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08220U - 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08220U
CN207508220U CN201721344467.3U CN201721344467U CN207508220U CN 207508220 U CN207508220 U CN 207508220U CN 201721344467 U CN201721344467 U CN 201721344467U CN 207508220 U CN207508220 U CN 207508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ing mould
hole
sand
core
base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4446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亚明
吴秀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Lig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Lig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Lig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Lig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4446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08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08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082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包括底座模、左成型模、右成型模和车芯,底座模上设有型腔,车芯安装在型腔内且车芯能够在型腔内滑动,型腔的底面上设有进水预留孔、出水预留孔和若干个顶料孔;左成型模设在底座模上端的左侧,右成型模设在底座模上端的右侧,左成型模和右成型模的内壁均设有成型砂道,左成型模的内端面上设有左半进砂孔,右成型模的内端面上也设有右半进砂孔,左半进砂孔和右半进砂孔组成进砂孔;底座模、车芯、左成型模和右成型模的外侧面上均设有若干个电加热孔。

Description

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心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和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其它部件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比如电机座、蓄电池等,以电机座为例,现有的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的电机座包括内外双层结构,内外层结构均有专用模具制成,之后内外层结构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这样就形成了现有的电机座,而经过长时间的验证,现有的电机座存在很大的缺陷,由于现有的电机座是内外双层焊接制成,极易漏水,且该电机座对焊接的要求非常高,现有的焊接技术无法与其配套,增大了两者技术层面上的差距,生产制造出来的电机座质量不稳定;现有的电机座采用叶片式散热,即风冷散热,散热效果极差。因此,为了改进上述缺陷,申请人经过仔细研究后决定使用水冷的方式,电机座内必须含有供冷却水流动的通道,即冷却水道,而冷却水道的形成就必须使用砂心才能完成,但是目前制造砂心的模具成本太高,结构过于复杂,不易于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包括底座模、左成型模、右成型模和车芯,底座模上设有型腔,车芯安装在型腔内且车芯能够在型腔内滑动,型腔的底面上设有进水预留孔、出水预留孔和若干个顶料孔;左成型模设在底座模上端的左侧,右成型模设在底座模上端的右侧,左成型模和右成型模的内壁均设有成型砂道,左成型模的内端面上设有左半进砂孔,右成型模的内端面上也设有右半进砂孔,左半进砂孔和右半进砂孔组成进砂孔;底座模、车芯、左成型模和右成型模的外侧面上均设有若干个电加热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模架,底座模安装在模架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模的底面设有若干个顶料杆,顶料杆分别位于进水预留孔、出水预留孔和顶料孔内且顶料杆能够沿着进水预留孔、出水预留孔和顶料孔内上下运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模的下侧固定有顶料板,顶料杆安装在顶料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模、左成型模和右成型模的外侧面上均设有加热管防护罩,加热管防护罩能够完全覆盖电加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左成型模的外端面上设有左拉板,右成型模的外端面上设有右拉板,车芯的内侧面上设有后推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模与左成型模、右成型模、车芯之间均设有导向条
进一步地,所述车芯的外侧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6个电加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对制造砂心的模具结构做了突破性改进,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包括底座模、左成型模、右成型模以及车芯,合模后,车芯位于底座模上的型腔内,左成型模、右成型模均位于车芯的外壁上且左右成型模和车芯的外壁之间无缝隙,左右成型模在合模后形成进砂孔,底座模、左成型模、右成型模以及车芯的外侧面上均设有电加热孔;用于制造砂心的砂从进砂孔流入,电加热孔内均设有加热结构比如电加热管等,砂进入进砂孔后沿着左右成型模内壁上的成型砂道和型腔的内壁后经过加热、冷却等然后成型,之后将砂心冷却后取出,车芯用于成型砂心的内壁,左右成型模内壁上的成型砂道以及型腔的形状用于成型砂心的整体形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和实现,生产和装配的成本很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半剖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顶料杆和顶料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底座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左成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右成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左成型模和右成型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制造的砂心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模;2.左成型模;3.右成型模;4.车芯;5.型腔;6.成型砂道;7.进砂孔;8.电加热孔;9.模架;10.顶料杆;11.顶料板;12.加热管防护罩;13.左拉板;14.右拉板;15.后推板;16.导向条;51.进水预留孔;52.出水预留孔;53.顶料孔;71.左半进砂孔;72.右半进砂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9所示,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包括模架9、底座模1、左成型模2、右成型模3和车芯4,,底座模1安装在模架9上,底座模1上设有型腔5,车芯4安装在型腔5内且车芯4能够在型腔5内滑动,型腔5的底面上设有进水预留孔51、出水预留孔52和若干个顶料孔53;左成型模2设在底座模1上端的左侧,右成型模3设在底座模1上端的右侧,左成型模2和右成型模3的内壁均设有成型砂道6,型腔5的内壁上也设有成型砂道6,左成型模2的内端面上设有左半进砂孔71,右成型模3的内端面上也设有右半进砂孔72,左半进砂孔71和右半进砂孔72组成进砂孔7;底座模1、车芯4、左成型模2和右成型模3的外侧面上均设有若干个电加热孔8。
作为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模1的底面设有若干个顶料杆10,顶料杆10分别位于进水预留孔51、出水预留孔52和顶料孔53内且顶料杆10能够沿着进水预留孔51、出水预留孔52和顶料孔53内上下运动。所述底座模1的下侧固定有顶料板11,顶料杆10安装在顶料板11上。所述底座模1、左成型模2和右成型模3的外侧面上均设有加热管防护罩12,加热管防护罩12能够完全覆盖电加热孔8。所述左成型模2的外端面上设有左拉板13,右成型模3的外端面上设有右拉板14,车芯4的内侧面上设有后推板15,左拉板13用于推动左成型模2左右运动,右拉板14用于推动右成型模3左右运动,后推板15用于推动车芯4前后运动,其中左拉板13、右拉板14以及后推板15均可由驱动机构驱动,驱动机构可以是气缸等。所述底座模1与左成型模2、右成型模3、车芯4之间均设有导向条16。所述车芯4的外侧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6个电加热孔8。
如图10所示,一种使用本实用新型制造出的砂心结构,包括若干层砂心环、加固结构、溃砂工艺柱、出水柱以及进水柱,每一层砂心环上均对称设有两个溃砂工艺柱,加固结构用于将每一层砂心环上的溃砂工艺柱连接固定为一体,防止砂心环断裂,其中,进水预留孔51是用于成型进水柱,出水预留孔52是用于成型出水柱,型腔5的内壁、左成型模2以及右成型模3内壁上的成型砂道6是用于成型砂心环、溃砂工艺柱以及加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分别推动左成型模2、右成型模3以及车芯4,开始合模,合模后车芯4位于底座模1的型腔5内,左成型模2和右成型模3位于车芯4上,且左成型模2、右成型模3与车芯4之间无缝隙,合模完成后,开始注入砂,砂从进砂孔7流入左成型模2和右成型模3的成型砂道6内并沿其继续流动到型腔5内壁上的成型砂道6内,通过加热、冷却等工艺后最终形成所需要成型的砂心结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模(1)、左成型模(2)、右成型模(3)和车芯(4),底座模(1)上设有型腔(5),车芯(4)安装在型腔(5)内且车芯(4)能够在型腔(5)内滑动,型腔(5)的底面上设有进水预留孔(51)、出水预留孔(52)和若干个顶料孔(53);左成型模(2)设在底座模(1)上端的左侧,右成型模(3)设在底座模(1)上端的右侧,左成型模(2)和右成型模(3)的内壁均设有成型砂道(6),左成型模(2)的内端面上设有左半进砂孔(71),右成型模(3)的内端面上也设有右半进砂孔(72),左半进砂孔(71)和右半进砂孔(72)组成进砂孔(7);底座模(1)、车芯(4)、左成型模(2)和右成型模(3)的外侧面上均设有若干个电加热孔(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架(9),底座模(1)安装在模架(9)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模(1)的底面设有若干个顶料杆(10),顶料杆(10)分别位于进水预留孔(51)、出水预留孔(52)和顶料孔(53)内且顶料杆(10)能够沿着进水预留孔(51)、出水预留孔(52)和顶料孔(53)内上下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模(1)的下侧固定有顶料板(11),顶料杆(10)安装在顶料板(11)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模(1)、左成型模(2)和右成型模(3)的外侧面上均设有加热管防护罩(12),加热管防护罩(12)能够完全覆盖电加热孔(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成型模(2)的外端面上设有左拉板(13),右成型模(3)的外端面上设有右拉板(14),车芯(4)的内侧面上设有后推板(1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模(1)与左成型模(2)、右成型模(3)、车芯(4)之间均设有导向条(16)。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芯(4)的外侧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6个电加热孔(8)。
CN201721344467.3U 2017-10-19 2017-10-19 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 Active CN207508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44467.3U CN207508220U (zh) 2017-10-19 2017-10-19 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44467.3U CN207508220U (zh) 2017-10-19 2017-10-19 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08220U true CN207508220U (zh) 2018-06-19

Family

ID=62534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44467.3U Active CN207508220U (zh) 2017-10-19 2017-10-19 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082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2894A (zh) * 2017-10-19 2018-03-20 常州理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2894A (zh) * 2017-10-19 2018-03-20 常州理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7939B (zh) 柴油机缸盖的铸造砂芯
KR101761678B1 (ko) 배터리용 냉각장치의 제조방법
CN204486722U (zh) 柴油机缸盖的铸造砂芯
CN108515146B (zh) 整体精铸导向器的浇注系统
CN111531163B (zh) 一种螺旋冷却水道电机壳体的铸造工艺
CN202411383U (zh) 低压轮毂模具的侧模结构
CN107745087B (zh) 砂芯及其冷芯盒射芯通用模具以及制造方法
CN107812894A (zh) 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
CN207508220U (zh) 一种制造砂心的工装结构
CN207039357U (zh) 一种内置铝合金螺旋盘管水道的铸造铝合金电机壳
CN201900247U (zh) 一种用于制造电动后视镜电机端盖的压铸模具
CN102527987B (zh) 一种用于制造电动后视镜电机端盖的压铸模具
CN104028700A (zh) 一种缸体水套芯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69375U (zh) 一种发动机飞轮壳体铸造用的消失模
CN108296451A (zh) 汽车发动机用排气歧管的分型及其分型方案
CN201750268U (zh) 一种电机定子外壳
CN111299536A (zh) 用于解决大型球墨铸铁机体铸造中轮轴孔缩松的方法
CN201552280U (zh) 减少铸锭内部缩松和缩孔的浇注模具
CN214349450U (zh) 一种液压泵泵体的铸造装置
CN206839061U (zh) 一种加速铝液凝固的砂芯冷铁成型模具
CN206662239U (zh)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用调温器主体坎件压铸成型模具
CN202726014U (zh) 一种带散热结构的铝合金轮毂边模
CN202667611U (zh) 一种具有散热片的铝合金轮毂边模
CN210305638U (zh) 一种消失模铸造用缓冷砂箱
CN108555251B (zh) 一种轮毂的重力铸造成型设备及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