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78278A - 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和路轨两用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和路轨两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78278A
CN109878278A CN201910263552.4A CN201910263552A CN109878278A CN 109878278 A CN109878278 A CN 109878278A CN 201910263552 A CN201910263552 A CN 201910263552A CN 109878278 A CN109878278 A CN 1098782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ramework
type leading
wheel
lead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635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松松
许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CM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filed Critical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to CN20191026355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782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78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82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和路轨两用车辆。导向轮机构具有轨道行驶状态和公路行驶状态,包括:过渡架,包括用于与路轨两用车辆的车体可拆卸地连接的车体连接部;偏摆架,偏摆架铰接于过渡架;导向轮组件,连接于偏摆架;和驱动缸,驱动缸的第一端铰接于过渡架,驱动缸的第二端铰接于偏摆架,驱动缸用于调节导向轮组件与过渡架之间的距离以控制导向轮机构在轨道行驶状态和公路行驶状态之间切换;其中,过渡架、偏摆架、导向轮组件和驱动缸形成通过车体连接部与车体整体可拆卸的模块化结构。本公开的路轨两用车辆及其导向轮机构能缩短轮轨切换时间,提快速响应能力。

Description

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和路轨两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路轨两用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和路轨两用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蓬勃发展,轨道所经区域不断增加,地形及地质也越来越复杂,轨道毗邻地域火灾、水灾、雪灾、地震等灾害发生的概率大为增加,对轨道应急救援需求和反应时间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对其他功能的轨道车辆的应用需求也越来越广。
路轨两用车辆与专用轨道车辆相比更加机动灵活,全寿命周期成本低于专用轨道车辆,更能适应现代化节能环保高效率的需要。
公开号为CN202911485U、名称为“导向装置及铁路公路两用车”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导向装置。如图1所示,该导向装置包括:轴座1、设置在所述轴座1中的转轴11、设置在转轴11两端的导向轮2、液压缸连接座3、液压缸31、固定座4和固定在所述固定座4上的连接杆41,液压缸31的一端部连接在液压缸连接座3上,另一端部连接在连接杆41上,固定座4固定在轴座1上,固定座4与轴座1之间还设置有减振块5。通过在固定座4与轴座1之间设置减振块5,导向轮2在铁轨上转动时,导向轮2与铁轨之间产生的振动被减振块5有效的缓解,减弱铁路公路两用车中驾驶室所的振动强度,实现提高了导向装置的减振性能,以优化了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减振效果。
公开号为CN103009945A、名称为“导向轮机构及铁路公路两用车”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导向轮机构。该导向轮机构包括两个导向轮5,两个导向轮5通过轮轴连接在一起。轮轴上设置有轮轴座。每个导向轮5对应设置有导向连杆机构。导向连杆机构包括油缸架1、滑动架2、第一转臂3、第二转臂4和油缸11。油缸架1固定在铁路公路两用车的车架上,油缸11的缸体铰接在所述油缸架1上,滑动架2水平滑动连接在油缸架1上,油缸11的活塞杆与滑动架2的一端铰接,第一转臂3的上端铰接在车架上,第二转臂4的上端铰接在滑动架2的另一端,第一转臂3的下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转臂4的中部,轮轴座50固定在第二转臂4的下端。滑动架2上开设有滑槽21,油缸架上设置有滑块12,滑块12滑动连接在滑槽21中。
现有技术的路轨两用车辆导向轮机构与底盘连接的铰点较分散,不便于整体拆装,拆装时耗时费力。这些缺点会造成救援不及时、作业转场效率低下、拆卸繁琐且拆卸后散装、车辆功能拓展受限。由于加装路轨装置后,会影响车辆接近角、离去角等,如果在导向轮机构安装于车辆的情况下在公路上长距离行驶则影响公路长距离转场。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和路轨两用车辆,旨在缩短路轨两用车辆的轮轨切换时间,提高路轨两用车辆的快速响应能力。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具有轨道行驶状态和公路行驶状态,包括:
过渡架,包括用于与所述路轨两用车辆的车体可拆卸地连接的车体连接部;
偏摆架,所述偏摆架铰接于所述过渡架;
导向轮组件,连接于所述偏摆架;和
驱动缸,所述驱动缸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过渡架,所述驱动缸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偏摆架,所述驱动缸用于调节所述导向轮组件与所述过渡架之间的距离以控制所述导向轮机构在所述轨道行驶状态和所述公路行驶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所述过渡架、所述偏摆架、所述导向轮组件和所述驱动缸形成通过所述车体连接部与所述车体整体可拆卸的模块化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架包括:
过渡架框体,具有分别位于所述过渡架的第一端两侧的两个第一角部和位于所述过渡架的第二端两侧的两个第二角部;
第一连接耳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耳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渡架框体的两个第一角部,所述车体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耳板上的第一挂接孔;和
第二连接耳板,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耳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渡架框体的两个第二角部,所述车体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耳板上的第二挂接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连接耳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摆动架铰接的第一铰接孔;
所述第二连接耳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驱动缸的第一端铰接的第二铰接孔;
所述摆动架包括第三连接耳板和第四连接耳板,所述第三连接耳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铰接孔对应设置的第三铰接孔,所述第四连接耳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驱动缸的第二端铰接的第四铰接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摆动架包括摆动架框体和安装座,所述摆动架框体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过渡架的第一端,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摆动架框体的第二端;
所述导向轮组件包括导向轮、轮轴、一系弹簧和弹簧座,所述导向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轮轴上,所述弹簧座固定连接于所述轮轴上,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弹簧座通过螺纹连接组件浮动连接,所述一系弹簧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弹簧座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安装座面对所述一系弹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止口,所述一系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止口定位配合;
所述弹簧座面对所述一系弹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止口,所述一系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止口定位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轮组件包括:
导向轮;
轮轴,所述导向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轮轴上;和
制动装置,用于对所述导向轮进行行车制动和/或驻车制动,所述制动装置位于所述导向轮外侧,包括安装于所述轮轴上的第一制动部和安装于所述导向轮上的第二制动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轮机构还包括位置锁定结构,所述位置锁定结构用于在所述公路行驶状态锁定所述过渡架和所述摆动架的相对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置锁定结构包括:
第一锁定孔,设置于所述过渡架上;
第二锁定孔,设置于所述摆动架上;
锁定件,在所述公路行驶状态,所述锁定件与所述第一锁定孔和第二锁定孔配合,在所述轨道行驶状态,所述锁定件与所述第一锁定孔和第二锁定孔中至少一个解除配合。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路轨两用车辆,包括车体和导向轮机构,所述导向轮机构为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的导向轮机构,所述导向轮机构通过设置于其过渡架上的车体连接部与所述车体整体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轮机构与所述车体通过销轴连接。
基于本公开提供的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过渡架、偏摆架、导向轮组件和驱动缸形成通过车体连接部与车体整体可拆卸的模块化结构,便于实现路轨两用车辆的功能转换,可整体快速拆装,更换简单、快捷,能缩短路轨两用车辆的轮轨切换时间,提高路轨两用车辆的快速响应能力,利于有效提高路轨两用车辆执行转场、救援等任务时的效率。
本公开的路轨两用车辆具有前述的导向轮机构,从而具有前述导向轮机构的优点。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导向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路轨两用车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路轨两用车辆中导向轮机构处于公路行驶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路轨两用车辆中导向轮机构处于轨道行驶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如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路轨两用车辆。路轨两用车辆包括车体100和导向轮机构200。导向轮机构200通过设置于其过渡架210上的车体连接部与车体100整体可拆卸地连接。该导向轮机构200具有轨道行驶状态和公路行驶状态。如图3所示,在该图中,同时示出了同一导向轮机构200的轨道行驶状态和公路行驶状态,其中,在公路行驶状态下的导向轮机构200以标号200标注,为区别公路行驶状态,在轨道行驶状态下的导向轮机构200以标号200’标注。
另外,图4至图5示出了导向轮机构200在公路行驶状态下的结构,图6至图8示出了导向轮机构200在轨道行驶状态下的结构。
如图3至图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200。导向轮机构200包括过渡架210、偏摆架220、导向轮组件240和驱动缸230。
过渡架210包括用于与路轨两用车辆的车体100可拆卸地连接的车体连接部。偏摆架220铰接于过渡架210。导向轮组件240连接于偏摆架220。驱动缸230的第一端铰接于过渡架210,驱动缸230的第二端铰接于偏摆架220。驱动缸230用于调节导向轮组件240与过渡架210之间的距离以控制导向轮机构200在轨道行驶状态和公路行驶状态之间切换。其中,过渡架210、偏摆架220、导向轮组件240和驱动缸230形成通过车体连接部与车体100整体可拆卸的模块化结构。
该路轨两用车辆及其导向轮机构中,过渡架210、偏摆架220、导向轮组件240和驱动缸230形成通过车体连接部与车体100整体可拆卸的模块化结构,便于实现路轨两用车辆的功能转换,如拆卸导向轮机构后换装除雪铲、滚刷等功能装置,可整体快速拆装,更换简单、快捷,能缩短路轨两用车辆的轮轨切换时间,提高路轨两用车辆的快速响应能力,利于有效提高路轨两用车辆执行转场、救援等任务时的效率。
如图4至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渡架210包括第一连接耳板213和第二连接耳板214。过渡架框体具有分别位于过渡架的第一端两侧的两个第一角部和位于过渡架的第二端两侧的两个第二角部。两个第一连接耳板213分别固定连接于过渡架框体的两个第一角部,车体连接部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耳板213上的第一挂接孔2131。两个第二连接耳板214分别固定连接于过渡架框体的两个第二角部,车体连接部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接耳板214上的第二挂接孔2141。
导向轮机构200通过挂接孔与车体100,利于实现导向轮机构200的快速拆装。
如图4至图8所示,第一连接耳板213上设置有用于与摆动架220铰接的第一铰接孔。第二连接耳板214上设置有用于与驱动缸230的第一端铰接的第二铰接孔2142。摆动架220包括第三连接耳板223和第四连接耳板226。第三连接耳板223上设置有与第一铰接孔对应设置的第三铰接孔2231,第四连接耳板226上设置有用于与驱动缸230的第二端铰接的第四铰接孔。
如图4、图6和图8所示,摆动架220包括摆动架框体221和安装座222。摆动架框体221的第一端铰接于过渡架210的第一端,安装座222设置于摆动架框体221的第二端。导向轮组件240包括导向轮241、轮轴242、一系弹簧247和弹簧座248。导向轮241可转动地安装于轮轴242上。弹簧座248固定连接于轮轴242上。安装座222与弹簧座248通过螺纹连接组件2471浮动连接。一系弹簧247设置于安装座222与弹簧座248之间。
导向轮机构采用一系弹簧247实现减震功能,三向运行稳定性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222面对一系弹簧24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止口,一系弹簧247的第一端与第一定位止口定位配合。弹簧座248面对一系弹簧24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止口,一系弹簧247的第二端与第二定位止口定位配合。
一系弹簧247的两端分别嵌入弹簧座248及偏摆架220上设有的定位止口中,可有效过滤高频振动以及提高高速运行时的稳定性。
如图3至图8所示,导向轮组件240还包括制动装置。制动装置用于对导向轮241进行行车制动和/或驻车制动。制动装置位于导向轮241外侧,包括安装于轮轴242上的第一制动部和安装于导向轮241上的第二制动部。制动装置安装在导向轮241外侧,方便检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轮机构200还包括位置锁定结构,位置锁定结构用于在公路行驶状态锁定过渡架210和摆动架220之间的相对位置。导向轮机构200设有位置锁定结构,在公路行驶状态下可避免车辆在公路高速行驶状态下因驱动缸230锁死失效而造成的事故,起到双重保障的作用。
如图4至图7所示,位置锁定结构包括第一锁定孔2132,第二锁定孔2241和锁定件225。第一锁定孔2132设置于过渡架210上。第二锁定孔2241设置于摆动架220上。在公路行驶状态,锁定件225与第一锁定孔2132和第二锁定孔2241配合;在轨道行驶状态,锁定件225与第一锁定孔2132和第二锁定孔2241中至少一个解除配合。
如图4至图7所示,第一锁定孔2132设置于第一连接耳板213上。摆动架220还包括设置于摆动架本体211上的第五连接耳板224,第二锁定孔2241设置于第五连接耳板224上。第五连接耳板224为双耳板。锁定件225为带限位端的销轴,为防止销轴从第一锁定孔2132或第二锁定孔2241中脱出,在销轴的自由端设置有开口销226。
以下结合图4至图8更详细地说明本实施例。
如图4至图8所示,偏摆架220的第一端铰接于过渡架210的第一端。导向轮组件240连接于偏摆架220的第二端。驱动缸230的第一端铰接于过渡架210的第二端,驱动缸230的第二端铰接于偏摆架220的第二端。
如图4至图8所示,过渡架210由矩形钢管及板材拼焊而成。
如图4和图6所示,过渡架框体包括第一杆体211和第二杆体212。第一杆体211从过渡架210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两根第一杆体211并排间隔设置。两根第二杆体212并排间隔设置,其中一根第二杆体21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杆体21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另一根从第二杆体21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杆体21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过渡架框体为整体矩形结构。
为了提高过渡架框体的整体强度,在第一杆体211的第一端与对应的第二杆体212的连接部,即两个第一角部还分别设有第一加强板215。
为了提高第一连接耳板213与过渡架框体的连接强度,在第一连接耳板213与过渡架框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板216。
为了加强第二连接耳板214与过渡架框体之间的强度,在第二连接耳板214与过渡架框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加强板217。
为增加第二连接耳板214与第一杆体211之间的连接强度,还在第二连接耳板214的与第一杆体211相对的部位开焊接孔2143,在焊接孔2143内增加焊接部位。
另外,在过渡架210上还焊接第一支撑件2111、第二支撑件2112和第三支撑件2113;在摆动架220上还焊接第四支撑件228。各支撑件用于安装、支撑固定驱动缸的流体管线及其控制阀门等部件。
如图4至图8所示,两个第三连接耳板223间隔设置在摆动架框体221的第一端,两个第四连接耳板226设置于安装板222上。其中第一连接耳板213为单耳板,第二连接耳板214、第三连接耳板223和第四连接耳板均为双耳板。
摆动架框体221主要为由板材焊接成整体矩形框体结构。为了加强摆动架框体221的整体强度,板材围焊形成的内部空间内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支撑结构。
如图4至图8所示,为了提高摆动架框体221和安装座222之间的连接强度,在摆动架框体221和安装座222之间还设置有多块第四加强板227。
该过渡架210通过作为车体连接部的两个第一挂接孔2131和两个第二挂接孔2141及销轴与车体100的底盘固定连接。偏摆架220的第一端通过销轴与过渡架210的第一端铰接连接。作为驱动缸230的油缸的缸体231与过渡架210的第二端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油缸的活塞杆231与偏摆架220的第二端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油缸伸缩带动偏摆架220及安装于偏摆架220第二端的导向轮组件240绕偏摆架220与过渡架210的铰接处的铰接轴线转动。当车辆在公路行驶状态时,油缸活塞杆232伸出至最大行程,偏摆架220上的第一锁定孔2132与过渡架210上的第二锁定孔2241达到同轴状态后,可通过作为锁定件225的销轴连接偏摆架220与过渡架210,使油缸达到机械锁死状态,避免路轨两用车辆在公路高速行驶状态下因油缸液压锁死失效而造成的事故,起到双重保障的作用。
如图4、图6和图8所示,导向轮组件240包括导向轮241、轮轴242、一系弹簧247、弹簧座248和制动装置。
摆动架220与导向轮组件240之间通过一系弹簧247实现了弹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导向轮组件240包括8个一系弹簧247和对应的螺纹连接组件2471。螺纹连接组件2471包括双头螺杆、螺母和挡圈。弹簧座248上与双头螺杆对应设有螺纹孔,安装座222上与双头螺杆对应设有穿孔2221,双头螺杆的第二端从安装座222的远离弹簧座228的一侧穿过相应的穿孔2221和一系弹簧247,双头螺杆的第二端的螺纹段与弹簧座248上相应的螺纹孔配合,实现双头螺杆与弹簧座248固定连接。双头螺杆的杆身与穿孔2221滑动配合。双头螺杆的第一端设有直径大于穿孔2221的挡圈,螺母位于挡圈的远离双头螺杆第二端的一侧并与双头螺杆的第一端的螺纹段配合。一系弹簧247在组装完毕后对弹簧座248和安装座222施加相反的作用力,一系弹簧247处于初始状态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安装座222与挡圈贴靠。当导向轮241触地时,如果因路轨两用车辆发生震动使安装座222向下对一系弹簧247施加额外作用力时,如果安装座222对一系弹簧247施加的作用力克服一系弹簧247的弹性力后,安装座222向靠近弹簧座248的方向运动,直到与一系弹簧247的弹性力重新达到平衡,当安装座222的额外作用力消除后,安装座222与挡圈恢复相互贴靠的状态。
制动装置安装于导向轮241外侧,包括制动盘243、制动器座244、行车制动控制部245和驻车制动控制部246。
导向轮241有两个,两个导向轮241通过轮轴242连接在一起,轮轴242与导向轮241通过轴承连接以实现相对转动。
制动盘243、制动器座244、行车制动控制部245以及驻车制动控制部246各有两个。两个制动器座244作为第一制动部分别通过平键与轮轴242两端连接并通过螺栓固定。两个制动盘243作为第二制动部分别与两个导向轮241的外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行车制动控制部245以及驻车制动控制部24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制动器座244上,行车制动控制部245及驻车制动控制部246均安装在最外侧,方便检修。
根据以上描述可知,本公开以上实施例的路轨两用车辆及其导向轮机构具有以下优点至少之一:
导向轮机构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实现整个导向轮机构的快速拆装,利于提高路轨两用车辆执行转场、救援等任务时的效率。
导向轮机构的减震元件采用一系弹簧247,一系弹簧247上下两端分别嵌入弹簧座248及偏摆架220上设有的定位止口中,可有效过滤高频振动以及提高高速运行时的稳定性。
在公路行驶状态时,通过位置锁定结构可使油缸达到机械锁死状态,避免路轨两用车辆在公路高速行驶时因油缸液压锁死失效而造成的事故,起到双重保障的作用。
制动装置安装在导向轮外侧,方便检修。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公开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200),具有轨道行驶状态和公路行驶状态,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渡架(210),包括用于与所述路轨两用车辆的车体(100)可拆卸地连接的车体连接部;
偏摆架(220),所述偏摆架(220)铰接于所述过渡架(210);
导向轮组件(240),连接于所述偏摆架(220);和
驱动缸(230),所述驱动缸(230)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过渡架(210),所述驱动缸(230)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偏摆架(220),所述驱动缸(230)用于调节所述导向轮组件(240)与所述过渡架(210)之间的距离以控制所述导向轮机构(200)在所述轨道行驶状态和所述公路行驶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所述过渡架(210)、所述偏摆架(220)、所述导向轮组件(240)和所述驱动缸(230)形成通过所述车体连接部与所述车体(100)整体可拆卸的模块化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轮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架(210)包括:
过渡架框体,具有分别位于所述过渡架的第一端两侧的两个第一角部和位于所述过渡架的第二端两侧的两个第二角部;
第一连接耳板(213),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耳板(213)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渡架框体的两个第一角部,所述车体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耳板(213)上的第一挂接孔(2131);和
第二连接耳板(214),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耳板(214)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渡架框体的两个第二角部,所述车体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耳板(214)上的第二挂接孔(21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向轮机构(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耳板(213)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摆动架(220)铰接的第一铰接孔;
所述第二连接耳板(214)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驱动缸(230)的第一端铰接的第二铰接孔(2142);
所述摆动架(220)包括第三连接耳板(223)和第四连接耳板(226),所述第三连接耳板(22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铰接孔对应设置的第三铰接孔(2231),所述第四连接耳板(226)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驱动缸(230)的第二端铰接的第四铰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轮机构(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架(220)包括摆动架框体(221)和安装座(222),所述摆动架框体(221)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过渡架(210)的第一端,所述安装座(222)设置于所述摆动架框体(221)的第二端;
所述导向轮组件(240)包括导向轮(241)、轮轴(242)、一系弹簧(247)和弹簧座(248),所述导向轮(241)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轮轴(242)上,所述弹簧座(248)固定连接于所述轮轴(242)上,所述安装座(222)与所述弹簧座(248)通过螺纹连接组件(2471)浮动连接,所述一系弹簧(247)设置于所述安装座(222)与所述弹簧座(248)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向轮机构(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座(222)面对所述一系弹簧(24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止口,所述一系弹簧(247)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止口定位配合;
所述弹簧座(248)面对所述一系弹簧(24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止口,所述一系弹簧(247)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止口定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轮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组件(240)包括:
导向轮(241);
轮轴(242),所述导向轮(241)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轮轴(242)上;和
制动装置,用于对所述导向轮(241)进行行车制动和/或驻车制动,所述制动装置位于所述导向轮(241)外侧,包括安装于所述轮轴(242)上的第一制动部和安装于所述导向轮(241)上的第二制动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向轮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机构(200)还包括位置锁定结构,所述位置锁定结构用于在所述公路行驶状态锁定所述过渡架(210)和所述摆动架(220)的相对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向轮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锁定结构包括:
第一锁定孔(2132),设置于所述过渡架(210)上;
第二锁定孔(2241),设置于所述摆动架(220)上;
锁定件(225),在所述公路行驶状态,所述锁定件(225)与所述第一锁定孔(2132)和第二锁定孔(2241)配合,在所述轨道行驶状态,所述锁定件(225)与所述第一锁定孔(2132)和第二锁定孔(2241)中至少一个解除配合。
9.一种路轨两用车辆,包括车体(100)和导向轮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机构(200)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向轮机构(200),所述导向轮机构(200)通过设置于其过渡架(210)上的车体连接部与所述车体(100)整体可拆卸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路轨两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机构(200)与所述车体(100)通过销轴连接。
CN201910263552.4A 2019-04-03 2019-04-03 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和路轨两用车辆 Pending CN1098782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3552.4A CN109878278A (zh) 2019-04-03 2019-04-03 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和路轨两用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3552.4A CN109878278A (zh) 2019-04-03 2019-04-03 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和路轨两用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8278A true CN109878278A (zh) 2019-06-14

Family

ID=66935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63552.4A Pending CN109878278A (zh) 2019-04-03 2019-04-03 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和路轨两用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7827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7705A (zh) * 2021-03-12 2021-06-11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橡胶履带底盘系统和工程机械
CN113232467A (zh) * 2021-05-17 2021-08-10 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车钩装卸辅助设备
CN114074505A (zh) * 2020-08-14 2022-02-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5117A (zh) * 2018-07-10 2018-10-30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路轨两用总成
CN109334649A (zh) * 2018-11-20 2019-02-15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路轨两用车制动系统及路轨两用车
CN208530194U (zh) * 2018-07-10 2019-02-22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路轨两用总成
CN209920966U (zh) * 2019-04-03 2020-01-10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和路轨两用车辆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5117A (zh) * 2018-07-10 2018-10-30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路轨两用总成
CN208530194U (zh) * 2018-07-10 2019-02-22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路轨两用总成
CN109334649A (zh) * 2018-11-20 2019-02-15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路轨两用车制动系统及路轨两用车
CN209920966U (zh) * 2019-04-03 2020-01-10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和路轨两用车辆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4505A (zh) * 2020-08-14 2022-02-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
CN114074505B (zh) * 2020-08-14 2023-11-1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
CN112937705A (zh) * 2021-03-12 2021-06-11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橡胶履带底盘系统和工程机械
CN113232467A (zh) * 2021-05-17 2021-08-10 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车钩装卸辅助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8278A (zh) 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和路轨两用车辆
CN1655982B (zh) 车辆悬挂系统
CN206106867U (zh) 一种机器人车体悬挂系统
CN108715117A (zh) 一种路轨两用总成
CN209479669U (zh) 用于轨面清障的装置
CN103522865A (zh) 独立悬架系统及具有该独立悬架系统的起重机
CN208530194U (zh) 一种路轨两用总成
CN105292361A (zh) 一种可拆卸电动残疾车
CN109591913A (zh) 机器人底盘和机器人
CN103332081A (zh) 公铁两用牵引车
KR102036583B1 (ko) 도로 및 레일 주행 겸용 차량
CN112092552B (zh) 具有伸缩摇臂悬架的无人车底盘结构
CN102189907A (zh) 双摇臂式独立悬挂系统
CN105314129A (zh) 可展收的主被动结合式星球车悬架及其悬架系统
CN201597405U (zh) 双摇臂式独立悬挂系统
CN203698533U (zh) 具有框架式结构的双轮平衡车
CN105292334A (zh) 一种快接装置及电动残疾车
CN208530166U (zh) 一种泊车机器人的自平衡轮系结构
CN112896305A (zh) 液压驱动转向桥总成
CN205220962U (zh) 一种可拆卸电动残疾车
CN209920966U (zh) 路轨两用车辆的导向轮机构和路轨两用车辆
CN216008544U (zh) 一种地铁建设用隧道支撑机构
CN2797451Y (zh) 装载机
CN112960035A (zh) 转向机构及独立悬架系统
CN110386193A (zh) 全地形车底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1

Address after: 221004 26 Tuo Lan Shan Road, Xu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XUGONG ENGINEERING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21004 26 Tuo Lan Shan Road, Xu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Applicant before: XCM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