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77298U - 动力接收部件及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动力接收部件及处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77298U
CN208477298U CN201820963784.1U CN201820963784U CN208477298U CN 208477298 U CN208477298 U CN 208477298U CN 201820963784 U CN201820963784 U CN 201820963784U CN 208477298 U CN208477298 U CN 2084772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reception
reception component
movable part
movable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637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浩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sida Ltd By Share Ltd
Ninesta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sida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sida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Nasida Ltd By Share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77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772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动力接收部件及处理盒,所述动力接收部件安装在所述处理盒上。所述处理盒可拆卸的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上,并从所述电子成像装置上面获得旋转驱动力。所述动力接收部件包含容纳其他部分的外壳部分,可相对于外壳部分活动的可活动部分以及可使可活动部分由第二位置回到第一位置的弹性复位部分。当所述可活动部分被从第一位置迫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可活动部分上的凸块可沿所述动力接收部件的旋转轴径向向内运动。

Description

动力接收部件及处理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接收部件,所述动力接收部件安装在处理盒上,所述处理盒为电子成像领域中可拆卸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上的耗材。
【背景技术】
处理盒作为可更换耗材广泛的使用在打印机、复印机等电子成像装置中。在成像过程中电子成像装置主要工作过程如下:充电组件给感光部件表面充上均匀预定电荷;带有预定电荷的感光部件表面接受曝光处理后形成静电潜像;显影组件将显影剂送上感光部件,使感光部件表面的静电潜像获得显影;经转印作用后,静电潜像上的显影剂被转移到图像记录介质如纸张上;清洁组件清洁感光部件表面上的未完全转印的显影剂,以让感光部件进入下一次充电,即下一个循环过程。
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处理盒部分至少包括为感光部件,感光部件充电的充电部件,为感光部件提供显影剂的显影部件。现有技术中,所述的感光部件为感光鼓,所述的显影部件为显影辊。处理盒本身不包含如马达的驱动力生成部件,而是通过从其所位于的电子成像装置上接收旋转驱动力。由于处理盒是运用在电子成像装置上的可更换耗材,为保证普通用户可以轻松的自主更换处理盒,因而接收旋转驱动力时处理盒上设有的动力接收部件和电子成像装置上设有的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可以在传递旋转驱动力时耦合,不传递旋转驱动力时可以分离。
通常在处理盒中,用于产生显影剂静电潜像的感光部件感光鼓、用于向感光部件提供显影剂的显影元件显影辊、用于搅拌显影剂的搅拌架、向显影元件提供显影剂的搅拌架,以及部分型号的处理盒中用于向感光部件充电的充电部件充电辊均为可旋转的类似于辊状结构,因此统称为旋转辊。动力接收部件可以设置在任一旋转辊上并通过齿轮组向其他旋转辊传递旋转驱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动力接收部件,用于处理盒上,所述动力接收部件包含:外壳部分,所述外壳部分容纳整个动力接收部件的其他部分,所述外壳部分远离处理盒方向有开口;可活动部分,所述可活动部分可相对于所述外壳部分活动,所述可活动部分远离处理盒方向的自由端设置有凸块;弹性复位部分,所述弹性复位部分可使所述可活动部分从第二位置回到第一位置,所述可活动部分通过所述弹性复位部分与所述外壳部分连接;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活动部分被从第一位置迫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可活动部分上的凸块可沿所述动力接收部件的旋转轴径向向内运动。
优选地,所述可活动部分上设置有支撑所述凸块的凸起杆,所述外壳部分的侧壁设置有窗口,所述凸起杆和所述凸块至少一部分可以沿所述窗口伸出;当所述可活动部分被从第一位置迫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凸起杆可以与所述窗口干涉,使所述凸块沿所述动力接收部件的旋转轴径向向内运动。
优选地,所述可活动部分上设置有支撑所述凸块的凸起杆,所述外壳部分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杆可与所述凸起抵接;当所述可活动部分被从第一位置迫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凸起杆可以与所述凸起干涉,使所述凸块沿所述动力接收部件的旋转轴径向向内运动。
优选地,所述外壳部分的侧壁上设置有磁性部分,所述可活动部分上设置有支撑所述凸块的凸起杆,所述凸起杆上设置有磁性部分,所述凸起杆上的磁性部分与所述侧壁上的磁性部分不同;当所述可活动部分被从第一位置迫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凸起杆上的磁性部分和所述外壳部分上的磁性部分相斥,使所述凸块沿所述动力接收部件的旋转轴径向向内运动。
优选地,所述外壳部分的侧壁上设置有窗口,所述可活动部分在第一位置时至少有一部分可以沿窗口伸出,所述窗口最靠近处理盒方向的边作为支点支撑所述可活动部分。
本实用新型描述的动力接收部件的特点及优点将通过附图说明和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说明而变得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子成像装置上的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
图2是图1中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的剖面图。
图3是一种动力接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动力接收部件的剖面图。
图5是图3中动力接收部件的外壳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动力接收部件的可活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种动力接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动力接收部件中可活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一种动力接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动力接收部件的剖面图。
图11是图9中动力接收部件的外壳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9中动力接收部件的可活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一种动力接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动力接收部件的剖面图。
图15是图13中动力接收部件的外壳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3中动力接收部件的可活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晰,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给予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以下各实施例中,第一位置是指处理盒未装入电子成像装置时动力接收部件内可活动部分的位置状态,第二位置是指处理盒装入电子成像装置后正常进行电子成像时动力接收部件内可活动部分的位置状态。
以下各实施例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加工精度要求低,同时也能够保证处理盒生命周期动力接收部件及其内部零件不会发生变形折断等问题。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动力接收部件设有外壳部分、可活动部分和弹性复位部分。优选地,所述弹性复位部分为弹簧。
图3至图6位本实施例涉及的动力接收部件110及其各组成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看到的向外的环形面为所述动力接收部件110远离处理盒方向靠外的面。动力接收部件包括外壳部分101,可活动部分102和弹性复位部分103,其中弹性复位装置103在此图中未示出。可活动部分102安装在外壳部分101内部,弹性复位部分103位于外壳部分101和可活动部分102之间。
图4为动力接收部件110过其沿旋转轴的面剖切的剖面图。如图所示,相对于可活动部分102,弹性复位部分103更靠近于处理盒方向。外壳部分上有一个窗口101a,可活动部分102至少有一部分可从窗口101a中大致沿远离动力接收部件110旋转轴方向伸出,从而方便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时窗口101a和可活动部分102之间的干涉。
图5为外壳部分10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外壳部分101是一个中空柱体,其侧壁上有三个窗口101a。窗口101a贯穿外壳部分101的侧壁且在圆周方向上呈放射状。
图6位可活动部分10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活动部分102由底部102a和凸起杆102b两部分构成。凸起杆102b在底部102a的投影在底部102a的圆周方向靠外部分呈放射状。优选地,所述凸起杆102b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当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进入本被实施例中的动力接收部件110中时,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顶端的010a与动力接收部件110中的可活动部分102上的底部102a上远离处理盒的面接触,推动可活动部分102a向处理盒方向运动。此时凸起杆102b随着可活动部分102的运动逐渐离开外壳部分101上的窗口101a,从而造成凸起杆102b与外壳部分101的内壁干涉,使凸起杆102b被迫向动力接收部件110的旋转轴方向移动。当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开始转动时,凸起杆102的顶端卡入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上的带有凹槽的柱体010b上的凹槽内,从而使得动力接收部件110随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共同旋转。在此过程中,可活动部分102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当可活动部分102处于第二位置时,可活动部分102至少有一部分位于窗口101a内部,即所述可活动部分102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外壳部分101的内壁和外壁之间所述窗口所在的空间内部,从而可以完成将旋转驱动力从可活动部分102到外壳部分101之间的传递。当处理盒从电子成像装置上卸下时,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离开动力接收部件110,此时弹性复位部分103通过弹力使可活动部分102向远离处理盒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可以轻松的从动力接收部件110中离开。此时可活动部分102从第二位置回到第一位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动力接收部件设有外壳部分、可活动部分和弹性复位部分。优选地,弹性复位部分为扭簧。
图7至图8为本实施例涉及的动力接收部件210及其各组成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环形面为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接收部件210远离处理盒方向的外面。外壳部分201上有三个窗口201a,每个窗口201a中有一个可活动部分202。优选地,窗口201a的最靠近处理盒的边可作为支点支撑可活动部分202。窗口201a和可活动部分202呈放射状分布在外壳部分201的侧壁上。
图8为可活动部分20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活动部分202上有一个扭簧202a和一个凸起202b。扭簧202a连接可活动部分202和外壳部分201,使得凸起202b趋向于动力接收部件210的旋转轴方向。
当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进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接收部件210中前,此时可活动部分202由于扭簧202a的作用,凸起202b处于靠近动力接收部件210的旋转轴的位置。此时可活动部分202位于第一位置。当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进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接收部件210中时,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与可活动部分202干涉,使凸起202b向远离动力接收部件210的旋转轴的方向偏移,此时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上的带有凹槽的柱体010b的位置与202b相接近。当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旋转时,扭簧202a将凸起202b压入带有凹槽的柱体010b上的凹槽内从而使旋转力传递部件010向动力接收部件210传递旋转驱动力。此时可活动部分202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当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从动力接触部件210中拔出时,由于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上的带有凹槽的柱体010b上的凹槽倒角形状和扭簧202a的存在,使凸起202b不会卡死在凹槽中且凸起202b可向远离动力接收部件210的旋转轴的方向偏移,此时直接用力拔出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即可。此时可活动部分202由第二位置回到第一位置。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动力接收部件设有外壳部分和可活动部分和弹性复位部分。优选地,所述弹性复位部分为弹簧。
图9至图12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接收部件3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环形面为所述动力接收部件310远离处理盒方向的外面。可活动部分302位于外壳部分301内部,弹性复位部分303位于可活动部分302和外壳部分301之间。其中弹性复位部分303在此图中未示出。
图10所示为动力接收部件310沿平行于动力接收部件310旋转轴且过旋转轴的面剖切的剖面图。可活动部分302上有一凸起杆302b,当动力接收部件310未与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接触时,在弹性复位部分的支撑下,凸起杆302b的顶端块状的最靠近处理盒方向的底面比外壳部分301上的凸起301b最靠近动力接收部件310的旋转轴的位置离处理盒更远。
图11为外壳部分301的结构示意图。外壳部分301上有三条凹槽301a,每条凹槽中有一个凸起301b。凹槽301a和凸起301b均外壳部分301的内壁上且在垂直于动力接收部件310旋转轴的面上的投影呈放射状分布。
图12为可活动部分30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活动部分302由底部302a和凸起杆302b两部分构成。凸起杆302b在底部302a的投影在底部102a的圆周方向靠外部分呈放射状。优选地,所述凸起杆302b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当动力接收部件装配好时,凸起杆302b被凹槽301a约束;当可活动部分302位于第二位置时,凸起杆302b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凹槽301a内部,从而将旋转驱动力从可活动部分302通过凸起杆302b和凹槽301a之间的抵接干涉传递到外壳部分301。
当处理盒向电子成像装置上安装时,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向本实施例中描述的动力接收部件310内部运动。当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上的曲面010a接触到可活动部分302上的底部302a上远离处理盒方向的面时,可活动部分302向处理盒方向运动。由于外壳部分上存在凸起301b,推动凸起杆302b向动力接收部件310旋转轴方向运动。当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开始旋转时,凸起杆302b顶端的凸块进入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上带有凹槽的柱体010b上的凹槽内,从而使动力接收部件310和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共同旋转。此时可活动部分302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当处理盒从电子成像装置上卸下时,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离开动力接收部件310,此时弹性复位部分303推动可移动部分302向远离处理盒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凸起杆302b顶端凸块从带有凹槽的柱体010b上的凹槽内离开,从而顺利拆卸处理盒。此时可活动部分302由第二位置回到第一位置。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动力接收部件包括外壳部分、可活动部分和弹性复位部分。优选地,所述弹性复位部分为弹簧。
图13至图16为本实施例中涉及的动力接收部件410的结构示意图。如
图13所示,环形面为动力接收部件410远离处理盒方向的外面。可活动部分402位于外壳部分401内,弹性复位部分403位于可活动部分402和外壳部分401之间。其中弹性复位部分403在此图中未示出。
图14所示为动力接收部件410沿平行于动力接收部件410旋转轴且过旋转轴的面剖切的剖面图。外壳部分上有一凹槽401a,凹槽内有一磁性部分401b。可活动部分上也有一磁性部分402d。其中在图1中所示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未进入动力接收部件410内部之前,磁性部分402d比磁性部分401b距离处理盒的位置更远。磁性部分402d靠近外壳部分401的内壁一侧和磁性部分401b靠近可活动部分402一侧的磁极相同。
图15为外壳部分401的结构示意图。外壳部分401上有三个凹槽401a,每个凹槽中有一个磁性部分401b,凹槽401a和磁性部分401b在垂直于动力接收部件410的旋转轴的面上的投影呈放射状。
图16为可活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凸起杆402b在底部402a上的投影呈放射状位于底部402a的圆周方向。凸起杆402b的顶部安装有凸块402c和磁性部分402d,其中凸块402c比磁性部分402d更靠近动力接收部件410的旋转轴。优选地,所述凸起杆102b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当动力接收部件装配好时,凸起杆402b被凹槽401a约束;当可活动部分402位于第二位置时,凸起杆402b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凹槽401a内部,从而将旋转驱动力从可活动部分402通过凸起杆402b和凹槽401a之间的抵接干涉传递到外壳部分401。
当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进入动力接收部件410时,当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上的曲面010a与可活动部分402上的底部402a上远离处理盒的面接触后,可活动部分402随着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一起向处理盒方向移动。随着移动外壳部分401上的磁性部分401b与可活动部分402上的磁性部分402d位置逐渐重合。由于磁性部分401b和磁性部分402d接触面的磁极相同,可活动部分402的凸起杆402b发生形变向动力接收部件410旋转轴方向运动。凸块402c也随之向动力接收部件410旋转轴方向运动。当可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旋转时,凸块402c进入可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上的带有凹槽的柱体010b上的凹槽,从而使可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向动力接收部件410传递旋转驱动力。此时可活动部分402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当可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从动力接收部件410内部离开时,弹性复位部分403提供弹力使可活动部分402向远离处理盒方向运动,从而可活动部402的凸起杆402b不再发生形变,旋转驱动力传递部件010和动力接收部件410可以分离。此时可活动部分402由第二位置回到第一位置。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此,还涵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所做的各种变形。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此,还涵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所做的各种变形。

Claims (10)

1.一种动力接收部件,用于处理盒上,所述动力接收部件包含:
外壳部分,所述外壳部分容纳整个动力接收部件的其他部分,所述外壳部分远离处理盒方向有开口;
可活动部分,所述可活动部分可相对于所述外壳部分活动,所述可活动部分远离处理盒方向的自由端设置有凸块;
弹性复位部分,所述弹性复位部分可使所述可活动部分从第二位置回到第一位置,所述可活动部分通过所述弹性复位部分与所述外壳部分连接;
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活动部分被从第一位置迫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可活动部分上的凸块可沿所述动力接收部件的旋转轴径向向内运动。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动力接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活动部分上设置有支撑所述凸块的凸起杆,所述外壳部分的侧壁设置有窗口,所述凸起杆和所述凸块至少一部分可以沿所述窗口伸出;当所述可活动部分被从第一位置迫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凸起杆可以与所述窗口干涉,使所述凸块沿所述动力接收部件的旋转轴径向向内运动。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动力接收部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活动部分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可活动部分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窗口内部,即所述可活动部分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外壳部分的内壁和外壁之间所述窗口所在的空间内部。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动力接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活动部分上设置有支撑所述凸块的凸起杆,所述外壳部分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杆可与所述凸起抵接;当所述可活动部分被从第一位置迫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凸起杆可以与所述凸起干涉,使所述凸块沿所述动力接收部件的旋转轴径向向内运动。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动力接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部分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凸起杆被所述凹槽约束,所述凸起杆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部。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动力接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部分的侧壁上设置有磁性部分,所述可活动部分上设置有支撑所述凸块的凸起杆,所述凸起杆上设置有磁性部分,所述凸起杆上的磁性部分与所述侧壁上的磁性部分不同;当所述可活动部分被从第一位置迫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凸起杆上的磁性部分和所述外壳部分上的磁性部分相斥,使所述凸块沿所述动力接收部件的旋转轴径向向内运动。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动力接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部分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侧壁上的磁性部分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内;所述凸起杆被所述凹槽约束,所述凸起杆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部。
8.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动力接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部分的侧壁上设置有窗口,所述可活动部分在第一位置时至少有一部分可以沿窗口伸出,所述窗口最靠近处理盒方向的边作为支点支撑所述可活动部分。
9.如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7中任意一种所述的动力接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杆呈放射状设置在所述可活动部分上,所述凸起杆至少有三个;所述可活动部分上包含底部,所述底部一面支撑所述凸起杆,另一面与弹性复位部分连接。
10.一种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包含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任意一种动力接收部件。
CN201820963784.1U 2017-07-03 2018-06-22 动力接收部件及处理盒 Active CN20847729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93259 2017-07-03
CN2017207932595 2017-07-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77298U true CN208477298U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14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63784.1U Active CN208477298U (zh) 2017-07-03 2018-06-22 动力接收部件及处理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772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88870C2 (ru)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картридж и электрофотограф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US6792217B2 (en) Use status detecting mechanism and image-producing unit
EP1041456A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therefor
JP6859058B2 (ja) ドラム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9946940B (zh) 一种处理盒的工作方法、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JP201419110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9212940B (zh) 动力接收单元、旋转部件、处理盒、安装方法及拆卸方法
CN103698993B (zh) 处理盒
JP2014191106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像保持体
KR100371063B1 (ko) 현상 기구 및 현상 바이어스 전압을 인가하기 위한 전기에너지 공급부
CN210666367U (zh) 处理盒
CN208477298U (zh) 动力接收部件及处理盒
CN103885306A (zh) 驱动组件、辊和处理盒
CN207882671U (zh) 处理盒
JP371183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WO2020007327A1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感光鼓及处理盒
CN208477304U (zh) 处理盒
JP2011123453A (ja) 端部蓋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像保持体、画像形成組立体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464863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08477303U (zh) 处理盒
CN203732884U (zh) 驱动组件、辊和处理盒
JP2011123454A (ja) 端部蓋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像保持体、画像形成組立体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CN106383433B (zh) 用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显影盒
CN208580298U (zh) 处理盒
CN114660913A (zh) 显影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