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35274U - 一种节能型超高温蒸汽炒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型超高温蒸汽炒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35274U
CN208435274U CN201721021935.3U CN201721021935U CN208435274U CN 208435274 U CN208435274 U CN 208435274U CN 201721021935 U CN201721021935 U CN 201721021935U CN 208435274 U CN208435274 U CN 208435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superhigh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steam
temperatur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219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夏荣
徐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LEYING PROFESSIONAL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LEYING PROFESSIONAL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LEYING PROFESSIONAL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LEYING PROFESSIONAL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219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35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35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3527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型超高温蒸汽炒锅,包括机架、燃烧器、负压热回收装置、保温筒体、锅体和锅盖,还包括超高温蒸汽输出管和超高温蒸汽释放管,所述负压热回收装置用于吸收所述保温筒体内的超高温空气的热量后,加热高温蒸汽到超高温蒸汽,通过超高温蒸汽输出管引至锅体内的超高温蒸汽释放管,所述超高温蒸汽释放管从而释放超高温蒸汽加热锅体内的食物。本实用新型通过特殊制备的超高温蒸汽,直接引入锅内,结构锅体的翻转,让干燥的低压超高温蒸汽与食品直接接触加热,起到加热效率大副提升,在加速熟化的过程又不影响菜品的口感,相反在蒸气氛围的保护下,又降低了菜品的氧化变色,特别适合绿叶类菜的色泽保持。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型超高温蒸汽炒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烹饪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超高温蒸汽炒锅。
背景技术
现有大型厨房用旋转炒锅多为燃气在锅体外边加热,燃烧后的高温废烟(300度以上)通过排烟道直接排入大气,使得大多数热量被浪费,加热缓慢,热效率一般低于35%,与小锅旺火暴炒相比,菜品色泽、口感均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大锅炒菜不好吃的问题。让大锅菜的色泽、口感接近小锅旺火暴炒效果。同时节约能源,热效率提升到75%以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型超高温蒸汽炒锅,包括机架、燃烧器、负压热回收装置、保温筒体、锅体和锅盖,所述保温筒体安装机架上,所述锅体套设在保温筒体内部,所述锅体和保温筒体之间有间隔空间,所述锅盖安装在所述锅体的顶部,还包括超高温蒸汽输出管和超高温蒸汽释放管,所述超高温蒸汽输出管一端与所述负压热回收装置连接,另一端与超高温蒸汽释放管连接;
所述燃烧器设置在保温筒体和锅体的间隔空间内并处于锅体下方,所述燃烧器燃烧空气产生超高温进而加热所述锅体,所述锅体内部设置有超高温蒸汽释放管;
所述保温筒体上部设置有凹槽,所述负压热回收装置密封镶嵌在所述保温筒体上部的凹槽中;
所述负压热回收装置用于吸收所述保温筒体内的超高温空气的热量后,加热高温蒸汽到超高温蒸汽,通过超高温蒸汽输出管引至锅体内的超高温蒸汽释放管,所述超高温蒸汽释放管从而释放超高温蒸汽加热锅体内的食物。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改常规的设计,降低锅外燃烧功率,通过特殊制备的超高温蒸汽,直接引入锅内,结构锅体的翻转,让干燥的低压超高温蒸汽(后面简称超高温蒸气)与食品直接接触加热,起到加热效率大副提升,如100KG土豆丝为例,3分钟可以完全熟化。常规的加热手段至少10分钟。
2、由于采用干燥的低压超高温蒸汽,使得加热的同时又少有冷凝水产生。即使产生,由于锅外同时还有一组燃烧器在加热,短时间内又会蒸发为蒸汽。从而在加速熟化的过程又不影响菜品的口感。相反,在蒸气氛围的保护下,又降低了菜品的氧化变色,特别适合绿叶类菜的色泽保持。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负压热回收装置包括离心风机、热交换器、隔热壳体、高温烟气进口、高温烟气出口、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所述离心风机产生的负压迫使所述燃烧器燃烧后的超高温空气通过高温烟气进口进入热交换器,所述蒸汽进口输入的蒸汽温度为高温蒸汽,高温蒸汽经过热交换器加热后蒸汽温度被加热至超高温,所述蒸汽出口输出的蒸汽温度为超高温蒸汽,然后超高温蒸汽经与蒸汽出口连通的超高温蒸汽输出管引至锅体内的超高温蒸汽释放管,所述超高温蒸汽释放管从而释放超高温蒸汽加热食物,被吸收热量的高温废烟气继续流动,由高温烟气出口被排出并利用余热加热蒸汽发生器储水箱内冷水。工作时,离心风机启动,产生的负压迫使燃烧后的高温废烟气(280-300℃左右)穿过热交换器,经过热交换器翅片吸收后,传导至进入热交换器的蒸汽,此时的蒸汽温度被加热至超高温,并由蒸汽出口通过超高温蒸汽输出管引至锅体内的超高温蒸汽释放管,所述超高温蒸汽释放管从而释放超高温蒸汽加热锅体内的食物。被吸收热量的高温废烟气继续流动,由离心风机的高温烟气出口被排出并利用余热加热蒸汽发生器储水箱内冷水。高温废烟气所携带的热量被蒸汽吸收利用后,还能再次利用余热加热蒸汽发生器内冷水,使热效率利用率大大提高,节能环保。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蒸汽发生器燃烧机构,所述蒸汽发生器燃烧机构包括蒸汽发生器离心风机、强排式炉头、蒸发腔体、泄压阀、压力表和蒸汽发生器储水箱、注水口、排水口、蒸汽发生器蒸汽出口、蒸汽发生器烟气出口、蒸汽发生器机架和电控箱;所述蒸汽发生器储水箱设置有炒锅烟气入口、蒸汽发生器烟气入口,波纹管A、波纹管B和烟气出口;所述炒锅烟气入口和负压热回收装置的高温烟气出口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烟气入口和蒸汽发生器烟气出口连通。
工作时,蒸汽发生器储水箱内的冷水由注水口进入蒸发腔体,强排式炉头喷出火焰,蒸发腔体内设有六根空心管,空心管增大导热面积,火焰热量随着六根空心管传导至蒸发腔体内,水受热蒸发形成蒸汽,从蒸汽发生器蒸汽出口导出,而烟气从蒸汽发生器顶部的蒸汽发生器烟气出口排出,蒸汽发生器离心风机产生的风压迫使烟气导入蒸汽发生器储水箱的波纹管A和波纹管B,波纹管A和波纹管B穿过蒸汽发生器储水箱体,余热由波纹管A和波纹管B传导至储水箱内冷水,给冷水预加热。通过以上所述,可知在强排式炉头喷出火焰后,整个蒸汽发生器燃烧机构会形成一个循环,蒸汽发生器储水箱内的冷水在注入蒸发腔体时,已通过炒锅烟气和蒸汽发生器烟气进行了预加热,进一步的提高热效率的利用率,且节能环保。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锅盖为旋转锅盖,所述旋转锅盖安装在所述锅体的顶部,所述旋转机构安装在所述锅体的尾部。设置旋转机构和旋转锅盖可使锅体内的食物加热更均匀、受热更充分,烹饪效果更好。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燃烧器燃烧空气产生高温的温度为280℃-300℃。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蒸汽进口进入的蒸汽温度为101℃-120℃的高温蒸汽,所述蒸汽出口出去的蒸汽温度为250℃-270摄氏度的超高温蒸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节能型超高温蒸汽超锅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节能型超高温蒸汽超锅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负压热回收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负压热回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蒸汽发生器燃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蒸汽发生器燃烧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蒸汽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蒸汽发生器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燃烧器,3、旋转机构,4、负压热回收装置,5、保温筒体,6、锅体,7、旋转锅盖,8、蒸汽发生器燃烧机构,401、离心风机,402、热交换器,403、隔热壳体,404、高温烟气进口,405、高温烟气出口,406、蒸汽进口,407、蒸汽出口,408、超高温蒸汽输出管,601、超高温蒸汽释放管,801、蒸汽发生器离心风机,802、强排式炉头,803、蒸发腔体,804、泄压阀,805、压力表,806、蒸汽发生器储水箱,807、注水口,808、排水口,809、蒸汽发生器蒸汽出口,810、蒸汽发生器烟气出口,811、蒸汽发生器机架,812、电控箱,813、燃气入口A,814、燃气入口B,8061、炒锅烟气入口,8062、蒸汽发生器烟气入口,8063、波纹管A,8064、波纹管B,8065、烟气出口。
201、主火管进气管,202、点火针,203、主燃气预混器,204、主火管,205、长明火进气管,206、副燃气预混器,207、长明火管,208、压火板,209、探火针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节能型超高温蒸汽炒锅,包括机架1、燃烧器2、负压热回收装置4、保温筒体5、锅体6和锅盖7,所述保温筒体5安装机架1上,所述锅体6套设在保温筒体5内部,所述锅体6和保温筒体5之间有间隔空间,所述锅盖7安装在所述锅体6的顶部,还包括超高温蒸汽输出管408和超高温蒸汽释放管601,所述超高温蒸汽输出管408一端与所述负压热回收装置4连接,另一端与超高温蒸汽释放管601连接;
所述燃烧器2设置在保温筒体5和锅体6的间隔空间内并处于锅体6下方,所述燃烧器2燃烧空气产生超高温进而加热所述锅体6,所述锅体6内部设置有超高温蒸汽释放管601;
所述保温筒体5上部设置有凹槽,所述负压热回收装置4密封镶嵌在所述保温筒体5上部的凹槽中;
所述负压热回收装置4用于吸收所述保温筒体5内的超高温空气的热量后,加热高温蒸汽到超高温蒸汽,通过超高温蒸汽输出管408引至锅体6内的超高温蒸汽释放管601,所述超高温蒸汽释放管601从而释放超高温蒸汽加热锅体6内的食物。
更具体地,还包括旋转机构3,所述锅盖7为旋转锅盖,所述旋转锅盖安装在所述锅体6的顶部,所述旋转机构3安装在所述锅体6的尾部。
更具体地,所述燃烧器2燃烧空气产生高温的温度为280-300℃。
更具体地,所述蒸汽进口406进入的蒸汽温度为101-120℃的高温蒸汽,所述蒸汽出口407出去的蒸汽温度为250-270℃摄氏度的超高温蒸汽。
负压热回收装置4用于吸收所述保温筒体5内的超高温空气(280-300℃)的热量后,加热高温蒸汽到超高温蒸汽(250-270℃),通过超高温蒸汽输出管408引至锅体6内的超高温蒸汽释放管601,所述超高温蒸汽释放管601从而释放超高温蒸汽加热锅体6内的食物,结构锅体的翻转,让干燥的低压超高温蒸汽(后面简称超高温蒸气)与食品直接接触加热。起到加热效率大副提升,如100KG土豆丝为例,3分钟可以完全熟化。常规的加热手段至少10分钟。由于采用干燥的低压超高温蒸汽,使得加热的同时又少有冷凝水产生。即使产生,由于锅外同时还有一组燃烧器在加热,短时间内又会蒸发为蒸汽。从而在加速熟化的过程又不影响菜品的口感。相反,在蒸气氛围的保护下,又降低了菜品的氧化变色,特别适合绿叶类菜的色泽保持。
结合图3、图4、图5,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负压热回收装置4,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负压热回收装置4包括离心风机401、热交换器402、隔热壳体403、高温烟气进口404、高温烟气出口405、蒸汽进口406和蒸汽出口407,所述离心风机401产生的负压迫使所述燃烧器2燃烧后的超高温空气通过高温烟气进口404进入热交换器402,所述蒸汽进口406输入的蒸汽温度为高温蒸汽,高温蒸汽经过热交换器402加热后蒸汽温度被加热至超高温,所述蒸汽出口407输出的蒸汽温度为超高温蒸汽,然后超高温蒸汽经与蒸汽出口407连通的超高温蒸汽输出管408引至锅体6内的超高温蒸汽释放管601,所述超高温蒸汽释放管601从而释放超高温蒸汽加热食物,被吸收热量的高温废烟气继续流动,由高温烟气出口405被排出并利用余热加热蒸汽发生器储水箱806内冷水。
使用时,离心风机401启动,产生的负压迫使燃烧后的高温废烟气(280-300℃左右)穿过热交换器402,经过热交换器402吸收后,传导至进入热交换器402的蒸汽被加热至超高温,并由蒸汽出口407通过超高温蒸汽输出管408引至锅体内的超高温蒸汽释放管601,所述超高温蒸汽释放管601从而释放超高温蒸汽加热锅体6内的食物。被吸收热量的高温废烟气继续流动,由离心风机401的高温烟气出口404被排出并利用余热加热蒸汽发生器储水箱806内冷水。高温废烟气所携带的热量被蒸汽吸收利用后,还能再次利用余热加热蒸汽发生器内冷水,使热效率利用率大大提高,节能环保。
结合图6到图9,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发生器燃烧机构8,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如图6到图9所示,节能型超高温蒸汽炒锅还包括蒸汽发生器燃烧机构8,所述蒸汽发生器燃烧机构8包括蒸汽发生器离心风机801、强排式炉头802、蒸发腔体803、泄压阀804、压力表805和蒸汽发生器储水箱806、注水口807、排水口808、蒸汽发生器蒸汽出口809、蒸汽发生器烟气出口810、机架811和电控箱812;
所述蒸汽发生器储水箱806设置有炒锅烟气入口8061、蒸汽发生器烟气入口8062,波纹管A8063、波纹管B8064和烟气出口8065;
所述炒锅烟气入口8061和负压热回收装置4的高温烟气出口405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烟气入口8062和蒸汽发生器烟气出口810连通。
使用时,蒸汽发生器储水箱806内的冷水由注水口807进入蒸发腔体803,强排式炉头802喷出火焰,蒸发腔体803内设有六根空心管,空心管增大导热面积,火焰热量随着六根空心管传导至蒸发腔体803内,水受热蒸发形成蒸汽,从蒸汽发生器蒸汽出口809导出,而烟气从蒸汽发生器顶部的蒸汽发生器烟气出口810排出,蒸汽发生器离心风机801产生的风压迫使烟气通过蒸汽发生器烟气入口8062导入蒸汽发生器储水箱806波纹管B8064,同时燃烧器2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负压热回收装置4的高温烟气出口405抽送至蒸汽发生器储水箱806的炒锅烟气入口8061,然后高温烟气进入波纹管A8063,所述波纹管A和波纹管B穿过蒸汽发生器储水箱体,高温烟气的余热由波纹管A和波纹管B传导至蒸汽发生器储水箱806内冷水,给冷水预加热。
通过以上所述可知
1、蒸汽发生器储水箱的第一道预加热:在强排式炉头802喷出火焰后,整个蒸汽发生器燃烧机构会形成一个循环,蒸汽发生器储水箱内806的冷水在注入蒸发腔体803时,已通过蒸汽发生器烟气进行了预加热,进一步的提高热效率的利用率,且节能环保。
2、蒸汽发生器储水箱的第二道预加热:燃烧器2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负压热回收装置4的高温烟气出口405抽送至蒸汽发生器储水箱806的炒锅烟气入口8061,然后高温烟气进入波纹管A8063,所述波纹管A和波纹管B穿过蒸汽发生器储水箱体,高温烟气的余热由波纹管A和波纹管B传导至蒸汽发生器储水箱806内冷水,高温烟气与低温的水进行热交换,从而使进入蒸发腔体803的水提升至一定的温度,预热的热水通过泵压入蒸发腔体803,再次快速加热形成蒸汽,并形成一定压力预先储存在蒸发腔体803内。
3、蒸气释放过程:当需要超高温蒸气时,在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电动球阀打开,预存在蒸发腔体803内的高温蒸气(101-120℃)通过管道快速释放,首先通过负压热回收装置4的热交换器402吸收热量,使得蒸汽被二次加热到超高温蒸汽(250-270℃)后通过超高温蒸汽输出管408和锅体内的超高温蒸汽释放管601引至旋转炒锅锅体6内,此时锅底的燃烧器2与锅内的超高温蒸汽同时对食物进行加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改常规的设计,降低锅外燃烧功率,通过特殊制备的超高温蒸汽,直接引入锅内,结构锅体的翻转,让干燥的低压超高温蒸汽(后面简称超高温蒸气)与食品直接接触加热。起到加热效率大副提升,如100KG土豆丝为例,3分钟可以完全熟化。常规的加热手段至少10分钟。
2、由于采用干燥的低压超高温蒸汽,使得加热的同时又少有冷凝水产生。即使产生,由于锅外同时还有一组燃烧器在加热,短时间内又会蒸发为蒸汽。从而在加速熟化的过程又不影响菜品的口感。相反,在蒸气氛围的保护下,又降低了菜品的氧化变色,特别适合绿叶类菜的色泽保持。
3、同时锅体的旋转使得菜品翻炒过程中与超高温蒸汽充分接触加热。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但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节能型超高温蒸汽炒锅,包括机架(1)、燃烧器(2)、负压热回收装置(4)、保温筒体(5)、锅体(6)和锅盖(7),所述保温筒体(5)安装机架(1)上,所述锅体(6)套设在保温筒体(5)内部,所述锅体(6)和保温筒体(5)之间有间隔空间,所述锅盖(7)安装在所述锅体(6)的顶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超高温蒸汽输出管(408)和超高温蒸汽释放管(601),所述超高温蒸汽输出管(408)一端与所述负压热回收装置(4)连接,另一端与超高温蒸汽释放管(601)连接;
所述燃烧器(2)设置在保温筒体(5)和锅体(6)的间隔空间内并处于锅体(6)下方,所述燃烧器(2)燃烧空气产生超高温进而加热所述锅体(6),所述锅体(6)内部设置有超高温蒸汽释放管(601);
所述保温筒体(5)上部设置有凹槽,所述负压热回收装置(4)密封镶嵌在所述保温筒体(5)上部的凹槽中;
所述负压热回收装置(4)用于吸收所述保温筒体(5)内的超高温空气的热量后,加热高温蒸汽到超高温蒸汽,通过超高温蒸汽输出管(408)引至锅体(6)内的超高温蒸汽释放管(601),所述超高温蒸汽释放管(601)从而释放超高温蒸汽加热锅体(6)内的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超高温蒸汽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热回收装置(4)包括离心风机(401)、热交换器(402)、隔热壳体(403)、高温烟气进口(404)、高温烟气出口(405)、蒸汽进口(406)和蒸汽出口(407),所述离心风机(401)产生的负压迫使所述燃烧器(2)燃烧后的超高温空气通过高温烟气进口(404)进入热交换器(402),所述蒸汽进口(406)输入的蒸汽温度为高温蒸汽,高温蒸汽经过热交换器(402)加热后蒸汽温度被加热至超高温,所述蒸汽出口(407)输出的蒸汽温度为超高温蒸汽,然后超高温蒸汽经与蒸汽出口(407)连通的超高温蒸汽输出管(408)引至锅体(6)内的超高温蒸汽释放管(601),所述超高温蒸汽释放管(601)从而释放超高温蒸汽加热食物,被吸收热量的高温废烟气继续流动,由高温烟气出口(405)被排出并利用余热加热蒸汽发生器储水箱内冷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超高温蒸汽炒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汽发生器燃烧机构(8),所述蒸汽发生器燃烧机构(8)包括蒸汽发生器离心风机(801)、强排式炉头(802)、蒸发腔体(803)、泄压阀(804)、压力表(805)和蒸汽发生器储水箱(806)、注水口(807)、排水口(808)、蒸汽发生器蒸汽出口(809)、蒸汽发生器烟气出口(810)、蒸汽发生器机架(811)和电控箱(812);
所述蒸汽发生器储水箱(806)设置有炒锅烟气入口(8061)、蒸汽发生器烟气入口(8062),波纹管A(8063)、波纹管B(8064)和烟气出口(8065);
所述炒锅烟气入口(8061)和负压热回收装置(4)的高温烟气出口(405)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烟气入口(8062)和蒸汽发生器烟气出口(81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型超高温蒸汽炒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机构(3),所述锅盖(7)为旋转锅盖,所述旋转锅盖安装在所述锅体(6)的顶部,所述旋转机构(3)安装在所述锅体(6)的尾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超高温蒸汽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2)燃烧空气产生高温的温度为280℃-30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超高温蒸汽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进口(406)进入的蒸汽温度为101℃-120℃的高温蒸汽,所述蒸汽出口(407)出去的蒸汽温度为250℃-270摄氏度的超高温蒸汽。
CN201721021935.3U 2017-08-15 2017-08-15 一种节能型超高温蒸汽炒锅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435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21935.3U CN208435274U (zh) 2017-08-15 2017-08-15 一种节能型超高温蒸汽炒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21935.3U CN208435274U (zh) 2017-08-15 2017-08-15 一种节能型超高温蒸汽炒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35274U true CN208435274U (zh) 2019-01-29

Family

ID=65095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21935.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435274U (zh) 2017-08-15 2017-08-15 一种节能型超高温蒸汽炒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3527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0463A (zh) * 2017-08-15 2017-10-24 南京乐鹰商用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超高温蒸汽炒锅
CN110367835A (zh) * 2019-08-07 2019-10-25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蒸汽发生器及应用其的蒸汽烹饪设备
CN110425600A (zh) * 2019-07-31 2019-11-08 安徽冠东科技有限公司 炉灶余热利用智能控制装置
CN110507161A (zh) * 2019-10-13 2019-11-29 周金 智能烹饪系统智能烹饪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0463A (zh) * 2017-08-15 2017-10-24 南京乐鹰商用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超高温蒸汽炒锅
CN110425600A (zh) * 2019-07-31 2019-11-08 安徽冠东科技有限公司 炉灶余热利用智能控制装置
CN110425600B (zh) * 2019-07-31 2020-11-10 绍兴金楚印染有限公司 炉灶余热利用智能控制装置
CN110367835A (zh) * 2019-08-07 2019-10-25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蒸汽发生器及应用其的蒸汽烹饪设备
CN110507161A (zh) * 2019-10-13 2019-11-29 周金 智能烹饪系统智能烹饪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35274U (zh) 一种节能型超高温蒸汽炒锅
CN104643904B (zh) 防串味蒸锅
CN105637291B (zh) 再热蒸汽发生装置
CN202015079U (zh) 蒸汽烤箱
CN201349957Y (zh) 节能环保蒸柜
CN205359185U (zh) 节能蒸烤一体箱
CN104913284B (zh) 一种快速高温加热装置
CN106108624A (zh) 新型蒸烤一体箱
CN100387172C (zh) 具有过热蒸汽产生装置的电蒸炉
CN214038455U (zh) Voc活性炭催化燃烧环保设备
CN107280463A (zh) 一种节能型超高温蒸汽炒锅
CN204363723U (zh) 高效燃气蒸烤一体机
CN210424982U (zh) 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
CN104688014A (zh) 家用电热式汽化加热器
CN202546831U (zh) 一种户用生物质半气化炉
CN2513482Y (zh) 速热不糊蒸煮锅
CN206964522U (zh) 一种海鲜蒸柜
CN201542404U (zh) 水循环尾汽利用装置
JPH0484081A (ja) ヒートポンプと過熱蒸気を併用して供給する冷熱・温熱・過熱蒸気供給システムと、それに用いる冷熱・温熱・過熱蒸気供給装置
CN214905886U (zh) 节能燃气蒸箱
CN206006893U (zh) 一种节能高效环保的三门蒸柜
CN205079280U (zh) 一种热回收炒炉系统
CN110477738A (zh) 一种烹饪装置及具有该烹饪装置的集成灶及其烘干方法
CN215777258U (zh) 一种高效燃气智能蒸饭箱
CN205535718U (zh)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蒸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40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