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09367U - 柔性线路板用补强件及压合治具 - Google Patents

柔性线路板用补强件及压合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09367U
CN208509367U CN201821137163.4U CN201821137163U CN208509367U CN 208509367 U CN208509367 U CN 208509367U CN 201821137163 U CN201821137163 U CN 201821137163U CN 208509367 U CN208509367 U CN 208509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ircuit board
flexible circuit
upper mold
lower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371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溪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ong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ong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ong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ong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371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09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09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093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线路板用补强件及压合治具,补强件上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柔性线路板由第一凹槽插入到第二凹槽并与第二凹槽的贴合面相贴合,第二凹槽的贴合面可为一曲面。柔性线路板压合治具包括相向设置的上模与下模以及设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对位件,下模上设有一安置槽,补强件可卡接于安置槽中,上模上设有与第二凹槽相对应的压头,上模与下模任一者相对另一者移动,对位件引导上模或下模的移动,移动的上模或下模使得压头与第二凹槽中的柔性线路板相抵接,从而实现柔性线路板与补强件的压合。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线路板用补强件及压合治具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且结合牢固。

Description

柔性线路板用补强件及压合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用补强件及压合治具。
背景技术
柔性线路板(简称FPC)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配线空间限制较小,灵活度高等优点,完全符合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因此广泛用于PC及周边产品、通讯产品、电动车电池管理系统和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但柔性线路板在使用过程中也因机械强度小很容易发生折横及龟裂的问题。因此,为了加强柔性线路板的机械强度,方便在其上装配零件等,在柔性线路板设计中需要对其进行补强。
现有的柔性线路板的补强可通过金属板补强、FR4板补强及PI膜片等补强,而上述补强件一般为板状,因而只能对柔性线路板起到平面加强的作用,且仅能起到机械加强的作用,而不能起到充当保护壳及提供容纳空间的作用。另一方面,当柔性线路板与具有非平面的补强件压合时,现有的压合机大多只能实现柔性线路板与上述起平面加强作用的补强板的压合,因此,对于非平面的补强件与柔性线路板的结合一般还是通过手工作业来实现,但手工作业效率低,无法有效控制压力大小,从而无法有效保证压合的精确度及结合的牢固度。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且结合牢固的柔性线路板补强件及压合治具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且结合牢固的柔性线路板用补强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线路板用补强件,所述补强件上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开设于所述补强件的不同端面上,柔性线路板由所述第一凹槽插入到所述第二凹槽并与所述第二凹槽的贴合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凹槽的贴合面可为一曲面。
较佳地,所述补强件包括相连接的底板、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右侧板及顶板,所述第二凹槽由所述顶板向着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而成,所述第一凹槽由所述前侧板向着所述后侧板的方向延伸而成且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
较佳地,所述第一凹槽的插接面与所述第二凹槽的贴合面可不在同一平面上。
较佳地,所述柔性线路板的压合面上设有热熔胶或压敏胶,所述柔性线路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相对应的卡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柔性线路板用补强件上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补强件为非平面的设置,当柔性线路板由第一凹槽插入到第二凹槽并与述第二凹槽的贴合面相贴合时,由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开设于所述补强件的不同端面上,第一凹槽可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而第二凹槽不仅可以起到补强作用,并且,第二凹槽的槽壁可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可作为组装外壳来使用,以便电子元器件的安装及收纳。另一方面,第二凹槽的贴合面可为一曲面,则可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补强件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精度高、便于使用且结合牢固的柔性线路板压合治具。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线路板压合治具,用于如上所述的补强件与柔性线路板的压合,所述柔性线路板压合治具包括相向设置的上模与下模以及设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的对位件,所述下模上设有一安置槽,所述补强件可卡接于所述安置槽中,所述上模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应的压头,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任一者相对另一者移动,所述对位件引导所述上模或下模的移动,移动的所述上模或下模使得所述压头与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所述柔性线路板相抵接,从而实现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补强件的压合。
较佳地,所述压头的高度高于或平齐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
较佳地,所述对位件包括插接配合的定位孔及定位柱,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一者上设有所述定位孔,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另一者上设有所述定位柱。
较佳地,所述定位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定位孔于所述上模或所述下模上呈对称地布置,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呈一一对应地设置。
较佳地,所述对位件包括一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固设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一者上,所述导杆的另一端穿接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另一者上。
较佳地,所述对位件包括至少一导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的一侧呈间隔开地滑设于所述导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柔性线路板压合治具包括相向设置的上模与下模以及设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对位件,将补强件卡接于下模上的安置槽中,当上模与下模任一者相对另一者移动,从而使得上模上设置的压头与第二凹槽中的柔性线路板相抵接,从而实现柔性线路板与补强件的压合;并且,在压合过程中,对位件可引导上模与下模间的相对移动,使得压头更准确的抵压柔性线路板,有效提高了压合的精确度。本实用新型柔性线路板压合治具配合本申请的补强件使用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可不断重复作业,有效提高了压合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柔性线路板用补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柔性线路板压合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线路板用补强件100,补强件100上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凹槽100a与第二凹槽100b,第一凹槽100a与第二凹槽100b开设于补强件100的不同端面上,而柔性线路板200的压合面上设有热熔胶或压敏胶。由于本申请的补强件100为非平面的设置,当柔性线路板200由第一凹槽100a插入到第二凹槽100b并与第二凹槽100b的贴合面相贴合时,第一凹槽100a可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而第二凹槽100b不仅可以起到补强作用,第二凹槽100b的槽壁还可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可作为组装外壳来使用,以便电子元器件的安装及收纳。并且,第二凹槽100b的贴合面可为一曲面,则可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补强件100的适应性。当然,第二凹槽100b的贴合面为一平面的设置也是允许的,并不以此为限。进一步地,柔性线路板200上设有与第一凹槽100a的槽口相对应的卡角201,则更有效地实现对柔性线路板200的导向限位作用。卡角201可为弧形或方形结构。另外,第一凹槽100a的插接面与第二凹槽100b的贴合面也可不在同一平面上,二者只要可以连通即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补强件100包括相连接的底板101、前侧板102、左侧板103、后侧板104、右侧板105及顶板106,第二凹槽100b由顶板103向着底板101的方向延伸而成,第一凹槽100a由前侧板102向着后侧板104的方向延伸而成且与第二凹槽100b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补强件100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且结合牢固。
请参阅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柔性线路板压合治具300,用于将本申请公开的补强件100与柔性线路板200的压合,柔性线路板压合治具300包括相向设置的上模301与下模302以及设于上模301与下模302之间的对位件303。下模302上设有一安置槽302a,补强件100可卡接于安置槽302a中,上模301上设有与第二凹槽100b相对应的压头3011。上模301与下模302任一者相对另一者移动,移动过程中设于二者之间的对位件303可引导上模301或下模302的移动,移动的上模301或下模302使得压头3011与第二凹槽100b中的柔性线路板200相抵接,从而实现柔性线路板200与补强件100的压合。具体地,压头3011高度高于或平齐于第二凹槽100b的深度,从而便于对柔性线路板200的抵压,第二凹槽100b深度为1-20mm。压头3011还可设置为便于导热的金属件,从而实现对涂有热熔胶的柔性线路板200的热压贴合。
起定位导向作用的对位件303可设置为包括插接配合的定位孔3031及定位柱3032,上模301与下模302之一者上设有定位孔3031,则上模301与下模302之另一者上可设有定位柱3032。具体地,定位孔303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两个定位孔3031于上模301或下模302上呈对称地布置,定位柱3032与定位孔3031呈一一对应地设置。如图3和图4所示,定位孔3031设于下模302上,而定位柱3032设于上模301上。当然,对位件303也可设置未包括一导杆,导杆的一端固设于上模301与下模302之一者上,导杆的另一端穿接于上模301与下模302之另一者上。另外,对位件303还可设置为包括至少一导轨,上模301与下模302的一侧呈间隔开地滑设于导轨上。则导杆与滑轨均可起到导向定位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柔性线路板压合治具300包括相向设置的上模301与下模302以及设于上模301与下模302之间的对位件303,将补强件100卡接于下模302上的安置槽302a中,当上模301与下模302任一者相对另一者移动,从而使得上模301上设置的压头3011与第二凹槽100b中的柔性线路板200相抵接,从而实现柔性线路板200与补强件100的压合;并且,在压合过程中,对位件303可引导上模301与下模302间的相对移动,使得压头3011更准确的抵压柔性线路板200,有效提高了压合的精确度。本实用新型柔性线路板压合治具300配合本申请的补强件100使用,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可不断重复作业,有效提高了压合的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柔性线路板用补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件上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开设于所述补强件的不同端面上,柔性线路板由所述第一凹槽插入到所述第二凹槽并与所述第二凹槽的贴合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凹槽的贴合面可为一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线路板用补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件包括相连接的底板、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右侧板及顶板,所述第二凹槽由所述顶板向着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而成,所述第一凹槽由所述前侧板向着所述后侧板的方向延伸而成且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线路板用补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插接面与所述第二凹槽的贴合面可不在同一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线路板用补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的压合面上设有热熔胶或压敏胶,所述柔性线路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相对应的卡角。
5.一种柔性线路板压合治具,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补强件与柔性线路板的压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压合治具包括相向设置的上模与下模以及设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的对位件,所述下模上设有一安置槽,所述补强件可卡接于所述安置槽中,所述上模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应的压头,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任一者相对另一者移动,所述对位件引导所述上模或下模的移动,移动的所述上模或下模使得所述压头与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所述柔性线路板相抵接,从而实现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补强件的压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压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的高度高于或平齐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压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件包括插接配合的定位孔及定位柱,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一者上设有所述定位孔,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另一者上设有所述定位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压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定位孔于所述上模或所述下模上呈对称地布置,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呈一一对应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压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件包括一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固设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一者上,所述导杆的另一端穿接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另一者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压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件包括至少一导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的一侧呈间隔开地滑设于所述导轨上。
CN201821137163.4U 2018-07-17 2018-07-17 柔性线路板用补强件及压合治具 Active CN208509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37163.4U CN208509367U (zh) 2018-07-17 2018-07-17 柔性线路板用补强件及压合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37163.4U CN208509367U (zh) 2018-07-17 2018-07-17 柔性线路板用补强件及压合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09367U true CN208509367U (zh) 2019-02-15

Family

ID=65289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37163.4U Active CN208509367U (zh) 2018-07-17 2018-07-17 柔性线路板用补强件及压合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093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4157A (zh) * 2020-04-27 2020-08-07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13844050A (zh) * 2021-09-15 2021-12-28 深圳市腾鑫精密电子芯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5g芯片线路板立体钢补强产品背胶工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4157A (zh) * 2020-04-27 2020-08-07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11504157B (zh) * 2020-04-27 2022-03-2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13844050A (zh) * 2021-09-15 2021-12-28 深圳市腾鑫精密电子芯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5g芯片线路板立体钢补强产品背胶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09367U (zh) 柔性线路板用补强件及压合治具
CN205178102U (zh) 二次成型式正反插usb连接器
US9918168B1 (en) Microphone
EP3197248A1 (en) Method for making wiring circuit component, mold for making wiring circuit component, and resinous wiring circuit component
CN202395222U (zh) Micro-USB插座连接器
CN206834211U (zh) 一种新型锂离子聚合物电芯双面冲壳模具
CN107069247A (zh) 一种天线弹片及移动终端
CN205211915U (zh) 三向弹片及电子设备
CN203415241U (zh) 存储模块、u盘组件及u盘
CN207782905U (zh) 曲面盖板及移动终端
CN209497485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6340660U (zh) 移动终端
CN201994547U (zh) 线缆精确定位装置
CN203205629U (zh) Cf插槽滑轨卡扣结构
CN207459276U (zh) 电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CN202419363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使用该背光模组的键盘
CN105760926A (zh) 有源智能卡的制造方法及有源智能卡
CN201839329U (zh) 一种滑盖手机超薄滑轨
CN205104713U (zh) 电子产品的连接结构及电子产品
CN220995909U (zh) 带人脸识别的云打印盒子
EP4271150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housing
CN214898997U (zh) 一种Type-C电连接器
EP428779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waterproof structure
CN220150749U (zh) 一种便于拆装回收的环保装饰板
CN207579142U (zh) 保压治具及保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