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04195U - 一种锅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04195U
CN208404195U CN201721730515.2U CN201721730515U CN208404195U CN 208404195 U CN208404195 U CN 208404195U CN 201721730515 U CN201721730515 U CN 201721730515U CN 208404195 U CN208404195 U CN 2084041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rubber
pot
pot cover
rest area
cookw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3051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王昌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3051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041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04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041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具,包括锅盖和内壁设有涂层的锅体,锅体在锅沿处形成供锅盖盖合的放置区,所述放置区表面为涂层,所述锅盖包括基体,基体外周缘设有胶圈,锅盖依靠自重压紧胶圈以盖合在放置区的涂层上。避免较重的锅盖碰坏锅体的涂层。

Description

一种锅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具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炖锅的锅体与锅盖多为搪瓷结构,搪瓷层硬度高,耐磨性较好。搪瓷层的不粘性相比于不粘的涂层来说较差,因此现有锅体在炖煮后易粘锅,较难清洗。而锅体内壁采用不粘的涂层时,在炖煮过程中,由于蒸汽排出会不断顶起锅盖,锅盖上下抖动将不断敲击锅体锅沿。然而,由于锅盖重量较重,易使涂层遭到破坏而脱落。除不粘涂层外,其它涂层也一样,在长期硬性且力道较大的碰撞过程中,容易脱落。
因而,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具,避免锅体和锅盖的硬性碰撞,防止较重的锅盖碰坏锅体的涂层。
还提供一种应用有该锅具的烹饪器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锅具,包括锅盖和内壁设有涂层的锅体,锅体在锅沿处形成供锅盖盖合的放置区,所述放置区表面为涂层,所述锅盖包括基体,基体外周缘设有胶圈,锅盖依靠自重压紧胶圈以盖合在放置区的涂层上。
在锅盖上设有胶圈,并依靠较重的锅盖,将胶圈压紧以使锅盖自身盖合在放置区的涂层上。锅盖借助胶圈与涂层柔性接触,有效避免了拿放或者烹饪过程中,重量较重的基体对涂层的破坏。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圈和放置区之间具有将锅体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连通的蒸汽通道。在烹饪沸腾时,产生的蒸汽从该蒸汽通道流出,避免锅体内部气压过大而顶起锅盖,防止烹饪过程中锅盖的上下抖动。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圈下表面或者放置区设有凸出部,凸出部将胶圈架高而使胶圈下表面和放置区表面之间形成蒸汽通道;或者,所述胶圈下表面或者放置区设有内凹部,内凹部形成蒸汽通道。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圈的下表面具有和放置区表面形状对应的压接段,放置区具有与锅体内壁连接的弯曲段,所述压接段延伸至该弯曲段。通过形状和放置区表面对应的压接段,并且压接段延伸至放置区的弯曲段处,从而保证锅盖在平移过程中,基体的其它部位不会碰触到涂层。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锅体在锅沿处形成向外的翻边,翻边的上表面作为所述放置区。锅体直接在锅沿处形成翻边,将翻边作为锅盖放置区,外形简洁,工艺简单。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锅盖为搪瓷锅盖,外周缘的下表面具有烧结架痕,所述胶圈覆盖于所述烧结架痕上;所述锅盖厚度为2.5-5mm。搪瓷锅盖制作过程中需经过烧结工艺,锅盖在烧结过程中具有支撑留下的烧结架痕,将支撑点选择为锅盖的外周缘,因此在安装胶圈后,胶圈即可将烧结架痕遮盖,从而改善外观。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周缘的下表面沿周向设有一圈安装槽,胶圈安装于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卡住胶圈的卡沿。胶圈安装于安装槽,通过卡沿卡住胶圈以防止其脱落。另外,胶圈安装在外周缘的下表面,锅盖盖合后,胶圈隐藏锅盖和锅体之间而不易被观察到,视觉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具有内侧边和外侧边,内侧边形成所述卡沿,所述卡沿位于锅体的内侧壁之内。为了避免卡沿和涂层接触,将卡沿设置于侧边且位于锅体的内侧壁之内,从而避免锅盖盖合后,卡沿碰触的涂层。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周缘的下表面沿周向设有一圈安装槽,安装槽具有内侧边和外侧边,胶圈的内端对应内侧边设有卡槽,卡槽卡于内侧边以使胶圈固定于安装槽,所述内侧边和胶圈的内端位于锅体的内侧壁之内。胶圈通过自身的卡槽卡设于安装槽上,简化了安装槽结构,将内侧边和胶圈的内端设置为位于锅体的内侧壁之内,给予二者足够的安装空间,同时还可避免胶圈的内端和锅体内侧壁之间接触而发生挤压,导致卡槽脱离安装槽的内侧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种烹饪器具,其内锅采用如上所述锅具的锅体;所述锅盖在烹饪过程中或者锅体从烹饪器具中取出后,与所述锅体配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锅具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锅具实施例一分解后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锅具实施例二锅盖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锅具实施例三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5局部B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锅具实施例三分解后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锅体10,翻边101,锅盖20,涂层30;
放置区1,弯曲段11,基体2,外周缘21,胶圈3,凸出部31,压接段32,内凹部33,卡槽34,内端301,外端302,中部减薄区303,蒸汽通道4,安装槽5,卡沿51,内侧边52,外侧边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揭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锅具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至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锅具实施例一的图示。
本实施例揭示的一种锅具,包括锅体10和锅盖20,锅盖20盖设于锅体10的锅沿处,锅体10的内壁设有涂层30,以使锅体10获得良好的性能。锅体10在锅沿处形成供锅盖20 放置的放置区1,出于工艺考虑,放置区1表面一起喷涂有涂层30。锅盖20包括基体2,基体2可以直接由铁质、铝质材料制成,或者外表面进行过搪瓷处理的铁质、铝质材料制成。
其中,基体2具有外周缘21,外周缘21设有胶圈3。本实施例的外周缘21的下表面为朝下的圆环形,具体在外周缘21的下表面设有胶圈3。锅盖20依靠自重压紧胶圈3以盖合在放置区1的涂层30上,锅盖20借助胶圈3与放置区1处的涂层30接触,通过胶圈3与涂层30的柔性接触,避免拿放以及烹饪过程中,重量较重的基体2对涂层30的破坏,延长其使用寿命。基体2要将胶圈3压紧,其重量一般在0.5千克以上;对于一般搪瓷锅盖来说,其厚度在2.5-5个mm之间,重量超过0.5千克以上。
参照图2所示,其中,锅体10直接在锅沿处形成向外的翻边101,翻边101的上表面作为所述放置区1,锅盖20直接放置在该翻边101上,该结构具有外形简洁、制作工艺简单的特点。锅体基体一般由拉伸和铸造两种工艺成型,对于拉伸形成的锅体基体来说,翻边101的基体为拉伸时直接形成;对于铸造形成的铸铁基体来说,翻边101的基体在铸造时一体成型。其中翻边101可水平,也可具有一定的倾角。
当采用搪瓷锅盖20时,搪瓷锅盖20制作过程中需经过烧结工艺,锅盖20在烧结过程中需被支撑架高,支撑点将会留下烧结架痕,本实施例将该支撑点选择为锅盖20的外周缘21,使外周缘21的下表面具有烧结架痕,当安装胶圈3后,胶圈3覆盖于该烧结架痕上,从而将烧结架痕遮盖,以改善搪瓷锅盖20的外观,提高用户体验。
在烹饪过程中,沸腾时将产生大量的蒸汽,大量的蒸汽如果不能及时被排出,锅盖20将会被顶起,之后又落下,如此反复,锅盖20将不断上下抖动敲击涂层30,并发出敲击声,为了避免该情况的发生,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胶圈3和放置区1之间设有将锅体10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连通的蒸汽通道4,烹饪沸腾时,产生的蒸汽从该蒸汽通道4中流出,避免锅体10内部气压过大而顶起锅盖20,防止烹饪过程中锅盖20的上下抖动。
参照图3所示,其中一方案中,胶圈3下表面设有凸出部31,凸出部31将胶圈3架高而使胶圈3下表面和放置区1之间形成蒸汽通道4。另一方案也可以在放置区1形成凸出部(未另作附图示出),如此在锅盖20盖合于放置区1时,胶圈3同样会被架高而使胶圈3下表面和放置区1之间形成蒸汽通道4,然而该方案会影响涂层30的结合牢固性,而选择在胶圈3下表面设有凸出部31则可避免该情况的发生。
参照图2所示,较佳的,胶圈3的下表面具有和放置区1表面形状对应的压接段32,放置区1具有与锅体10内壁连接的弯曲段11,所述压接段延伸至该弯曲段11,保证锅盖20在平移过程中,基体2的其它部位不会碰触到涂层30。另外,当压接段32被凸出部31架高时,锅盖20在放正时,压接段32和放置区1之间形成的蒸汽通道4的各处尺寸大小趋于一致,保证蒸汽顺畅流出。
其中,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胶圈3在基体外周缘21下表面上的安装方式如下所述。
外周缘21的下表面沿周向设有一圈安装槽5,胶圈3安装于安装槽5,其中安装槽5具有卡住胶圈3的卡沿51,以防止胶圈3脱落。其中,由于胶圈3安装在外周缘21的下表面设置的安装槽5上,在锅盖20盖合后,胶圈3将隐藏锅盖20和锅体10之间而不易被观察到,视觉效果好。
如果将卡沿51设置于安装槽5的外侧边53,那么为了防止卡沿51碰触放置区1上的涂层30,卡沿51需位于锅体10之外的位置而包裹住锅体10,导致锅盖20在使用过程中需对正才能盖设于锅体10,使用不方便。
较佳的,卡沿51形成于安装槽5的内侧边52,并且卡沿51位于锅体10的内侧壁之内。如此设置后,锅盖20在盖合时,卡沿51将不会碰触到涂层30,同时又不影响用户使用。另外,上面提及的搪瓷锅盖20烧结时的支撑点的位置,选择为在安装槽5内。
其中,锅体10的结构可以分为多层,本实施例以铁基体锅体10为例,涂层30选择为特氟龙不粘涂层,因此从铁基体向内可分别具有搪瓷层、特氟龙不粘底层和特氟龙不粘面层,从铁基体向外壳分别具有毛搪瓷层和至少一层光搪瓷层。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锅具实施例二图示。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蒸汽通道4的形成方式不同。
本实施例在胶圈3下表面设有内凹部33,内凹部33形成蒸汽通道4,其中蒸汽通道4的有效高度与胶圈3凸出外周缘21下表面的多少有关。另一方案也可以在放置区1设有内凹部 (未另作附图示出),然而该方案会影响放置区1上涂层30的结合牢固性,而选择在胶圈3下表面设有内凹部33则可避免该情况的发生。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5-7,其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锅具实施例三图示。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胶圈3在基体外周缘21的下表面的安装方式不同。
参照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在外周缘21的下表面沿周向设有一圈安装槽5,安装槽 5具有内侧边52和外侧边53,胶圈3的内端301对应内侧边52设有卡槽34,卡槽34卡于内侧边52以使胶圈3固定于安装槽5,本实施例胶圈3通过自身的卡槽34卡设于安装槽5 的内侧边52上,从而完成固定,相比于实施例一安装槽5的结构更简单。
另外,内侧边52和胶圈3的内端301位于锅体10的内侧壁之内。将内侧边52和胶圈3的内端301设置为位于锅体10的内侧壁之内,给予二者足够的安装空间,同时还可避免胶圈3的内端301和锅体10内侧壁之间接触而发生挤压,导致卡槽34脱离安装槽5的内侧边52。
最好的,内侧边52的长度比外侧边53的长度更长,如此可获得更深的卡槽34卡入深度,增加结合的牢靠性,避免掉落。为了获得一定的卡槽34深度,胶圈3的内端301厚度比外端 302更厚。
另外,参照图6所示,位于安装槽5之内的胶圈3顶面的中部向下凹设,使胶圈3具有中部减薄区303,以增加胶圈3的弹性。
以下揭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烹饪器具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烹饪器具,其内锅采用如上所述锅具的锅体10;在烹饪过程中或者锅体10从烹饪器具中取出后,所述锅盖20与锅体10配合使用。
比如,当烹饪器具为炖锅时,在烹饪过程中,锅体置于炖锅内,锅盖20直接盖设于锅体 10上使用。
比如,当烹饪器具为饭煲时,在烹饪过程中,仅锅体10置于饭煲内;烹饪完成后,将锅体10取出,然后盖上锅盖20,从而起到保温的作用。
上述各实施例之间的结构特征,在不产生矛盾冲突的情况下,可相互组合以得到其他实施例,得到的新的实施例,也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精神,也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
除非文中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存在术语“中心”、“横向”、“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因理解为,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文中如存在术语“第一”、“第二”等,那么其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如存在“多个”,那么其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文中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文中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文中如存在“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文中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文中如存在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的描述,可以理解为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锅具,包括锅盖和内壁设有涂层的锅体,锅体在锅沿处形成供锅盖盖合的放置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区表面为涂层,所述锅盖包括基体,基体外周缘设有胶圈,锅盖依靠自重压紧胶圈以盖合在放置区的涂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和放置区之间具有将锅体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连通的蒸汽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下表面或者放置区设有凸出部,凸出部将胶圈架高而使胶圈下表面和放置区之间形成蒸汽通道;或者,所述胶圈下表面或者放置区设有内凹部,内凹部形成蒸汽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的下表面具有和放置区表面形状对应的压接段,放置区具有与锅体内壁连接的弯曲段,所述压接段延伸至该弯曲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在锅沿处形成向外的翻边,翻边的上表面作为所述放置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为搪瓷锅盖,外周缘的下表面具有烧结架痕,所述胶圈覆盖于所述烧结架痕上;所述锅盖厚度为2.5-5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缘的下表面沿周向设有一圈安装槽,胶圈安装于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卡住胶圈的卡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具有内侧边和外侧边,内侧边形成所述卡沿,所述卡沿位于锅体的内侧壁之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缘的下表面沿周向设有一圈安装槽,安装槽具有内侧边和外侧边,胶圈的内端对应内侧边设有卡槽,卡槽卡于内侧边以使胶圈固定于安装槽,所述内侧边和胶圈的内端位于锅体的内侧壁之内。
CN201721730515.2U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锅具 Active CN208404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30515.2U CN208404195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锅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30515.2U CN208404195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锅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04195U true CN208404195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28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30515.2U Active CN208404195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锅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041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04195U (zh) 一种锅具
CN208551132U (zh) 烹饪器具
CN209421688U (zh) 一种多功能养生壶
CN206560314U (zh) 压力锅及其锅体
CN206687583U (zh) 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蒸锅
JP3163168U (ja) 調理器具
CN208892247U (zh) 上内胆和烹饪器具
CN213405722U (zh) 锅具
CN203953295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KR200493108Y1 (ko) 다기능 전기밥솥
CN208096638U (zh) 一种具有内胆防漏结构的智能电饭煲
CN209770021U (zh) 聚油底锅具
CN209863460U (zh) 一种分离器、锅体组件和煮饭锅
CN208640456U (zh) 微波烤锅
CN208693042U (zh) 一种牛排机
CN208658822U (zh) 上内胆和电饭煲
CN209995940U (zh) 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05923774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CN210158503U (zh) 具有放气孔的锅盖及煎锅
CN213551340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5190991U (zh) 炒菜机
CN208808215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陶瓷内胆
CN215777506U (zh) 煲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9995941U (zh) 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14631689U (zh) 烹饪器具的内胆和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6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 22nd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