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16880U - 一种应用于叉车的四轮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叉车的四轮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16880U
CN208516880U CN201821033353.1U CN201821033353U CN208516880U CN 208516880 U CN208516880 U CN 208516880U CN 201821033353 U CN201821033353 U CN 201821033353U CN 208516880 U CN208516880 U CN 208516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hinged
chassis
fork truck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3335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大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Guorua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Guor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Guor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Guor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3335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16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16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168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叉车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叉车的四轮驱动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由钢结构件焊接成“工”字形结构,所述底盘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两组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纵向固定安装在底盘长度方向上的端部,且第一连杆两端部分别通过轴销与第二连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二连杆另一端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伸缩杆配合平面四杆是转向机构实现四个轮毂转动;叉车的车身位置不进行调整,可以让叉车在较小的空间内,进行平移转向,应用场景多:方便进入,本实用还具有运动灵活和操作简便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叉车的四轮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叉车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叉车的四轮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驱动系统是电动叉车的关键系统之一,现有电动叉车在驱动系统的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别,电机布置形式上也存在差别,如国内一些叉车,其电机轴与驱动桥为丁字型结构,而国外TOYOTA和BALKANCAR等叉车的驱动电机轴与驱动桥是一体化布置的,结构紧凑。LINDE的E20电动叉车和CARER的P50叉车的前轮驱动是由两个独立的电机来完成,电机与驱动轴平行放置,结构紧凑,加速和爬坡性能好,牵引力大,并采用了电子差速系统,替代原来的机械差速系统,使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总结现有电动叉车的驱动形式,无论是交流电机驱动系统还是直流电机驱动系统,其驱动系统布置都存在以下问题:前桥作为驱动桥,叉车负载时轴荷容易超载;无悬架,减振缓冲能力差,舒适性不好,四轮转向机构使用不便,造价相对较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叉车的四轮驱动装置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叉车的四轮驱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电动叉车的驱动形式,无论是交流电机驱动系统还是直流电机驱动系统,其驱动系统布置都存在以下问题:前桥作为驱动桥,叉车负载时轴荷容易超载;无悬架,减振缓冲能力差,舒适性不好,四轮转向机构使用不便,造价相对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叉车的四轮驱动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由钢结构件焊接成“工”字形结构,所述底盘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两组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纵向固定安装在底盘长度方向上的端部,且第一连杆两端部分别通过轴销与第二连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二连杆另一端,且第三连杆位置上与第一连杆位置上相平行,位于所述第三连杆前端的第二连杆上端面开有槽口,所述槽口表面通过轴销纵向铰接有第四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底部端面垂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前端面通过轴销铰接有弹簧座,且支撑杆底端横向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输出轴与一轮毂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盘中间位置还设置有挡杆,所述挡杆左侧端面垂直固定有横杆,所述横杆端部纵向铰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输出端铰接在底盘左侧的一支撑杆表面,所述支撑杆与横杆平行设置。
优选的,两组所述转向机构之间连接联动杆,所述联动杆左端通过销轴铰接在底盘左侧的第四连杆后端,且联动杆另一端部通过轴销铰接在底盘右侧的第四连杆后端,位于底盘左侧的联动杆通过轴销铰接在第一连杆上端面。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通过连接板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固定安装在连接板前端面,且连接板与连接杆水平方向上的夹角为90°,所述连接板上端面用过销轴与弹簧座底端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伸缩杆配合平面四杆是转向机构实现四个轮毂转动;叉车的车身位置不进行调整,可以让叉车在较小的空间内,进行平移转向,应用场景多:叉车搬运了比较长的货物,横向进不了门,如果纵向进入,车子的轮毂前进方向必须与车身垂直,使用四轮转向系统可以自由转动车轮的方向,方便进入,本实用还具有运动灵活、造价相对较低和操作简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联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盘、11挡杆、2转向机构、21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221槽口、23第三连杆、3第四连杆、4支撑杆、41弹簧座、42连接杆、421电动机、5轮毂、6横杆、61液压伸缩杆、7联动杆、8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叉车的四轮驱动装置,包括底盘1,所述底盘1由钢结构件焊接成“工”字形结构,所述底盘1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两组转向机构2,所述转向机构2包括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和第三连杆23,所述第一连杆21纵向固定安装在底盘1长度方向上的端部,且第一连杆21两端部分别通过轴销与第二连杆22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23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二连杆22另一端,且第三连杆23位置上与第一连杆21位置上相平行,位于所述第三连杆23前端的第二连杆22上端面开有槽口221,所述槽口221表面通过轴销纵向铰接有第四连杆3,所述第二连杆22底部端面垂直设置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前端面通过轴销铰接有弹簧座41,且支撑杆4底端横向铰接有连接杆42,所述连接杆42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421,所述电动机421输出轴与一轮毂5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底盘1中间位置还设置有挡杆11,所述挡杆11左侧端面垂直固定有横杆6,所述横杆6端部纵向铰接有液压伸缩杆61,所述液压伸缩杆61输出端铰接在底盘1左侧的一支撑杆21表面,所述支撑杆21与横杆6平行设置。两组所述转向机构2之间连接联动杆7,所述联动杆7左端通过销轴铰接在底盘1左侧的第四连杆3后端,且联动杆7另一端部通过轴销铰接在底盘1右侧的第四连杆3后端,位于底盘1左侧的联动杆7通过轴销铰接在第一连杆21上端面。所述电动机421通过连接板8与连接杆42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421固定安装在连接板8前端面,且连接板8与连接杆42水平方向上的夹角为90°,所述连接板8上端面用过销轴与弹簧座41底端铰接。
工作原理:两端部铰接的液压伸缩杆61配合第四连杆3与第二连杆22和第三连杆23构成的平面四杆机构式的转向机构,使用人员通过控制液压伸缩杆61伸缩进而实现第二连杆22底部的轮毂5转向,在联动杆7的联动在底盘1右侧的轮毂5与底盘1前端的轮毂5转动角度相同;进一步地使用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电动机421的启停进而控制轮毂5的行走。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伸缩杆61配合平面四杆式转向机构实现四个轮毂5转动;叉车的车身位置不进行调整,可以让叉车在较小的空间内,进行平移转向,应用场景多:叉车搬运了比较长的货物,横向进不了门,如果纵向进入,车子的轮毂前进方向必须与车身垂直,使用四轮转向系统可以自由转动车轮的方向,方便进入,本实用还具有运动灵活和操作简便等优点。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应用于叉车的四轮驱动装置,包括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由钢结构件焊接成“工”字形结构,所述底盘(1)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两组转向机构(2),所述转向机构(2)包括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和第三连杆(23),所述第一连杆(21)纵向固定安装在底盘(1)长度方向上的端部,且第一连杆(21)两端部分别通过轴销与第二连杆(22)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23)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二连杆(22)另一端,且第三连杆(23)位置上与第一连杆(21)位置上相平行,位于所述第三连杆(23)前端的第二连杆(22)上端面开有槽口(221),所述槽口(221)表面通过轴销纵向铰接有第四连杆(3),所述第二连杆(22)底部端面垂直设置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前端面通过轴销铰接有弹簧座(41),且支撑杆(4)底端横向铰接有连接杆(42),所述连接杆(42)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421),所述电动机(421)输出轴与一轮毂(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叉车的四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中间位置还设置有挡杆(11),所述挡杆(11)左侧端面垂直固定有横杆(6),所述横杆(6)端部纵向铰接有液压伸缩杆(61),所述液压伸缩杆(61)输出端铰接在底盘(1)左侧的一支撑杆(4)表面,所述支撑杆(4)与横杆(6)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叉车的四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转向机构(2)之间连接联动杆(7),所述联动杆(7)左端通过销轴铰接在底盘(1)左侧的第四连杆(3)后端,且联动杆(7)另一端部通过轴销铰接在底盘(1)右侧的第四连杆(3)后端,位于底盘(1)左侧的联动杆(7)通过轴销铰接在第一连杆(21)上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叉车的四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421)通过连接板(8)与连接杆(42)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421)固定安装在连接板(8)前端面,且连接板(8)与连接杆(42)水平方向上的夹角为90°,所述连接板(8)上端面用过销轴与弹簧座(41)底端铰接。
CN201821033353.1U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应用于叉车的四轮驱动装置 Active CN208516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3353.1U CN208516880U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应用于叉车的四轮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3353.1U CN208516880U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应用于叉车的四轮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16880U true CN208516880U (zh) 2019-02-19

Family

ID=65337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33353.1U Active CN208516880U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应用于叉车的四轮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168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63002B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构架及其转向架
CN1970427B (zh) 起重机
CN107354830A (zh) 外置悬挂式轨道梁及外置悬挂式空铁交通系统
CN2905578Y (zh) 副构架转向架
CN1045750A (zh) 装有平衡装置的车辆
CN103660842A (zh) 板簧平衡悬架机构及具有其的工程车辆
CN208516880U (zh) 一种应用于叉车的四轮驱动装置
CN109383664A (zh) 一种差动转向的重型电驱动舵轮
CN202225707U (zh) 汽车起重机底盘
CN102862607B (zh) 低地板铰接式列车或客车的铰接系统
CN105752840B (zh) 单轨吊重型行走小车
CN208324769U (zh) 一种高置位电瓶叉车用转向桥
CN201205919Y (zh) 橡胶式轴箱悬挂装置
CN207177589U (zh) 一种汽车电动叉臂式玻璃升降器
CN208248403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用减震装置
CN206666945U (zh) 外置悬挂单轨梁及外置悬挂单轨交通系统
CN202967266U (zh) 穿梭式仓储系统台车
CN212555733U (zh) 一种三联刚性平衡悬架
CN201573697U (zh) 轮式装载机的双置转向装置
CN114132384A (zh) 一种新型环卫车通用底盘结构
CN2441705Y (zh) 自平衡式双联悬架
CN207156873U (zh) 一种四轮电动车的前部支撑结构
CN209286662U (zh) 一种可升降的玩具车
CN106184371A (zh) 一种四轮电动车车架轻量化结构
CN106365072A (zh) 大吨位搬运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Building 66, NO.666, jinfenghuang Avenue, Jinniu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Sichuan guorua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66, NO.666, jinfenghuang Avenue, Jinniu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GUORUAN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