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01676U - 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砂芯及砂芯模具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砂芯及砂芯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01676U
CN208401676U CN201821188837.3U CN201821188837U CN208401676U CN 208401676 U CN208401676 U CN 208401676U CN 201821188837 U CN201821188837 U CN 201821188837U CN 208401676 U CN208401676 U CN 208401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ding face
translot
clearance hole
electric machin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888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成
高翔
张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ZHONGYITE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ZHONGYITE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ZHONGYITE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ZHONGYITE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888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01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01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016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砂芯及砂芯模具,涉及电机壳体铸造技术领域,该电机壳体,包括:筒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侧壁内部设置有水道;所述水道包括环形通道和连接通道,所述环形通道的数量为多个,沿所述主体的深度方向,多个所述环形通道间隔排列,任意相邻两个环形通道之间连接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用于将任意相邻两个环形通道连通。通过使用一体式砂芯,在压铸成型过程中,能够形成一体式水道,避免了焊接或其他结合方式,从而,提高了密封性,能够解决漏水的问题。主体内壁中存在一体的水道,加工时只需要一次成型,生产成本较低;壳体水道密封性好;水循环冷却效果好、可靠性强等。

Description

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砂芯及砂芯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壳体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砂芯及砂芯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电机外壳的冷却水道,由内、外圈组合式来实现电机外壳的循环冷却水道的铸造。需要先进行内圈模具准备、内圈毛坯压铸成型、内圈毛坯压铸成型、内圈毛坯热处理和内圈机加工等步骤制备出内套,可以同时进行外圈模具准备、外圈毛坯压铸成型、外圈毛坯压铸成型、外圈毛坯热处理、外圈机加工等步骤制备出外套,然后将内、外圈组合焊接加工成一体。
但这种方式存在较大的成本及安全等问题,具体有:1、内外组合式电机外壳需要有两套模具(内、外套各一套模具),导致成本增加;2、内外套组合式电机外壳水道两段需要焊接密封,容易出现漏水情况;3、内外套组合式电机外壳的水道之间不完全密封,影响水道冷却液的循环流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砂芯及砂芯模具,以缓解了现有的成本高、密封性差,以及电机外壳的水道之间不完全密封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包括:筒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侧壁内部设置有水道;
所述水道包括环形通道和连接通道,所述环形通道的数量为多个,沿所述主体的深度方向,多个所述环形通道间隔排列,任意相邻两个环形通道之间连接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用于将任意相邻两个环形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环形通道连接排砂孔,所述排砂孔的数量为多个,每个环形通道上至少对应有一个排砂孔。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排砂孔能够分为三组排砂孔列,分别为第一组排砂孔列、第二组排砂孔列和第三组排砂孔列,所述第一组排砂孔列、第二组排砂孔列和第三组排砂孔列均沿所述主体的深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组排砂孔列、第二组排砂孔列和第三组排砂孔列绕所述主体周向侧壁间隔排列。
进一步的,第一组排砂孔列和第二组排砂孔列之间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的圆心角为90度;所述第二组排砂孔列和第三组排砂孔列之间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的圆心角为90度;所述第三组排砂孔列和第一组排砂孔列之间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的圆心角为180度。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砂芯,用于制备上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包括环形部和连接部,所述环形部为多个,多个所述环形部间隔排列,所述环形部用于形成所述电机壳体的环形通道;所述连接部位于任意相邻两个环形部之间,用于将任意相邻两个环形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用于形成所述电机壳体的连接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为上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所述环形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凸起,所述凸起用于形成所述电机壳体上的排砂口。
进一步的,所述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为上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同一个所述环形部上的凸起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多个所述环形部上的第一凸起用于形成所述第一组排砂孔列,多个所述环形部上的第二凸起用于形成所述第二组排砂孔列,多个所述环形部上的第三凸起用于形成所述第三组排砂孔列。
进一步的,所述砂芯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和第三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一凸起的外端,所述第二定位部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二凸起的外端,所述第三定位部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三凸起的外端,所述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和第三定位部用于将砂芯稳定固定在机壳模具上。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砂芯模具,用于制备上述的砂芯,包括下模、左侧模、右侧模和中间抽芯,所述中间抽芯用于插接在所述下模、左侧模、右侧模合模后形成的环状空腔内;
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第一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的第一弧形槽;所述左侧模上设置有第二曲面,所述第二曲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的第二弧形槽;所述右侧模上设置有第三曲面,所述第三曲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的第三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和第三弧形槽首尾依次连接后,与所述中间抽芯的外表面围成用于形成所述砂芯的环形部的环形流道;
所述第一曲面、第二曲面或者第三曲面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中间抽芯的外表面围成用于形成所述砂芯的连接部的连接流道。
进一步的,用于制备上述的砂芯,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位于所述第一曲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贴合面上设置有第一纵槽和多条第一横槽,所述第一横槽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槽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横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纵槽连接;所述第二贴合面上设置有第二纵槽和多条第二横槽,所述第二横槽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横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纵槽连接;
所述左侧模上设置有第三贴合面和第四贴合面,所述第三贴合面和第四贴合面位于所述第二曲面的两侧,且所述第三贴合面和第四贴合面垂直;所述第三贴合面上设置有多条第三横槽,所述第三横槽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贴合面上设置有第三纵槽多条第四横槽,所述第四横槽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横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纵槽连接;且所述第二贴合面与所述第三贴合面对应,所述第二横槽和第三横槽用于围成形成第一凸起的流道,所述第二纵槽与左侧模用于围成形成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流道;
所述右侧模上设置有第五贴合面和第六贴合面,所述第五贴合面和第六贴合面位于所述第三曲面的两侧,且所述第五贴合面和第六贴合面垂直;所述第五贴合面上设置有第四纵槽和多条第五横槽,所述第五横槽一端与所述第三弧形槽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横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纵槽连接;所述第四贴合面和第五贴合面对应,所述第四横槽和第五横槽用于形成所述砂芯的第二凸起的流道,所述第三纵槽和第四纵槽用于形成所述砂芯的第二定位部的流道;
所述第六贴合面上设置有多条第六横槽,所述第六横槽一端与所述第三弧形槽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六贴合面与所述第一贴合面对应,所述第一横槽和第六横槽用于围成形成第三凸起的流道,所述第一纵槽与右侧模用于围成形成所述第三定位部的流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包括:筒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侧壁内部设置有水道;所述水道包括环形通道和连接通道,所述环形通道的数量为多个,沿所述主体的深度方向,多个所述环形通道间隔排列,任意相邻两个环形通道之间连接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用于将任意相邻两个环形通道连通。通过使用一体式砂芯,在压铸成型过程中,能够形成一体式水道,避免了焊接或其他结合方式,从而,提高了密封性,能够解决漏水的问题。主体内壁中存在一体的水道,加工时只需要一次成型,生产成本较低;壳体水道密封性好;水循环冷却效果好、可靠性强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砂芯,用于制备上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包括环形部和连接部,所述环形部为多个,多个所述环形部间隔排列,所述环形部用于形成所述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的环形通道;所述连接部位于任意相邻两个环形部之间,用于将任意相邻两个环形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用于形成所述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的连接通道。通过使用一体式砂芯制备上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在压铸成型过程中,能够形成一体式水道,避免了焊接或其他结合方式,从而,提高了密封性,能够解决漏水的问题。砂芯整体材质完全相同、可靠性高,不易出现裂纹漏水的情况,批量生产时成品率高、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砂芯材料可重复使用,材料利用率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砂芯模具,用于制备上述的砂芯,包括下模、左侧模、右侧模和中间抽芯,开始制备时,将下模、左侧模、右侧模三者对接组合,然后将中间抽芯插接在所述下模、左侧模、右侧模合模后形成的环状空腔内。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第一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的第一弧形槽;所述左侧模上设置有第二曲面,所述第二曲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的第二弧形槽;所述右侧模上设置有第三曲面,所述第三曲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的第三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和第三弧形槽首尾依次连接后,与所述中间抽芯的外表面围成用于形成所述砂芯的环形部的环形流道;所述第一曲面、第二曲面或者第三曲面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中间抽芯的外表面围成用于形成所述砂芯的连接部的连接流道。通过上述的模具可以形成上述一体式的砂芯,下模、左侧模、右侧模相对或者相背运动实现合模和开模过程,操作简单。采用一体成型的整体式砂芯制备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有效的避免上述原有技术带来的诸多问题。在生产效率、品质合格率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均匀显著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砂芯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砂芯模具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砂芯模具的示意图(左侧模和右侧模未画);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砂芯模具的下模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100-环形通道;200-排砂孔;310-环形部;320-连接部;330-凸起;410-下模;411-第一弧形槽;412-第一横槽;413-第一纵槽;420-左侧模;430-右侧模;440-中间抽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包括:筒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侧壁内部设置有水道;所述水道包括环形通道100和连接通道,所述环形通道100的数量为多个,沿所述主体的深度方向,多个所述环形通道100间隔排列,任意相邻两个环形通道100之间连接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用于将任意相邻两个环形通道100连通。通过使用一体式砂芯,在压铸成型过程中,能够形成一体式水道,避免了焊接或其他结合方式,从而,提高了密封性,能够解决漏水的问题。主体内壁中存在一体的水道,加工时只需要一次成型,生产成本较低;壳体水道密封性好;水循环冷却效果好、可靠性强等。
水道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位于所述主体的侧壁上,且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多个所述环形通道100中相距最远的两个所述环形通上,冷却水流经整个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的侧面,充分地将热量带走,达到散热的效果。
主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环形通道100连接排砂孔200,所述排砂孔200的数量为多个,每个环形通道100上至少对应有一个排砂孔200。在压铸成型时,还设置了排砂孔200,在成型后,通过机械振动,能够将砂芯取出,形成水道,砂芯会从排砂孔200流出,在每个环形通道100上都设置排砂孔200,可以更加快速的将砂芯排出。
多个所述排砂孔200能够分为三组排砂孔200列,分别为第一组排砂孔200列、第二组排砂孔200列和第三组排砂孔200列,所述第一组排砂孔200列、第二组排砂孔200列和第三组排砂孔200列均沿所述主体的深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组排砂孔200列、第二组排砂孔200列和第三组排砂孔200列绕所述主体周向侧壁间隔排列。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的加工过程砂芯的定位问题,在砂芯的周向上设置了三组由凸起330组成的定位结构,从而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上留下了三组排砂孔200列,砂芯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压铸过程中,砂芯稳定的固定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模具上,上下左右方向均不产生相对运动,这样,生产得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一致性更好。
具体的,第一组排砂孔200列和第二组排砂孔200列之间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的圆心角为90度;所述第二组排砂孔200列和第三组排砂孔200列之间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的圆心角为90度;所述第三组排砂孔200列和第一组排砂孔200列之间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的圆心角为180度。上述排列方式可以使用于制备该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的砂芯更加稳定的固定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模具上,各个方向均会受到限制而无法与模具产生相对运动。
具体的,所述环形通道100的数量可以为三条。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砂芯,用于制备上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包括环形部310和连接部320,所述环形部310为多个,多个所述环形部310间隔排列,所述环形部310用于形成所述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的环形通道100;所述连接部320位于任意相邻两个环形部310之间,用于将任意相邻两个环形部310连接,所述连接部320用于形成所述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的连接通道。通过使用一体式砂芯制备上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在压铸成型过程中,能够形成一体式水道,避免了焊接或其他结合方式,从而,提高了密封性,能够解决漏水的问题。砂芯整体材质完全相同、可靠性高,不易出现裂纹漏水的情况,批量生产时成品率高、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砂芯材料可重复使用,材料利用率高。
多个所述环形部310可以为平行的,也可以为波浪状或者是倾斜的。
所述环形部310的外壁上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凸起330,所述凸起330用于形成所述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上的排砂口,同时,凸台可以固定砂芯,防止砂芯在浇铸模具内受流体冲击时溃散变形。
同一个所述环形部310上的凸起330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凸起330、第二凸起330和第三凸起330,多个所述环形部310上的第一凸起330用于形成所述第一组排砂孔200列,多个所述环形部310上的第二凸起330用于形成所述第二组排砂孔200列,多个所述环形部310上的第三凸起330用于形成所述第三组排砂孔200列。且所述第一凸起330和第二凸起330所成的圆心角为90度,所述第二凸起330和第三凸起330所成的圆心角为90度,所述第三凸起330和第一凸起330所成的圆心角为180度。因为在三个方向上均设置了凸起330,充分地保证了砂芯能够稳定的固定到模具上。
为了阻止砂芯在延其长度方向上的运动,砂芯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和第三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一凸起330的外端,所述第二定位部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二凸起330的外端,所述第三定位部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三凸起330的外端,所述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和第三定位部提供了砂芯的受力部,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模具上的侧模上的定位槽能够包裹各个定位部,砂芯不容易在上下方向上产生运动。
如图4-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砂芯模具,用于制备上述的砂芯,包括下模410、左侧模420、右侧模430和中间抽芯440,开始制备时,将下模410、左侧模420、右侧模430三者对接组合,然后将中间抽芯440插接在所述下模410、左侧模420、右侧模430合模后形成的环状空腔内。所述下模410上设置有第一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且平行的第一弧形槽411;所述左侧模420上设置有第二曲面,所述第二曲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且平行的第二弧形槽;所述右侧模上设置有第三曲面,所述第三曲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且平行的第三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411、第二弧形槽和第三弧形槽首尾依次连接后,与所述中间抽芯440的外表面围成用于形成所述砂芯的环形部310的环形流道;所述第一曲面、第二曲面或者第三曲面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中间抽芯440的外表面围成用于形成所述砂芯的连接部320的连接流道。通过上述的模具可以形成上述一体式的砂芯,下模410、左侧模420、右侧模430相对或者相背运动实现合模和开模过程,操作简单。采用一体成型的整体式砂芯制备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有效的避免上述原有技术带来的诸多问题。在生产效率、品质合格率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均匀显著的提高。
下模410上设置有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位于所述第一曲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贴合面上设置有第一纵槽413和多条第一横槽412,所述第一横槽412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槽4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横槽4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纵槽413连接;所述第二贴合面上设置有第二纵槽和多条第二横槽,所述第二横槽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槽4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横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纵槽连接;
所述左侧模420上设置有第三贴合面和第四贴合面,所述第三贴合面和第四贴合面位于所述第二曲面的两侧,且所述第三贴合面和第四贴合面垂直;所述第三贴合面上设置有多条第三横槽,所述第三横槽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贴合面上设置有第三纵槽多条第四横槽,所述第四横槽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横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纵槽连接;且所述第二贴合面与所述第三贴合面对应,所述第二横槽和第三横槽用于围成形成第一凸起330的流道,所述第二纵槽与左侧模420用于围成形成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流道;所述右侧模上设置有第五贴合面和第六贴合面,所述第五贴合面和第六贴合面位于所述第三曲面的两侧,且所述第五贴合面和第六贴合面垂直;所述第五贴合面上设置有第四纵槽和多条第五横槽,所述第五横槽一端与所述第三弧形槽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横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纵槽连接;所述第四贴合面和第五贴合面对应,所述第四横槽和第五横槽用于形成所述砂芯的第二凸起330的流道,所述第三纵槽和第四纵槽用于形成所述砂芯的第二定位部的流道;所述第六贴合面上设置有多条第六横槽,所述第六横槽一端与所述第三弧形槽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六贴合面与所述第一贴合面对应,所述第一横槽412和第六横槽用于围成形成第三凸起330的流道,所述第一纵槽413与右侧模用于围成形成所述第三定位部的流道。
左侧模420和右侧模430能够在在下模410上进行相向方向的滑动,从而完成合模和开模的动作,通过各个贴合面上凹槽的形成一体式的砂芯,再将上述砂芯放置于机壳模具内,通过熔融材料压铸的形式在砂芯周围形成电机机壳;压铸成型后,将砂芯从电机机壳内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侧壁内部设置有水道;
所述水道包括环形通道和连接通道,所述环形通道的数量为多个,沿所述主体的深度方向,多个所述环形通道间隔排列,任意相邻两个环形通道之间连接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用于将任意相邻两个环形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环形通道连接排砂孔,所述排砂孔的数量为多个,每个环形通道上至少对应有一个排砂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排砂孔能够分为三组排砂孔列,分别为第一组排砂孔列、第二组排砂孔列和第三组排砂孔列,所述第一组排砂孔列、第二组排砂孔列和第三组排砂孔列均沿所述主体的深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组排砂孔列、第二组排砂孔列和第三组排砂孔列绕所述主体周向侧壁间隔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其特征在于,第一组排砂孔列和第二组排砂孔列之间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的圆心角为90度;所述第二组排砂孔列和第三组排砂孔列之间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的圆心角为90度;所述第三组排砂孔列和第一组排砂孔列之间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的圆心角为180度。
5.一种砂芯,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部和连接部,所述环形部为多个,多个所述环形部间隔排列,所述环形部用于形成所述电机壳体的环形通道;所述连接部位于任意相邻两个环形部之间,用于将任意相邻两个环形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用于形成所述电机壳体的连接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砂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为权利要求3-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壳体,所述环形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凸起,所述凸起用于形成所述电机壳体上的排砂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砂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为权利要求3-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壳体,同一个所述环形部上的凸起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多个所述环形部上的第一凸起用于形成所述第一组排砂孔列,多个所述环形部上的第二凸起用于形成所述第二组排砂孔列,多个所述环形部上的第三凸起用于形成所述第三组排砂孔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砂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芯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和第三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一凸起的外端,所述第二定位部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二凸起的外端,所述第三定位部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三凸起的外端,所述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和第三定位部用于将砂芯稳定固定在机壳模具上。
9.一种砂芯模具,用于制备权利要求5-8任意一项所述的砂芯,包括下模、左侧模、右侧模和中间抽芯,所述中间抽芯用于插接在所述下模、左侧模、右侧模合模后形成的环状空腔内;
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第一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的第一弧形槽;所述左侧模上设置有第二曲面,所述第二曲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的第二弧形槽;所述右侧模上设置有第三曲面,所述第三曲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的第三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和第三弧形槽首尾依次连接后,与所述中间抽芯的外表面围成用于形成所述砂芯的环形部的环形流道;
所述第一曲面、第二曲面或者第三曲面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中间抽芯的外表面围成用于形成所述砂芯的连接部的连接流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砂芯模具,用于制备权利要求8所述的砂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位于所述第一曲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贴合面上设置有第一纵槽和多条第一横槽,所述第一横槽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槽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横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纵槽连接;所述第二贴合面上设置有第二纵槽和多条第二横槽,所述第二横槽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横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纵槽连接;
所述左侧模上设置有第三贴合面和第四贴合面,所述第三贴合面和第四贴合面位于所述第二曲面的两侧,且所述第三贴合面和第四贴合面垂直;所述第三贴合面上设置有多条第三横槽,所述第三横槽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贴合面上设置有第三纵槽多条第四横槽,所述第四横槽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横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纵槽连接;且所述第二贴合面与所述第三贴合面对应,所述第二横槽和第三横槽用于围成形成第一凸起的流道,所述第二纵槽与左侧模用于围成形成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流道;
所述右侧模上设置有第五贴合面和第六贴合面,所述第五贴合面和第六贴合面位于所述第三曲面的两侧,且所述第五贴合面和第六贴合面垂直;所述第五贴合面上设置有第四纵槽和多条第五横槽,所述第五横槽一端与所述第三弧形槽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横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纵槽连接;所述第四贴合面和第五贴合面对应,所述第四横槽和第五横槽用于形成所述砂芯的第二凸起的流道,所述第三纵槽和第四纵槽用于形成所述砂芯的第二定位部的流道;
所述第六贴合面上设置有多条第六横槽,所述第六横槽一端与所述第三弧形槽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六贴合面与所述第一贴合面对应,所述第一横槽和第六横槽用于围成形成第三凸起的流道,所述第一纵槽与右侧模用于围成形成所述第三定位部的流道。
CN201821188837.3U 2018-07-25 2018-07-25 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砂芯及砂芯模具 Active CN208401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88837.3U CN208401676U (zh) 2018-07-25 2018-07-25 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砂芯及砂芯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88837.3U CN208401676U (zh) 2018-07-25 2018-07-25 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砂芯及砂芯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01676U true CN208401676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129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88837.3U Active CN208401676U (zh) 2018-07-25 2018-07-25 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砂芯及砂芯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0167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2391A (zh) * 2019-05-29 2019-08-20 惠州市威盛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直水道模具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CN110142390A (zh) * 2019-05-29 2019-08-20 惠州市威盛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水道模具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CN113664151A (zh) * 2021-08-18 2021-11-19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芯子侧抽芯盒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2391A (zh) * 2019-05-29 2019-08-20 惠州市威盛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直水道模具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CN110142390A (zh) * 2019-05-29 2019-08-20 惠州市威盛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水道模具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CN110142391B (zh) * 2019-05-29 2024-03-15 惠州古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水道模具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CN110142390B (zh) * 2019-05-29 2024-03-15 惠州古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水道模具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CN113664151A (zh) * 2021-08-18 2021-11-19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芯子侧抽芯盒
CN113664151B (zh) * 2021-08-18 2023-09-15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芯子侧抽芯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49735A (zh) 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砂芯、模具及电机壳体加工方法
CN208401676U (zh) 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砂芯及砂芯模具
CN108515146B (zh) 整体精铸导向器的浇注系统
CN213783034U (zh) 电动机冷却套
CN108746545A (zh) 用于制备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周侧外壳的模具及设备
CN208461603U (zh) 电机壳体冷却密封结构
CN211866579U (zh) 一种轧辊铸造装置
CN218873695U (zh) 一种铸造轮毂模具冷却装置
CN209016163U (zh) 电池包
CN208613708U (zh) 用于制备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周侧外壳的模具及设备
CN103384101B (zh) 电机模块冷却系统和方法
CN217183090U (zh) 一种水冷电机
CN215614892U (zh) 一种用于砂型铸造的冷却装置
CN205650777U (zh) 飞轮铸造模具
CN110461499A (zh) 铸造型芯及其制造方法
CN209659094U (zh) 一种冷却系统以及电机
CN108819154B (zh) 一种便于快速冷却的汽车内饰件模具
CN209659093U (zh) 一种冷却系统以及电机
CN105665651A (zh) 飞轮铸造模具
CN218399244U (zh)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
CN209521219U (zh) 一种塑料磁环注塑模具
JP2006068956A (ja) 射出金型のキャビティ底部の冷却構造
CN203496167U (zh) 一种工业插座主壳体内环形凹槽的成型模具
CN207508220U (zh) 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
CN218467787U (zh) 一种空压机用冷却结构及空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