨设于所述副传送轨道上,所述拖轨与所述推动杆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推动杆并行设置,所述拖轨上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弹性拖动件,用以带动齿轮端盖间隔地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拖动件包括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所述拖轨转动连接,且相对所述拖轨倾斜设置,所述限位条与所述拖轨之间设有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包括第二驱动气缸轴,所述第二驱动气缸轴与所述推动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件为包括驱动电机和毛刷,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毛刷连接,以驱动所述毛刷转动以带动齿轮端盖在所述副传送轨道上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所述振动盘与所述传送轨道相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通过毛刷输送齿轮端盖,使得齿轮端盖在传输时,表面得到较好的保护,且毛刷通过面接触带动毛刷,减少与上料机构之间的干涉,有助于实现机构的优化。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主传送轨道和副传送轨道,并通过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以及转移机构传送齿轮端盖,使得齿轮端盖从上料机构至传送轨道上时,齿轮端盖之间能相互间隔地移动,以提高齿轮端盖组装的高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中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机构本体;10、齿轮端盖;1、上料机构;101、副传送轨道;102、主传送轨道;1021、拖轨;11、限位条;103、活动轨道;21、驱动电机;22、毛刷;31、第一驱动气缸;32、第一驱动气缸轴;321、限位凸起;41、第一驱动气缸;42、第二驱动气缸轴;43、推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齿轮端盖包括齿轮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构本体100;
传送轨道,设于所述机构本体100上,供齿轮端盖10在其上传送;
上料机构1,设于所述机构本体100上,所述上料机构1与所述传送轨道相接,用以将齿轮端盖10转移至所述传送轨道上;
传送机构,设于所述机构本体100上,所述传送轨道包括主传送轨道102 和副传送轨道101,所述主传送轨道102和副传送轨道101错开,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机构、转移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用以移动齿轮端盖10使多个齿轮端盖10相互挨靠地沿所述副传送轨道101,所述转移机构用以将齿轮端盖10从所述副传送轨道101移动至所述主传送轨道102,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用以移动齿轮端盖10使多个齿轮端盖10相互间隔地沿所述主传送轨道102移动。
齿轮端盖10用以套装齿轮以及其他零部件,以形成齿轮端盖10,组装齿轮端盖10,即将齿轮等零部件安装于齿轮端盖10上,组装齿轮端盖10首先要将齿轮端盖10运送至传送轨道上,再将其沿传送轨道移动,以实现各零部件的安装,上料机构1将齿轮端盖10运送至副传送轨道101上,第一传送机构带动齿轮端盖10使多个齿轮端盖10相互挨靠地沿副传送轨道101移动,转移机构再将齿轮端盖10从副传送轨道101上转移至主传送轨道102上,第二传送机构驱动多个齿轮端盖10沿主传送轨道102上移动,且使多个齿轮端盖10间隔设置,解决了现有的上料机构将齿轮端盖10运送至传送轨道上时,齿轮端盖10之间相互挨靠,使得安装其他零部件时,各齿轮端盖10之间不会相互干涉,实现了齿轮端盖10组装的高效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主传送轨道102和副传送轨道101,并通过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以及转移机构传送齿轮端盖10,使得齿轮端盖10从上料机构至传送轨道上时,齿轮端盖10之间能相互间隔地移动,以提高齿轮端盖10组装的高效性。
优选地,所述传送轨道活动轨道103,所述活动轨道103具有与所述副传送轨道101对接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主传送轨道102对接的第二位置;
所述齿轮端盖10组装的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动机构与所述活动轨道103连接,以移动所述活动轨道103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所述齿轮端盖10组装的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用以所述活动轨道103上的齿轮端盖10移动至所述主传送轨道102上101。
活动轨道103设于副传送轨道101的一端,毛刷22将齿轮端盖10带动至第一活动轨道103上时,第一移动机构将活动轨道103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使得活动轨道103与主传送轨道102对接,第二移动机构将齿轮端盖10从活动轨道103上移动至主传送轨道102上
优选地,副传送轨道101和主传送轨道102并行设置,使得直线推动活动轨道103,即可实现活动轨道103与副传送轨道101的对接。
毛刷22将齿轮端盖10从上料机构1出口处转移至副传送轨道101上,实现了齿轮端盖10的过度运送,结合毛刷22以及第二移动机构,进一步提高毛刷22的运送效率。
优选地,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气缸31组件,所述驱动气缸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气缸31和第一驱动气缸轴32,所述第一驱动气缸轴32与所述活动轨道103固定连接。
第一驱动气缸轴32与第一驱动气缸31内的活塞连接,第一驱动气缸轴32 在活塞的带动下做直线运动,第一驱动气缸轴32与活动轨道103固定连接,使得第一驱动气缸轴32带动活动轨道103做直线运动。第一驱动气缸轴32垂直副传送轨道101设置,第一驱动气缸轴32与活动轨道103可通过焊接、粘接、螺纹固定或铆接等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地,请参照图3,所述第一驱动气缸轴32上设有限位凸起321,所述活动轨道103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321适配的限位凹槽。将限位凸起321嵌入限位凹槽内,即可实现第一驱动气缸轴32和活动轨道103的固定连接,将限位凸起321从限位凹槽中拿出即实现了两者的拆分,第一驱动气缸轴32和活动轨道103的可拆卸连接,拆装均非常方便。
优选地,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气缸41组件,所述第二驱动气缸 41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气缸41和第二驱动气缸轴42,所述第二驱动气缸轴42用以将齿轮端盖10从所述活动齿轮端盖10上移动至所述主传送轨道102上。
第二驱动气缸轴42与主传送轨道102在一条直线上,第二驱动气缸轴42 做直线运动,将齿轮端盖10从活动齿轮端盖10上推动至主传送轨道102上。
优选地,请参照图2,所述第二驱动气缸41组件上还设有连接部和推动杆 43,所述推动杆43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轴 42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43设于所述连接部上远离所述第二驱动气缸41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轴42并行设置。
推动杆43与第二驱动气缸轴42并行设置,副传送轨道101和主传送轨道 102并形设置,第二驱动气缸轴42与副传送轨道101在一条直线上,与主传送轨道102并行设置,推动杆43可避免副传送轨道101对第二驱动气缸41组件的干涉。
优选地,请参照图1、2、4和5,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以及推动杆43,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推动杆43移动以带动齿轮端盖10移动,所述副传送轨道101上设有拖轨1021,所述拖轨1021与所述推动杆43固定连接,与所述推动杆43并行设置,所述拖轨1021上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弹性拖动件,用以带动齿轮端盖10间隔地移动。
推动杆43将齿轮端盖10从活动轨道103上移动至主传送轨道102上,当多个齿轮端盖10在主传送轨道102上时,齿轮端盖10可相邻接触排布,推动末端处的齿轮端盖10即可通过齿轮端盖10之间的挤压带动主传送轨道102上的齿轮端盖10的移动,即通过推动杆43即可实现至少两个齿轮端盖10在主传送轨道102上移动。拖轨1021设于主传送轨道102上,拖轨1021上可容置至少两个齿轮端盖10,以有两个齿轮端盖10为例,当第一个齿轮端盖10随推动杆43移动至主传送轨道102上时,当推动杆43与该第一个齿轮端盖10脱离时,该第一个齿轮端盖10移动至拖轨1021上,随拖轨1021上最靠近活动轨道103 的拖动件移动,第二推动杆43往回运动时,带动拖轨1021往回运动,拖轨1021 往回移动一个齿轮端盖10的位置;推动杆43再将第二个齿轮端盖10移动至主传送轨道102上,拖轨1021随推动杆43移动并将第一个齿轮端盖10往前推动一个间距,如此第一个齿轮端盖10和第二个齿轮端盖10间隔设于主传送轨道 102上,从而便于使得齿轮端盖10后续的组装过程中,相邻的齿轮端盖10之间不会发生干涉。
优选地,请参照图5,所述弹性拖动件包括限位条11,所述限位条11与所述拖轨1021转动连接,且相对所述拖轨1021倾斜设置,且所述限位条11与所述拖轨1021之间设有弹性件。
限位条11的一端与拖轨1021转动连接,弹性件抵接于限位条11与拖轨1021 之间,拖轨1021在输送齿轮端盖10时,限位条11在弹性件的抵接下,凸出主传送轨道102的底端面,起到带动齿轮端盖10的作用,拖轨1021往回运动时,在齿轮端盖10的抵接下,弹性件受压变形,限位条11被压下,使得拖轨1021 往回移动时,齿轮端盖10不受限位条11的干涉。
优选地,限位条11的一端面呈圆弧状,拖轨1021上开设有圆弧装的凹槽,限位条11的一端嵌设于凹槽内,实现两者的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送件为包括驱动电机21和毛刷,所述驱动电机21的电机轴与所述毛刷连接,以驱动所述毛刷转动以带动齿轮端盖10在所述副传送轨道101上移动。所述传送机构包括驱动件和毛刷22,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毛刷 22连接,以驱动所述毛刷22转动,所述毛刷22靠近所述传送轨道设置,以带动齿轮端盖10在所述传送轨道上移动。
将齿轮端盖10运送至传送轨道上后,传送机构包括驱动件和毛刷22,且齿轮端盖10位于传送轨道上时,毛刷22与齿轮端盖10抵接,驱动件驱动毛刷22 沿齿轮端盖10移动的方向转动,毛刷22转动时,通过毛刷22与齿轮端盖10 之间的摩擦带动齿轮端盖10移动,由于齿轮端盖10为精密零部件,毛刷22较柔软,在带动齿轮端盖10时,不会损害零件,且毛刷22通过面接触带动齿轮端盖10,减少不会与上料机构1发生干涉,便于安装。优选地,毛刷22设于传送轨道上方,且毛刷22的轴向方向与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垂直,如此,毛刷22 与齿轮端盖10的接触面积较大,毛刷22的利用效率更高。
副传送轨道101上可容置多个齿轮端盖10,通过齿轮端盖10之间的挤压,一个毛带动该多个齿轮端盖10的移动。
优选地,所述上料机构1为振动盘,所述振动盘与所述传送轨道连接。通过振动盘,齿轮端盖10能够按照组装要求自动进入副传送轨道101上,且排列整齐、输送准确。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包括:
机构本体;
传送轨道,设于所述机构本体上,供齿轮端盖在其上传送,所述传送轨道包括主传送轨道和副传送轨道,所述主传送轨道和副传送轨道错开;
上料机构,设于所述机构本体上,所述上料机构与所述传送轨道相接,用以将齿轮端盖转移至所述副传送轨道上;
传送机构,设于所述机构本体上,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机构、转移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用以移动齿轮端盖使多个齿轮端盖相互挨靠地沿所述副传送轨道,所述转移机构用以将齿轮端盖从所述副传送轨道移动至所述主传送轨道,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用以移动齿轮端盖使多个齿轮端盖相互间隔地沿所述主传送轨道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轨道活动轨道,所述活动轨道具有与所述主传送轨道对接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副传送轨道对接的第二位置;
所述转移机构包括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与所述活动轨道连接,以移动所述活动轨道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转移机构还包括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用以将所述活动轨道上的齿轮端盖移动至所述主传送轨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气缸组件,所述驱动气缸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一驱动气缸轴,所述第一驱动气缸轴与所述活动轨道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气缸轴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活动轨道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适配的限位凹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气缸组件,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轴,所述第二驱动气缸轴用以将齿轮端盖从所述活动轨道上推送至所述主传送轨道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以及推动杆,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推动杆移动以带动齿轮端盖从所述活动轨道上移动至所述主传送轨道上,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拖轨,所述拖轨设于所述副传送轨道上,所述拖轨与所述推动杆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推动杆并行设置,所述拖轨上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弹性拖动件,用以带动齿轮端盖间隔地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拖动件包括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所述拖轨转动连接,且相对所述拖轨倾斜设置,所述限位条与所述拖轨之间设有弹性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包括第二驱动气缸轴,所述第二驱动气缸轴与所述推动杆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毛刷,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毛刷连接,以驱动所述毛刷转动以带动齿轮端盖在所述副传送轨道上移动。
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所述振动盘与所述传送轨道相接。
CN201820015146.7U 2018-01-04 2018-01-04 一种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 Active CN208560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15146.7U CN208560700U (zh) 2018-01-04 2018-01-04 一种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15146.7U CN208560700U (zh) 2018-01-04 2018-01-04 一种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60700U true CN208560700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52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15146.7U Active CN208560700U (zh) 2018-01-04 2018-01-04 一种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607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90525Y (zh) 输送设备
CN204078854U (zh) 具有卸料功能的自动生产线
CN103261062B (zh) 转向盘
CN104192560B (zh) 具有卸料功能的自动生产线
CN204624516U (zh) 一种积放式输送机积放机构
CN203612503U (zh) 积放式输送机小车翻转机构
CN103771102A (zh) 地面输送线的正向积放装置
CN102774623A (zh) 一种地面链条牵引输送机
CN103466129B (zh) 立式袋全自动装箱机
CN208560700U (zh) 一种齿轮端盖组装的输送机构
CN201979430U (zh) 一种多工位联动的工装装配装置
CN103523523B (zh) 自动排坯机
CN203212059U (zh) 一种卡片推送、传输装置
CN203767442U (zh) 一种停止器、悬挂链输送机及输送系统
CN201109417Y (zh) 踏面清扫器间隙调整装置
US4438702A (en) Endless conveyor system
CN203294781U (zh) 一种用于滚筒输送机的多功能换向机构
CN109607161B (zh) 流水线转运装置
CN103693401A (zh) 积放式输送机摩擦翻转机构
CN208147224U (zh) 一种拖车连接杆自动焊接机的焊枪随动机构
CN201010309Y (zh) 地面双向积放式输送机
CN202508576U (zh) 双向定位、双补偿式提升导料槽
CN203973153U (zh) 医疗器械组装机的工件输送装置
CN202244261U (zh) 用于自动灯检机的进瓶装置
CN201882272U (zh) 一种灌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2

Address after: 516100 Longhua Town Longcheng Avenue, BOLUO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izhou Tuof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inghu street community shansha Road No. 33 new B4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Nantai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