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30194U - 一种路轨两用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路轨两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30194U
CN208530194U CN201821086631.XU CN201821086631U CN208530194U CN 208530194 U CN208530194 U CN 208530194U CN 201821086631 U CN201821086631 U CN 201821086631U CN 208530194 U CN208530194 U CN 208530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oil cylinder
brake
hinged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8663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勇
许创
胡松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CM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filed Critical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to CN20182108663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30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30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30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轨两用总成,包括前支撑总成、后转向架总成、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制动系统;前支撑总成、后转向架总成均通过销轴可拆卸地铰接到车辆的底盘上,前支撑总成、后转向架总成的电液管路均通过快插、快换接头公头与底盘上集成的电液快换面板对应的各管路接头母头实现快速连接;前支撑总成的主偏摆架及以其下端连接部件,后转向架总成的偏摆架及其下端连接部件,分别通过前支撑油缸、后支撑油缸的伸缩而绕着铰接孔整体升降。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适用于多种功能车辆,整体拆装方便,便于实现车辆不同功能的切换;轨道行驶速度较高,可达70km/h,可有效提高功能车辆执行轨道转场、救援等任务时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路轨两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轨两用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轨两用总成。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蓬勃发展,地铁、城轨、高铁以及西部地区铁路建设如火如荼。轨道所经之区域不断增加,地形及地质也越来越复杂。毗邻地域火灾、水灾、雪灾、地震等灾害发生的概率大为增加,对轨道应急救援需求和反应时间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其他轨道功能车辆的应用需求也越来越广。
另外,路轨两用总成与传统的轨道专用功能车辆相比,最大优势是机动灵活,全寿命周期成本远低于传统轨道车辆,更能适应现代化节能环保高效率的需要。
然而我国路轨两用技术水平较低,如目前国内路轨两用功能车辆轨道行驶速度多在40km/h以下,而国外路轨两用车辆轨道行驶速度可达70km/h。另外,目前的路轨两用装置模块化程度低、不便于整体拆装。这些缺点,会造成救援不及时、作业转场效率低下、拆卸繁琐且拆卸后散装、车辆功能拓展受限及影响公路长距离转场(加装路轨装置后,会影响车辆接近角、离去角等)等问题。
现有技术的缺点
(1)目前路轨两用装置的模块化程度较低、与车辆一体式设计,拆卸繁琐、拆后散装,不利于功能车辆换装其他功能装置以及公路长距离转场(加装路轨两用装置可能会影响车辆的接近角和离去角);
(2)现有技术方案的轨道行驶速度较低,满足不了对路轨两用车辆轨道行驶速度越来越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路轨两用总成,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实现轨道功能车辆的功能切换,且整体可快速拆装,更换简单、用时较短;可有效提高功能车辆执行轨道转场、灾害救援等任务时的效率。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路轨两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撑总成、后转向架总成、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制动系统;
所述前支撑总成、后转向架总成均通过销轴可拆卸地铰接到车辆的底盘上,且前支撑总成、后转向架总成的电、液管路均通过快插、快换接头公头与底盘上集成的电液快换面板对应的各管路接头母头实现快速连接;
前支撑总成包括主偏摆架和前支撑油缸,后转向架总成包括偏摆架和后支撑油缸;前支撑总成的主偏摆架及以其下端连接部件,后转向架总成的偏摆架及其下端连接部件,分别通过前支撑油缸、后支撑油缸的伸缩而绕着铰接孔整体升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支撑总成包括:过渡支架、前支撑油缸、主偏摆架、制动器支座、一系锥簧、锥簧座、前轮轴、前轨道轮、制动盘;
其中,过渡支架的两端耳板上分别设置有铰接孔,过渡支架的两端通过销轴分别与底盘铰接;主偏摆架上端与过渡支架的一端铰接,前支撑油缸的上端与过渡支架的另一端铰接,前支撑油缸的下端与主偏摆架的下部铰接,主偏摆架的下端通过一系锥簧与锥簧座连接,锥簧座与前轮轴固连;前轮轴为随动轮轴,前轮轴与前轨道轮通过轴承相对转动;前轮轴两端装配有制动器支座,用来固定行车制动器、驻车制动器,前轨道轮两端固连装配有制动盘。
进一步的,所述一系锥簧采用上下止口安装连接方式,可有效过滤高频振动以及提高高速运行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路轨两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偏摆销,主偏摆架上端通过主偏摆销与过渡支架的一端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路轨两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缸缸筒端销、油缸缸杆端销,所述前支撑油缸的上端通过油缸缸筒端销与过渡支架的一端铰接,前支撑油缸的下端通过油缸缸杆端销铰接在主偏摆架下部的耳板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路轨两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转向架总成包括:连接架、后支撑油缸、偏摆架、小连杆、大连杆、主旋转销、主构架、减震一系锥簧、减速箱吊挂、后轮轴、后轨道轮、后轴箱、齿轮箱、行星减速机、液压马达、后制动盘、制动器、制动器座;
连接架上设置有铰接孔,连接架一侧与底盘铰接;后支撑油缸、偏摆架、大连杆的上端分别与连接架铰接;小连杆上端与大连杆下端铰接,且同时与后支撑油缸另一端铰接;小连杆下端铰接在偏摆架中下部,偏摆架的底端通过主旋转销与主构架铰接;主构架与后轴箱通过减震一系锥簧连接,后轴箱与后轮轴通过轴承转动;
减速箱吊挂的两端通过销轴固定在后轴箱上,通过吊杆固定齿轮箱的悬臂端;
后轮轴的动力通过液压马达——行星减速机——齿轮箱——后轮轴——后轨道轮来传递;后制动盘通过法兰连接在后轮轴上,制动器座通过法兰连接在后轴箱上,制动器座上设置有制动器。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一系锥簧采用上下止口安装连接方式,可有效过滤高频振动以及提高高速运行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主旋转销通过耳板与偏摆架的底端铰接,主旋转销与主构架铰接,实现主构架的转向。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液压系统的轨道行走系统采用闭式系统,动力源采用电控无级变排量泵,动力采用电控无级变排量马达,可实现较大范围的速度无级调节,并有效减少系统流量,减低损耗,节省能量。
电气系统通过对电控无级变量泵、电控无级变量马达的排量控制,实现车辆轨道行驶的无级变速以及高速行驶。
电气系统通过检测制动气路控制压力的大小,可以控制制动电磁阀的开口幅度,进而控制制动器的制动效果。
制动系统采用双回路控制,安全性能高;行车制动器为常开式制动器,脚踩制动阀控制;驻车制动器为常闭式制动器,后拉驻车手柄控制;制动操作符合驾驶员常用驾驶习惯,便于减少误操作、提高安全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路轨两用总成,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实现轨道功能车辆的功能切换(如拆卸后换装除雪铲、滚刷等功能装置),且整体可快速拆装,更换简单、用时较短;能够适用于轨道行驶速度超过70km/h以上的功能车辆,可有效提高功能车辆执行轨道转场、灾害救援等任务时的效率。具有以下优点:
(1)可适用于多种功能车辆,模块化设计,易拆装,便于功能车辆换装其他功能装置及功能车辆长距的转场等;
(2)轨道行驶速度高、有利于减少功能车辆转场运行的时间、提高车辆救援、轨道转场等作业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是前支撑总成示意图;
图3a、图3b是后转向架总成示意图;
图4是液压系统控制逻辑示意图;
图5是电气系统控制逻辑示意图;
图6是行车制动逻辑示意图;
图7是驻车制动逻辑示意图;
图中:前支撑总成1、过渡支架1-1、前支撑油缸1-2、油缸缸筒端销1-3、主偏摆销1-4、主偏摆架1-5、油缸缸杆端销1-6、制动器支座1-7、一系锥簧1-8、锥簧座1-9、前轮轴1-10、前轨道轮1-11、制动盘1-12;
后转向架总成2、连接架2-1、后支撑油缸2-2、偏摆架2-3、小连杆2-4、大连杆2-5、主旋转销2-6、主构架2-7、减震一系锥簧2-8、减速箱吊挂2-9、后轮轴2-10、后轨道轮2-11、后轴箱2-12、齿轮箱2-13、行星减速机2-14、液压马达2-15、后制动盘2-16、制动器2-17、制动器座2-18;
液压系统3、电气系统4、制动系统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为一种路轨两用总成,包括前支撑总成1、后转向架总成2、液压系统3、电气系统4、制动系统5。
1) 如图2a、图2b所示,其中前支撑总成1通过两边的铰接孔A与底盘通过销轴连接,其电液管路公头与底盘通过快插、快换接头与底盘对应的集成电液快换面板对应的各管路母头实现快速连接。前支撑总成主要包括:过渡支架1-1、前支撑油缸1-2、油缸缸筒端销1-3、主偏摆销1-4、主偏摆架1-5、油缸缸杆端销1-6、制动器支座1-7、一系锥簧1-8、锥簧座1-9、前轮轴1-10、前轨道轮1-11、制动盘1-12等零部件构成。其中,过渡支架1-1的两端耳板上分别设置有铰接孔,分别用于通过销轴与底盘连接及与主偏摆架1-5、前支撑油缸1-2铰接;主偏摆架1-5上端通过主偏摆销1-4与过渡支架1-1的一端铰接,前支撑油缸1-2的上端通过油缸缸筒端销1-3与过渡支架1-1的另一端铰接,前支撑油缸1-2的下端通过油缸缸杆端销1-6铰接在主偏摆架1-5下部的耳板上;主偏摆架1-5的下端通过一系锥簧1-8与锥簧座1-9连接,锥簧座1-9与前轮轴1-10固连。一系锥簧1-8上下两端分别嵌入定位止口中,高速运行稳定性高。前轮轴1-10为随动轮轴,即前轮轴1-10与前轨道轮1-11通过轴承相对转动。前轮轴1-10两端装配有制动器支座1-7,用来固定行、驻车制动器,前轨道轮1-11两端固连装配有制动盘1-12。主偏摆架1-5及以下连接零部件,可以通过前支撑油缸1-2的伸缩而绕着铰接孔实现整体偏摆升降。
2) 如图3a、图3b所示,其中后转向架总成2通过两边的铰接孔B与底盘通过销轴连接,其上电液管路通过快插、快换接头与底盘对应的集成快换面板上对应的各管路快速连接。后转向架总成主要包括:连接架2-1、后支撑油缸2-2、偏摆架2-3、小连杆2-4、大连杆2-5、主旋转销2-6、主构架2-7、减震一系锥簧2-8、减速箱吊挂2-9、后轮轴2-10、后轨道轮2-11、后轴箱2-12、齿轮箱2-13、行星减速机2-14、液压马达2-15、后制动盘2-16、制动器2-17、制动器座2-18等零部件组成。后支撑油缸2-2、偏摆架2-3、大连杆2-5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架2-1铰接;小连杆2-4上端与大连杆2-5下端铰接,且同时与后支撑油缸2-2另一端铰接;小连杆2-4下端铰接在偏摆架2-3中下部;主旋转销2-6通过耳板与偏摆架2-3的底端铰接,主旋转销2-6与主构架2-7铰接(图3a),实现主构架2-7的转向;主构架2-7与后轴箱2-12通过减震一系锥簧2-8连接,后轴箱2-12与后轮轴2-10通过轴承转动,减震一系锥簧2-8上下两端分别嵌入定位止口中,高速运行稳定性高;减速箱吊挂2-9的两端通过销轴固定在后轴箱2-12上,通过吊杆固定齿轮箱2-13的悬臂端;后轮轴2-10的动力通过液压马达2-15——行星减速机2-14——齿轮箱2-13——后轮轴2-10——后轨道轮2-11来传递;后制动盘2-16通过法兰连接在后轮轴2-10上,制动器座2-18通过法兰连接在后轴箱2-12上,制动器座上设置有制动器2-17 (图3b)。偏摆架2-3及以下连接零部件,可以通过后支撑油缸22的伸缩而绕着铰接孔实现整体偏摆升降。
3) 如图4所示,其中液压系统3主要为由前支撑及后转向架收放油缸模块及转向架轮轴驱动模块组成。鉴于轮轨行走速度较快(可达70km/h),轮轨液压驱动为闭式系统,动力源为电控无级变量泵,动力为电控无级变量马达,可实现较大范围的速度调节、有效减少系统流量以及减低损耗;油缸及散热马达采用负载敏感系统,在提升系统利用效率的同时,可保证各工作模块压力互不影响。
4) 如图5所示,其中电气系统4主要负责无级变量泵、无级变量马达的排量控制,速度、压力等参数的反馈处理,各控制电磁阀的信号施加等。通过泵、马达的排量控制可实现车辆轨道行驶的大范围无级调速;通过检测制动气路控制压力的大小,可以实现控制制动电磁阀的开口幅度,进而控制制动器的制动效果。
5)其中制动系统5采用双回路控制,安全性能高。如图6所示,行车制动器为常开式制动器,与车辆共用脚踏阀,车辆切换到轨道行驶模式后,踩下制动阀会将行车制动器油路打开,行车制动器得油后产生制动力;如图7所示,驻车制动为常闭式制动器,后拉驻车手柄到底时,驻车制动器油路切断,开始制动。制动动作符合常用操作习惯,便于减少误操作、提高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路轨两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撑总成、后转向架总成、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制动系统;
所述前支撑总成、后转向架总成均通过销轴可拆卸地铰接到车辆的底盘上,且前支撑总成、后转向架总成的电、液管路均通过快插、快换接头公头与底盘上集成的电液快换面板对应的各管路接头母头实现快速连接;
前支撑总成包括主偏摆架和前支撑油缸,后转向架总成包括偏摆架和后支撑油缸;前支撑总成的主偏摆架及以其下端连接部件,后转向架总成的偏摆架及其下端连接部件,分别通过前支撑油缸、后支撑油缸的伸缩而绕着铰接孔整体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轨两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总成包括:过渡支架、前支撑油缸、主偏摆架、制动器支座、一系锥簧、锥簧座、前轮轴、前轨道轮、制动盘;
其中,过渡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铰接孔,过渡支架的两端通过销轴分别与底盘铰接;主偏摆架上端与过渡支架的一端铰接,前支撑油缸的上端与过渡支架的另一端铰接,前支撑油缸的下端与主偏摆架的下部铰接,主偏摆架的下端通过一系锥簧与锥簧座连接,锥簧座与前轮轴固连;前轮轴为随动轮轴,前轮轴与前轨道轮通过轴承相对转动;前轮轴两端装配有制动器支座,用来固定行车制动器、驻车制动器,前轨道轮两端固连装配有制动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轨两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系锥簧采用上下止口安装连接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轨两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偏摆销,主偏摆架上端通过主偏摆销与过渡支架的一端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轨两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缸缸筒端销、油缸缸杆端销,所述前支撑油缸的上端通过油缸缸筒端销与过渡支架的一端铰接,前支撑油缸的下端通过油缸缸杆端销铰接在主偏摆架下部的耳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轨两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转向架总成包括:连接架、后支撑油缸、偏摆架、小连杆、大连杆、主旋转销、主构架、减震一系锥簧、减速箱吊挂、后轮轴、后轨道轮、后轴箱、齿轮箱、行星减速机、液压马达、后制动盘、制动器、制动器座;
连接架上设置有铰接孔,连接架一侧与底盘铰接;后支撑油缸、偏摆架、大连杆的上端分别与连接架铰接;小连杆上端与大连杆下端铰接,且同时与后支撑油缸另一端铰接;小连杆下端铰接在偏摆架中下部,偏摆架的底端通过主旋转销与主构架铰接;主构架与后轴箱通过减震一系锥簧连接,后轴箱与后轮轴通过轴承转动;
减速箱吊挂的两端通过销轴固定在后轴箱上,通过吊杆固定齿轮箱的悬臂端;
后轮轴的动力通过液压马达——行星减速机——齿轮箱——后轮轴——后轨道轮来传递;后制动盘通过法兰连接在后轮轴上,制动器座通过法兰连接在后轴箱上,制动器座上设置有制动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路轨两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一系锥簧采用上下止口安装连接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路轨两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旋转销通过耳板与偏摆架的底端铰接,主旋转销与主构架铰接,实现主构架的转向。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路轨两用总成,其特征在于:液压系统的轨道行走系统采用闭式系统,动力源采用电控无级变排量泵,动力采用电控无级变排量马达。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路轨两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系统采用双回路控制方式;行车制动器为常开式制动器,脚踩制动阀控制;驻车制动器为常闭式制动器,后拉驻车手柄控制。
CN201821086631.XU 2018-07-10 2018-07-10 一种路轨两用总成 Active CN208530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86631.XU CN208530194U (zh) 2018-07-10 2018-07-10 一种路轨两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86631.XU CN208530194U (zh) 2018-07-10 2018-07-10 一种路轨两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30194U true CN208530194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87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86631.XU Active CN208530194U (zh) 2018-07-10 2018-07-10 一种路轨两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3019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5117A (zh) * 2018-07-10 2018-10-30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路轨两用总成
CN109878278A (zh) * 2019-04-03 2019-06-14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和路轨两用车辆
CN110843941A (zh) * 2019-11-27 2020-02-28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工程车辆
CN114590085A (zh) * 2022-03-04 2022-06-07 山东泰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公铁两用的绝缘斗臂车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5117A (zh) * 2018-07-10 2018-10-30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路轨两用总成
CN109878278A (zh) * 2019-04-03 2019-06-14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和路轨两用车辆
CN110843941A (zh) * 2019-11-27 2020-02-28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工程车辆
CN114590085A (zh) * 2022-03-04 2022-06-07 山东泰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公铁两用的绝缘斗臂车及其使用方法
CN114590085B (zh) * 2022-03-04 2023-05-30 山东泰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公铁两用的绝缘斗臂车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30194U (zh) 一种路轨两用总成
CN108715117A (zh) 一种路轨两用总成
CN107386176B (zh) 一种公铁两用洗扫车
CN107059753B (zh) 公铁两用除雪车
CN109878278A (zh) 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和路轨两用车辆
CN107600079A (zh) 一种悬挂空铁的动力牵引系统
CN201254222Y (zh) 拖挂半挂式支架搬运车
CN108705907A (zh) 一种路轨两用动力转向架
CN109383256A (zh) 应急脱困轮式底盘及无人平台车
CN201410994Y (zh) 一种油田修井机专用汽车
CN205930208U (zh) 一种蓄电池公铁两用车
CN209257869U (zh) 轮式底盘及无人平台车
CN207699051U (zh) 一种起重机轮式行走支承装置
CN207311445U (zh) 一种悬挂空铁的动力牵引装置
CN203144948U (zh) 小型智能喷洒车
CN103010019B (zh) 折腰式拖拉机
CN209257878U (zh) 纵向分布式轮式底盘及无人平台车
CN208515667U (zh) 一种电动车的转向机构
CN209920966U (zh) 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和路轨两用车辆
CN208646516U (zh) 一种沙滩车上的后桥传动结构
CN209650025U (zh) 应急脱困轮式底盘及无人平台车
CN210283790U (zh) 电动扫路车用分段式车桥
CN208515719U (zh) 移动机器人移动车体结构
RU2549749C1 (ru) Самоходное шасси малогабарит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207794088U (zh) 湿喷机臂架、底盘以及湿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5

Address after: No.26 tuolanshan Road, Xu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XUGONG ENGINEERING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21004 26 Jinshan Road, Jinshan Bridg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XCM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