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59943U - 新能源车辆、充电插座安装舱和舱盖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车辆、充电插座安装舱和舱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59943U
CN208359943U CN201820178445.2U CN201820178445U CN208359943U CN 208359943 U CN208359943 U CN 208359943U CN 201820178445 U CN201820178445 U CN 201820178445U CN 208359943 U CN208359943 U CN 208359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port cap
charging
charging port
charging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784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志航
黄建
方朋威
王新伟
赵鹏辉
马黎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tong B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784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59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59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59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车辆、充电插座安装舱和舱盖。新能源车辆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充电插座安装舱,所述充电插座安装舱包括舱体和与舱体适配的舱盖,所述舱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内侧设有用于安装充电口盖的充电口盖安装座,所述舱体具有容纳充电口盖安装座的容纳空间。盖体内侧设有充电口盖安装座,在操作人员对新能源车辆进行充电时,可以将充电口盖安放在充电口盖安装座上,避免充电口盖丢失,同时充电口盖安装座设置在盖体的内侧,可以保证盖体外侧的平整美观。

Description

新能源车辆、充电插座安装舱和舱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车辆、充电插座安装舱和舱盖。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车辆的普及和推广,以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为主的新能源车辆由于其绿色环保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充电插座作为新能源车辆电源的入口端,其连接形式对于车辆的安全充电有着重要影响。
授权公告号为CN202042692U,授权公告日为2011.11.1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座的安装结构,该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座的安装结构包括充电插座和遮蔽盖,充电插座通过支架固定于车身上,充电插座上设有防水盖(即充电口盖),遮蔽盖通过铰链安装于充电插座外侧的车体上。支架包括本体,本体的四周设有翻边,本体中部为用于容置充电插座的通孔。
现有的新能源车辆在使用上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座的安装结构时,充电口盖一般通过铰接或者插装的方式安装在充电插座上,当充电口盖以插装的方式安装在充电插座上时,操作人员在对新能源车辆进行充电时需要手动拔出充电口盖再将充电枪插入充电插座内,此时充电口盖脱离充电插座,新能源车辆上缺少用于安放充电口盖的结构,操作人员一般将充电口盖随手放置,而新能源车辆在充电时需要的时间较长,充电口盖长时间处于拔出状态,充电口盖容易丢失,同时在雨雪天气时,充电口盖内容易积水,无法直接安放在充电插座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充电口盖安装座的充电插座安装舱用舱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新能源车辆上缺少用于安放充电口盖的结构,新能源车辆在长时间的充电过程中充电口盖容易丢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舱盖的充电插座安装舱;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充电插座安装舱的新能源车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车辆的技术方案为:
方案1:一种新能源车辆,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充电插座安装舱,所述充电插座安装舱包括舱体和与舱体适配的舱盖,所述舱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内侧设有用于安装充电口盖的充电口盖安装座,所述舱体具有容纳充电口盖安装座的容纳空间。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盖体内侧设有充电口盖安装座,在操作人员对新能源车辆进行充电时,可以将充电口盖安放在充电口盖安装座上,避免充电口盖丢失,同时充电口盖安装座设置在盖体的内侧,可以保证盖体外侧的平整美观。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新能源车辆,所述充电口盖安装座包括水平设置的充电口盖放置板,所述充电口盖放置板上设有用于放置充电口盖的放置孔。充电口盖放置板结构简单,放置孔也可以对充电口盖进行限位,避免充电口盖掉落。
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新能源车辆,所述充电口盖放置板为中部高两侧低的弧形结构,所述放置孔设置在充电口盖放置板的中部。弧形结构可以使雨雪从两侧较低处流出,避免雨雪积攒流入充电口盖。
方案4:根据方案2所述的新能源车辆,所述充电口盖安装座还包括设于充电口盖放置板上方的遮挡板。遮挡板可以减少落入充电口盖放置板的雨雪。
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新能源车辆,所述充电口盖安装板与遮挡板之间设有侧板,所述充电口盖安装板与遮挡板通过侧板连接为整体。充电口盖安装板与遮挡板为整体式结构,稳定性好。
方案6:根据方案1-5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车辆,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合页的合页安装槽。舱盖与车体通过合页连接,使用方便,成本低。
方案7:根据方案1-5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车辆,所述舱体的前侧设有供充电枪插入的第一连接口,舱体的后侧设有供充电插座安装的第二连接口,所述舱体具有用于容纳充电插座的容纳腔。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分别设置在充电插座安装舱的前侧与后侧,舱体具有用于容纳充电插座的容纳腔,使充电插座与车体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在雨雪天气对车辆充电时,避免雨雪落入充电插座内。
方案8:根据方案7所述的新能源车辆,所述舱体的前侧的内径大于舱体的后侧的内径。充电插座安装舱在安装在车辆上时,第二连接口至第一连接口之间的舱体侧面形成向地面倾斜的斜面,从而使雨水可以从斜面流出。
方案9:根据方案7所述的新能源车辆,所述舱体的前侧设有用于与新能源车辆的车体连接的车体连接法兰。舱体通过车体连接法兰与车体连接,车体连接法兰增强了第一连接口处的结构强度。
方案10:根据方案9所述的新能源车辆,所述车体连接法兰与所述舱体的前侧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隔。舱体的前侧超过车体连接法兰的部分形成凸沿,凸沿可以增加充电插座安装舱与车体之间的密封性,同时避免人员从车外观看到车体内部结构,增强车辆整体的美观性。
方案11:根据方案7所述的新能源车辆,所述舱体的后侧设有用于与充电插座连接的充电插座连接法兰,充电插座连接法兰上设有用于连接充电插座的插座螺栓孔。舱体通过充电插座连接法兰与充电插座螺栓连接,充电插座连接法兰增强了第二连接口处的结构强度且便于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插座安装舱的技术方案为:
方案1:一种充电插座安装舱,包括用于安装在新能源车辆上的舱体和与舱体适配的舱盖,所述舱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内侧设有用于安装充电口盖的充电口盖安装座,所述舱体具有容纳充电口盖安装座的容纳空间。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盖体内侧设有充电口盖安装座,在操作人员对新能源车辆进行充电时,可以将充电口盖安放在充电口盖安装座上,避免充电口盖丢失,同时充电口盖安装座设置在盖体的内侧,可以保证盖体外侧的平整美观。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所述充电口盖安装座包括水平设置的充电口盖放置板,所述充电口盖放置板上设有用于放置充电口盖的放置孔。充电口盖放置板结构简单,放置孔也可以对充电口盖进行限位,避免充电口盖掉落。
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所述充电口盖放置板为中部高两侧低的弧形结构,所述放置孔设置在充电口盖放置板的中部。弧形结构可以使雨雪从两侧较低处流出,避免雨雪积攒流入充电口盖。
方案4:根据方案2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所述充电口盖安装座还包括设于充电口盖放置板上方的遮挡板。遮挡板可以减少落入充电口盖放置板的雨雪。
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所述充电口盖安装板与遮挡板之间设有侧板,所述充电口盖安装板与遮挡板通过侧板连接为整体。充电口盖安装板与遮挡板为整体式结构,稳定性好。
方案6:根据方案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合页的合页安装槽。舱盖与车体通过合页连接,使用方便,成本低。
方案7:根据方案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所述舱体的前侧设有供充电枪插入的第一连接口,舱体的后侧设有供充电插座安装的第二连接口,所述舱体具有用于容纳充电插座的容纳腔。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分别设置在充电插座安装舱的前侧与后侧,舱体具有用于容纳充电插座的容纳腔,使充电插座与车体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在雨雪天气对车辆充电时,避免雨雪落入充电插座内。
方案8:根据方案7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所述舱体的前侧的内径大于舱体的后侧的内径。充电插座安装舱在安装在车辆上时,第二连接口至第一连接口之间的舱体侧面形成向地面倾斜的斜面,从而使雨水可以从斜面流出。
方案9:根据方案7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所述舱体的前侧设有用于与新能源车辆的车体连接的车体连接法兰。舱体通过车体连接法兰与车体连接,车体连接法兰增强了第一连接口处的结构强度。
方案10:根据方案9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所述车体连接法兰与所述舱体的前侧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隔。舱体的前侧超过车体连接法兰的部分形成凸沿,凸沿可以增加充电插座安装舱与车体之间的密封性,同时避免人员从车外观看到车体内部结构,增强车辆整体的美观性。
方案11:根据方案7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所述舱体的后侧设有用于与充电插座连接的充电插座连接法兰,充电插座连接法兰上设有用于连接充电插座的插座螺栓孔。舱体通过充电插座连接法兰与充电插座螺栓连接,充电插座连接法兰增强了第二连接口处的结构强度且便于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插座安装舱用舱盖的技术方案为:
方案1:一种充电插座安装舱用舱盖,包括用于安装在新能源车辆的车体上的盖体,所述盖体的内侧设有用于安装充电口盖的充电口盖安装座。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盖体内侧设有充电口盖安装座,在操作人员对新能源车辆进行充电时,可以将充电口盖安放在充电口盖安装座上,避免充电口盖丢失,同时充电口盖安装座设置在盖体的内侧,可以保证盖体外侧的平整美观。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用舱盖,所述充电口盖安装座包括水平设置的充电口盖放置板,所述充电口盖放置板上设有用于放置充电口盖的放置孔。充电口盖放置板结构简单,放置孔也可以对充电口盖进行限位,避免充电口盖掉落。
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用舱盖,所述充电口盖放置板为中部高两侧低的弧形结构,所述放置孔设置在充电口盖放置板的中部。弧形结构可以使雨雪从两侧较低处流出,避免雨雪积攒流入充电口盖。
方案4:根据方案2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用舱盖,所述充电口盖安装座还包括设于充电口盖放置板上方的遮挡板。遮挡板可以减少落入充电口盖放置板的雨雪。
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用舱盖,所述充电口盖安装板与遮挡板之间设有侧板,所述充电口盖安装板与遮挡板通过侧板连接为整体。充电口盖安装板与遮挡板为整体式结构,稳定性好。
方案6:根据方案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用舱盖,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合页的合页安装槽。舱盖与车体通过合页连接,使用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插座安装舱的实施例1的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舱体的右视图;
图4为图2的舱体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插座安装舱用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1.舱体;2.第一连接口;3.第二连接口;4.凸沿;5.充电插座;6.车体骨架;7.蒙皮;8.舱盖;9.充电口盖放置板;10.遮挡板;11.锁舌;12.接近开关;13:侧板;14.合页安装槽;21.车体连接法兰;22.骨架螺栓孔;31.充电插座连接法兰;32.插座螺栓孔;41.让位槽;81:盖体;91.放置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车辆的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车体,车体上设有充电插座安装舱,车体包括车体骨架6,车体骨架6的外侧包覆有蒙皮7,充电插座安装舱以后侧悬伸的形式安装在车体骨架6的内侧,充电插座安装舱远离车体骨架的一侧安装有充电插座5。
充电插座安装舱包括舱体1,舱体1的前侧设有供充电枪插入的第一连接口2,舱体1的后侧设有供充电插座5安装的第二连接口3,舱体1具有用于容纳充电插座的容纳腔,第一连接口2与第二连接口3分别相应地设置在舱体的前侧与后侧,以使雨雪落在第二连接口3与第一连接口2之间的容纳腔内,避免雨雪落入充电插座5内。舱体1的前侧的内径大于舱体1的后侧的内径使舱体1为喇叭状结构,在充电插座安装舱安装在新能源车辆上时,第二连接口3至第一连接口2之间的舱体侧面形成向地面倾斜的斜面,从而使雨水或雪水可以从斜面流出。
舱体1的前侧设有用于与车体骨架6连接的车体连接法兰21,车体连接法兰21可以增加舱体1在第一连接口2处的结构强度。车体连接法兰21上设有骨架螺栓孔22,车体骨架6的相应位置处设有与骨架螺栓孔22对应的安装孔,车体连接法兰21通过螺栓与车体骨架6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省略车体连接法兰上的骨架螺栓孔,车体连接法兰直接焊接在车体骨架上。车体连接法兰21与舱体1的前侧端面之间具有间隔,舱体1的前侧超过车体连接法兰21的部分形成凸沿4,凸沿4上设有用于避让舱盖8上的锁舌11的让位槽41,凸沿4可以增加充电插座安装舱与车辆的蒙皮7之间的密封性,避免雨水或者杂物进入车辆内部,同时还可以避免人员观看到车体内部的结构,增强车辆整体的美观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车体连接法兰21安装在舱体1的前侧的端面以省略凸沿。
舱体1的后侧设有充电插座连接法兰31,充电插座连接法兰31可以增加舱体1在第二连接口3处的结构强度。充电插座连接法兰31上设有插座螺栓孔32,充电插座5的相应位置处设有与插座螺栓孔32对应的安装孔,充电插座连接法兰31通过螺栓与充电插座5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省略充电插座连接法兰31上的插座螺栓孔,充电插座直接焊接在充电插座连接法兰上,也可以在充电插座连接法兰上设置预埋螺母,充电插座通过螺钉直接旋拧在充电插座连接法兰上。
充电插座安装舱还包括通过合页铰接在蒙皮7上的与舱体适配的舱盖8。为方便在夜晚充电,充电插座安装舱内设有照明灯,舱盖8靠近合页的一侧设有接近开关12,在舱盖8开启时接近开关12可以控制照明灯处于照明状态,在舱盖8关闭时接近开关可以控制照明灯处于熄灭状态,从而实现照明灯的自动控制。舱盖8远离合页的一端设有锁舌11以便于在充电完成时锁紧舱盖。
舱盖8包括盖体81,盖体81的一侧设有合页安装槽14,盖体81与车体的蒙皮7通过合页连接。盖体81的内侧设有用于放置充电口盖的充电口盖安装座,充电口盖安装座包括水平设置的充电口盖放置板9,充电口盖放置板9的中间开设有放置孔91,充电插座5的充电口盖以开口向下的形式直接安放在放置孔91内。充电口盖放置板9为中部高两侧低的弧形结构,车辆在充电时舱盖8为打开状态,落下的雨水从充电口盖放置板9的两侧流出而不会存留在中间,从而避免充电口盖内部进水;在其他实施例中,充电口盖放置板也可以为平板结构。充电口盖安装座还包括于充电口盖放置板9的上方设置的遮挡板10,遮挡板10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雨雪落在充电口盖放置板9上。遮挡板10与充电口盖放置板9之间设有侧板13,遮挡板10与充电口盖放置板9通过侧板13连接为整体,稳定性好,侧板13上开设有用于为锁舌11的转动提供空间的弧形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车辆在使用时,将充电插座安装舱的车体连接法兰21通过螺栓与螺母固定连接在车体骨架6上,凸沿4可自动填充在充电插座安装舱与蒙皮之间,以保证充电插座安装舱与车辆之间的密封性,充电插座5通过螺栓与螺母固定连接在充电插座连接法兰31上,雨雪落在第二连接口3与第一连接口2之间,避免雨雪落入充电插座5内,保证新能源车辆的安全充电,舱体1为喇叭状结构,在充电插座安装舱安装在新能源车辆上时,第二连接口3至第一连接口2之间的舱体侧面形成向地面倾斜的斜面,从而使雨水或雪水可以从斜面流出,充电口盖可以放置在充电口盖放置板9上,避免操作人员随手放置充电口盖而导致充电口盖丢失,另外充电口盖以开口向下的方式放置在放置孔91内,可以避免雨雪等落入充电口盖内。
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车辆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充电口盖安装座包括充电口盖放置板和放置孔,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充电口盖上放置板上设置凸台,充电口盖套设在凸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车辆的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充电口盖安装座包括充电口盖放置板和放置孔,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口盖安装座也可以为设置在舱盖的内侧的、与盖体间隔设置的竖板,竖板与盖体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竖板、连接板以及盖体形成口袋式结构,充电口盖可以竖向插装在该口袋式结构内。
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车辆的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充电口盖安装座包括充电口盖放置板和放置孔,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口盖安装座也可以为罩在舱盖的内壁上的罩形板,罩形板的竖向侧壁上设有用于放置充电口盖的放置孔。
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车辆的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充电插座安装舱与车体骨架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充电插座安装舱也可以固定连接在车体的蒙皮上。
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车辆的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第二连接口上设有充电插座连接法兰,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省略充电插座连接法兰,充电插座直接焊接在舱体的第二连接口上。
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车辆的实施例7,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舱体为沿第二连接口至第一连接口方向内腔逐渐增大的喇叭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舱体也可以为矩形的腔体,第二连接口与第一连接口分别设置在舱体相向的一对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插座安装舱的实施例,其具体结构与上述的新能源车辆的充电插座安装舱的具体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插座安装舱用舱盖的实施例,其具体结构与上述的新能源车辆的充电插座安装舱的舱盖的具体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Claims (28)

1.一种新能源车辆,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充电插座安装舱,所述充电插座安装舱包括舱体和与舱体适配的舱盖,所述舱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内侧设有用于安装充电口盖的充电口盖安装座,所述舱体具有容纳充电口盖安装座的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盖安装座包括水平设置的充电口盖放置板,所述充电口盖放置板上设有用于放置充电口盖的放置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盖放置板为中部高两侧低的弧形结构,所述放置孔设置在充电口盖放置板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盖安装座还包括设于充电口盖放置板上方的遮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盖放置板与遮挡板之间设有侧板,所述充电口盖放置板与遮挡板通过侧板连接为整体。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合页的合页安装槽。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的前侧设有供充电枪插入的第一连接口,舱体的后侧设有供充电插座安装的第二连接口,所述舱体具有用于容纳充电插座的容纳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能源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的前侧的内径大于舱体的后侧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能源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的前侧设有用于与新能源车辆的车体连接的车体连接法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能源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连接法兰与所述舱体的前侧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隔。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能源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的后侧设有用于与充电插座连接的充电插座连接法兰,充电插座连接法兰上设有用于连接充电插座的插座螺栓孔。
12.一种充电插座安装舱,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新能源车辆上的舱体和与舱体适配的舱盖,所述舱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内侧设有用于安装充电口盖的充电口盖安装座,所述舱体具有容纳充电口盖安装座的容纳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盖安装座包括水平设置的充电口盖放置板,所述充电口盖放置板上设有用于放置充电口盖的放置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盖放置板为中部高两侧低的弧形结构,所述放置孔设置在充电口盖放置板的中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盖安装座还包括设于充电口盖放置板上方的遮挡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盖放置板与遮挡板之间设有侧板,所述充电口盖放置板与遮挡板通过侧板连接为整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2-16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合页的合页安装槽。
18.根据权利要求12-16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的前侧设有供充电枪插入的第一连接口,舱体的后侧设有供充电插座安装的第二连接口,所述舱体具有用于容纳充电插座的容纳腔。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的前侧的内径大于舱体的后侧的内径。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的前侧设有用于与新能源车辆的车体连接的车体连接法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连接法兰与所述舱体的前侧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隔。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的后侧设有用于与充电插座连接的充电插座连接法兰,充电插座连接法兰上设有用于连接充电插座的插座螺栓孔。
23.一种充电插座安装舱用舱盖,包括用于安装在新能源车辆的车体上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内侧设有用于安装充电口盖的充电口盖安装座。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用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盖安装座包括水平设置的充电口盖放置板,所述充电口盖放置板上设有用于放置充电口盖的放置孔。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用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盖放置板为中部高两侧低的弧形结构,所述放置孔设置在充电口盖放置板的中部。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用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盖安装座还包括设于充电口盖放置板上方的遮挡板。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用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盖放置板与遮挡板之间设有侧板,所述充电口盖放置板与遮挡板通过侧板连接为整体。
28.根据权利要求23-27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插座安装舱用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合页的合页安装槽。
CN201820178445.2U 2018-02-01 2018-02-01 新能源车辆、充电插座安装舱和舱盖 Active CN208359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8445.2U CN208359943U (zh) 2018-02-01 2018-02-01 新能源车辆、充电插座安装舱和舱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8445.2U CN208359943U (zh) 2018-02-01 2018-02-01 新能源车辆、充电插座安装舱和舱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59943U true CN208359943U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13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78445.2U Active CN208359943U (zh) 2018-02-01 2018-02-01 新能源车辆、充电插座安装舱和舱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599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24562U (zh) 电动自行车隐形电池安装结构
CN204350504U (zh) 一种方便电动汽车充电的箱体
CN208232840U (zh) 一种新能源车辆及其充电插座安装舱
CN208359943U (zh) 新能源车辆、充电插座安装舱和舱盖
CN205632901U (zh) 一种新型自行车式电动车车载充电器装置
CN205524702U (zh) 新型电瓶车
CN203398170U (zh) 轨道车辆车顶蓄电池箱
CN208665418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上的gps定位装置安装结构
CN21219514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CN109812058A (zh) 一种带充电装置的候车亭
CN105752258A (zh) 一种新型自行车式电动车车载充电器装置
CN207374144U (zh) 一种新型充电器外壳
CN208085595U (zh) 一种皮卡外后视镜总成
CN205610279U (zh) 一种汽车充电桩壳体
CN206742316U (zh) 电池盒及电动自行车
CN201980162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口的安装结构
CN207737139U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防雨水装置
CN106655447A (zh) 一种基于光伏供电的路灯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桩
CN207274352U (zh) 一种车载净化器用风扇安装结构
CN207156959U (zh) 一种集成式的电动汽车充电插座
CN219588847U (zh) 一种装配式智慧路灯
CN216563645U (zh) 一种充电插座
CN208111538U (zh) 一种电池盒安装结构
CN217848567U (zh) 一种新型直流转换头
CN106985700A (zh) 电动车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50061 Yudao Road, Guancheng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tong Bus Co.,Ltd.

Address before: 450016 Yutong Road, Guancheng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NGZHOU YUTONG BU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