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98997U - 一种Type-C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Type-C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98997U
CN214898997U CN202120540330.5U CN202120540330U CN214898997U CN 214898997 U CN214898997 U CN 214898997U CN 202120540330 U CN202120540330 U CN 202120540330U CN 214898997 U CN214898997 U CN 214898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hielding
shielding shell
insulator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4033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素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fengl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fengl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fengl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fengl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4033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98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98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98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Type‑C电连接器,其包括模块、第一屏蔽壳和第二屏蔽壳,第一屏蔽壳组装于第二屏蔽壳内,模块由连接器后端组装在第一屏蔽壳内,其中:塑胶体上表面设有凹口,第一屏蔽壳上表相对于凹口设有第一卡片,第二屏蔽壳相对于第一卡片设有第二卡片,第二卡片压紧第一卡片并同时向内弯折与凹口干涉,以此使模块固于第一屏蔽壳内并使第一屏蔽壳固于第二屏蔽壳内,通过前述构造解决了易组装且自动化制成的技术问题,达成了方便制成、提升良率以及降低制造成本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Type-C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Type-C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通用串列总线”,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是应用在PC领域的接口技术。USB是在1994年底由英特尔、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联合提出。USB不但传输速度快,使用起来十分方便。USB接口还具有支持设备的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功能,连接灵活,独立供电等优点,可以连接鼠标、键盘、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闪存盘、MP3机、手机、数码相机、移动硬盘、外置光软驱、USB网卡、ADSL Modem、Cable Modem等,几乎所有的外部设备都设置有USB接口,使用十分之广泛。
Type C是USB接口的一种不分正反两面均可插入的连接界面,大小约为8.3mm×2.5mm,和其它界面一样支持USB标准的充电、数据传输、显示输出等功能。USB Type C主要面向更轻薄、更纤细的设备。
现有技术中的USB Type-C连接器包括屏蔽壳、多个端子模组所构成,端子模组中内设屏蔽片以提升连接器屏蔽效果,其中屏蔽壳包括内、外屏蔽壳,内屏蔽壳套接在外屏蔽内,因USB Type-C是一种紧凑型的连接器,由于体积微小,外部采用内外屏蔽壳相结合的目的也在于提高EMI抗干扰因素,为该连接器高速数据传输提供基础,这是其一;
其二,与相对的(如公头)连接器适配时结构也很紧凑,所需插拔力大,当相对的公头连接器插入母座连接器时,内、外屏蔽壳在组合后需通过点焊将这二者焊接一起,不然,内屏蔽壳在拔出公头时很容易被公头带出,以此易损的连接器构造不得使用。再说,通过点焊不但会增加连接器制作程序,而且生产效率低,加之多个端子模组中包括上端子模组及下端子模组,其内在的屏蔽片组装夹接在上下端模组中,组装效率极其低下,导致既利于减少人力物力,也不利于降低制造成本,不利于市场竞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Type-C电连接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Type-C电连接器,包括模块、第一屏蔽壳和第二屏蔽壳,第一屏蔽壳组装于第二屏蔽壳内,模块由连接器后端组装在第一屏蔽壳内,其中:
塑胶体上表面设有凹口,第一屏蔽壳上表相对于凹口设有第一卡片,第二屏蔽壳相对于第一卡片设有第二卡片,第二卡片压紧第一卡片并同时向内弯折与凹口干涉,以此使模块固于第一屏蔽壳内并使第一屏蔽壳固于第二屏蔽壳内。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屏蔽壳上表面靠近尾部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卡片设于第一开口相对第一屏蔽壳的侧面的边缘上;第二屏蔽壳相对第一开口位置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卡片设于第二开口相对第二屏蔽壳的侧面的边缘上;第一卡持片和第二卡持片前端分别向各自的屏蔽壳体的空间内折弯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模块包括第一模组、第二模组以及第一模组与第二模组组合后嵌入具有模块外形的模具中并经注塑固化形成塑胶体,塑胶体将第一模组与第二模组凝结一体。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模组包括第一绝缘体、若干第一端子、上屏蔽片以及中间隔片,其中:
若干第一端子、上屏蔽片以及中间隔片通过嵌入第一模组外形的模具中并经注塑固化形成第一绝缘体,第一绝缘体将若干第一端子、上屏蔽片以及中间隔片凝结一体。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绝缘体前端延伸形成固定若干第一端子的第一舌板,在靠近第一舌板的第一绝缘体上表面形成有供上屏蔽片嵌合的凹陷部,在凹陷部中向上形成有上凸台,上凸台正面设有供上屏蔽片固定的固持槽,上凸台两侧设有一对定位柱;第一绝缘体底表面形成有供第二模组适配的收容腔,收容腔包括有一正表面及两侧表面,在两侧表面形成有供第二模组组装时导引且干涉固定的侧壁槽,在收容腔中形成有一对用于第二模组适配的定位销。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上屏蔽片包括与固持槽相适配的固持部,固持部顶端边缘向后延伸有搭接上凸台的后横壁,固持部下侧边缘远离后横壁延伸突设有嵌合在凹陷部内比横壁长的前横梁;前横梁后侧缘位于固持部两侧同后横壁同向延伸并与定位柱适配的侧翼,侧翼具有与定位柱相配合的固定孔。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二模组包括第二绝缘体、若干第二端子和下屏蔽片,其中:
若干第一端子和下屏蔽片通过嵌入第二模组外形的模具中并经注塑固化形成第二绝缘体,第二绝缘体将若干第二端子和下屏蔽片凝结一体。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二绝缘体形成有适配收容腔侧壁槽的侧滑壁,第二绝缘体前端延伸形成固定若干第二端子的第二舌板,侧滑壁具有肋条,肋条与侧壁槽干涉,第二绝缘体具有上表面,在第二绝缘体上表面形成有适配定位销的固定孔。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绝缘体具有上表面,第二绝缘体具有下表面,上屏蔽片覆盖在第一模组上表面的第一舌板位置;下屏蔽片覆盖在第二模组下表面的第二舌板位置,并且下屏蔽片与上屏蔽片在模块上为相对应的结构构造。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塑胶体形成有对接部,中间隔片处于第一舌板与第二舌板之间,上屏蔽片、第一舌板、中间隔片和第二舌板以及下屏蔽片通过对接部凝结一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效果:
一是利用第二屏蔽壳的第二卡片压紧在第一屏蔽壳的第一卡片上并且同时与套在第一屏蔽壳中的模块上的凹口干涉,以此使第一屏蔽壳和第二屏蔽壳同时与模块固定一起,此等结构设计既省去了“壳”与“壳”之间在结合的焊接流程,也因此有效地降低了产品成本;
二是利于“三次注塑固化”使连接器中的核心组件(如端子、屏蔽片及中间隔片)稳固为一体,以此既能实现自动化作业,也能通过“嵌入模具成型技术”使密集、紧凑的组件有效地稳固一体,如此自动化制成,不但能够提升产品良率,而且能够有效提升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模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实施例的第一模组组立图示意。
图4是图3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组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模组组立示意图。
图6是图5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组立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间隔片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8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Type-C电连接器、1模块、11塑胶体、12对接部、13凹口、2第一模组、21第一绝缘体、22第一舌板、23上凹陷部、231上凸台、232上固持槽、233定位柱、234卡槽、24收容腔、241侧壁槽、242定位销、26第一端子、3第二模组、31第二绝缘体、32第二舌板、33固定孔、34侧滑壁、341肋条、36第二端子、4屏蔽片、41固持部、42后横壁、43前横梁、44固定侧翼、441固定孔、45卡扣部、5中间隔片、51倒钩、7第一屏蔽壳、71第一开口、711第一卡片、8第二屏蔽壳、81第二开口、811第二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9,图中提供了一种USB Type-C电连接器(以下简称“Type-C电连接器”)100。Type-C电连接器100适配于一电路板上并且包括模块1、第一屏蔽壳7、第二屏蔽壳8,第一屏蔽壳7组装于第二屏蔽壳8内,模块1从第二屏蔽壳8后端组装并套于第一屏蔽壳7内;模块1包括第一模组2、第二模组3以及第一模组2和第二模组3组合嵌入模块1外形的模具中并经注塑固化形成将第一模组2和第二模组3凝结一体的塑胶体11;模块1还包括屏蔽片4,屏蔽片4包括上屏蔽片41和下屏蔽片41’,上屏蔽片41处于第一模组2上表面并与第一模组2形成为一体构件,下屏蔽片41’相对上屏蔽片41处于第二模组3上表面并与第二模组3形成为一体构件。
第一模组2(如图2至图4),还包括第一绝缘体21、若干第一端子26及中间隔片5,制成第一模组2时,将若干第一端子26、上屏蔽片41及中间隔片5一起放入可形成第一绝缘体21外形的模具中并经注塑(为“一次注塑”)固化形成第一模组2,其中:第一绝缘体21前端延伸设有用于若干第一端子26前接触部固定的阶状第一舌板22,第一舌板22与第一绝缘体21上表面结合处设有用于上屏蔽片41嵌合的上凹陷部23,上凹陷部23中设有供上屏蔽片41固定的上凸台231,上凸台231正面设有供上屏蔽片41固定的上固持槽232,一对定位柱233设于上凸台231两侧用于上屏蔽片41进一步固持,一对卡槽234设于第一舌板22两侧与第一绝缘体21交汇处,在第一绝缘体21底表面设有供第二模组3容置的收容腔24,收容腔24包括正表面及两侧表面,两侧表面设有供第二模组3组装导引定位的侧壁槽241,在收容腔24内具有一对用于第二模组3固定的定位销242。中间隔片5形成于第一舌板22下表面。本例中,上屏蔽片41包括与上固持槽232相固定的固持部411,固持部411顶端边缘向后延伸有搭接上凸台231的后横壁412,在固持部411下侧边缘远离后横壁412延伸有比后横壁412长的前横梁413,前横梁413嵌合在上凹陷部23内,前横梁413后侧缘位于固持部411两侧并同后横壁412同向延伸且形成与定位柱233配合的固定侧翼414,侧翼414具有适配定位柱233的固定孔4141,在前横梁413两侧缘相对于卡槽234设有卡扣部415。如此使上屏蔽片41通过固持部411适配上固持槽232、侧翼414适配固定孔4141、卡扣部415适配卡槽234,通过这样的(三种)固定结构使屏蔽片41与第一绝缘体21得到有效固定而不松动。
第二模组3(如图5至图7),还包括适配收容腔24的第二绝缘体31及通过第二绝缘体31稳固的若干第二端子36,制成第二模组3时,将若干第二端子36和下屏蔽片41’一起放入可形成第二绝缘体31外形的模具中并经注塑(为“二次注塑”)固化形成第二模组3,其中:第二绝缘体31前端延伸设有固定若干第二端子36的第二舌板32,第二绝缘体31两侧具有与侧壁槽241相适配的侧滑壁34,侧滑壁34具有与侧壁槽241干涉的肋条341,在第二绝缘体31上表面设有一对与定位销242适配的固定孔33。本例中,下屏蔽片41’与上屏蔽片41的结构相同(但不限于),由于下屏蔽片41’处于第二模组3而使之下屏蔽片41’随第二模组3与第一模组2适配后使得下屏蔽片41’与上屏蔽片41(在形成的模块1中)形成对称。具体而言,下屏蔽片41’安装在第二舌板32下表面,由于上屏蔽片41与下屏蔽片41’的结构相同,恕在此不作重复赘述。
制成模块1时(可再结合参阅图1中),是将第一模组2与第二模组3同时再放入可形成塑胶体11外形的模具中经注塑(为“三次注塑”)固化形成模块1,本例中,模块1形成有对接部12,其中:塑胶体11包括使第一舌板22与第二舌板32以及夹在第一舌板22与第二舌板32之间的中间隔片5形成或凝结一体的符合对接部12外形的结合结构(无法区分标注)。本例中,中间隔片5两侧具有倒钩51,倒钩51外露于对接部12两侧,以此适配外部相应连接器(未图示)时不易自然脱落。
本例中,第一模组2中第一绝缘体21与上屏蔽片41之间可以是将上屏蔽片41组装结合于第一绝缘体21上表面,也可是将上屏蔽片41嵌入模具经注塑固化形成附着于第一绝缘体21上表面的与第一绝缘体21形成一体的结构;第二模组3中第二绝缘体31与下屏蔽片41’之间可以是将下屏蔽片41’组装结合于第二绝缘体31下表面,也可是将下屏蔽片41’嵌入模具经注塑固化形成附着于第二绝缘体21下表面的与第二绝缘体21形成一体的结构。
本例中,第一模组2的上屏蔽片41与第二模组3的下屏蔽片41’是“三次注塑”形成的不限于上屏蔽片41外表面和下屏蔽片41’外表面暴露于塑胶体11外的结构,或上屏蔽片41和下屏蔽片41’埋于塑胶体11内的结构。
本例中,塑胶体11上表面形成有凹口13,凹口13既适配第一卡片711也同时适配第二卡片811,以使第一屏蔽壳7套在塑胶体11外围而得到稳固,同时使套在第一屏蔽壳7外围的第二屏蔽壳8也得到稳固。在第一屏蔽壳7上表面靠近尾部经冲压形成一对第一开口71和处于一对第一开口71中的一对第一卡片711,一对第一卡片711自由端相对应,以此利于在制成时通过外力压弯与凹口13干涉;在第二屏蔽壳8相对第一开口71位置设有第二开口81,第二卡片811相对第一卡片711以压紧第一卡片711形式与凹口13干涉,使得塑胶体11、第一屏蔽壳7和第二屏蔽壳8固为一体。以此组装模块1时,无须再经过人工点焊将第一、第二屏蔽壳7、8固定,其简单的结构改良能够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以此提升产能、产品良率,从而有效降低了产品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Type-C电连接器,包括模块、第一屏蔽壳和第二屏蔽壳,第一屏蔽壳组装于第二屏蔽壳内,模块由连接器后端组装在第一屏蔽壳内,其特征在于:
塑胶体上表面设有凹口,第一屏蔽壳上表相对于凹口设有第一卡片,第二屏蔽壳相对于第一卡片设有第二卡片,第二卡片压紧第一卡片并同时向内弯折与凹口干涉,以此使模块固于第一屏蔽壳内并使第一屏蔽壳固于第二屏蔽壳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ype-C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屏蔽壳上表面靠近尾部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卡片设于第一开口相对第一屏蔽壳的侧面的边缘上;第二屏蔽壳相对第一开口位置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卡片设于第二开口相对第二屏蔽壳的侧面的边缘上;第一卡持片和第二卡持片前端分别向各自的屏蔽壳体的空间内折弯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ype-C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模块包括第一模组、第二模组以及第一模组与第二模组组合后嵌入具有模块外形的模具中并经注塑固化形成塑胶体,塑胶体将第一模组与第二模组凝结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ype-C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模组包括第一绝缘体、若干第一端子、上屏蔽片以及中间隔片,其中:
若干第一端子、上屏蔽片以及中间隔片通过嵌入第一模组外形的模具中并经注塑固化形成第一绝缘体,第一绝缘体将若干第一端子、上屏蔽片以及中间隔片凝结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Type-C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绝缘体前端延伸形成固定若干第一端子的第一舌板,在靠近第一舌板的第一绝缘体上表面形成有供上屏蔽片嵌合的凹陷部,在凹陷部中向上形成有上凸台,上凸台正面设有供上屏蔽片固定的固持槽,上凸台两侧设有一对定位柱;第一绝缘体底表面形成有供第二模组适配的收容腔,收容腔包括有一正表面及两侧表面,在两侧表面形成有供第二模组组装时导引且干涉固定的侧壁槽,在收容腔中形成有一对用于第二模组适配的定位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Type-C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屏蔽片包括与固持槽相适配的固持部,固持部顶端边缘向后延伸有搭接上凸台的后横壁,固持部下侧边缘远离后横壁延伸突设有嵌合在凹陷部内比横壁长的前横梁;前横梁后侧缘位于固持部两侧同后横壁同向延伸并与定位柱适配的侧翼,侧翼具有与定位柱相配合的固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Type-C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第二模组包括第二绝缘体、若干第二端子和下屏蔽片,其中:
若干第一端子和下屏蔽片通过嵌入第二模组外形的模具中并经注塑固化形成第二绝缘体,第二绝缘体将若干第二端子和下屏蔽片凝结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Type-C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第二绝缘体形成有适配收容腔侧壁槽的侧滑壁,第二绝缘体前端延伸形成固定若干第二端子的第二舌板,侧滑壁具有肋条,肋条与侧壁槽干涉,第二绝缘体具有上表面,在第二绝缘体上表面形成有适配定位销的固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Type-C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绝缘体具有上表面,第二绝缘体具有下表面,上屏蔽片覆盖在第一模组上表面的第一舌板位置;下屏蔽片覆盖在第二模组下表面的第二舌板位置,并且下屏蔽片与上屏蔽片在模块上为相对应的结构构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Type-C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塑胶体形成有对接部,中间隔片处于第一舌板与第二舌板之间,上屏蔽片、第一舌板、中间隔片和第二舌板以及下屏蔽片通过对接部凝结一体。
CN202120540330.5U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Type-C电连接器 Active CN214898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0330.5U CN214898997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Type-C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0330.5U CN214898997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Type-C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98997U true CN214898997U (zh) 2021-11-26

Family

ID=79036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40330.5U Active CN214898997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Type-C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989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44704B2 (en) Transceiver socket adapter for passive optical cable
US986596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waterproof funct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577391B (zh) 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1605481U (zh) 母座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CN203967306U (zh) 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
CN214898997U (zh) 一种Type-C电连接器
CN203166239U (zh) Usb连接装置和用于usb连接装置的印刷电路板
CN214176299U (zh) 一种USB Type-C电连接器结构
CN210156644U (zh) USB 3.1 Type-C连接器
US20160285214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mated with a mating connector in two orientations
CN109088215B (zh) 防水正反插usb插座
CN113036508A (zh) 一种USB Type-C电连接器结构
CN202585877U (zh) 电连接器
CN202121124U (zh) 微型电连接器
CN209860245U (zh) 伸缩式usb连接器
CN208904260U (zh) 端子公头及usbtype-c连接器
TWI392155B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CN218275138U (zh) 一次性模压成型连接组件
CN217281560U (zh) 一体式转接头
CN206211179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3312486U (zh) 适用cf卡座的tf卡转换器
CN210926395U (zh) 一种微型同轴连接器
CN215008857U (zh) 一种usb 2.0 otg转接头装置
CN214044106U (zh) Usb type c母座
CN218448880U (zh) 一种激光焊接usb母座及数据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