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52181U - 热流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热流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52181U
CN208452181U CN201821089769.5U CN201821089769U CN208452181U CN 208452181 U CN208452181 U CN 208452181U CN 201821089769 U CN201821089769 U CN 201821089769U CN 208452181 U CN208452181 U CN 208452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device
distribution plate
cooling device
cooling
flow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897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象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do Suzhou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do Suzhou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do Suzhou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do Suzhou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897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52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52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52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热流道系统,所述热流道系统包括热流道组件以及模板,所述热流道组件包括分流板、驱动装置以及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下纵向往复运动的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组件还包括独立于所述模板设置的冷却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冷却装置组装于所述分流板上,所述冷却装置内形成有供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路,所述冷却水路位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分流板之间。本申请的模板无需加工冷却水路,无需与驱动装置组装配接,只需加工避让槽即可,无精公差要求,降低模板的加工难度;冷却装置体积小,提升冷却效果,延长驱动装置使用寿命;驱动装置通过冷却装置与分流板组装为一个整体,在安装热流道时可整体安装,简化安装流程。

Description

热流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流道技术是应用于塑料注塑模具的一种先进技术。参图1,在现有技术的针阀式热流道系统中,伺服电机2固定地装配在模板1的装配腔12内,模板1设置在分流板3上方,分流板3的热量会传递至模板1。而为了避免模板1温度太高对伺服电机2造成影响,通常,一方面会在模板1与分流板3之间设计有15mm的间隙,防止模板1与分流板3直接接触传热,另一方面会在模板1内围绕伺服电机2设置冷却水路11以进行降温保护。
这样就会导致以下问题的存在:一、伺服电机2固定在模板1上,需做精定位,模板1加工难度高,且使得模板1总厚度增加;二、模板1设置冷却水路11,增加加工成本,且冷却效果不好;三、伺服电机2组装在模板1上,意味着安装热流道时需将伺服电机2与分流板3分开单独组装,提升安装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流道系统,其能至少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流道系统,所述热流道系统包括热流道组件以及模板,所述热流道组件包括分流板、驱动装置以及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下纵向往复运动的阀针,所述热流道组件还包括独立于所述模板设置的冷却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冷却装置固定组装于所述分流板上,所述冷却装置内形成有供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路,所述冷却水路位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分流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本体和连接至所述驱动装置本体上的驱动杆,在纵向上所述冷却装置夹设于所述驱动装置本体和所述分流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本体通过螺纹、卡扣、焊接、铆接的连接方式固定组装于所述冷却装置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装置通过螺纹、卡扣、焊接、铆接的连接方式固定组装于所述分流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装置具有纵向贯通的中空容纳腔,所述驱动杆至少部分地凸伸出所述驱动装置本体并配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阀针连接至所述驱动杆并纵向延伸出所述容纳腔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装置具有朝向所述分流板凸伸的至少三个支脚,所述冷却装置通过所述支脚相接触地支撑于所述分流板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至少三个所述支脚绕所述容纳腔中轴线圆周均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水路平行于所述分流板延伸并围绕所述容纳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水路位于所述冷却装置上相对靠近所述分流板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板具有避让槽,所述驱动装置和/或所述冷却装置容置于所述避让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模板无需加工冷却水路,从而降低模板的加工难度;第二,驱动装置通过冷却装置固定于分流板上,而无需驱动装置和模板进行组装配接,模板只需要加工出容纳驱动装置和冷却装置的避让槽即可,无精公差要求,降低模板的加工难度,并减小模板的整体厚度;第三,冷却装置相较于模板体积小,其设有单独的冷却水路,大大提升冷却效果,延长驱动装置使用寿命;第四,驱动装置通过冷却装置与分流板组装为一个整体,在安装热流道时可整体安装,简化安装流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热流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热流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冷却装置的上方视角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冷却装置的下方视角立体图;
图5是沿图3中A-A线的纵剖面图;
图6是沿图3中B-B线的横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看图2~6,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注塑行业的热流道系统,该热流道系统包括热流道组件以及与所述热流道组件彼此相适配的模板5。所述热流道组件包括分流板7、阀针61以及驱动装置6。
其中,分流板7大致上呈水平布设,其内部具有供塑料熔体流动的分配通道,注塑机喷嘴传输来的塑料熔体可沿所述分配通道按需流动至模具型腔的浇口处;驱动装置6设置于分流板7上方;阀针61悬挂地连接于驱动装置6下端,阀针61沿垂直于水平方向的纵向延伸并贯穿地配合至分流板7上;在驱动装置6的驱动下,阀针61沿纵向往复运动以用于开启或停止塑料熔体向模具型腔中的流动。
在本申请中,所述热流道组件还包括冷却装置8,冷却装置8独立于模板5设置,也即冷却装置8与模板5分体设置。冷却装置8设置为一刚性结构,冷却装置8对驱动装置6起到支撑作用,具体地,驱动装置6通过冷却装置8间接固定组装于分流板7上,也即冷却装置8固定支撑地连接在分流板7上方,驱动装置6固定支撑地连接在冷却装置8上。同时,冷却装置8内部形成有供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路86,冷却水路86位于驱动装置6和分流板7之间以用于对驱动装置8进行冷却降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热流道系统通过设置独立的冷却装置8,第一,模板5无需加工冷却水路,从而降低模板5的加工难度;第二,驱动装置6通过冷却装置8固定于分流板7上,而无需驱动装置6和模板5进行组装配接,模板5只需要加工出容纳至少部分所述热流道组件(在本实施例中,容纳驱动装置6和/或冷却装置8)的避让槽51即可,无精公差要求,降低模板5的加工难度,并减小模板5的整体厚度;第三,冷却装置8相较于模板5体积小,其设有单独的冷却水路86,大大提升冷却效果,延长驱动装置6使用寿命;第四,驱动装置6可通过冷却装置8与分流板7组装为一个整体,在安装热流道时可整体安装,简化安装流程。
驱动装置6用于提供动力以驱动阀针61的运动,其包括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本体和连接至所述本体上以进行传动的驱动杆,阀针61悬挂连接于所述驱动杆下端并在所述驱动杆带动下往复运动。所述驱动装置本体具体可设置为伺服电机。
进一步地,在纵向上冷却装置8夹设于所述驱动装置本体和分流板7之间,这样,分流板7的热量通过冷却装置8向所述驱动装置本体传递的过程中,经过冷却装置8中冷却水路86的冷却降温,大大减小了传递至所述驱动装置本体上的热量,进而避免造成所述驱动装置本体内的机构/部件受热损坏,从而延长驱动装置6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装置8具有若干第一固定部84(具体设置为四个),第一固定部84具体设置为螺孔;所述驱动装置本体具有与第一固定部84相适配的若干紧固件91,紧固件91具体设置为螺栓;其中,紧固件91与第一固定部84螺纹配接,从而使所述驱动装置本体固定组装于冷却装置8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本体还可通过卡扣、焊接、铆接等方式固定组装于冷却装置8上。
优选地,冷却装置8的外侧壁与所述驱动装置本体的外侧壁设置为横截面形状相一致,在本实施例中,冷却装置8的外侧壁与所述驱动装置本体的外侧壁的横截面均为近似正方形且二者面积相等。也即,冷却装置8的外侧壁对应于所述驱动装置本体的外侧壁进行设置,一方面增加系统美观,另一方面可便于组装,并且利于模板5的避让槽51的加工。
进一步地,冷却装置8还具有纵向贯通的中空容纳腔80,也即容纳腔80上下两端均与外部环境相连通。在组装时,驱动装置6可纵向配接至冷却装置8上并且驱动装置6的下端至少部分配置于容纳腔80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杆至少部分地向下凸伸出所述驱动装置本体外并配置于容纳腔80内;阀针61连接至所述驱动杆下端并纵向向下延伸出容纳腔80外。
如上所述,冷却装置8的内部形成有冷却水路86。具体地,冷却水路86具有两个接口82,其一接口82接通冷却水进水管81,另一接口82接通冷却水排水管,从而实现冷却水沿冷却水路86流动。
冷却水路86围绕容纳腔80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水路86至少围绕于容纳腔80的三面,其可通过冲压方式制作形成。具体地,冷却装置8具有第一侧面801以及形成于第一侧面801上的两个第一冲孔871,以两个第一冲孔871分别作为起始端,冲压出分立于容纳腔80两侧且相互平行的两条第一水路; 冷却装置8还具有与第一侧面801相垂直的第二侧面802以及形成于第二侧面802上的第二冲孔872,以第二冲孔872作为起始端,冲压出一条第二水路,所述第二水路与两条所述第一水路垂直相交且位于容纳腔80的一侧,冷却水路86包括所述第二水路与两条所述第一水路。另外,第一冲孔871、第二冲孔872处均设置有堵头。
容纳腔80的横截面为圆形,且由上往下容纳腔80的直径逐渐缩小。冷却水路86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围绕于具有较小直径的容纳腔80处,这样可增强冷却装置8的结构强度。换个角度讲,冷却装置8具有相对设置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上端相对靠近所述驱动装置本体,所述下端相对靠近分流板7,冷却水路86位于冷却装置8的所述下端处。这样,冷却水路86尽可能地靠近分流板7,并且冷却水路86平行于分流板7延伸,可提高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冷却装置8的所述下端具有向下(也即向分流板7)凸伸的若干支脚83,其通过支脚83相接触地支撑于分流板7上表面,这样,一方面可增大冷却装置8与分流板7之间的间隙,另一方面,由于支脚83底面积远远小于冷却装置8底表面,可减小冷却装置8与分流板7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热量传递。在本实施例中,支脚83设置为绕容纳腔80中轴线圆周均分的四个,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脚83还可设置为三个或更多个。
另外,冷却装置8还具有若干第二固定部88,冷却装置8通过第二固定部88实现与分流板7固定组装,具体地可通过螺纹连接、卡扣、焊接、铆接等方式固定组装于分流板7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热流道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模板5无需加工冷却水路,从而降低模板5的加工难度;第二,驱动装置6通过冷却装置8固定于分流板7上,而无需驱动装置6和模板5进行组装配接,模板5只需要加工出容纳至少部分所述热流道组件(在本实施例中,容纳驱动装置6和冷却装置8)的避让槽51即可,无精公差要求,降低模板5的加工难度,并减小模板5的整体厚度;第三,冷却装置8相较于模板5体积小,其设有单独的冷却水路86,大大提升冷却效果,延长驱动装置6使用寿命;第四,驱动装置6可通过冷却装置8与分流板7组装为一个整体,在安装热流道时可整体安装,简化安装流程。
上文所列出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热流道系统,所述热流道系统包括热流道组件以及模板,所述热流道组件包括分流板、驱动装置以及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下纵向往复运动的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组件还包括独立于所述模板设置的冷却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冷却装置组装于所述分流板上,所述冷却装置内形成有供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路,所述冷却水路位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分流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本体和连接至所述驱动装置本体上的驱动杆,在纵向上所述冷却装置夹设于所述驱动装置本体和所述分流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本体通过螺纹、卡扣、焊接、铆接的连接方式固定组装于所述冷却装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通过螺纹、卡扣、焊接、铆接的连接方式固定组装于所述分流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具有纵向贯通的中空容纳腔,所述驱动杆至少部分地凸伸出所述驱动装置本体并配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阀针连接至所述驱动杆并纵向延伸出所述容纳腔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具有朝向所述分流板凸伸的至少三个支脚,所述冷却装置通过所述支脚相接触地支撑于所述分流板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三个所述支脚绕所述容纳腔中轴线圆周均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路平行于所述分流板延伸并围绕所述容纳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路位于所述冷却装置的相对靠近所述分流板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具有避让槽,所述驱动装置和/或所述冷却装置容置于所述避让槽内。
CN201821089769.5U 2018-07-10 2018-07-10 热流道系统 Active CN208452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89769.5U CN208452181U (zh) 2018-07-10 2018-07-10 热流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89769.5U CN208452181U (zh) 2018-07-10 2018-07-10 热流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52181U true CN208452181U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71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89769.5U Active CN208452181U (zh) 2018-07-10 2018-07-10 热流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5218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59011A (zh) * 2018-07-10 2018-11-23 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热流道系统
CN110052752A (zh) * 2019-05-27 2019-07-26 深圳一诺基业科技有限公司 焊接机构及焊接专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59011A (zh) * 2018-07-10 2018-11-23 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热流道系统
CN110052752A (zh) * 2019-05-27 2019-07-26 深圳一诺基业科技有限公司 焊接机构及焊接专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59011A (zh) 热流道系统
CN208452181U (zh) 热流道系统
CN201784126U (zh) 注塑模具
CN106696285B (zh) 一种设有进风道和排风道的热风熔焊铆装置
CN209534071U (zh) 一种用于汽车塑料件成型脱模机构
CN208357711U (zh) 锻压模具冷却系统
CN106346713A (zh) 阀针安装结构
CN206017313U (zh) 具有冷却装置的针阀式热流道用油缸
CN210758869U (zh) 一种用于头盔模具的下模组件
CN209430562U (zh) 一种新型塑料螺栓及注塑模具
CN207954523U (zh) 一种侧进胶系统
CN201669848U (zh) 一种热流道模具的热嘴结构
CN214645528U (zh) 针阀冷咀系统及注塑模具
CN215791480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芯针
CN206017324U (zh) 具有高度调节装置的针阀式热流道用油缸
CN208084834U (zh) 倒装模具及注塑机
CN208787331U (zh) 一种便于更换内冷却的新型模具冲头
CN209504751U (zh) 一种具有扰流式水道装置的高效冷却模具
CN216609878U (zh) 一种具有流量控制功能的进胶机构
CN210758867U (zh) 一种用于头盔模具的上模组件
CN205343793U (zh) 一种主气囊盖板辉标焊接机
CN221112743U (zh) 一种注塑冷却结构
CN210463697U (zh) 一种合成循环冷却系统
CN219191132U (zh) 一种汽车装饰条模具
CN208930654U (zh) 防应力斜顶汽车空调支架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