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14210U - 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14210U
CN208414210U CN201820996577.6U CN201820996577U CN208414210U CN 208414210 U CN208414210 U CN 208414210U CN 201820996577 U CN201820996577 U CN 201820996577U CN 208414210 U CN208414210 U CN 208414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die
cooling
optical glass
strip material
glass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9657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赫宝贵
吴缙伟
梁玉野
梁鉥
杨再彪
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DGM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DGM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DGM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DGM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9657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14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14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142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成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底模接料部位处冷却效果更好的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该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通过在底模上设置底模冷却装置,且使底模冷却装置的冷却接触部位与底模接料部位的底面贴合在一起,能够实现对底模接料部位进行强冷,使得在成型极薄规格的光学玻璃条料的过程中,底模接料部位处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避免出现粘模现象;同时,由于仅对底模的局部进行强冷,因此玻璃液在底模的边部具有足够的温度使其顺利摊开,保证了成型极薄规格的光学玻璃条料时其厚度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条料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光学玻璃的生产过程主要由熔炼、成型、退火、炸切等工序组成,其中成型工艺主要采用光学玻璃条料拉制成型技术;即熔融状态下的玻璃液经过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冷却固型,成型为所需规格的光学玻璃条料产品。
如图1所示,现有的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包括底模100、设置在底模100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侧模200、以及设置在底模100上并处于两个侧模200之间的堵头300,堵头300的前侧面的正下方所对应的底模100部位为底模接料部位,底模100内设有底模冷却腔,底模100后端设有分别与底模冷却腔连通的底模冷却进孔和底模冷却出孔。
现有的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其底模100虽然能够起到冷却固型作用,满足厚度在8-50mm的光学玻璃条料产品的生产需要,但是此种底模100在成型极薄规格(6±1mm)的光学玻璃条料产品时,往往表现出下料位置所对应的底模接料部位处冷却不足出现粘模,底模100边部温度过低使得玻璃液难以顺利摊开,导致厚度不一致的问题。
2)由于成型极薄规格的光学玻璃条料产品时,玻璃液在堵头300上停留的时间极端,现有的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其堵头300的冷却效果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底模接料部位处的冷却效果更好的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包括底模、设置在底模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侧模、以及设置在底模上并处于两个侧模之间的堵头,所述堵头的前侧面的正下方所对应的底模部位为底模接料部位;还包括底模冷却装置,所述底模冷却装置包括内部设有冷却腔的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设有冷却接触部位,装置主体的底部设有冷却进孔,装置主体的侧部设有冷却出孔;所述装置主体设置在底模的底部,且冷却接触部位与底模接料部位的底面贴合在一起。
进一步的是,所述堵头内设有堵头冷却腔,所述堵头冷却腔的形状与堵头的外形相一致。
进一步的是,所述堵头冷却腔与堵头的前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5mm。
进一步的是,所述冷却接触部位为设置在装置主体顶部的开口。
进一步的是,所述装置主体顶部的周侧设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底模冷却装置由穿过连接孔的连接件与底模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接法兰与底模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进一步的是,所述冷却出孔为两个,两个冷却出孔分别设于装置主体的左右两个侧面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底模接料部位的底面上设有温度采集孔,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温度采集管,所述温度采集管的上端处于温度采集孔中,温度采集管的下端处于装置主体的底面上并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的是,该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还包括温度采集器,所述温度采集器的探测端由温度采集管的下端进入并穿过温度采集管伸入至温度采集孔中。
进一步的是,所述温度采集器为热电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底模上设置底模冷却装置,且使底模冷却装置的冷却接触部位与底模接料部位的底面贴合在一起,能够实现对底模接料部位进行强冷,使得在成型极薄规格的光学玻璃条料的过程中,底模接料部位处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避免出现粘模现象;同时,由于仅对底模的局部进行强冷,因此玻璃液在底模的边部具有足够的温度使其顺利摊开,保证了成型极薄规格的光学玻璃条料时其厚度的均匀性。通过将堵头冷却腔设置为与堵头的外形相一致的结构,能够有效扩大腔体空间,并提高冷却的均匀性;使堵头冷却腔与堵头的前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5mm,能够有效提高堵头的冷却效果。通过设置温度采集孔和温度采集管能够方便温度采集器的探测端伸入至底模内部,以进行冷却温度监测,利于调节底模冷却装置的冷却量的大小,进而维持工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底模100、温度采集孔101、侧模200、堵头300、堵头冷却腔310、底模冷却装置400、装置主体410、冷却腔411、冷却进孔412、冷却出孔413、温度采集管4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包括底模100、设置在底模100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侧模200、以及设置在底模100上并处于两个侧模200之间的堵头300,堵头300的前侧面的正下方所对应的底模100部位为底模接料部位;还包括底模冷却装置400,底模冷却装置400包括内部设有冷却腔411的装置主体410,装置主体410的顶部设有冷却接触部位,装置主体410的底部设有冷却进孔412,装置主体410的侧部设有冷却出孔413;装置主体410设置在底模100的底部,且冷却接触部位与底模接料部位的底面贴合在一起。
本文的前后左右方向是以成型光学玻璃条料产品的过程中玻璃液在该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内的流向为向前的方向进行确定的。
其中,底模冷却装置400主要用于对底模接料部位进行局部强冷,以保证在该处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避免成型光学玻璃条料的过程中出现粘模现象;同时,能够使得玻璃液在底模100边部具有足够的温度使其顺利摊开,保证了成型极薄规格的光学玻璃条料时其厚度的均匀性。装置主体410的外形结构可以为多种,例如:圆形、方形、长方体形、菱形或异形等,通常为规则的多面体结构,优选为方形或长方体形;设在装置主体410内部的冷却腔411用于盛装冷却介质,以进行冷却;冷却介质可以是水、压缩空气、氮气等;冷却接触部位可以为多种,例如:由热传导性能优异的材料制作的传导板,又例如:设置在装置主体410顶部的开口;冷却进孔412和冷却出孔413分别用于冷却介质进、出冷却腔411;为了提高冷却效果,通常使冷却进孔412的出口端朝向冷却接触部位,并将冷却出孔413设置在装置主体410侧部的上方位置,这样利于冷却介质充分汇集于冷却接触部位对底模接料部位进行冷却,利于使热交换更充分。优选的,在装置主体410的左右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冷却出孔413,这样可以避免冷却介质向装置主体410的单侧汇集,保证了冷却的均匀性。
具体的,如图3所示,堵头300内设有堵头冷却腔310;为了扩大堵头冷却腔310的腔体空间并提高堵头300对玻璃液冷却的均匀性,将堵头冷却腔310设置为与堵头300的外形相一致的结构。
在上述基础上,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堵头300的冷却效果,优选使堵头冷却腔310与堵头300的前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5mm。堵头300的前侧面即为堵头300的工作面,是玻璃液下料时的落点。
具体的,再结合图2和图3所示,装置主体410顶部的周侧设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上设有连接孔;底模冷却装置400由穿过连接孔的连接件与底模100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基础上,为了避免冷却介质从连接处外泄,在连接法兰与底模100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通常由橡胶材料制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再如图3所示,底模接料部位的底面上设有温度采集孔101,装置主体410内设置有温度采集管420,温度采集管420的上端处于温度采集孔101中,温度采集管420的下端处于装置主体410的底面上并与外界连通。通过设置温度采集孔101和温度采集管420能够方便温度采集器的探测端伸入至底模100内部,以进行冷却温度监测,利于调节底模冷却装置400的冷却量的大小,进而维持工艺的稳定性。
具体的,该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还包括温度采集器,温度采集器的探测端由温度采集管420的下端进入并穿过温度采集管420伸入至温度采集孔101中。温度采集器可以为多种,例如:温度传感器、温度探测器等,优选为热电偶。
优选的,该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还包括冷却介质产生装置和控制系统,冷却介质产生装置的介质输出口与冷却进孔412连接,冷却出孔413与冷却介质产生装置的介质输入口连接;控制系统分别与温度采集器和冷却介质产生装置电连接,控制系统能够利用温度采集器实时反馈的温度数据对冷却介质产生装置的介质输出量进行控制,进而自动调节底模冷却装置400的冷却量的大小。
利用该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成型光学玻璃条料产品的过程如下:
1)根据需要成型的光学玻璃条料产品的规格选择合适大小的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并组装好;
2)玻璃液从出料管流出至上述成型模具上,自然摊开,经成型牵引至光学玻璃条料退火炉内;
3)根据温度采集器采集到的温度值对底模冷却装置400的冷却量的大小进行调节;
4)控制堵头300冷却量的大小,以控制玻璃液在堵头300前侧面上翻滚情况,即出现粘堵头300现象则增大冷却量,同时避免冷却量过大,以保证玻璃液翻滚的顺畅性;
5)光学玻璃条料产品在成型模具上完成冷却固型,经牵引炉牵引力带动下进入退火炉。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适用于成型光学玻璃条料产品,特别适用于成型厚度为6±1mm的极薄规格的光学玻璃条料产品。

Claims (10)

1.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包括底模(100)、设置在底模(100)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侧模(200)、以及设置在底模(100)上并处于两个侧模(200)之间的堵头(300),所述堵头(300)的前侧面的正下方所对应的底模(100)部位为底模接料部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模冷却装置(400),所述底模冷却装置(400)包括内部设有冷却腔(411)的装置主体(410),所述装置主体(410)的顶部设有冷却接触部位,装置主体(410)的底部设有冷却进孔(412),装置主体(410)的侧部设有冷却出孔(413);所述装置主体(410)设置在底模(100)的底部,且冷却接触部位与底模接料部位的底面贴合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300)内设有堵头冷却腔(310),所述堵头冷却腔(310)的形状与堵头(300)的外形相一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冷却腔(310)与堵头(300)的前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接触部位为设置在装置主体(410)顶部的开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410)顶部的周侧设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底模冷却装置(400)由穿过连接孔的连接件与底模(100)连接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法兰与底模(100)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出孔(413)为两个,两个冷却出孔(413)分别设于装置主体(410)的左右两个侧面上。
8.如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接料部位的底面上设有温度采集孔(101),所述装置主体(410)内设置有温度采集管(420),所述温度采集管(420)的上端处于温度采集孔(101)中,温度采集管(420)的下端处于装置主体(410)的底面上并与外界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采集器,所述温度采集器的探测端由温度采集管(420)的下端进入并穿过温度采集管(420)伸入至温度采集孔(101)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器为热电偶。
CN201820996577.6U 2018-06-26 2018-06-26 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 Active CN208414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6577.6U CN208414210U (zh) 2018-06-26 2018-06-26 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6577.6U CN208414210U (zh) 2018-06-26 2018-06-26 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14210U true CN208414210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06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96577.6U Active CN208414210U (zh) 2018-06-26 2018-06-26 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142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4376B (zh) 一种铅黄铜的连续挤压方法和设备
CN111391257A (zh) 一种电线插头立式注塑成型机
CN204981591U (zh) 光学玻璃条料成型装置
CN206357573U (zh) 一种恒温热流道模具
CN204198580U (zh) 一种溢流下拉法生产基板玻璃中的温度控制装置
CN208414210U (zh) 光学玻璃条料成型模具
CN205043108U (zh) 一种连续式高铁接触线高效制坯装置
CN207669688U (zh) 一种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
CN111559851B (zh) 一种光学玻璃方形坯料制备装置及坯料制备方法
CN212352772U (zh) 一种新型自动分模的模具
CN106862549B (zh) 一体化式不锈钢管生产线
CN104275763B (zh) 一种发泡制品的热压成型系统
CN204183805U (zh) 一种发泡制品的热压成型系统
CN103464349B (zh) 全自动热熔胶卧式注胶的注胶机
CN210450919U (zh) 新型铅酸蓄电池板栅连铸定模
CN107081416A (zh) 一种模具加工用冷却液可调速的滴加装置
CN207581649U (zh) 手机3d曲面玻璃屏加工用模具
CN206997735U (zh) 一种压铸机的射料装置
CN209664248U (zh) 一种电机后端盖模具
CN107840561B (zh) 玻璃挤压式二次拉板成型装置及其方法
CN201729775U (zh) 一种玻璃压延机用耐火唇砖
CN203947021U (zh) 一种分段式冷却设备
CN101214537B (zh) 带循环冷却水装置的铸铁锅生产设备及其压铸方法
CN204097317U (zh) 一种光学玻璃成型模具
CN217103570U (zh) 一种光学玻璃的预制件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