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15776U - 一种山地车用肩控前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山地车用肩控前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15776U
CN208515776U CN201821057636.XU CN201821057636U CN208515776U CN 208515776 U CN208515776 U CN 208515776U CN 201821057636 U CN201821057636 U CN 201821057636U CN 208515776 U CN208515776 U CN 208515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tube
fixedly connected
inner tube
gas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5763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ongdi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ongdi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ongdi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ongdi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5763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15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15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15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地车用肩控前叉,包括转向管、阻尼管、调节旋钮、减震管、减震内管、空气弹簧、滑块、气室活塞、负压弹簧、气室油封、减震外管、固定块、外管油封、阻尼板和气嘴,所述转向管顶部固定连接车头,转向管的底部固定连接叉肩,转向管与阻尼管和减震管组成了山地车的前叉,所述由阻尼内管和阻尼外管套接组成,通过滑动连接在阻尼内管内壁的活塞将阻尼管内分成上下两个油室,活塞底部固定连接在阻尼外管底部,活塞上设有油孔,叉肩上设置的调节旋钮能够改变油孔大小,所述减震管由减震内管和减震外管组成,所述阻尼管和减震管顶部固定连接在叉肩上,底部设有爪钩,爪钩上固定连接轮胎轴心。

Description

一种山地车用肩控前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山地车前叉,具体是一种山地车用肩控前叉。
背景技术
山地车前叉部件在山地车结构中处于前方部位,它的上端与车把部件相连,车架部件与前管配合,下端与前轴部件配合,组成自行车的导向系统,一支好的避震前叉除了是合适的弹簧与避震阻尼的结合,还必须很顺畅,所谓顺畅是指前叉从未受力状态、压缩、压缩到底、再回到未压缩状态的过程没有任何卡住的感觉,或有任何磨擦的的感觉,不能太突然、太重,回弹的时候,回弹速度有多快,这个由阻尼来决定,高速行使下,回弹快了,会被弹飞;回弹慢了,连续障碍物时行程被越压越短,手感跟没有回弹的硬叉一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地车用肩控前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山地车用肩控前叉,一种山地车用肩控前叉,包括转向管、阻尼管、调节旋钮、减震管、减震内管、空气弹簧、滑块、气室活塞、负压弹簧、气室油封、减震外管、固定块、外管油封、阻尼板和气嘴,所述转向管顶部固定连接车头,转向管的底部固定连接叉肩,转向管与阻尼管和减震管组成了山地车的前叉,所述阻尼管顶部固定连接在叉肩的右侧,阻尼管由阻尼内管和阻尼外管套接组成,通过滑动连接在阻尼内管内壁的活塞将阻尼管内分成上下两个油室,活塞底部固定连接在阻尼外管底部,活塞上设有油孔,叉肩上设置的调节旋钮能够改变油孔大小,通过调节油孔的大小能够改变上下油室之间油的流动速度,从而控制阻尼管的伸缩速度,达到控制前叉下缩和回弹速度的目的,所述减震管由减震内管和减震外管组成,是山地车前叉的主要避震机构,所述阻尼管和减震管顶部固定连接在叉肩上,底部设有爪钩,爪钩上固定连接轮胎轴心,所述减震内管为内部设有空腔的圆柱体,减震内管顶部封口,底部固定连接气室油封,防止气体和润滑油泄露影响减震效果,减震内管的内壁中滑动连接滑块和气室活塞,减震内管的内壁与滑块和气室活塞共同组成了减震气室,将山地车前轮的震动通过气室的压缩和回弹抵消,达到避震效果,减震内管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空气弹簧,空气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滑块,通过空气弹簧的压缩和回弹,使得气室的压缩曲线变得更加平缓,达到提高减震顺畅性的效果,所述滑块侧壁中部设有密封圈,防止气室中的空气和密封油漏入空气弹簧中,提高避震效果,所述气室活塞底部固定连接在减震外管的底部,使得减震内管和减震外管相对运动时,气室内的气体被气室活塞压缩,压缩到达极点时,再通过回弹气室活塞达到减震的目的,所述负压弹簧为拉伸弹簧,两端固定连接气室活塞的底部和减震内管的底部,当气室被压缩时,负压弹簧呈拉伸转态,使得气室活塞回弹时能够更加迅速,提高避震效果,特别是提高对连续的震动的避震效果,所述减震外管为圆柱状筒体,顶部固定连接外管油封,减震外管侧壁下半部分厚度为上半部分两倍,减震外管的上半部分侧壁的底部设有环状滑槽,滑槽中滑动连接阻尼板外侧设置的环状凸起,阻尼板的顶部设有固定块,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减震外管的侧壁上,用于将阻尼板固定在减震外管的内侧,所述阻尼板内壁滑动连接减震内管,阻尼板的侧壁上设有滑槽,滑槽中滑动连接减震内管外壁的凸块,阻尼板侧壁上的滑槽由两段组成,两段首尾相交,当气室没有压缩至满行程时,凸块一直在该占据阻尼板侧面弧度较小的滑槽中滑动,阻尼板进行小幅度转动,当减震管压缩至行程极限时,凸块转过两端滑槽的拐角处,由于惯性,反弹时凸块从占据阻尼板侧面弧度较大的滑槽中划过,阻尼板发生大幅度转动,由于凸块向上的力的作用,阻尼板外侧环状凸起与滑槽摩擦力增大,使得凸块受到向下的反作用力,起到减缓减震内管向上移动的作用,使得减震管的回弹更加平缓,所述气嘴固定在减震内管顶部中心处,气嘴底部固定连接在空气弹簧上,用于调节空气弹簧的硬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内管为铝合金材质,表面电镀处理,减小摩擦,提高灵敏度,减震内管的顶部封口能够拆卸,方便添加密封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外管为镁合金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尼管的底部设有碟刹安装孔,用于安装碟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空气弹簧的压缩和回弹,使得气室的压缩曲线变得更加平缓,提高避震效果,阻尼板的设置,使得当前叉受到震动过大,减震管的行程到达极点时,防止回弹过于迅速,帮助阻尼管调节减震管回弹速度,使得减震管在遭受到巨大冲击时,不会产生强烈的反弹,而在小幅震动时不会印象前叉的正常避震效果,提高山地车骑行的流畅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山地车用肩控前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山地车用肩控前叉中减震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山地车用肩控前叉中阻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山地车用肩控前叉中阻尼板与减震内管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转向管1、阻尼管2、调节旋钮3、减震管4、减震内管5、空气弹簧6、滑块7、气室活塞8、负压弹簧9、气室油封10、减震外管11、固定块12、外管油封13、阻尼板14、气嘴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山地车用肩控前叉,包括转向管1、阻尼管2、调节旋钮3、减震管4、减震内管5、空气弹簧6、滑块7、气室活塞8、负压弹簧9、气室油封10、减震外管11、固定块12、外管油封13、阻尼板14和气嘴15,所述转向管1顶部固定连接车头,转向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叉肩,转向管1与阻尼管2和减震管4组成了山地车的前叉,所述阻尼管2顶部固定连接在叉肩的右侧,阻尼管2由阻尼内管和阻尼外管套接组成,通过滑动连接在阻尼内管内壁的活塞将阻尼管2内分成上下两个油室,活塞底部固定连接在阻尼外管底部,活塞上设有油孔,叉肩上设置的调节旋钮3能够改变油孔大小,通过调节油孔的大小能够改变上下油室之间油的流动速度,从而控制阻尼管2的伸缩速度,达到控制前叉下缩和回弹速度的目的,所述减震管4由减震内管5和减震外管11组成,是山地车前叉的主要避震机构,所述阻尼管2和减震管4顶部固定连接在叉肩上,底部设有爪钩,爪钩上固定连接轮胎轴心,所述减震内管5为内部设有空腔的圆柱体,减震内管5顶部封口,底部固定连接气室油封10,防止气体和润滑油泄露影响减震效果,减震内管5的内壁中滑动连接滑块7和气室活塞8,减震内管5的内壁与滑块7和气室活塞8共同组成了减震气室,将山地车前轮的震动通过气室的压缩和回弹抵消,达到避震效果,减震内管5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空气弹簧6,空气弹簧6的底部固定连接滑块7,通过空气弹簧6的压缩和回弹,使得气室的压缩曲线变得更加平缓,达到提高减震顺畅性的效果,所述滑块7侧壁中部设有密封圈,防止气室中的空气和密封油漏入空气弹簧6中,提高避震效果,所述气室活塞8底部固定连接在减震外管11的底部,使得减震内管5和减震外管11相对运动时,气室内的气体被气室活塞8压缩,压缩到达极点时,再通过回弹气室活塞8达到减震的目的,所述负压弹簧9为拉伸弹簧,两端固定连接气室活塞8的底部和减震内管5的底部,当气室被压缩时,负压弹簧9呈拉伸转态,使得气室活塞8回弹时能够更加迅速,提高避震效果,特别是提高对连续的震动的避震效果,所述减震外管11为圆柱状筒体,顶部固定连接外管油封13,减震外管11侧壁下半部分厚度为上半部分两倍,减震外管11的上半部分侧壁的底部设有环状滑槽,滑槽中滑动连接阻尼板14外侧设置的环状凸起,阻尼板14的顶部设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固定连接在减震外管11的侧壁上,用于将阻尼板14固定在减震外管11的内侧,所述阻尼板14内壁滑动连接减震内管5,阻尼板14的侧壁上设有滑槽,滑槽中滑动连接减震内管5外壁的凸块,阻尼板14侧壁上的滑槽由两段组成,两段首尾相交,当气室没有压缩至满行程时,凸块一直在该占据阻尼板14侧面弧度较小的滑槽中滑动,阻尼板14进行小幅度转动,当减震管4压缩至行程极限时,凸块转过两端滑槽的拐角处,由于惯性,反弹时凸块从占据阻尼板14侧面弧度较大的滑槽中划过,阻尼板14发生大幅度转动,由于凸块向上的力的作用,阻尼板14外侧环状凸起与滑槽摩擦力增大,使得凸块受到向下的反作用力,起到减缓减震内管5向上移动的作用,使得减震管4的回弹更加平缓,所述气嘴15固定在减震内管5顶部中心处,气嘴15底部固定连接在空气弹簧6上,用于调节空气弹簧6的硬度。
优选的,所述减震内管5为铝合金材质,表面电镀处理,减小摩擦,提高灵敏度,减震内管5的顶部封口能够拆卸,方便添加密封油。
优选的,所述减震外管11为镁合金材质。
优选的,所述阻尼管2的底部设有碟刹安装孔,用于安装碟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山地车前轮遇到障碍物,山地车前叉被压缩,由于阻尼管2的作用,压缩速度减缓,当压缩到达极点时,减震管4内的气室活塞8开始回弹,最终弹回原来的长度,达到避震效果,通过滑动连接在阻尼内管内壁的活塞将阻尼管2内分成上下两个油室,活塞底部固定连接在阻尼外管底部,活塞上设有油孔,叉肩上设置的调节旋钮3能够改变油孔大小,通过调节油孔的大小能够改变上下油室之间油的流动速度,从而控制阻尼管2的伸缩速度,达到控制前叉下缩和回弹速度的目的,通过空气弹簧6的压缩和回弹,使得气室的压缩曲线变得更加平缓,阻尼板14的内壁滑动连接减震内管5,阻尼板14的侧壁上设有滑槽,滑槽中滑动连接减震内管5外壁的凸块,阻尼板14侧壁上的滑槽由两段组成,两段首尾相交,当气室没有压缩至满行程时,凸块一直在该占据阻尼板14侧面弧度较小的滑槽中滑动,阻尼板14进行小幅度转动,当减震管4压缩至行程极限时,凸块转过两端滑槽的拐角处,由于惯性,反弹时凸块从占据阻尼板14侧面弧度较大的滑槽中划过,阻尼板14发生大幅度转动,由于凸块向上的力的作用,阻尼板14外侧环状凸起与滑槽摩擦力增大,使得凸块受到向下的反作用力,起到减缓减震内管5向上移动的作用,使得减震管4的回弹更加平缓。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山地车用肩控前叉,包括转向管、阻尼管、调节旋钮、减震管、减震内管、空气弹簧、滑块、气室活塞、负压弹簧、气室油封、减震外管、固定块、外管油封、阻尼板和气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顶部固定连接车头,转向管的底部固定连接叉肩,转向管与阻尼管和减震管组成了山地车的前叉,所述阻尼管顶部固定连接在叉肩的右侧,阻尼管由阻尼内管和阻尼外管套接组成,通过滑动连接在阻尼内管内壁的活塞将阻尼管内分成上下两个油室,活塞底部固定连接在阻尼外管底部,活塞上设有油孔,叉肩上设置的调节旋钮能够改变油孔大小,所述减震管由减震内管和减震外管组成,所述阻尼管和减震管顶部固定连接在叉肩上,底部设有爪钩,爪钩上固定连接轮胎轴心,所述减震内管为内部设有空腔的圆柱体,减震内管顶部封口,底部固定连接气室油封,减震内管的内壁中滑动连接滑块和气室活塞,减震内管的内壁与滑块和气室活塞共同组成了减震气室,减震内管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空气弹簧,空气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滑块,所述滑块侧壁中部设有密封圈,所述气室活塞底部固定连接在减震外管的底部,所述负压弹簧为拉伸弹簧,两端固定连接气室活塞的底部和减震内管的底部,所述减震外管为圆柱状筒体,顶部固定连接外管油封,减震外管侧壁下半部分厚度为上半部分两倍,减震外管的上半部分侧壁上设有多道环状滑槽,滑槽中滑动连接阻尼板外侧设置的环状凸起,阻尼板的顶部设有固定块,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减震外管的侧壁上,所述阻尼板为圆筒状,阻尼板的内壁滑动连接减震内管,阻尼板的侧壁上设有滑槽,滑槽中滑动连接减震内管外壁的凸块,阻尼板侧壁上的滑槽由两段组成,两段首尾相交,所述气嘴固定在减震内管顶部中心处,气嘴底部固定连接在空气弹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车用肩控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内管为铝合金材质,表面电镀处理,减震内管的顶部封口能够拆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车用肩控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外管为镁合金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车用肩控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管的底部设有碟刹安装孔。
CN201821057636.XU 2018-07-05 2018-07-05 一种山地车用肩控前叉 Active CN208515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57636.XU CN208515776U (zh) 2018-07-05 2018-07-05 一种山地车用肩控前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57636.XU CN208515776U (zh) 2018-07-05 2018-07-05 一种山地车用肩控前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15776U true CN208515776U (zh) 2019-02-19

Family

ID=65336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57636.XU Active CN208515776U (zh) 2018-07-05 2018-07-05 一种山地车用肩控前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157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2084A (zh) * 2020-08-24 2021-01-0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开关柜智能冷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4378531A (zh) * 2021-12-11 2022-04-22 深圳市速比特车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一体式前叉加工工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2084A (zh) * 2020-08-24 2021-01-0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开关柜智能冷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02084B (zh) * 2020-08-24 2022-11-22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开关柜智能冷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4378531A (zh) * 2021-12-11 2022-04-22 深圳市速比特车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一体式前叉加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15776U (zh) 一种山地车用肩控前叉
US7552935B2 (en) Integrated bicycle shifting and suspension system
AU4193200A (en) Bicycle damping enhancement system
CN104632977B (zh) 一种气压阻尼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气压阻尼减震器
JP4417345B2 (ja) 自転車
CN103523142B (zh) 一种倒置式摩托车前减震器
CN204041830U (zh) 减振器、车辆悬架及车辆
CN208134168U (zh) 一种公交把手
CN206159355U (zh) 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汽车减震器
CN208900623U (zh) 一种新型汽车减震器总成
CN107420473A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
CN108869608A (zh) 一种提高汽车行驶平稳的方法
CN215436767U (zh) 一种自行车避震前叉结构及其轴承组件
CN208515775U (zh) 一种山地车用避震前叉装置
CN201205959Y (zh) 一种摩托车的前减震器
CN208900605U (zh) 双介质减振器
CN207315976U (zh) 一种减轻重量的摩托车减震外筒
CN207378045U (zh) 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活塞式减振器
CN107933808A (zh) 空气刹车自行车
CN201621223U (zh) 减震器液压缓冲机构
CN108443389A (zh) 一种减振器
CN219975216U (zh) 行程可控的自润滑阻尼氮气弹簧
CN204437156U (zh) 一种气压阻尼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气压阻尼减震器
CN210437337U (zh) 一种赛车用多级减震弹簧
CN20804103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