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79460U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79460U
CN208379460U CN201820840573.9U CN201820840573U CN208379460U CN 208379460 U CN208379460 U CN 208379460U CN 201820840573 U CN201820840573 U CN 201820840573U CN 208379460 U CN208379460 U CN 2083794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connect
adjustable
cast
device ba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405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微
张力文
彭军
邓远新
聂清念
李翔
朱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rovince'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3rd Co Ltd Of Engineering Bureau
Guangdong No 3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 Electric Engineering Boa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rovince'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3rd Co Ltd Of Engineering Burea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rovince'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3rd Co Ltd Of Engineering Bureau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rovince'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3rd Co Ltd Of Engineering Bureau
Priority to CN20182084057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794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79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794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渡槽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包括轨道和至少一个车体,车体滚动连接于轨道;车体包括底架和至少一个车身架,车身架包括主体、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一可调横撑杆、第一可调斜撑杆、第二可调横撑杆和第二可调斜撑杆,第一可调横撑杆一端与第一模板连接,第一可调横撑杆另一端与主体连接,第一可调斜撑杆一端与第一模板连接,第一可调斜撑杆另一端与主体连接;第二可调横撑杆一端与第二模板连接,第二可调横撑杆另一端与主体连接,第二可调斜撑杆一端与第二模板连接,第二可调斜撑杆另一端与主体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简化安装和拆卸的过程,减少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渡槽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
背景技术
渡槽是在公路桥梁、水利等建设工程中常见的结构。渡槽的施工要求严格,尺寸精度严谨,因此必须要对用于制造渡槽槽身的浇注板进行支撑固定,才能在进行浇注时,保证渡槽槽身的结构稳固安全。
在渡槽槽身成型后,需要将用于支撑固定浇注板的部件进行逐一拆卸。部件大多为支撑架和支撑板等,对于大型的施工工程来说,部件的种类多,数量大,安装或者拆卸起来繁琐,施工耗时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能够简化安装和拆卸的过程,减少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包括轨道和至少一个车体,所述车体滚动连接于轨道;所述车体包括底架和至少一个车身架,所述底架与车身架固定连接,所述车身架还包括主体、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一可调横撑杆、第一可调斜撑杆、第二可调横撑杆和第二可调斜撑杆,所述第一可调横撑杆的一端与第一模板连接,所述第一可调横撑杆的另一端与主体连接,所述第一可调斜撑杆的一端与第一模板连接,所述第一可调斜撑杆的另一端与主体连接;所述第二可调横撑杆的一端与第二模板连接,所述第二可调横撑杆的另一端与主体连接,所述第二可调斜撑杆的一端与第二模板连接,所述第二可调斜撑杆的另一端与主体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车体的车身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车体设有上部连接杆和下部连接杆,相邻的车身架的上部通过上部连接杆进行固定连接,相邻的车身架的下部通过下部连接杆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的车体的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架还包括顶撑杆,所述顶撑杆螺纹连接于主体,所述第一模板与顶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模板与顶撑杆(228) 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均设有支架,所述车身架还包括倒链,所述倒链的一端与顶撑杆连接,所述倒链的另一端与支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有加强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横截面的形状均为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还包括至少一个钢枕。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还包括用于显示所述车体和轨道的形状及数据的BIM软件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优化了现有的部件对浇注板的支撑固定作用,减少了部件的数量,减少施工成本,通过车体在轨道上移动实现车体的快速到位或者快速撤离,简化安装和拆卸的过程,减少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轨道和一个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轨道和两个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轨道;2-车体;21-底架;22-车身架;221-主体;222- 第一模板;223-第二模板;224-第一可调横撑杆;225-第一可调斜撑杆;226-第二可调横撑杆;227-第二可调斜撑杆;228-顶撑杆;229- 加强杆;2210-支架;2211-倒链;23-车轮;24-上部连接杆;25-下部连接杆;26-孔位;3-钢枕;4-渡槽槽身;5-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包括轨道1和至少一个车体2,所述车体2滚动连接于轨道1;所述车体2包括底架21和至少一个车身架22,所述底架21 与车身架22固定连接,所述车身架22还包括主体221、第一模板222、第二模板223、第一可调横撑杆224、第一可调斜撑杆225、第二可调横撑杆226和第二可调斜撑杆227,所述第一可调横撑杆224的一端与第一模板222连接,所述第一可调横撑杆224的另一端与主体221连接,所述第一可调斜撑杆225的一端与第一模板222连接,所述第一可调斜撑杆225的另一端与主体221连接;所述第二可调横撑杆226的一端与第二模板223连接,所述第二可调横撑杆226的另一端与主体221连接,所述第二可调斜撑杆227的一端与第二模板223连接,所述第二可调斜撑杆227的另一端与主体221连接。实际使用时,如图2所示,将轨道1 设置在渡槽槽身4之间的平台5或者地面等。所述底架21与主体221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底架21设有车轮23。在浇注前,通过浇注板限定好渡槽槽身4的形状和尺寸,车体2在轨道1上移动到所要求的位置后进行固定,保证车体2后续不再移动后,通过调整第一可调横撑杆224、第一可调斜撑杆225、第二可调横撑杆226和第二可调斜撑杆227的长度,使得第一模板222和第二模板223均与浇注板抵触。在浇注时,如图2所示,车体2配合渡槽槽身4外侧的支撑板或者支撑架等部件,对浇注板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避免浇注板在此过程中发生位移,保证渡槽槽身4在成型时的结构稳固。在浇注完毕且渡槽槽身4 成型后,调整第一可调横撑杆224、第一可调斜撑杆225、第二可调横撑杆226和第二可调斜撑杆227的长度,使得第一模板222和第二模板 223均与浇注板分离,并让车体2解除固定,即让车体2在轨道1上移动,实现车体2的快速撤离,便于车体2移动至下一段渡槽继续进行浇注。本实用新型优化了现有的部件对浇注板的支撑固定作用,减少了部件的数量,减少施工成本。通过车体2在轨道1上移动实现车体2的快速到位或者快速撤离,简化安装和拆卸的过程,减少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所述第一可调横撑杆224、第一可调斜撑杆225、第二可调横撑杆226和第二可调斜撑杆227的数量均可以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每个车体2的车身架2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车体2设有上部连接杆24和下部连接杆25,相邻的车身架22的上部通过上部连接杆24进行固定连接,相邻的车身架22 的下部通过下部连接杆25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车身架22的数量可以根据渡槽的实际长度来设定,以配合实际的工程情况,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身架2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上部连接杆24和下部连接杆25用于减少车身架22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示,所述车体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的车体2的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若渡槽为大型的长距离渡槽时,可以通过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车体2,并将相邻的车体2卡扣连接固定,即可以实现多段渡槽槽身4的同时浇注,减少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底架21设有便于相邻的车体2进行卡扣连接的孔位26。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车身架22还包括顶撑杆228,所述顶撑杆228螺纹连接于主体221,所述第一模板222 与顶撑杆22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模板223与顶撑杆228的另一端连接。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主体221固定连接有加强杆229。所述顶撑杆228和加强杆229均用于提高车身架22的支撑强度,避免车身架22在浇筑的过程中发生偏移,加强结构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模板222和第二模板223均设有支架2210,所述车身架22还包括倒链2211,所述倒链2211 的一端与顶撑杆228连接,所述倒链2211的另一端与支架2210连接。所述支架2210和倒链2211起到支撑缓冲的作用,避免顶撑杆228、第一模板222和第二模板223变形。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所述第一模板222和第二模板223的横截面的形状均为弧形。使得第一模板222和第二模板223与浇筑板抵接时更加贴服,所述第一模板222和第二模板223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弧形但不限于弧形,也可以直条型。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示,所述轨道1还包括至少一个钢枕3。所述钢枕3用于对车体2起到固定位置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直观、清晰地显示所述车体2和轨道1的整体结构,以便于所述车体2和轨道1的制造,所述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还包括用于显示所述车体2和轨道1的形状及数据的BIM 软件模块:使得能够根据所述BIM软件模块显示的所述车体2和轨道1 的形状及数据分别制造所述车体2和轨道1,避免后续施工时出现返工的情况。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通过BIM软件模块建立所述车体2和轨道1的三维模型,对三维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和碰撞检查,用于确定所述车体2和轨道1 的制造材料;
第二步:利用BIM软件模块对所述车体2和轨道1进行施工模拟,用于提前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
第三步:利用BIM软件模块快速统计出所述车体2和轨道1所需要的材料的数量,便于提前做好材料采购计划,避免材料浪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1)和至少一个车体(2),所述车体(2)滚动连接于轨道(1);所述车体(2)包括底架(21)和至少一个车身架(22),所述底架(21)与车身架(22)固定连接,所述车身架(22)还包括主体(221)、第一模板(222)、第二模板(223)、第一可调横撑杆(224)、第一可调斜撑杆(225)、第二可调横撑杆(226)和第二可调斜撑杆(227),所述第一可调横撑杆(224)的一端与第一模板(222)连接,所述第一可调横撑杆(224)的另一端与主体(221)连接,所述第一可调斜撑杆(225)的一端与第一模板(222)连接,所述第一可调斜撑杆(225)的另一端与主体(221)连接;所述第二可调横撑杆(226)的一端与第二模板(223)连接,所述第二可调横撑杆(226)的另一端与主体(221)连接,所述第二可调斜撑杆(227)的一端与第二模板(223)连接,所述第二可调斜撑杆(227)的另一端与主体(22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车体(2)的车身架(2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车体(2)设有上部连接杆(24)和下部连接杆(25),相邻的车身架(22)的上部通过上部连接杆(24)进行固定连接,相邻的车身架(22)的下部通过下部连接杆(25)进行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的车体(2)的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架(22)还包括顶撑杆(228),所述顶撑杆(228)螺纹连接于主体(221),所述第一模板(222)与顶撑杆(22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模板(223)与顶撑杆(228)的另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222)和第二模板(223)均设有支架(2210),所述车身架(22)还包括倒链(2211),所述倒链(2211)的一端与顶撑杆(228)连接,所述倒链(2211)的另一端与支架(22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21)固定连接有加强杆(22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222)和第二模板(223)的横截面的形状均为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还包括至少一个钢枕(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还包括用于显示所述车体(2)和轨道(1)的形状及数据的BIM软件模块。
CN201820840573.9U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 Active CN208379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0573.9U CN208379460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0573.9U CN208379460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79460U true CN208379460U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69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40573.9U Active CN208379460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794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2023A (zh) * 2022-05-23 2022-07-26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支撑架结构及设计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2023A (zh) * 2022-05-23 2022-07-26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支撑架结构及设计工艺
CN114792023B (zh) * 2022-05-23 2023-10-20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支撑架结构及设计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65035A (zh) 一种管廊横隔板快速联动施工台车及管廊横隔板施工方法
CN109808054A (zh) 一种直线pc轨道梁预制施工方法
CN106863555A (zh) 变高度pc轨道梁可调式模板
CN202658533U (zh) 一种变幅宽曲线桥移动模架
CN102660925A (zh) 一种变幅宽曲线桥移动模架
CN208379460U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现浇渡槽台车装置
CN201762662U (zh) 独立桥墩盖梁模板托架
CN206801592U (zh) 用于隧道明洞混凝土浇筑的液压衬砌台车
CN204920986U (zh) 一种轻型顶推滑移式隧道衬砌台车
CN101122116B (zh) 过隧道箱梁翼缘板补浇筑方法及其专用模架装置
CN201669775U (zh) 预制u型混凝土梁的内模调整机构
CN208179881U (zh) 用于单轨轨道梁模板的纵移小车及调节组件
CN108005114A (zh) 一种管廊浇筑模具
CN110894792A (zh) 一种栈桥式下开口全断面同步施工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CN109930627A (zh) 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及施工方法
CN209277899U (zh) 一种衬砌表面质量好的隧道衬砌台车
CN201678946U (zh) 一种现浇刚架桥顶板砼的移动式贝雷梁钢支架
CN210317334U (zh) 一种用于隧道薄壁中隔墙混凝土浇筑的模板台车
CN210031563U (zh) 一种可移动的模块化箱涵快速施工装置
CN207047864U (zh) 动态智能称重四段复合式防尘自净秤台基坑
CN201460908U (zh) 隧道高边墙混凝土衬砌台车
CN101532336A (zh) 一种梁柱式支架及用其施工多段邻近桥梁的方法
CN217380587U (zh) 用于拱涵拱圈现浇施工的台车
CN213951954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t梁预制的悬臂调节装置
CN209261599U (zh) 隧道仰拱浇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