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12039U - 自行车驱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驱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12039U
CN208412039U CN201820395709.XU CN201820395709U CN208412039U CN 208412039 U CN208412039 U CN 208412039U CN 201820395709 U CN201820395709 U CN 201820395709U CN 208412039 U CN208412039 U CN 208412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bicycle
shaft
transmission
bev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957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智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12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120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使用链条,无落链问题的自行车驱动结构。其技术手段为:一种自行车驱动结构,能配合自行车应用,所述自行车驱动结构,包括第一齿轮组、变速齿轮箱、传动轴、第二齿轮组及变速拨盘;变速齿轮箱包括箱体、驱动轴、动力轴、驱动齿轮、可动臂、传递齿轮、动力齿轮、变速轴及凸轮片;本实用新型自行车驱动结构,配合应用在自行车上后,不需使用链条便能驱动,解决落链的问题,不易故障,使用寿命长,维护难度低。

Description

自行车驱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应用于自行车上的驱动结构,尤指一种自行车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骑自行车俨然已成为全民运动,骑自行车不但乐活减碳,现在自行车不单单只能做为一种交通工具,现在骑自行车还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从上下班通勤到锻炼身体,或是单纯的休闲娱乐。
骑自行车能预防大脑老化,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提高心肺功能,锻炼下肢肌力和增强全身耐力,不会使身体过度疲劳,对减轻信心理的压力及防止沮丧也有益处,而且由于周期性的有氧运动,消耗较多的热量,可收到显著的减肥效果,骑自行车的好处多多。
但是,骑自行车最讨厌的就是“落链”的问题,需要耗费额外的心力来修链条,修完不仅手脏,心情也跟着差,更浪费时间。
另外,因为传统链条外露,容易受到气候及外界的影响,卡满油污或泥沙,一但没有勤于保养,便容易发生链条生锈的问题,造成运转不顺,甚至是导致链条、大齿盘、前及后变速器及飞轮的损坏。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能解决前述问题,能再次发生问题的自行车驱动结构,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欲改进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链条,无落链问题的自行车驱动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及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是这样实现的,为一种自行车驱动结构,能配合自行车应用,所述自行车驱动结构,其包括有一能设于该自行车左、右两曲柄臂之间的第一齿轮组;一与该自行车车架连接,并与该第一齿轮组连接并连动的变速齿轮箱;一与该变速齿轮箱连接并连动的传动轴;一设于该自行车的后轮轴心处,并与该传动轴连接并连动的第二齿轮组;以及一设于该自行车的车手把处,通过变速线与该变速齿轮箱连接的变速拨盘;所述变速齿轮箱,其包括有一箱体、一驱动轴、一动力轴、若干个驱动齿轮、若干支可动臂、若干个传递齿轮、若干个动力齿轮、一变速轴、及若干片凸轮片;所述驱动轴设于该箱体内,并且一端与该第一齿轮组连接;所述动力轴设于该箱体内,平行于该驱动轴,并且一端与该传动轴连接;所述驱动齿轮轴设于该驱动轴上,并且各个该驱动齿轮齿若干皆不相同;所述可动臂排列枢设置于该箱体内一侧,并对应于该驱动齿轮,具有一与相对应的该凸轮片配合的抵顶部;所述传递齿轮对应于该可动臂而设置,与相应的该驱动齿轮和该动力齿轮配合;所述动力齿轮轴设于该动力轴上,并对应于该传递齿轮;所述变速轴设于该箱体内,并位于该驱动齿轮与该可动臂间,一端与该变速线连接;所述凸轮片间隔轴设于该变速轴上,并相对应于该可动臂,且各个该凸轮片皆相互错开,凹设有一与该抵顶部配合的凹陷部。
更具体的是,所述第一齿轮组,其还包括有一轴设于左、右两该曲柄臂之间的第一纵向伞齿轮、及一设于该驱动轴自由端并与该第一纵向伞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一横向伞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组,其还包括有一轴设于该后轮轴心处的第二纵向伞齿轮、及一设于该传动轴一端并与该第二纵向伞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横向伞齿轮。
更具体的是,所述传递齿轮,其相互间的齿数相同;所述动力齿轮,其相互间的齿数相同,但齿数少于该传递齿轮。
更具体的是,所述传动轴,其与该动力轴和该第二横向伞齿轮间,还分别设有一万向接头。
更具体的是,所述驱动齿轮,其齿数的设置方式,为由车头至车尾方向,以下列之一方式进行而设置:由少至多、由多至少。
更具体的是,所述第一齿轮组,其还具有一将该第一纵向伞齿轮和该第一横向伞齿轮包覆于内的第一壳体;所述变速齿轮箱,其还包括有一设于该箱体的开口、及一设于该开口处的箱盖;所述传动轴,其外还套设有一位于该箱体和该第二齿轮组间的轴壳套;所述第二齿轮组,其还具有一设于该轴壳套一侧,将该第二纵向伞齿轮和该第二横向伞齿轮包覆于内的第二壳体。
本实用新型可获以下几点优点: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驱动结构,利用第一齿轮组、变速齿轮箱、传动轴、第二齿轮组以及变速拨盘的配合,能让自行车不使用链条来驱动,一举解决落链的问题,有效地驱动自行车,还能变速应用,让骑乘者便于骑乘,不用担心会有难以应用的问题发现,而且最重要的是,整体装置与传统自行车的链条式驱动结构不同,不会裸露于外,无生锈问题,使用寿命长,维护难度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变速齿轮箱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中变速齿轮箱的一种使用状态下的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中变速齿轮箱的另一种使用状态下的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配合自行车时的实施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第一齿轮组 2A 开口
11 第一纵向伞齿轮 2B 箱盖
12 第一横向伞齿轮 3 传动轴
13 第一壳体 31 万向接头
2 变速齿轮箱 32 轴壳套
21 箱体 4 第二齿轮组
22 驱动轴 41 第二纵向伞齿轮
23 动力轴 42 第二横向伞齿轮
24 驱动齿轮 43 第二壳体
25 可动臂 5 变速拨盘
251 抵顶部 51 变速线
26 传递齿轮 10 曲柄臂
27 动力齿轮 20 车架
28 变速轴 30 后轮轴心
29 凸轮片 100 自行车驱动结构
291 凹陷部 200 自行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还具体呈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以下参考图式,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型态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图中揭示出,为一种自行车驱动结构,配合自行车200应用,所述自行车驱动结构100,其包括有一设于所述自行车200左、右两曲柄臂10之间的第一齿轮组1;一与所述自行车200车架20连接,并与所述第一齿轮组1连接并连动的变速齿轮箱2;一与所述变速齿轮箱2连接并连动的传动轴3;一设于所述自行车200的后轮轴心30处,并与所述传动轴3连接并连动的第二齿轮组4;以及一设于所述自行车200的车手把处,通过变速线51与所述变速齿轮箱2连接的变速拨盘5;所述变速齿轮箱2,其包括有一箱体21、一驱动轴22、一动力轴23、若干个驱动齿轮24、若干支可动臂25、若干个传递齿轮26、若干个动力齿轮27、一变速轴28、及若干片凸轮片29;所述驱动轴22设于所述箱体21内,并且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组1连接;所述动力轴23设于所述箱体21内,平行于所述驱动轴22,并且一端与所述传动轴3连接;所述驱动齿轮24轴设于所述驱动轴22上,并且各个所述驱动齿轮24齿数皆不相同;所述可动臂25排列枢设置于所述箱体21内一侧,并对应于所述驱动齿轮24,具有一与相对应的所述凸轮片29配合的抵顶部251;所述传递齿轮26对应于所述可动臂25而设置,与相应的所述驱动齿轮24和所述动力齿轮27配合;所述动力齿轮27轴设于所述动力轴23上,并对应于所述传递齿轮26;所述变速轴28设于所述箱体21内,并位于所述驱动齿轮24与所述可动臂25间,一端与所述变速线51连接;所述凸轮片29间隔轴设于所述变速轴28上,并相对应于所述可动臂25,且各个所述凸轮片29皆相互错开,凹设有一与所述抵顶部251配合的凹陷部291。
其中,通过第一齿轮组1、变速齿轮箱2、传动轴3、第二齿轮组4以及变速拨盘5的配合,组成本实用新型自行车驱动结构100,与传统自行车的链条式驱动结构大不相同,不使用链条来驱动自行车200,如图5所示一般,不但能有效地驱动自行车200,更一举解决生锈、落链的问题。
其次,变速齿轮箱2的应用,让自行车200能具有变速功能,让骑乘者便于骑乘,不用担心会有难以应用的问题发现,如图3、图4A和图4B所示,当骑乘者通过变速拨盘5带动变速线51,变速轴28便会转动,在凹陷部291内的抵顶部251会被凸轮片29所顶出,使可动臂25上升,让相应的传递齿轮26脱离对应的驱动齿轮24及动力齿轮27,随后,另一抵顶部251便会被对应的凸轮片29导入相应的凹陷部291内,使可动臂25下降,让相应的传递齿轮26与对应的驱动齿轮24及动力齿轮27相啮合,使其两者同向转动,达成动力输出及变速的目标,当下其他的驱动齿轮24及动力齿轮27为空转状态。
另外,最重要的是,整体装置不会裸露于外,与传统自行车的链条式驱动结构不同,让整体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不用担心维护问题,不易故障,非常地耐用。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一齿轮组1,其还包括有一轴设于左、右两所述曲柄臂10之间的第一纵向伞齿轮11、及一设于所述驱动轴22自由端并与所述第一纵向伞齿轮11相互啮合的第一横向伞齿轮12;所述第二齿轮组4,其还包括有一轴设于所述后轮轴心30处的第二纵向伞齿轮41、及一设于所述传动轴3一端并与所述第二纵向伞齿轮41相互啮合的第二横向伞齿轮42。
其中,通过第一纵向伞齿轮11、第一横向伞齿轮12,以及第二纵向伞齿轮41、第二横向伞齿轮42的利用,能将动力转90度输入、输出,让骑乘者能将脚踏动力顺利地传达到后轮。
请参阅图3、图4A和图4B,所述传递齿轮26,其相互间的齿数相同;所述动力齿轮27,其相互间的齿数相同,但齿数少于所述传递齿轮26。
其中,通过此种传递齿轮26、动力齿轮27的设置方式,让动力能顺利地被传递,而且只要变换驱动齿轮24,就能达到快速调整齿轮组合的目标,能便于应对不同的自行车车型,如公路车、越野车等。
请参阅图2,所述传动轴3,其与所述动力轴23和所述第二横向伞齿轮42间,还分别设有一万向接头31。
其中,通过万向接头31的应用,让本实用新型自行车驱动结构100,能对应不同的自行车200,让动力能有效地传递,不用担心会因为车型不同,而发生不能应用的问题。
请参阅图3、图4A和图4B,所述驱动齿轮24,其齿数的设置方式,为由车头至车尾方向,以下列之一方式进行而设置:由少至多、由多至少(图中未揭示)。
其中,通过不同的驱动齿轮24齿数设置方式应用,让本实用新型自行车驱动结构100能配合不同的应用,使业者能针对不同的自行车200,提供有效的应用,以发挥出对应的变速效果。
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齿轮组1,其还具有一将所述第一纵向伞齿轮11和所述第一横向伞齿轮12包覆于内的第一壳体13;所述变速齿轮箱2,其还包括有一设于所述箱体21的开口2A、及一设于所述开口2A处的箱盖2B;所述传动轴3,其外还套设有一位于所述箱体2A和所述第二齿轮组4间的轴壳套32;所述第二齿轮组4,其还具有一设于所述轴壳套32一侧,将所述第二纵向伞齿轮41和所述第二横向伞齿轮42包覆于内的第二壳体43。
其中,通过第一壳体13、箱盖2B、轴壳套32及第二壳体43的应用,有效保护内部的装置,还能在各装置内填充润滑油,不但能避免发生故障,还能免除装置积灰、生锈的烦恼,更容易维护,不用频繁地上油。
以上依据图示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自行车驱动结构,配合自行车(200)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行车驱动结构(100),其包括有一设于所述自行车(200)左、右两曲柄臂(10)之间的第一齿轮组(1);
一与所述自行车(200)车架(20)连接,并与所述第一齿轮组(1)连接并连动的变速齿轮箱(2);
一与所述变速齿轮箱(2)连接并连动的传动轴(3);
一设于所述自行车(200)的后轮轴心(30)处,并与所述传动轴(3)连接并连动的第二齿轮组(4);以及
一设于所述自行车(200)的车手把处,通过变速线(51)与所述变速齿轮箱(2)连接的变速拨盘(5);
所述变速齿轮箱(2),其包括有一箱体(21)、一驱动轴(22)、一动力轴(23)、若干个驱动齿轮(24)、若干支可动臂(25)、若干个传递齿轮(26)、若干个动力齿轮(27)、一变速轴(28)、及若干片凸轮片(29);
所述驱动轴(22)设于所述箱体(21)内,并且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组(1)连接;
所述动力轴(23)设于所述箱体(21)内,平行于所述驱动轴(22),并且一端与所述传动轴(3)连接;
所述驱动齿轮(24)轴设于所述驱动轴(22)上,并且各个所述驱动齿轮(24)的齿数皆不相同;
所述可动臂(25)排列枢设置于所述箱体(21)内一侧,并对应于所述驱动齿轮(24),具有一与相对应的所述凸轮片(29)配合的抵顶部(251);
所述传递齿轮(26)对应于所述可动臂(25)而设置,与相应的所述驱动齿轮(24)和所述动力齿轮(27)配合;
所述动力齿轮(27)轴设于所述动力轴(23)上,并对应于所述传递齿轮(26);
所述变速轴(28)设于所述箱体(21)内,并位于所述驱动齿轮(24)与所述可动臂(25)间,一端与所述变速线(51)连接;
所述凸轮片(29)间隔轴设于所述变速轴(28)上,并相对应于所述可动臂(25),且各个所述凸轮片(29)皆相互错开,凹设有一与所述抵顶部(251)配合的凹陷部(2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1),其还包括有一轴设于左、右两所述曲柄臂(10)之间的第一纵向伞齿轮(11)、及一设于所述驱动轴(22)自由端并与所述第一纵向伞齿轮(11)相互啮合的第一横向伞齿轮(12);
所述第二齿轮组(4),其还包括有一轴设于所述后轮轴心(30)处的第二纵向伞齿轮(41)、及一设于所述传动轴(3)一端并与所述第二纵向伞齿轮(41)相互啮合的第二横向伞齿轮(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齿轮(26),其相互间的齿数相同;
所述动力齿轮(27),其相互间的齿数相同,但齿数少于所述传递齿轮(26)。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行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3),其与所述动力轴(23)和所述第二横向伞齿轮(42)间,还分别设有一万向接头(31)。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行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24),其齿数的设置方式,为由车头至车尾方向,以下列之一方式进行而设置:由少至多、由多至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1),其还具有一将所述第一纵向伞齿轮(11)和所述第一横向伞齿轮(12)包覆于内的第一壳体(13);
所述变速齿轮箱(2),其还包括有一设于所述箱体(21)的开口(2A)、及一设于所述开口(2A)处的箱盖(2B);
所述传动轴(3),其外还套设有一位于所述箱体(21)和所述第二齿轮组(4)间的轴壳套(32);
所述第二齿轮组(4),其还具有一设于所述轴壳套(32)一侧,将所述第二纵向伞齿轮(41)和所述第二横向伞齿轮(42)包覆于内的第二壳体(43)。
CN201820395709.XU 2017-11-10 2018-03-22 自行车驱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1203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6788 2017-11-10
TW106216788U TWM559284U (zh) 2017-11-10 2017-11-10 自行車驅動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12039U true CN208412039U (zh) 2019-01-22

Family

ID=62950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9570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12039U (zh) 2017-11-10 2018-03-22 自行车驱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12039U (zh)
TW (1) TWM559284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9284U (zh) 2018-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78C (zh) 自行车轮毂动力变换装置
CN102470911B (zh) 无链条自行车用动力传递装置
CN103562058B (zh) 带有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变速单元
US20100130319A1 (en) Belt and chain drive with kidney-shaped traction means
CN208412039U (zh) 自行车驱动结构
CN106985963A (zh) 单轮驱动三挡变速装置
CN205554503U (zh) 一种骑行车轴传动装置
CN204784474U (zh) 一种电动赛车减速箱
CN105927724B (zh) 人力杠杆摇臂液压传动双驱动变速动力装置
CN201009982Y (zh) 调速无链自行车
CN208102247U (zh) 一种单轮驱动两挡全自动变速器
CN213566340U (zh) 一种齿轮自行车
CN201189941Y (zh) 电动自行车传动装置
CN2169593Y (zh) 双速飞轮
CN100374348C (zh) 划船式健身自行车
CN2920808Y (zh) 一种自行车中轴机构
CN201179948Y (zh) 无链自行车
CN2835077Y (zh) 新型自行车变速箱
CN215409854U (zh) 一种改进结构的单向器
CN201023628Y (zh) 系统变速电动自行车
CN205469642U (zh) 一种自行车前驱动传动机构
CN112373618B (zh) 一种手自一体式电动三轮车
CN200985061Y (zh) 一种双向踏动变速自行车
CN2199930Y (zh) 一种后轮直接驱动式微型车辆助行器
CN20768731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变速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