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08401U - 一种卧式编织软管牵引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式编织软管牵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08401U
CN208408401U CN201820777883.0U CN201820777883U CN208408401U CN 208408401 U CN208408401 U CN 208408401U CN 201820777883 U CN201820777883 U CN 201820777883U CN 208408401 U CN208408401 U CN 208408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hose
clamp system
transfer assembly
rack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778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玉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osu Mach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osu Mach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osu Mach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osu Mach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778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08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08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084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编织软管牵引机,应用在牵引装置领域中,解决了编织软管进入牵引机前容易晃动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夹紧机构以及驱动夹紧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位于夹紧机构进料端的引导机构,引导机构包括沿夹紧机构宽度方向设置的引导基座以及对称设置在引导基座上且用于限制编织软管晃动的两个引导筒,引导筒与引导基座滑移连接,首先移动引导基座上的引导筒,将引导筒夹住编织软管,再将编织软管引入夹紧机构,驱动机构驱动夹紧机构牵引编织软管向前移动,最后将编织软管牵引出,引导筒将进入夹紧机构的编织软管进行夹紧,避免编织软管产生晃动,便于夹紧机构牵引编织软管。

Description

一种卧式编织软管牵引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牵引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卧式编织软管牵引机。
背景技术
编织软管牵引机是一种在编织过程中将编织软管牵引出的机器,同时起到导向作用,编织软管质量与牵引机的牵引力有关。目前,现有专利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431080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自动张紧机构的新型钢丝牵引机,主要包括有动力机构、钢丝绳压紧机构、牵引皮带张紧机构,动力机构主要包括电机、V带轮、V带轮轴、齿轮、联轴器、轴承、上、下牵引带轮等,所述的压紧装置的滚子组中每个滚子两端安装一对深沟球轴承;钢丝与编织软管在传送过程中,均需要牵引机构对其进行夹紧牵引,且均为长条状,所以在钢丝或编织软管导入该装置之前,处于悬空状态,有可能产生晃动,不利于钢丝或编织软管导入该装置中,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编织软管牵引机,有利于避免编织软管产生晃动,提高编织软管进入夹紧机构前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卧式编织软管牵引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夹紧机构以及驱动夹紧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位于夹紧机构进料端的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包括沿夹紧机构宽度方向设置的引导基座以及对称设置在引导基座上且用于限制编织软管晃动的两引导筒,所述引导筒与引导基座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移动引导基座上的引导筒,将引导筒夹住编织软管,将编织软管引入夹紧机构,驱动机构驱动夹紧机构牵引编织软管向前移动,最后将编织软管牵引出,引导筒将进入夹紧机构的编织软管进行夹紧,避免编织软管产生晃动,便于夹紧机构牵引编织软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基座包括有滚筒,以及转动设置在滚筒内的丝杠,所述丝杠接近两端的杆壁上分别设有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滚筒的筒壁顶部沿轴向贯穿设有第一腰形孔,两所述引导筒内转动设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底部伸入第一腰形孔分别与第一螺纹、第二螺纹通过第一螺母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根据编织软管直径转动滚筒内的丝杠,带动两个第一螺母分别沿着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螺纹移动,进而带动引导筒同时相对或相反运动,最终夹住编织软管,夹紧机构将编织软管向前牵引,方便操作人员迅速的移动引导筒,可以防止编织软管在水平方向上晃动,保持编织软管在水平方向的稳定,方便夹紧机构牵引编织软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筒靠近第一螺纹的一端设有端盖,所述丝杠穿过端盖连接有的圆形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圆形手轮转动丝杠,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筒在远离沿夹紧机构一侧延伸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滚筒上远离端盖一端的支撑板、沿支撑板长度方向接连设置的两个腰形轨道以及分别与腰形轨道滑移连接的导向辊,两所述导向辊平行设置且向着引导筒一侧延伸,所述导向辊内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伸出导向辊一端穿过腰形轨道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旋松第二螺母,根据编织软管直径将两个导向辊在第一腰形轨道和第二腰形轨道上滑移,夹住编织软管后,再将第二螺母旋紧,夹紧机构将编织软管向前牵引,导向辊在竖直方向上将编织软管夹住,以此进一步保证编织软管的稳定性,有利于编织软管顺利进入夹紧机构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传送组件、第二传送组件、设置在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下方的若干个滑块、设置在机架上且与滑块滑动连接的导轨以及用于推动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移动的推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编织软管进入夹紧机构时,推动组件推动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下方的滑块沿着导轨上移动,将编织软管夹紧,从而保证设备可以自动将编织软管夹紧,避免人工操作,提高设备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包括有与滑块连接的下盖板、与下盖板相对设置的上盖板、转动连接在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分别连接于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的传送带以及分别与上盖板和下盖板转动连接且位于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的若干个张紧带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带轮带动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上的皮带转动,同时从动带轮和张紧带轮也随着皮带转动而转动,通过张紧带轮张紧皮带,进而增大皮带与编织软管之间的摩擦力,将编织软管顺利的向前牵引;同时采用带传动,产生的噪声小而且可以传动平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有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以及分别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分别与第一传送组件的上盖板和下盖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分别与第二传送组件的上盖板和下盖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移动上盖板、下盖板,从而可以带动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来回移动,进而能够自动夹紧编织软管,气缸产生的压紧力比较均匀且调整方便、柔性好,可以提高编织软管质量,减少废品;也可以根据编织软管的直径,移动上盖板、下盖板,改变皮带之间的距离,提高机器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位于夹紧机构下方设有机架平板,所述机架平板上转动设有齿轮,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的下盖板下分别设有轮齿相对且同时与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齿条、第二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第一齿条、第二齿条沿齿轮相反方向移动,保证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在机架平板上能够同时分开或闭合,提高了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移动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电机、与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的第一输出轴,与第一输出轴同步转动的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远离电机一端分别设有输出带轮,所述机架平板位于主动带轮下方设有第二腰形孔,两所述主动带轮内均设有转动轴,两所述转动轴穿过第二腰形孔的一端均连接有输入带轮,所述输出带轮分别与输入带轮带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的电机轴驱动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转动,以此带动输出带轮转动,输出带轮通过带连接带动输入带轮转动,最后驱动主动带轮转动,可以稳定且有效的将动力输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机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夹紧机构的进料端和出料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紧机构将编织软管牵引出再通过出料端的引导机构固定编织软管,编织软管可以顺利进入下一个工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编织软管牵引机,通过引导筒在引导基座上移动,将编织软管在水平方向上夹紧,避免编织软管在进入夹紧机构之前发生晃动,驱动机构驱动夹紧机构将编织软管向前牵引,可以对进入夹紧机构的编织软管有牵引和稳定的作用;
2、通过导向机构的导向辊对编织软管在竖直方向上进行限位,可以进一步避免编织软管在进入夹紧机构之前发生晃动;
3、根据编织软管的直径,通过推动组件分别推动第一传送组件、第二传送组件移动,实现编织软管夹紧,增加机器的广泛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体现实施例中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体现实施例中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体现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体现实施例中引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体现实施例中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体现实施例中推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夹紧机构;21、第一传送组件;22、第二传送组件;23、主动带轮;24、从动带轮;25、上盖板;26、下盖板;27、张紧带轮;28、传送带;3、驱动机构;31、电机;32、第一输出轴;33、主动齿轮;34、从动齿轮;35、输出带轮;36、第二输出轴;4、引导机构;5、引导基座;51、滚筒;511、第一腰形孔;52、端盖;53、丝杠;54、圆形手轮;55、第一螺纹;56、第二螺纹;6、引导筒;61、安装轴;62、第一螺母;63、第二螺母;7、导向机构;71、支撑板;72、腰形轨道;73、导向辊;731、连接轴;8、齿轮;9、导轨;10、第一齿条;101、第二齿条;11、滑块;12、第二腰形孔;13、转动轴;14、输入带轮;15、推动组件;17、第一气缸;18、第二气缸;19、第一连接架;20、第二连接架;201、机架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考图1,一种卧式编织软管牵引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夹紧机构2、驱动夹紧机构2运动的驱动机构3以及分别位于夹紧机构2进料端和出料端的引导机构4,引导机构4包括有沿夹紧机构2宽度方向设置的引导基座5,以及设置在引导基座5上且用来限制编织软管晃动的引导筒6,引导筒6与引导基座5滑移连接;根据编织软管直径,调节引导筒6之间的距离,以此来夹住编织软管,将编织软管引入夹紧机构2间,驱动机构3驱动夹紧机构2带动编织软管向前移动。
参考图2,夹紧机构2包括对称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一传送组件21、第二传送组件22、设置在第一传送组件21和第二传送组件22下方的若干个滑块11、设置在机架1上且与滑块11滑动连接的导轨9以及用于推动第一传送组件21和第二传送组件22移动的推动组件15;根据编织软管直径,推动组件15推动第一传送组件21和第二传送组件22下方的滑块11在导轨9上滑动,保证第一传送组件21和第二传送组件22能够平稳的同时分开或闭合,以此来夹住编织软管。
参考图3,第一传送组件21和第二传送组件22包括有与滑块11(图2)连接的下盖板26、与下盖板26相对设置的上盖板25、转动连接在上盖板25和下盖板26之间的主动带轮23和从动带轮24、连接于主动带轮23与从动带轮24的传送带28以及分别与上盖板25和下盖板26转动连接且位于主动带轮23与从动带轮24之间的若干个张紧带轮27,优选的,传送带28采用同步皮带,优选的,采用9个张紧带轮27,优选的,主动带轮23、从动带轮24和张紧带轮27均为同步带轮;主动带轮23通过传送带28带动从动带轮24和张紧带轮27转动,张紧带轮27张紧传送带28,利用传送带28与编织软管之间的摩擦力,将编织软管顺利向前牵引。
参考图3,机架1上位于夹紧机构2(图1)下方设有机架平板201,机架平板201上设有齿轮8,下盖板26下分别设有轮齿相对且同时与齿轮8啮合的第一齿条10和第二齿条101;当推动组件15(图2)同时拉开或推动第一传送组件21、第二传送组件22在相反方向滑动时,第一齿条10和第二齿条101沿齿轮8相反方向移动。
参考图4,驱动机构3包括有电机31,与电机31的电机轴连接的第一输出轴32,与第一输出轴32同步转动的第二输出轴36,第一输出轴32和第二输出轴36分别连接有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34和从动齿轮35,第一输出轴32和第二输出轴36远离电机31一端分别安装有输出带轮35,机架平板201位于主动带轮23下方开设第二腰形孔12(图3),两主动带轮23内均连接有转动轴13(图3),两转动轴13穿过第二腰形孔12的一端均连接有输入带轮14,输出带轮35与输入带轮14分别通过皮带连接;电机31的电机轴依次带动第一输出轴32转动、主动轮33、从动轮34、第二输出轴36转动,以此来带动输出带轮35转动,再通过皮带传动带动输入带轮14转动,最后驱动第一传送组件21和第二传送组件22运动。
参考图5,引导基座5包括有滚筒51,以及转动设置在滚筒51内的丝杠53,丝杠53接近两端的杆壁上分别开设有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55和第二螺纹56,滚筒51的筒壁顶部沿其轴向方向贯穿设有第一腰形孔511,两个引导筒6内转动设有安装轴61,安装轴61底部伸入第一腰形孔511分别与第一螺纹55、第二螺纹56通过第一螺母62螺纹连接,滚筒51靠近第一螺纹55一端装有端盖52,丝杠53穿过端盖52连接有圆形手轮54;操作人员转动圆形手轮54,根据编织软管直径转动丝杠53,丝杠53带动引导筒6同时相对或相反运动,将编织软管夹住,可以保证编织软管在水平方向的稳定,编织软管进入夹紧机构中,引导筒6随着编织软管向前移动而在安装轴61上转动。
参考图6,滚筒51在远离夹紧机构2(图1)一侧延伸设有导向机构7,导向机构7包括设置在在滚筒51上远离端盖52一端的支撑板71,沿支撑板71长度方向接连设置的两个腰形轨道72,以及分别与腰形轨道滑移连接的导向辊73,两个导向辊73平行设置且向引导筒6一侧延伸,两个导向辊73内设有连接轴731,连接轴731与导向辊73转动连接,连接轴731延伸出导向辊73的一端穿过腰形轨道72与第二螺母63螺纹连接;根据编织软管的直径,旋松第二螺母63来调节导向辊73之间的距离,将编织软管夹住后再旋紧编织软管,可以保证编织软管的竖直方向上的稳定,根据引导筒6和导向辊73分别对编织软管的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固定,进一步保证了编织软管的稳定性。
参考图7,推动组件15包括有第一气缸17、第二气缸18以及分别与第一气缸17和第二气缸18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一连接架19和第二连接架20,第一连接架19分别与第一传送组件21的上盖板25和下盖板26连接,第二连接架20分别与第二传送组件22的上盖板25和下盖板26连接;第一气缸17和第二气缸18根据编织软管直径,推动第一传送组件21和第二传送组件22移动,下盖板26的滑块11(图2)在导轨9(图2)上滑动,同时推动第一齿条10(图3)和第二齿条101(图3)沿齿轮8(图3)前后移动,以此来夹紧编织软管,增加了牵引机的适用广泛性。
工作原理:根据编织软管直径,移动引导基座5上的引导筒6,同时移动导向机构7上的导向辊73,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稳定编织软管,推动组件15推动夹紧机构2夹紧编织软管,驱动机构3驱动夹紧机构2牵引编织软管向前移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卧式编织软管牵引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夹紧机构(2)以及用于驱动夹紧机构(2)运动的驱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位于夹紧机构(2)进料端的引导机构(4),所述引导机构(4)包括沿夹紧机构(2)宽度方向设置的引导基座(5)以及对称设置在引导基座(5)上且用于限制编织软管晃动的两引导筒(6),所述引导筒(6)与引导基座(5)滑移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编织软管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基座(5)包括有滚筒(51)以及转动设置在滚筒(51)内的丝杠(53),所述丝杠(53)接近两端的杆壁上分别设有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55)和第二螺纹(56),所述滚筒(51)的筒壁顶部沿轴向贯穿设有第一腰形孔(511),两所述引导筒(6)内转动设有安装轴(61),所述安装轴(61)的底部伸入第一腰形孔(511)分别与第一螺纹(55)、第二螺纹(56)通过第一螺母(62)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编织软管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51)靠近第一螺纹(55)的一端设有端盖(52),所述丝杠(53)穿过端盖(52)连接有圆形手轮(5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式编织软管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51)在远离夹紧机构(2)一侧延伸设有导向机构(7),所述导向机构(7)包括设置在滚筒(51)上远离端盖(52)一端的支撑板(71)、沿支撑板(71)长度方向接连设置的两个腰形轨道(72)以及分别与腰形轨道(72)滑移连接的两导向辊(73),两所述导向辊(73)平行设置且向着引导筒(6)一侧延伸,所述导向辊(73)内设有连接轴(731),所述连接轴(731)伸出导向辊(73)一端穿过腰形轨道(72)与第二螺母(63)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编织软管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2)包括对称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一传送组件(21)、第二传送组件(22)、设置在第一传送组件(21)和第二传送组件(22)下方的若干个滑块(11)、设置在机架(1)上且与滑块(11)滑动连接的导轨(9)以及用于推动第一传送组件(21)和第二传送组件(22)移动的推动组件(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卧式编织软管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21)和第二传送组件(22)包括有与滑块(11)连接的下盖板(26)、与下盖板(26)相对设置的上盖板(25)、转动连接在上盖板(25)和下盖板(26)之间的主动带轮(23)和从动带轮(24)、连接于主动带轮(23)与从动带轮(24)的传送带(28)以及分别与上盖板(25)和下盖板(26)转动连接且位于主动带轮(23)和从动带轮(24)之间的若干个张紧带轮(2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卧式编织软管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15)包括有第一气缸(17)、第二气缸(18)以及分别与第一气缸(17)和第二气缸(18)的活塞杆相连的第一连接架(19)和第二连接架(20),所述第一连接架(19)分别与第一传送组件(21)的上盖板(25)和下盖板(26)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20)分别与第二传送组件(22)的上盖板(25)和下盖板(26)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卧式编织软管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位于夹紧机构(2)下方设有机架平板(201),所述机架平板(201)上转动设有齿轮(8),所述第一传送组件(21)和第二传送组件(22)的下盖板(26)下分别设有轮齿相对且同时与齿轮(8)啮合的第一齿条(10)和第二齿条(1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卧式编织软管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有电机(31)、与电机(31)的电机轴连接的第一输出轴(32),与第一输出轴(32)同步转动的第二输出轴(36),所述第一输出轴(32)和第二输出轴(36)远离电机(31)一端分别设有输出带轮(35),所述机架平板(201)位于主动带轮(23)下方设有第二腰形孔(12),两所述主动带轮(23)内均设有转动轴(13),两所述转动轴(13)穿过第二腰形孔(12)的一端均连接有输入带轮(14),所述输出带轮(35)分别与输入带轮(14)带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编织软管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机构(4)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夹紧机构(2)的进料端和出料端。
CN201820777883.0U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卧式编织软管牵引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08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77883.0U CN208408401U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卧式编织软管牵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77883.0U CN208408401U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卧式编织软管牵引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08401U true CN208408401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12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7788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08401U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卧式编织软管牵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0840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4613A (zh) * 2020-06-01 2020-09-08 苏州煊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夹持装置及自动化设备
CN112936816A (zh) * 2021-02-25 2021-06-11 乐陵东峰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丝软管生产线
CN115021152A (zh) * 2022-08-05 2022-09-06 山东达驰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海底电缆安装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4613A (zh) * 2020-06-01 2020-09-08 苏州煊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夹持装置及自动化设备
CN112936816A (zh) * 2021-02-25 2021-06-11 乐陵东峰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丝软管生产线
CN115021152A (zh) * 2022-08-05 2022-09-06 山东达驰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海底电缆安装设备
CN115021152B (zh) * 2022-08-05 2022-10-25 山东达驰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海底电缆安装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08401U (zh) 一种卧式编织软管牵引机
CN209685014U (zh) 收线机
CN207108087U (zh) 成品电缆成卷机构
CN204474025U (zh) 一种牵伸送丝装置
CN209619552U (zh) 一种高效压紧牵伸机构
CN110883646A (zh) 一种采用铸造方式制作的弯管表面打磨设备
CN207872752U (zh) 一种铝型材生产线用牵引装置
CN108382923A (zh) 配套于焊丝机的焊丝装桶装置
CN109193475A (zh) 建筑施工线管穿线引线方法
CN207177307U (zh) 自动钢筋绑扎机
CN208879582U (zh) 一种用于ffc线缆的ccd圆刀分条机
CN204199080U (zh) 一种非织造布在线分切设备
CN108000922A (zh) 一种医疗妇科用废弃棉垫高效型压实器
CN107399641A (zh) 一种成绞机
CN214772420U (zh) 一种牵引导向装置
CN208820368U (zh) 手电钻驱动式简易旋转穿线机
CN220129512U (zh) 一种塑料膜平整机构
CN209304958U (zh) 二套紧压式牵引的专用装置
CN209601775U (zh) 一种卷布机速度调节装置
CN113213072A (zh) 一种输送带张紧力自动检测与调节装置
CN207986382U (zh) 配套于焊丝机的焊丝装桶装置
CN211030795U (zh) 一种聚乙烯混合材料拉伸装置
CN112658827A (zh) 一种加工用棒材管材抛光打磨装置
CN219882633U (zh) 一种复合式多功能割胶机
CN208290880U (zh) 牵引装置的胀紧调节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