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16673U - 线缆收集装置、线缆引导装置及建筑构件 - Google Patents

线缆收集装置、线缆引导装置及建筑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16673U
CN208316673U CN201820784786.4U CN201820784786U CN208316673U CN 208316673 U CN208316673 U CN 208316673U CN 201820784786 U CN201820784786 U CN 201820784786U CN 208316673 U CN208316673 U CN 208316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ollection device
groove body
side plate
cable col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8478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志峰
代凤玉
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y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8478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16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16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16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线缆收集装置、线缆引导装置及建筑构件,涉及光伏技术领域。本公开的线缆收集装置包括槽体、盖板和弹性垫。槽体具有底板和侧板,侧板设有供线缆穿过的通孔。盖板覆盖槽体,并与槽体可拆卸连接。弹性垫连接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侧板的表面。本公开的线缆收集装置可对光伏组件的线缆进行引导和保护,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线缆收集装置、线缆引导装置及建筑构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缆收集装置、线缆引导装置及建筑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而光伏组件是利用太阳能发电的重要部件。很多建筑物屋顶屋面都会安装光伏组件,再配合一定的线路和电子元件形成屋顶或屋面发电系统,以便为建筑物提供电能。
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虽具有接线盒和线缆,以便形成电路,但是,接线盒和线缆通常直接暴露在户外,缺乏有效的保护,容易因日晒、雨淋等原因出现故障,降低了使用寿命,而柔性光伏屋面局部承压能力有限,难以固定线槽;同时,由于屋顶通常需要安装多个光伏组件,线缆的数量较多,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梳理,容易遮挡光伏组件,降低光接收量,影响发电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收集装置,可引导并保护光伏组件的线缆,延长使用寿命。本公开还提供了包含上述线缆收集装置的线缆引导装置及包含上述线缆引导装置的建筑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线缆收集装置,包括:
槽体,具有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设有供线缆穿过的通孔:
盖板,覆盖所述槽体,并与所述槽体可拆卸连接;以及
弹性垫,连接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侧板的表面。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线缆收集装置还包括:
底座,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弹性垫之间。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垫贴合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侧板的表面并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垫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设有粘接层。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底板设有透水孔。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内设有垫圈。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槽体的至少一侧设有遮挡件,所述遮挡件与所述侧板或所述盖板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侧板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件,所述盖板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槽体和所述盖板中至少一个由铝板或镀铝锌钢板制成。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线缆引导装置,包括多个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线缆收集装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线缆收集装置贯通并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线缆收集装置的所述槽体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地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建筑构件,包括:
光伏组件;以及
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线缆引导装置。
本公开的线缆收集装置、线缆引导装置及建筑构件中,光伏组件的线缆可由通孔穿入槽体内,线缆可沿槽体延伸,从而对线缆进行引导,防止线缆遮挡光伏组件;通过弹性垫分散槽体及底座对安装面的压力,降低对安装面的应力损伤;同时,槽体及覆盖其上的盖板可对线缆进行防护,避免线缆暴露在户外,延长使用寿命。
此外,通孔内的垫圈可防止线缆表面的划伤。利用胶粘层将弹性垫粘接于屋面或其它安装面,不对屋面造成机械损伤。底座可将槽体垫高,在槽体与安装面间形成可以排水的空间。透水孔可以防止槽体内积水。遮挡件可对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及线缆进行遮挡,起到保护作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方式线缆收集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方式线缆收集装置与光伏组件的装配图。
图中:1、槽体;11、底板;111、透水孔;12、侧板;121、通孔;122、垫圈;123、连接件;2、盖板;3、弹性垫;4、底座;5、遮挡件;6、连接装置;7、光伏组件;71、接线盒;72、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和“第二”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相关技术中,光伏组件安装于建筑物的屋面,以形成屋顶发电系统,为建筑物提供电能,光伏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阵列分布,每个光伏组件均具有接线盒和线缆。其中,由于接线盒和线缆通常直接暴露在户外,缺乏有效的保护,容易因日晒、雨淋等原因出现故障,降低了使用寿命;同时,线缆的数量较多,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梳理,容易遮挡光伏组件,降低光接收量,影响发电效果。此外,对于柔性光伏屋面,由于其面层为柔性材料,而该柔性材料的承压能力有限,直接将光伏组件固定于该膜材料上,安装不便且容易造成屋面损坏。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线缆收集装置,可用于引导和保护光伏组件的线缆,但不以此为限,也可以用于其它装置的线缆的引导和保护,本公开实施方式中,仅以光伏组件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光伏组件的线缆收集装置可以包括槽体1、盖板2和弹性垫3,其中:
槽体1可具有底板11和侧板12,侧板12设有供线缆穿过的通孔121。盖板2可覆盖槽体1,并与槽体1可拆卸连接。
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线缆收集装置,可将槽体1固定于屋面或其它安装面,通过盖板2覆盖槽体1。光伏组件的线缆可由通孔121穿入槽体1内,并可沿槽体1延伸,从而通过槽体1和盖板2对线缆进行引导和保护,避免线缆暴露在户外,延长使用寿命。
下面对本公开线缆收集装置的各组成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槽体1可为两端贯通的槽状结构,其长度可与光伏组件的宽度相同,当然,槽体1的长度也可以小于或大于光伏组件的宽度。同时,槽体1可以包括底板11和侧板12,其中:
底板11可为平板结构,其形状可以是矩形,底板11可通过粘接或利用螺钉连接等方式固定于一安装面上,该安装面可以是屋顶的屋面或其它需要安装光伏组件的表面。
侧板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侧板12分别设于底板11的两个侧边,且与底板11可为一体式结构,或为相互连接的独立部件。两个侧板12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其间的空间可容纳光伏组件的线缆。
两个侧板12中至少一个设有通孔121,光伏组件板的线缆可由通孔121穿过侧板12,以进入槽体1内。通孔121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或者腰圆形等,在此不做特殊限定。侧板12上的通孔12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更多个。此外,通孔121内可设有垫圈122,垫圈122可卡合于通孔121内,以防止线缆被通孔121的边缘划伤;垫圈122的材料可以是橡胶或其它柔性材料,只要能保护线缆即可。
举例而言,槽体1可以包括底板11和两个相对且平行的侧板12,侧板12与底板11一体成型。两个侧板12上均可设有两个腰圆形的通孔121,且关于底板1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每个通孔121内均设有垫圈122。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盖板2可为平板结构,其可架设于两个侧板12上且与底板11平行,从而可通过盖板2覆盖槽体1,以对槽体1内的线缆进行防护。同时,盖板2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侧板12连接。
举例而言,侧板12的外侧面可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件123,连接件123可与底板11平行,盖板2可与连接件123接触并通过螺栓与连接件123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当然,在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卡接或其它可拆卸的方式将盖板2固定于槽体1上,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弹性垫3的材料可以是橡胶或其它弹性材料。弹性垫3远离底板11的表面可设有粘接层,可将粘接层粘接于安装面上,该粘接层可通过涂布粘接剂形成,该粘接剂可以是环氧树脂胶等胶粘剂;该粘接层也可通过粘接带形成,粘接带可以是丙烯酸胶带等。当然,弹性垫3也可通过其它方式固定在安装面上,例如,在安装面固定专门的框架,将弹性垫3嵌设于该框架内,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底板11远离侧板12的表面可与弹性垫3连接,例如直接贴合于槽体1的底板11远离侧板12的表面,并通过粘接或利用螺钉连接等方式连接。或者,通过位于弹性垫3和底板11间的底座4将弹性垫3与底板11连接。由此,可通过弹性垫3可分散安装面的受力,减小底座4对安装面的损伤,且通过粘接层粘接固定的方式有利于防止屋面或弹性垫3损坏。例如,在安装面为屋面的情况下,弹性垫3可分散屋面的受力,减小底座4对屋面的损伤。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底座4可设于底板11远离侧板12的表面,且底座4可与安装面固定连接,从而将槽体1架起,使槽体1与安装面间形成一排水空间,以保证安装面的正常排水。同时,底板11上可设有一个或多个透水孔111,透水孔111的形状可以是矩形、圆形或腰圆形等,槽体1内的水可由透水孔111排出,从而防止槽体1内积水。当然,在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底座4与槽体1也可以是一体式结构。
举例而言,底座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底座4可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于安装面上,底板11可通过焊接或利用螺钉连接等方式固定于两个底座4上;透水孔111的形状为腰圆形,且数量为多个,各个透水孔111可沿底板11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弹性垫3的数量可与底座4相同,底座4可通过螺钉或其它连接结构固定于弹性垫3上。两个弹性垫3可通过粘接剂粘接于安装面,两个底座4可一一对应的通过自攻螺钉固定于两个弹性垫3上,弹性垫3的厚度大于自攻螺钉的长度。在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粘接或卡接等方式将底座4与弹性垫3固定连接,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如图2所示,本公开的线缆收集装置还可以包括遮挡件5,其可为平板结构,且设于槽体1的至少一侧。遮挡件5可向远离侧板12的方向延伸,并与底板11平行,且遮挡件5可与侧板12或盖板2连接,例如,遮挡件5可通过螺钉等连接部件固定于侧板12或盖板2,或者,遮挡件5可与侧板12或盖板2为一体式结构。遮挡件5与安装面间的空间可容纳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和线缆,从而通过遮挡件5接线盒及线缆进行遮挡,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遮挡件5可为反光结构,以阻挡阳光暴晒,例如,遮挡件5的材料为反光材料,或者遮挡件5远离底板11的表面涂覆有反光材料的涂层。
举例而言,遮挡件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遮挡件5分别设于槽体1的两侧,且均与盖板2为一体式结构,并与底板11平行。在槽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光伏组件时,其两侧的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和线缆可遮蔽于两个遮挡件5下,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线缆引导装置,该线缆引导装置可以包括多个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线缆收集装置,相邻的两个线缆收集装置贯通并连接,其中:
多个线缆收集装置可固定于安装面上,并排成至少一列,且同一列中相邻的两个线缆收集装置贯通并连接,以形成供线缆延伸的通道。其中,同一列中相邻的两个线缆收集装置的槽体1可通过连接装置6可拆卸地连接。
举例而言,连接装置6可为平板结构,其一端可与一槽体1的侧板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另一端可与另一相邻的槽体1的侧板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同一侧板12的两端均可通过一连接装置6与相邻的侧板12连接。由此,每个光伏组件可与一线缆收集装置的槽体1对应,该光伏组件的线缆可由通孔121进入对应的槽体1,并沿同一列线缆收集装置形成的通道延伸,从而对安装面上的各个光伏组件的线缆进行保护。
在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式中,连接装置6可包括两个卡孔,两个侧板12均设有凸台,侧板12的凸台卡合于对应的卡孔内。或者,连接装置6可包括固定于两个需要连接的侧板12上的连接板,这两个连接板贴合并通过螺栓连接。当然,连接装置6还可以是其它结构,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建筑构件,如图2所示,该建筑构件可以包括光伏组件7和上述的线缆引导装置,其中:
光伏组件7的数量为多个,且平铺于一安装面并固定。每个光伏组件7均具有接线盒71和线缆72。
线缆引导机构可固定于该安装面上,具体固定方式可参考上述线缆收集装置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每个线缆收集装置的至少一侧可设有光伏组件7,且位于线缆收集装置一侧的光伏组件7的线缆72可由通孔121进入线缆收集装置的槽体1,并沿同一列线缆收集装置形成的通道延伸,由此,可对每一列光伏组件7的线缆72进行引导和保护。
光伏组件7的宽度可与槽体1的长度相同,使得槽体1可与光伏组件7的侧边平齐设置,每个光伏组件7对应于一个槽体1。
对于具有遮挡件5的线缆收集装置而言,接线盒71可位于遮挡件5的下方,即位于屋面和遮挡件5之间,从而通过遮挡件5对接线盒71及线缆72连接接线盒71的部分进行遮挡,起到保护作用。
上述的建筑构件可以是建筑物的屋顶结构,相应的,安装面为屋顶结构的屋面,当然,在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式中,该建筑构件还可以是建筑物的外立面结构,安装面可为外立面,在此不对建筑构件的应用场合做特殊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2)

1.一种线缆收集装置,包括:
槽体,具有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设有供线缆穿过的通孔;
盖板,覆盖所述槽体,并与所述槽体可拆卸连接;以及
弹性垫,连接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侧板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收集装置还包括:
底座,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弹性垫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贴合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侧板的表面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线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设有粘接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有透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设有垫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至少一侧设有遮挡件,所述遮挡件与所述侧板或所述盖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件,所述盖板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和所述盖板中至少一个由铝板或镀铝锌钢板制成。
10.一种线缆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线缆收集装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线缆收集装置贯通并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缆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线缆收集装置的所述槽体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地连接。
12.一种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伏组件;以及
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线缆引导装置。
CN201820784786.4U 2018-05-24 2018-05-24 线缆收集装置、线缆引导装置及建筑构件 Active CN208316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84786.4U CN208316673U (zh) 2018-05-24 2018-05-24 线缆收集装置、线缆引导装置及建筑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84786.4U CN208316673U (zh) 2018-05-24 2018-05-24 线缆收集装置、线缆引导装置及建筑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16673U true CN208316673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16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84786.4U Active CN208316673U (zh) 2018-05-24 2018-05-24 线缆收集装置、线缆引导装置及建筑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166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23184A1 (zh) * 2018-05-24 2019-11-28 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线缆收集装置、线缆引导装置及建筑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23184A1 (zh) * 2018-05-24 2019-11-28 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线缆收集装置、线缆引导装置及建筑构件
CN110535432A (zh) * 2018-05-24 2019-12-03 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线缆收集装置、线缆引导装置及建筑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58115B1 (en) Roof member comprising a solar cell and mounting method thereof
EP0828034B1 (en) Solar battery module, and mounting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5437735A (en) Photovoltaic shingle system
US5961740A (en) Plate-shaped solar module
CA2689661A1 (en) Photovoltaic roofing wiring array, photovoltaic roofing wiring system and roofs using them
AU2011215284A1 (en) Roof structure, fixture for solar cell module,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solar cell module
CN208316673U (zh) 线缆收集装置、线缆引导装置及建筑构件
JP3787394B2 (ja) 太陽電池パネルおよび太陽電池パネル付き屋根構造体
CN110535432A (zh) 线缆收集装置、线缆引导装置及建筑构件
JP3932008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3027044A (zh)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彩钢瓦及其安装方法
JP5131527B2 (ja) 太陽電池の屋根上への設置構造及び設置工法
JP7290665B2 (ja) 室内構造
JP2006140420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設置構造
JP2001173161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瓦及び屋根
CN207672450U (zh) 轻质太阳能吸音板
JP2000058896A (ja) 太陽電池
CN218416313U (zh) 一种光伏组件与阳光房的装配结构
JP2001182264A (ja) 建材用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太陽電池装置
JPH02243866A (ja) 太陽電池付瓦の配線構造
JP3794851B2 (ja) 太陽電池パネル構造体及びユニット
CN217461225U (zh) 一种bipv导水槽及导水槽固定组件
CN208933846U (zh) 一种用于高架桥的噪音格栅
JP4154702B2 (ja) 太陽電池配線用コネクタ
JP2004235189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76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Rongchang East Street 7 hospital 6 Building 3001 room.

Patentee after: Beijing Dingrong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Rongchang East Street 7 hospital 6 Building 3001 room.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07

Address after: 518054 Room 201, building a, No.1 Qianwan 1st Road, Hais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ongy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Rongchang East Street 7 hospital 6 Building 3001 room.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Dingrong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