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98194U - 条码扫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条码扫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98194U
CN208298194U CN201820767653.6U CN201820767653U CN208298194U CN 208298194 U CN208298194 U CN 208298194U CN 201820767653 U CN201820767653 U CN 201820767653U CN 208298194 U CN208298194 U CN 208298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code
code scanner
turntable
frame body
sca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6765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震
何太云
陈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i Ka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Increcare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i Ka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i Ka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i Ka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6765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98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98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98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条码扫描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架体,承载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架体包括容置体和设置于所述容置体内的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用于放置贴有第一条码的第一容器,所述容置体侧壁设置有扫描窗口;第二架体,承载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架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转盘同轴转动的第二转盘和固定于所述第二转盘的承载架,所述承载架用于放置贴有第二条码的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环绕设置在所述容置体外周;以及条码扫描仪,设置于所述承载架外周,所述条码扫描仪朝向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形成扫描区,用于扫描所述第一条码和第二条码。具有减少设备制造成本,缩短设备生产周期的优点。

Description

条码扫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外诊断自动化免疫分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条码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体外诊断自动化分析的一项重要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自动化免疫分析设备来完成。条码扫描装置用于对盛放样本的样本管的条形码、盛放试剂的试剂瓶上的条形码、各种质控品和校准品以及定标卡、辅助试剂条形码等条码信息进行扫描识别。
通常,条码扫描装置包括了多个条码扫描仪,分别用于扫描识别以上各种条码。
上述现有技术通过配置多个条码扫描仪不仅增加了成本,增大了仪器空间,同时也增加了条码扫描仪装配和调试的时间,延长了设备的生产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条码扫描装置,具有减少设备制造成本,缩短设备生产周期的优点。
一种条码扫描装置,包括:
底座;
第一架体,承载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架体包括容置体和设置于所述容置体内的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用于放置贴有第一条码的第一容器,所述容置体侧壁设置有扫描窗口;
第二架体,承载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架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转盘同轴转动的第二转盘和固定于所述第二转盘的承载架,所述承载架用于放置贴有第二条码的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环绕设置在所述容置体外周;以及
条码扫描仪,设置于所述承载架外周,所述条码扫描仪朝向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形成扫描区,用于扫描所述第一条码和第二条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遮光板,设置于所述条码扫描仪出光部位前方,所述遮光板上设有长槽状的出光口,所述条码扫描仪的光路通过所述出光口只能对单个第一条码或第二条码进行扫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长槽状的出光口沿竖直方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条码扫描仪的支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座上设置有位置调节槽,所述条码扫描仪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位置调节槽,所述位置调节槽用于对所述条码扫描仪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座与所述底座均安装于仪器底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扫描区还用于临时放置第三条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架设置有多段,相邻段之间形成空位,至少一个所述空位与所述扫描窗口共同组成用于通过条码扫描仪光线的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盘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盘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盘上设置有若干呈环形排布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第一容器。
上述的条码扫描装置,包括了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一个条码扫描仪,第一架体包括容置体和第一转盘,第一转盘上放置第一容器,容置体侧壁设置有扫描窗口,扫描窗口可以通过第一容器上的第一条码,可以对第一容器上的第一条码进行扫描;第二架体包括了第二转盘和固定于第二转盘的承载架,承载架上放置第二容器,上述的条码扫描仪朝向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形成扫描区,第二容器可以依次通过扫描区,即该条码扫描仪也可以对第二容器上的第二条码进行扫描;
上述的条码扫描装置,扫描区能覆盖逐个通过第一容器或第二容器,通过一个条码扫描仪即可完成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条码扫描工作;节省了额外购买条码扫描仪以及固定多个条码扫描仪的成本;当然由于设置一个条码扫描仪,减少了对条码扫描仪装配和调试的时间,减少了设备的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条码扫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条码扫描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条码扫描仪及支座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00、底座;110、第一架体;111、容置体;112、第一转盘;120、第二架体;121、第二转盘;122、承载架;130、条码扫描仪;140、第一驱动装置;150、容置槽;160、试剂瓶;170、第一条码;180、扫描窗口;190、第二驱动装置;200、样本管;210、第二条码;220、空位;230、扫描区;240、位置调节槽;250、固定件;260、遮光板;270、出光口;280、第三条码;290、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理解更佳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一种条码扫描装置,应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装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装置是对测定目标(如血液等样本)中所含抗原和抗体等进行定量测定或定性测定。该样本首先通过条码扫描装置进行条码扫描,然后在反应装置中完成发光反应,最后通过检测装置对发光物质进行相关的检测和分析。
一种条码扫描装置,参见图1和图2,包括:底座100、第一架体110、第二架体120和条码扫描仪130。
第一架体110包括容置体111和设置于容置体111内的第一转盘112,具体的,容置体111固定在底座100上,第一转盘112转动安装在容置体111内,且第一转盘112能绕自身的中心转轴进行旋转。底座100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转盘112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140。第一驱动装置140包括电机和齿轮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用于将电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的第一转盘112。上述的第一转盘112上设置有若干呈环形排布的容置槽150,容置槽150用于容置第一容器(本实施例中为试剂瓶160),试剂瓶160上贴有第一条码170。本实施例中,第一转盘112上设置有25个容置槽150。在容置体111的侧壁上设置有扫描窗口180,随着第一转盘112的转动,每个试剂瓶160上的第一条码170可以依次通过扫描窗口180。
第二架体120包括了第二转盘121和承载架122,具体的,第二转盘121与第一转盘112同轴转动,且第二转盘121上固定有承载架122。底座100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转盘121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190,第二驱动装置190包括电机和齿轮传动机构。上述的承载架122用于放置第二容器(本实施例中为样本管200),样本管200环绕设置在容置体111的外周,样本管200上贴有第二条码210。承载架122设置有多段,相邻段之间形成空位220,至少一个空位220与扫描窗口180共同组成用于通过条码扫描仪130光线的通道。设置空位220的目的是,在条码扫描仪130对试剂瓶160进行扫码时,扫描窗口180不会被样本管200遮挡。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容器也可以为样本管200,第二容器为试剂瓶160。
条码扫描仪130设置在所述承载架122外周,条码扫描仪130朝向第一架体110和第二架体120形成扫描区230,所述的扫描区230为条码扫描仪130扫描光线扫过的空间,图1和图2中虚线示出的部分为条码扫描仪130的扫描光线。试剂瓶160和样本管200分别随第一转盘112和第二转盘121转动,可以依次通过所述的扫描区230。
本实施例中,条码扫描仪130安装在支座290上,支座290和底座100均安装在仪器底板(图中未示出)上。参见图3和图4,所述的支座290上设置有位置调节槽240。条码扫描仪130通过固定件250固定于位置调节槽240,本实施例中,固定件250具体为固定外罩,条码扫描仪130首先通过螺钉安装在固定外罩上,固定外罩通过螺钉安装于位置调节槽240,位置调节槽240用于对条码扫描仪130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
位置调节槽240可以为多个圆孔状结构,也可以为长槽孔结构,以方便条码扫描仪130在支架上固定位置的微调。通过调整条码扫描仪130的位置,进而调节了上述扫描区230的位置,使扫描区230可以覆盖试剂瓶160和样本管200。
参见图3,进一步的,支座290上还安装有遮光板260,遮光板260上设有长条形的出光口270。遮光板260设置在条码扫描仪130出光部位前方,条码扫描仪130发出的光通过出光口270的滤光作用,形成了长条形的扫描光路,使条码扫描仪130的光路通过所述出光口270只能对单个第一条码170或第二条码210进行扫码。本实施例中,长槽状的出光口270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长槽状的出光口270也可以以竖直方向为基准做略微倾斜。
参见图1,上述的扫描区230还用于临时放置和扫描第三条码280。第三条码280可以为各种质控品和校准品以及定标卡、辅助试剂等上面的条码。例如,当需要进行扫描定标卡条码时,人手持定标卡条码从扫描区230上方放入扫描区230(即图1中箭头x所示方向),即可实现定标卡信息扫描读取。
工作时,将样本管200放置于承载架122上,承载架122与第二转盘121连接在一起,当需要扫描样本管200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190的驱动使样本管200逐个的通过条码扫描仪130的扫描区230,实现样本管200的扫码。
将试剂瓶160放置在容置槽150上,当需要扫描试剂瓶160时,首先通过第二驱动装置190驱动承载架122旋转,使得所述的空位220与扫描窗口180对齐,即条码扫描仪130的扫描区230能覆盖扫描窗口180,而不会被样本管200遮挡;然后通过第一驱动装置140的驱动使试剂瓶160逐个的通过扫描窗口180,实现试剂瓶160扫码。
综上所述,上述的条码扫描装置,包括了第一架体110、第二架体120和一个条码扫描仪130,第一架体110包括容置体111和第一转盘112,第一转盘112上放置试剂瓶160,容置体111侧壁设置有扫描窗口180,扫描窗口180可以通过试剂瓶160上的第一条码170,条码扫描仪130设置在所述承载架122外周,可以对试剂瓶160上的第一条码170进行扫描;第二架体120包括了第二转盘121和固定于第二转盘121的承载架122,承载架122上放置样本管200,上述的条码扫描仪130朝向第一架体110和第二架体120形成扫描区230,样本管200可以依次通过扫描区230,即该条码扫描仪130也可以对样本管200上的第二条码210进行扫描;
上述的条码扫描装置,扫描区230能覆盖逐个通过样本管200或试剂瓶160,通过一个条码扫描仪130即可完成样本管200和试剂瓶160的条码扫描工作;进一步地,也可完成各种质控品和校准品以及定标卡、辅助试剂等上面的条码扫描工作。节省了额外购买条码扫描仪130以及固定多个条码扫描仪130的成本;当然由于设置一个条码扫描仪130,减少了对条码扫描仪130装配和调试的时间,减少了设备的生产周期。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条码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00);
第一架体(110),承载于所述底座(100),所述第一架体(110)包括容置体(111)和设置于所述容置体(111)内的第一转盘(112),所述第一转盘(112)用于放置贴有第一条码(170)的第一容器,所述容置体(111)侧壁设置有扫描窗口(180);
第二架体(120),承载于所述底座(100),所述第二架体(120)包括与所述第一转盘(112)同轴转动的第二转盘(121)和固定于所述第二转盘(121)的承载架(122),所述承载架(122)用于放置贴有第二条码(210)的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环绕设置在所述容置体(111)外周;以及
条码扫描仪(130),设置于所述承载架(122)外周,所述条码扫描仪(130)朝向所述第一架体(110)和第二架体(120)形成扫描区(230),用于扫描所述第一条码(170)和第二条码(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码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光板(260),设置于所述条码扫描仪(130)出光部位前方,所述遮光板(260)上设有长槽状的出光口(270),所述条码扫描仪(130)的光路通过所述出光口(270)只能对单个第一条码(170)或第二条码(210)进行扫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条码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槽状的出光口(270)沿竖直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码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条码扫描仪(130)的支座(29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条码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90)上设置有位置调节槽(240),所述条码扫描仪(130)通过固定件(250)固定于所述位置调节槽(240),所述位置调节槽(240)用于对所述条码扫描仪(130)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条码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90)与所述底座(100)均安装于仪器底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码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区(230)还用于临时放置第三条码(2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码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122)设置有多段,相邻段之间形成空位(220),至少一个所述空位(220)与所述扫描窗口(180)共同组成用于通过条码扫描仪(130)光线的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码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盘(112)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140)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盘(121)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19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码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112)上设置有若干呈环形排布的容置槽(150),所述容置槽(150)用于容置第一容器。
CN201820767653.6U 2018-05-22 2018-05-22 条码扫描装置 Active CN208298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67653.6U CN208298194U (zh) 2018-05-22 2018-05-22 条码扫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67653.6U CN208298194U (zh) 2018-05-22 2018-05-22 条码扫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98194U true CN208298194U (zh) 2018-12-28

Family

ID=64728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67653.6U Active CN208298194U (zh) 2018-05-22 2018-05-22 条码扫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9819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9624A (zh) * 2021-12-17 2022-03-25 深圳迎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
CN114966071A (zh) * 2022-08-02 2022-08-30 长春东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运送扫描结构、运送方法、样本分析仪及故障排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9624A (zh) * 2021-12-17 2022-03-25 深圳迎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
CN114239624B (zh) * 2021-12-17 2024-04-30 深圳迎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
CN114966071A (zh) * 2022-08-02 2022-08-30 长春东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运送扫描结构、运送方法、样本分析仪及故障排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71123A (en) Automated system for performing fluorescent immunoassays
AU2010236424B2 (en) Diagnostic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JP3652424B2 (ja)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AU732627B2 (en) Immunoassays in capillary tubes
CN208298194U (zh) 条码扫描装置
JPH0278959A (ja) 反応カートリッジを備えた分析装置
CN207396345U (zh) 一种poct特定蛋白检测分析仪
US4737342A (en) Test module
US4259289A (en) Apparatus for retrieving liquid samples from test tubes
CN105277726A (zh) 一种蛋白芯片全自动化高通量分析方法及装置
JP2002503346A (ja) 分析システム
CN109633186A (zh) 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
CN109738657A (zh) 一种多通道荧光免疫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
JP2011013000A (ja) バイオチップの分析方法及びその自動分析システム
CN104823057A (zh) 用于试管内诊断的分析装置
KR20170115692A (ko) 원형타입 카트리지를 갖는 모듈식 자동 분석장치 및 그 확장형 시스템
CN205067507U (zh) 转盘式便隐血检测分析仪
US8945662B2 (en) Rotary slide stainer
CN204255955U (zh) 一种蛋白芯片全自动化高通量分析装置
CN111413328B (zh) 双模式即时检测系统
JPH05172828A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208383707U (zh) 一种自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JPH08122337A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14631015A (zh) 测试装置、组合件及方法
CN113711054A (zh) 自动分析装置及自动分析装置的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