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62103U - 一种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62103U
CN208462103U CN201820996385.5U CN201820996385U CN208462103U CN 208462103 U CN208462103 U CN 208462103U CN 201820996385 U CN201820996385 U CN 201820996385U CN 208462103 U CN208462103 U CN 208462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mos tube
tube
grid
switch
nmos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9638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涵
贺江平
伍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ich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Ling Yingteg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Ling Yingteg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Ling Yingteg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9638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62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62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6210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包括基本误差放大器,所述基本误差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为无电流输出能力的弱电压信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位数字校准电路,所述N位数字校准电路包括N位二进制电流基准和多个开关,以及校准逻辑电路;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通过校准逻辑电路调整所有校准开关状态,实现对所述基本误差放大器的失调电压补偿。便于基于无电流输出能力的弱电压信号,特别是LED驱动电路的基本误差放大器进行失调电压补偿,并提高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电流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涉及电子电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LED照明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LED的恒流驱动芯片需求也越来越大,对LED输出电流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LED驱动芯片的设计是LED应用的关键。为了得到稳定可控的LED光源,需要设计高精度的LED驱动芯片。
图1所示为典型的LED驱动芯片结构,包括PWM可控基准电压产生电路、误差放大电路(误差放大器GM)、PWM产生电路和输出开关电路(M1)。在PWM可控基准电压产生电路中输入的LED调光信号(PWM Dimming)控制开关S1和S2轮流闭合;并经过一阶RC无源滤波(RLPF和CLPF)器输出一个与PWM信号占空比和VREF相关的直流电平VR1;这个直流电平通过反馈环路(误差放大器GM的反相输入端与LED电流检测模块(电阻Rfb)的电流输入端(电阻Rfb的非接地端)相连)控制LED输出电流,从而得到一个稳定可控的LED输出电流。
高精度的LED驱动芯片中要求图1中误差放大器GM(误差放大电路)的输入失调电压足够小;而在常规的误差放大器中,为了减小输入失调电压通常采用双极型晶体管(BJT)作为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级,但是BJT的输入偏置电流流经大电阻会引入额外的失调,因此只能使用绝缘栅晶体管(MOSFET)作为误差放大器GM的输入级;但是MOSFET作为运算放大器GM的差分输入级会引入较大的失调电压,因此减小或消除输入失调电压就显得至关重要,LED驱动电路RC无源滤波器中为一个大电阻滤波信号,其后的输出电压为一个无电流输出能力的弱电压信号,基于弱电压信号的基准误差放大器的失调电压补偿一直都是一个无法攻克的难关。若通过使用自动调零技术减小误差放大器GM的输入失调电压,由于采用自动调零技术的放大器输入级需要从信号源中抽取电流,所以自动调零技术在此误差放大器中的应用也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了一种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具有便于基于无电流输出能力的弱电压信号的基本误差放大器进行失调电压补偿的特征。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包括基本误差放大器,所述基本误差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为无电流输出能力的弱电压信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位数字校准电路,所述N位数字校准电路包括N位二进制电流基准和多个开关,以及校准逻辑电路;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通过校准逻辑电路调整所有校准开关状态,实现对所述基本误差放大器的失调电压补偿。
所述基本误差放大器为基本折叠式运算放大器,包括差分输入对、电流偏置电路及差分输入对的源极跟随电阻;
所述差分输入对包括第九PMOS管MP9和第十PMOS管MP10;所述基本折叠式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九PMOS管MP9的栅极相连,正相输入端与第十PMOS管MP10的栅极相连;
所述电流偏置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五PMOS管MP5和第六PMOS管MP6,串联的第三PMOS管MP3和第四PMOS管MP4,串联的第一PMOS管MP1和第二PMOS管MP2,串联的第一NMOS管MN1和第二NMOS管MN2,串联的第三NMOS管MN3和第四NMOS管MN4;所述第一NMOS管MN1和第三NMOS管MN3的源极均接地;所述第四NMOS管MN4的漏极与第四PMOS管MP4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二NMOS管MN2的漏极与第二PMOS管MP2的漏极相连,且接于基本折叠式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PMOS管MP1、第三PMOS管MP3和第五PMOS管MP5的源极均接电源VCC;
所述源极跟随器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所述第九PMOS管MP9的源极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漏极接于第一NMOS管MN1和第二NMOS管MN2之间;所述第十PMOS管MP10的源极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漏极接于第三NMOS管MN3和第四NMOS管MN4之间;所述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均与第六PMOS管MP6的漏极相连;
所述N位数字校准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七PMOS管MP7和第八PMOS管MP8,串联的第五NMOS管MN5和第六NMOS管MN6;所述第八PMOS管MP8的漏极和第六NMOS管MN6漏极相连,栅极与第六PMOS管MP6的栅极相连;所述第六NMOS管MN6的栅极与第四NMOS管MN3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七PMOS管MP7的源极接电源VCC,栅极接第五PMOS管MP5的栅极;所述第五NMOS管MN5的源极接地,栅极通过C3开关KC3连接到基本折叠式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且栅极通过C4B开关KC4B接地;第一开关到第N开关K1~KN一端接地,另一端一方面通过C5开关KC5连接到第九PMOS管MP9的源极,另一方面通过C6开关KC6连接到第十PMOS管MP10的源极;所述基本折叠式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输出端接地RC电路之间设置有C4A开关KC4A;所述第九PMOS管MP9的栅极,与基本折叠式运算放大器反相输入端之间连接有C1B开关KC1B,与地之间连接有C2B开关KC2B;所述第十PMOS管MP10的栅极,与基本折叠式运算放大器正相输入端之间连接有C1A开关KC1A,与地之间连接有C2A开关KC2A;所述校准逻辑电路一方面与上述所有开关的控制端相连,另一方面与第六NMOS管MN6的漏极相连。
所述基本误差放大器为标准的跨导放大器,包括差分输入对、电流偏置电路及差分输入对的源极跟随电阻;
所述差分输入对包括第十九PMOS管MDP9和第二十PMOS管MDP10;所述跨导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第十九PMOS管MDP9的栅极相连,正相输入端与第二十PMOS管MDP10的栅极相连;
所述电流偏置电路包括:第十三PMOS管MDP3、第十二PMOS管MDP2、第十一PMOS管MDP1、第十一NMOS管MDN1、第十二NMOS管MDN2第十三NMOS管MDN3和第十四NMOS管MDN4;所述第十一NMOS管MDN1、第十二NMOS管MDN2、第十三NMOS管MDN3和第十四NMOS管MDN4的源极均接地;所述第十一PMOS管MDP1的漏极与第十一NMOS管MDN1的漏极相连,且接于跨导放大器的输出端,栅极与第十二PMOS管MDP2的栅极和漏极相连;所述第十二NMOS管MDN2的栅极与漏极相连且与第十一NMOS管MDN1的栅极相连,漏极接第二十PMOS管MDP10的漏极;所述第十三NMOS管MDN3的漏极与第十二PMOS管MDP2的漏极相连,栅极与第十四NMOS管MDN4的栅极相连;所述第十四NMOS管MDN4的漏极与栅极相连,且与第十九PMOS管MDP9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十三PMOS管MDP3、第十二PMOS管MDP2和第十一PMOS管MDP1的源极均接电源VCC;
所述源极跟随器包括第五电阻RD1和第六电阻RD2;所述第五电阻RD1的一端接第十九PMOS管MDP9的源极,另一端接第十三PMOS管MDP3的漏极;所述第六电阻RD2的一端接第二十PMOS管MDP10的源极,另一端接第十三PMOS管MDP3的漏极;
所述N位数字校准电路包括串联的第十四PMOS管MDP4,串联的第十五NMOS管MDN5和第十六NMOS管MDN6;所述第十四PMOS管MDP4的漏极和第十六NMOS管MDN6漏极相连,栅极与第十三PMOS管MDP3的栅极相连,源极接电源VCC;所述第十五NMOS管MDN5的源极接地,栅极通过C3开关KC3连接到跨导放大器的输出端,且栅极通过C4B开关KC4B接地;第一开关到第N开关K1~KN一端接地,另一端一方面通过C5开关KC5连接到第十九PMOS管MDP9的源极,另一方面通过C6开关KC6连接到第二十PMOS管MDP10的源极;所述跨导放大器的输出端与输出端接地RC电路之间设置有C4A开关KC4A;所述第二十PMOS管MDP10的栅极,与跨导放大器反相输入端之间连接有C1B开关KC1B,与地之间连接有C2B开关KC2B;所述第二十PMOS管MDP10的栅极,与跨导放大器正相输入端之间连接有C1A开关KC1A,与地之间连接有C2A开关KC2A;所述校准逻辑电路一方面与上述所有开关的控制端相连,另一方面与第十六NMOS管MDN6的漏极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基于无电流输出能力的弱电压信号,特别是LED驱动电路的基本误差放大器进行失调电压补偿,并提高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电流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LED驱动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主要控制信号的时序图。
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一种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包括基本误差放大器,所述基本误差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为无电流输出能力的弱电压信号;还包括N位数字校准电路,所述N位数字校准电路包括N位二进制电流基准和多个开关,以及校准逻辑电路;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通过校准逻辑电路(Calibration Logic)调整所有校准开关状态,实现对所述基本误差放大器的失调电压补偿。
所述N位数字校准电路与所述误差放大器相互控制,通过N位数字校准电路对所述误差放大器GM的失调进行补偿,并将此补偿值进行存储,所述误差放大器GM的残余误差会极大的降低,若N位数越高,其残余误差越小。
针对正相输入端为无电流输出能力的弱电压信号的基本误差放大器,本发明提出上述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由基本误差放大器于N位数字校准电路组成,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校准原理(所述N位数字校准电路包括N位二进制电流基准和多个开关,以及校准逻辑电路;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通过校准逻辑电路调整所有校准开关状态,实现对所述基本误差放大器的失调电压补偿)所设计的具体电路结构能够解决对于基本误差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为无电流输出能力的弱电压信号时,基本误差放大电路失调电压补偿的问题。
为方便进一步说明,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本误差放大器为基本折叠式运算放大器(由于此处的基本折叠式运算放大器为现有技术结构,在此描述的时候为方便与N位数字校准电路连接结构的连接关系描述清楚,在保证结构清楚的情况下,只是将折叠式运算放大器的一些基本结构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基本结构描述内容,能够轻而易举获得其他的相应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包括差分输入对、电流偏置电路及差分输入对的源极跟随电阻;
如图2所示,所述差分输入对包括第九PMOS管MP9和第十PMOS管MP10;所述基本折叠式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九PMOS管MP9的栅极相连,正相输入端与第十PMOS管MP10的栅极相连;
所述电流偏置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五PMOS管MP5和第六PMOS管MP6,串联的第三PMOS管MP3和第四PMOS管MP4,串联的第一PMOS管MP1和第二PMOS管MP2,串联的第一NMOS管MN1和第二NMOS管MN2,串联的第三NMOS管MN3和第四NMOS管MN4;所述第一NMOS管MN1和第三NMOS管MN3的源极均接地;所述第四NMOS管MN4的漏极与第四PMOS管MP4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二NMOS管MN2的漏极与第二PMOS管MP2的漏极相连,且接于基本折叠式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PMOS管MP1、第三PMOS管MP3和第五PMOS管MP5的源极均接电源VCC;
所述源极跟随器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所述第九PMOS管MP9的源极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漏极接于第一NMOS管MN1和第二NMOS管MN2之间;所述第十PMOS管MP10的源极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漏极接于第三NMOS管MN3和第四NMOS管MN4之间;所述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均与第六PMOS管MP6的漏极相连;
所述N位数字校准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七PMOS管MP7和第八PMOS管MP8,串联的第五NMOS管MN5和第六NMOS管MN6;所述第八PMOS管MP8的漏极和第六NMOS管MN6漏极相连,栅极与第六PMOS管MP6的栅极相连;所述第六NMOS管MN6的栅极与第四NMOS管MN3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七PMOS管MP7的源极接电源VCC,栅极接第五PMOS管MP5的栅极;所述第五NMOS管MN5的源极接地,栅极通过C3开关KC3连接到基本折叠式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且栅极通过C4B开关KC4B接地;第一开关到第N开关K1~KN一端接地,另一端一方面通过C5开关KC5连接到第九PMOS管MP9的源极,另一方面通过C6开关KC6连接到第十PMOS管MP10的源极;所述基本折叠式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输出端接地RC电路之间设置有C4A开关KC4A;所述第九PMOS管MP9的栅极,与基本折叠式运算放大器反相输入端之间连接有C1B开关KC1B,与地之间连接有C2B开关KC2B;所述第十PMOS管MP10的栅极,与基本折叠式运算放大器正相输入端之间连接有C1A开关KC1A,与地之间连接有C2A开关KC2A;所述校准逻辑电路一方面与上述所有开关的控制端相连,另一方面与第六NMOS管MN6的漏极相连。
R3、R4是MP9、MP10源极跟随电阻,能够与基准电流共同产生失调电压校准信号,对基本误差放大器的失调电压进行消除。
上述电路结构能够方便实现对基本误差放大器的失调电压补充,再配合以失调电压补偿方法,通过校准逻辑电路(Calibration Logic)调整所有校准开关状态,实现对所述基本误差放大器的失调电压补偿。
将第一开关到第N开关K1~KN、C1A开关KC1A、C2A开关KC2A、C4A开关KC4A、C4B开关KC4B、C5开关KC5和C6开关KC6断开,而C2A开关KC2A、C2B开关KC2B和C3开关KC3闭合,此时基本误差放大器与第七PMOS管MP7、第八PMOS管MP8、第五NMOS管MN5和第六NMOS管MN6构成一个标准比较器,输入端为第九PMOS管MP9和第十PMOS管MP10的栅极,输出信号为VA;根据标准比较器的输出信号的高低电平判断基本误差放大器的等效输入失调电压的方向;如果标准比较器的输出信号为低电平,则增大基本误差放大器正相输入端源极跟随电阻第四电阻R4上的电流I1,直到输出信号VA的信号状态发生反转;根据输出信号VA的信号状态的反转能够判断出失调电压补偿后的基本误差放大器的等效输入失调电压小于I1*R4,此时将第一开关到第N开关K1~KN、C5开关KC5和C6开关KC6状态进行锁存,然后将C2A开关KC2A、C2B开关KC2B和C3开关KC3断开,C1A开关KC1A、C4A开关KC4A和C4B开关KC4B闭合,失调电压校准过程结束,基本误差放大器重新工作在放大模式;其中,I1为一个基准电流。经过补偿后的误差放大器的残余失调电压小于I1*R3,此残余误差远小于误差放大器的失调电压。
如图3所示,采用上述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通过校准逻辑电路调整所有校准开关状态,实现对所述基本误差放大器的失调电压补偿。N位数字校准电路与所述误差放大器相互控制,通过N位数字校准电路对所述误差放大器GM的失调进行补偿,并将此补偿值进行存储,误差放大器GM的残余误差会极大的降低,若N位数越高,其残余误差越小。
增大电流I1的过程中,以电流I1的值为基本单元,翻倍增加,直到输出信号VA的信号状态发生反转。如果等效输入失调电压为正,即当MP10和MP9栅接GND时,会导致VA输出为低电平,根据VA电压信号为低电平则需要在MP10的源端电阻R4上增大电流,使得R4上的压降增大,此时开关K1/KC6闭合,使得R4上的电压降增大I1*R4
此时再次检测VA电压信号,如果VA仍然为低电平,则再次将开关K1断开,K2闭合,此时在R4上增加的电流为2I1,使得R4上的电压降增大2I1*R4,在此检测此比较器输出信号VA的状态;若VA电平状态没有改变,则以此方式,逐步增大R4上的电压降,直到VA信号状态发生反转。
为方便进一步说明,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本误差放大器为标准的跨导放大器(由于此处的跨导放大器为现有技术结构,在此描述的时候为方便与N位数字校准电路连接结构的连接关系描述清楚,在保证结构清楚的情况下,只是将跨导放大器的一些基本结构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基本结构描述内容,能够轻而易举获得其他的相应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包括差分输入对、电流偏置电路及差分输入对的源极跟随电阻。
如图4所示,所述差分输入对包括第十九PMOS管MDP9和第二十PMOS管MDP10;所述跨导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第十九PMOS管MDP9的栅极相连,正相输入端与第二十PMOS管MDP10的栅极相连;
所述电流偏置电路包括:第十三PMOS管MDP3、第十二PMOS管MDP2、第十一PMOS管MDP1、第十一NMOS管MDN1、第十二NMOS管MDN2第十三NMOS管MDN3和第十四NMOS管MDN4;所述第十一NMOS管MDN1、第十二NMOS管MDN2、第十三NMOS管MDN3和第十四NMOS管MDN4的源极均接地;所述第十一PMOS管MDP1的漏极与第十一NMOS管MDN1的漏极相连,且接于跨导放大器的输出端,栅极与第十二PMOS管MDP2的栅极和漏极相连;所述第十二NMOS管MDN2的栅极与漏极相连且与第十一NMOS管MDN1的栅极相连,漏极接第二十PMOS管MDP10的漏极;所述第十三NMOS管MDN3的漏极与第十二PMOS管MDP2的漏极相连,栅极与第十四NMOS管MDN4的栅极相连;所述第十四NMOS管MDN4的漏极与栅极相连,且与第十九PMOS管MDP9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十三PMOS管MDP3、第十二PMOS管MDP2和第十一PMOS管MDP1的源极均接电源VCC;
所述源极跟随器包括第五电阻RD1和第六电阻RD2;所述第五电阻RD1的一端接第十九PMOS管MDP9的源极,另一端接第十三PMOS管MDP3的漏极;所述第六电阻RD2的一端接第二十PMOS管MDP10的源极,另一端接第十三PMOS管MDP3的漏极;
所述N位数字校准电路包括串联的第十四PMOS管MDP4,串联的第十五NMOS管MDN5和第十六NMOS管MDN6;所述第十四PMOS管MDP4的漏极和第十六NMOS管MDN6漏极相连,栅极与第十三PMOS管MDP3的栅极相连,源极接电源VCC;所述第十五NMOS管MDN5的源极接地,栅极通过C3开关KC3连接到跨导放大器的输出端,且栅极通过C4B开关KC4B接地;第一开关到第N开关K1~KN一端接地,另一端一方面通过C5开关KC5连接到第十九PMOS管MDP9的源极,另一方面通过C6开关KC6连接到第二十PMOS管MDP10的源极;所述跨导放大器的输出端与输出端接地RC电路之间设置有C4A开关KC4A;所述第二十PMOS管MDP10的栅极,与跨导放大器反相输入端之间连接有C1B开关KC1B,与地之间连接有C2B开关KC2B;所述第二十PMOS管MDP10的栅极,与跨导放大器正相输入端之间连接有C1A开关KC1A,与地之间连接有C2A开关KC2A;所述校准逻辑电路一方面与上述所有开关的控制端相连,另一方面与第十六NMOS管MDN6的漏极相连。
RD1、RD1是MDP9、MDP10源极跟随电阻,能够与基准电流共同产生失调电压校准信号,对基本误差放大器的失调电压进行消除。

Claims (3)

1.一种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本误差放大器,所述基本误差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为无电流输出能力的弱电压信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位数字校准电路,所述N位数字校准电路包括N位二进制电流基准和多个开关,以及校准逻辑电路;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通过校准逻辑电路调整所有校准开关状态,实现对所述基本误差放大器的失调电压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误差放大器为基本折叠式运算放大器,包括差分输入对、电流偏置电路及差分输入对的源极跟随电阻;
所述差分输入对包括第九PMOS管MP9和第十PMOS管MP10;所述基本折叠式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九PMOS管MP9的栅极相连,正相输入端与第十PMOS管MP10的栅极相连;
所述电流偏置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五PMOS管MP5和第六PMOS管MP6,串联的第三PMOS管MP3和第四PMOS管MP4,串联的第一PMOS管MP1和第二PMOS管MP2,串联的第一NMOS管MN1和第二NMOS管MN2,串联的第三NMOS管MN3和第四NMOS管MN4;所述第一NMOS管MN1和第三NMOS管MN3的源极均接地;所述第四NMOS管MN4的漏极与第四PMOS管MP4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二NMOS管MN2的漏极与第二PMOS管MP2的漏极相连,且接于基本折叠式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PMOS管MP1、第三PMOS管MP3和第五PMOS管MP5的源极均接电源VCC;
所述源极跟随器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所述第九PMOS管MP9的源极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漏极接于第一NMOS管MN1和第二NMOS管MN2之间;所述第十PMOS管MP10的源极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漏极接于第三NMOS管MN3和第四NMOS管MN4之间;所述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均与第六PMOS管MP6的漏极相连;
所述N位数字校准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七PMOS管MP7和第八PMOS管MP8,串联的第五NMOS管MN5和第六NMOS管MN6;所述第八PMOS管MP8的漏极和第六NMOS管MN6漏极相连,栅极与第六PMOS管MP6的栅极相连;所述第六NMOS管MN6的栅极与第四NMOS管MN3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七PMOS管MP7的源极接电源VCC,栅极接第五PMOS管MP5的栅极;所述第五NMOS管MN5的源极接地,栅极通过C3开关KC3连接到基本折叠式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且栅极通过C4B开关KC4B接地;第一开关到第N开关K1~KN一端接地,另一端一方面通过C5开关KC5连接到第九PMOS管MP9的源极,另一方面通过C6开关KC6连接到第十PMOS管MP10的源极;所述基本折叠式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输出端接地RC电路之间设置有C4A开关KC4A;所述第九PMOS管MP9的栅极,与基本折叠式运算放大器反相输入端之间连接有C1B开关KC1B,与地之间连接有C2B开关KC2B;所述第十PMOS管MP10的栅极,与基本折叠式运算放大器正相输入端之间连接有C1A开关KC1A,与地之间连接有C2A开关KC2A;所述校准逻辑电路一方面与上述所有开关的控制端相连,另一方面与第六NMOS管MN6的漏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误差放大器为标准的跨导放大器,包括差分输入对、电流偏置电路及差分输入对的源极跟随电阻;
所述差分输入对包括第十九PMOS管MDP9和第二十PMOS管MPDP10;所述跨导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第十九PMOS管MDP9的栅极相连,正相输入端与第二十PMOS管MDP10的栅极相连;
所述电流偏置电路包括:第十三PMOS管MDP3、第十二PMOS管MDP2、第十一PMOS管MDP1、第十一NMOS管MDN1、第十二NMOS管MDN2第十三NMOS管MDN3和第十四NMOS管MDN4;所述第十一NMOS管MDN1、第十二NMOS管MDN2、第十三NMOS管MDN3和第十四NMOS管MDN4的源极均接地;所述第十一PMOS管MDP1的漏极与第十一NMOS管MDN1的漏极相连,且接于跨导放大器的输出端,栅极与第十二PMOS管MDP2的栅极和漏极相连;所述第十二NMOS管MDN2的栅极与漏极相连且与第十一NMOS管MDN1的栅极相连,漏极接第二十PMOS管MDP10的漏极;所述第十三NMOS管MDN3的漏极与第十二PMOS管MDP2的漏极相连,栅极与第十四NMOS管MDN4的栅极相连;所述第十四NMOS管MDN4的漏极与栅极相连,且与第十九PMOS管MDP9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十三PMOS管MDP3、第十二PMOS管MDP2和第十一PMOS管MDP1的源极均接电源VCC;
所述源极跟随器包括第五电阻RD1和第六电阻RD2;所述第五电阻RD1的一端接第十九PMOS管MDP9的源极,另一端接第十三PMOS管MDP3的漏极;所述第六电阻RD2的一端接第二十PMOS管MDP10的源极,另一端接第十三PMOS管MDP3的漏极;
所述N位数字校准电路包括串联的第十四PMOS管MDP4,串联的第十五NMOS管MDN5和第十六NMOS管MDN6;所述第十四PMOS管MDP4的漏极和第十六NMOS管MDN6漏极相连,栅极与第十三PMOS管MDP3的栅极相连,源极接电源VCC;所述第十五NMOS管MDN5的源极接地,栅极通过C3开关KC3连接到跨导放大器的输出端,且栅极通过C4B开关KC4B接地;第一开关到第N开关K1~KN一端接地,另一端一方面通过C5开关KC5连接到第十九PMOS管MDP9的源极,另一方面通过C6开关KC6连接到第二十PMOS管MDP10的源极;所述跨导放大器的输出端与输出端接地RC电路之间设置有C4A开关KC4A;所述第二十PMOS管MDP10的栅极,与跨导放大器反相输入端之间连接有C1B开关KC1B,与地之间连接有C2B开关KC2B;所述第二十PMOS管MDP10的栅极,与跨导放大器正相输入端之间连接有C1A开关KC1A,与地之间连接有C2A开关KC2A;所述校准逻辑电路一方面与上述所有开关的控制端相连,另一方面与第十六NMOS管MDN6的漏极相连。
CN201820996385.5U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462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6385.5U CN208462103U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6385.5U CN208462103U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62103U true CN208462103U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69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96385.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462103U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621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2800A (zh) * 2018-06-27 2018-10-26 成都英特格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led驱动电路及其误差放大失调电压补偿方法
CN114779868A (zh) * 2022-06-22 2022-07-22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适用于高速数字电路的低噪声稳压电源电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2800A (zh) * 2018-06-27 2018-10-26 成都英特格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led驱动电路及其误差放大失调电压补偿方法
CN108712800B (zh) * 2018-06-27 2023-11-28 四川易冲科技有限公司 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led驱动电路及其误差放大失调电压补偿方法
CN114779868A (zh) * 2022-06-22 2022-07-22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适用于高速数字电路的低噪声稳压电源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51977B1 (en) Low-noise, low-power, low drift offset correction in operational and instrumentation amplifiers
CN104158392B (zh) 一种用于dc-dc变换器的纹波补偿控制电路
CN101917195B (zh) 一种高精度低失调电荷比较器电路
CN208462103U (zh) 一种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
CN103858395B (zh) 信号传输电路
CN106253671A (zh) 一种适用于cot控制的内部纹波补偿电路
CN105680834A (zh) 一种高速低功耗的动态比较器
CN106374745B (zh) 基于电压交调抑制的单电感双路输出dc-dc升压变换器
CN101183856A (zh) 运算放大电路、带通滤波器电路以及红外线信号处理电路
US6801068B2 (en) Delay clock pulse-width adjusting circuit for intermediate frequency or high frequency
CN106953606B (zh) 全差分放大器及应用其的余量增益电路
CN106685230A (zh) 一种基于峰值电流模式控制的峰值电流控制单元
US10996495B2 (en) High-rate high-swing drive circuit applied to silicon photonic modulator
CN104283546A (zh) 一种低压差分信号驱动器
CN108712800A (zh) N位数字校准误差放大电路、led驱动电路及其误差放大失调电压补偿方法
CN109374144A (zh) 一种能输出pwm信号的温度传感器
CN104065273B (zh) 一种用于恒流led驱动的线电压补偿电路
CN103346739B (zh) G类音频放大系统及方法
CN113078817B (zh) 适用于迟滞控制高频双相Buck变换器的相间电流均衡控制系统
CN108075655A (zh) 电源转换装置
CN110289818A (zh) 基于常数过驱动偏置的高温度鲁棒性的运算放大器电路
CN104539145B (zh) 一种Boost型DC‑DC转换器同步功率管限流电路
CN112135390B (zh) 调光电路及电源芯片
CN104038041B (zh) 一种用于双极型误差放大器的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
CN202587508U (zh) 一种低静态电流的精确调光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6

Address after: No.1, floor 4, building 10, No.303, group 3, liangfengding village, Zhengxing Town, Tianfu New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Sichuan Yich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No. 2039, 1609 / F, Tianfu center, Tianfu Avenue, Tianfu New District, Sichuan, Chengdu Province, No. 16, building No.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INTERNATIONAL GREEN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2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