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96098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96098U
CN208296098U CN201820919262.1U CN201820919262U CN208296098U CN 208296098 U CN208296098 U CN 208296098U CN 201820919262 U CN201820919262 U CN 201820919262U CN 208296098 U CN208296098 U CN 208296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air conditioner
wind wheel
heat exchang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192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敏
韦汉儒
陈学彬
刘翔
赵方亮
单方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192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960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96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960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具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风道;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进气口流向所述出气口的风轮;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风道内并位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与所述换热组件的下端上下相对,且换热组件的下部向下的投影落入所述接水盘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接水盘可以避免水滴低落到电器元件或其它部件上,从而避免短路或锈蚀的情况出现,提高了空调器的安全可靠性。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的第一换热部、第二换热部间隔设置,当第一换热部或第二换热部制冷时,第一换热部或第二换热部表面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水滴着附于第一换热部或第二换热部上,水滴滴落时,可能会接触到电器元件或其它部件,容易发生危险和损害空调器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具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风道;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进气口流向所述出气口的风轮;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风道内并位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与所述换热组件的下端上下相对,且换热组件的下部向下的投影落入所述接水盘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接水盘可以避免水滴低落到电器元件或其它部件上,从而避免短路或锈蚀的情况出现,提高了空调器的安全可靠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机壳高度F与所述风轮直径D满足F≤2D。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轮与所述接水盘的内底面之间的间隙h与所述接水盘的最大宽度L满足h/L≤0.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h/L在0.4到0.5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水盘沿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与所述风轮的轴线上下对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均设于所述风道内且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部的下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的下部之间连接有挡风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风部封闭所述第一换热部的下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的下部之间的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风部上具有向上朝向所述风轮的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烟道壳的下端具有连接部,所述挡风部的中部向上凸起形成所述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风部的中部向上凸起形成所述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起的截面呈中部上凸的梯形、三角形或弧线形的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起的顶面呈平面、中部上凸的面、中部下凹的面、弧面或折面的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风部为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之间的挡板或第三换热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风部的最高点与所述风轮之间的间隙H与所述风轮的直径D满足H≥0.04D。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0.05D≤H≤0.15D。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相对布置于所述风轮两侧,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的下部延伸到所述风轮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气口包括分别位于第一换热部的下方和所述第二换热部的下方的两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风轮分设于所述换热组件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气口包括一个或间隔布置的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道包括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上方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通向所述风轮,且所述通道的另一端通向所述出气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组件与所述接水盘的内底面之间的间隙C≥5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组件所述接水盘的内底面之间的间隙C在8毫米到16毫米的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组件与所述风轮之间的间隙B≥5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组件与所述风轮之间的间隙B在8毫米到16毫米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部分结构及空气流路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部分结构及空气流路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部分结构及空气流路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部分结构及空气流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机壳10,进气口11,出气口12,通道13,
风轮20,
换热组件30,第一换热部31,第二换热部32,
挡风部40,凸起41,接水盘50,
换热组件与风轮之间的间隙B,换热组件与接水盘的内底面之间的间隙C,风轮的直径D,机壳高度F,接水盘的最大宽度L,挡风部的最高点与风轮之间的间隙H,风轮与接水盘的内底面之间的间隙h。
具体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中,空调的第一换热部、第二换热部间隔设置,当第一换热部或第二换热部制冷时,第一换热部或第二换热部表面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水滴着附于第一换热部或第二换热部上,水滴滴落时,可能会接触到电器元件或其它部件,容易发生危险和损害空调器的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如图5所示,空调器大体可以包括机壳10、风轮20和换热组件30以及接水盘50。
机壳10具有进气口11、出气口12以及连通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的风道。风轮20用于驱动气流从进气口11流向出气口12。
如图1所示,风轮20运转时,空气从外界进入机壳10内部,经过换热之后,再流出机壳10。具体而言,空气在风轮20的作用下,外界空气从进气口11流进风道,之后由出气口12流出风道,排出机壳10。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以及图6所示,换热组件30的至少一部分设在风道内并位于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之间。接水盘50与换热组件30的下端上下相对,且换热组件30的下部向下的投影落入接水盘50上。可以理解的是,当换热组件30制冷时,换热组件30表面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水滴着附于换热组件30上,着附于换热组件30上的水滴沿着换热组件30下流,最终滴落到接水盘50内。通过设置接水盘50,可以避免水滴低落到电器元件或其它部件上,从而避免短路或锈蚀的情况出现,提高了空调器的安全可靠性。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接水盘,可以提高空调器的安全性能。
一些实施例中,机壳10高度F与风轮20直径D满足F≤2D。这样,风轮20距进风口11较近,可以提高进风量,从而提高换热效率。此外,将F设置成小于或者等于2D,压缩了空调器的内部空间,使空调器小型化,节约成本。
一些实施例中,风轮20与接水盘50的内底面之间的间隙h与接水盘50的最大宽度L满足h/L≤0.5。由于需要保证风轮20与换热组件30之间的间距以避免产生噪音,机壳10高度难以进一步降低,将h设置成小于或等于接水盘50宽度的一半,相当于将接水盘50的宽度加宽,使风轮20与接水盘50之间的间距h进一步减小,使得空调器实现在高度方向上能进一步实现薄形化。同时,也可以保证接水盘50不会遮挡进风口11,保证了空调器的进风效果。
优选地,h/L在0.4到0.5之间。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换热组件30的换热效率,还需要将换热组件30延伸至风轮20的下方,因此,需要保证风轮20的安装位置,而且,还需要保证换热组件30延伸至风轮20下方的部分长度,否则风轮20的进风面较小且换热组件30的换热面积也较小,影响换热效率,另外,为了避免空气流经风轮20与换热组件30之间的间隙从而产生噪音,还需保证换热组件30与风轮20有一定间距。将h/L设置为在0.4到0.5之间,既可以保证进风量,又可以实现空调器整体结构的小型化。
有利地,接水盘50沿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与风轮20的轴线上下对齐。这样,使空调器内部部件的结构排布合理,有利于实现空调器的小型化。
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组件30包括第一换热部31和第二换热部32,第一换热部31和第二换热部32均设于风道内且至少一部分位于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之间,第一换热部31的下部和第二换热部32的下部之间连接有挡风部40。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和图5所示,在第一换热部31和第二换热部32的下部之间连接挡风部40,挡风部40隔绝了机壳10与风道,风轮20运转时,空气从进气口11流进机壳10内部后,第一换热部31、第二换热部32与机壳10的间隙内不会受到吸力或者吸力作用很小,全部或绝大部分空气直接经过第一换热部31和第二换热部32,完成换热,之后在风轮20的作用下,空气流向出气口12。这样,阻止了空气流经第一换热部31与第二换热部32之间的间隙,避免了冲刷噪音的产生。
其中,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以及图6所示,第一换热部31与第二换热部32向下延伸,第一换热部31与第二换热部32的下部可以不连接,也即第一换热部31与第二换热部32的下部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在上下方向上,相当于减小了第一换热部31和第二换热部32的长度,从而可以减小整机的高度,压缩整机的体积。另外,也可以省略第一换热部31和第二换热部32的下部的相互远离的角部,这样,可以进一步压缩整机的体积,优选地,为了便于安装,第一换热部31和第二换热部32的下端连线与机壳10底部平行。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以及图6所示,挡风部40封闭第一换热部31的下部和第二换热部32的下部之间的间隙。挡风部40封闭第一换热部31与第二换热部32的下部间隙,可以阻止风轮20产生的吸力通过间隙作用到从进风口流进机壳10内的空气,避免空气进入第一换热部31和第二换热部32的下部与机壳10之间的间隙后再从第一换热部31与第二换热部32的下部之间的间隙流向风轮20,这样,可以减小冲刷噪音。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和图5以及图6所示,挡风部40上具有向上朝向风轮20的凸起41。可以理解的是,空气由进风口流向第一换热部31和第二换热部32,在挡风部40的上部设置凸起41可以阻止分别经过第一换热部31和第二换热部32换热之后的空气产生汇流的现象,避免了由于经过第一换热部31和第二换热部32的空气的风向不同而导致的对冲噪音,如图1所示。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挡风部40也可为平板状,如图1所示。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和图5以及图6所示,挡风部40的中部向上凸起41形成凸起41。这样,挡风部40容易成型,且便于加工。当然,挡风部40也可以是左右两侧或中部的至少一处向上凸起41。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和图5以及图6所示,凸起41的截面呈中部上凸的梯形、三角形或弧线形的形状。当然,凸起41的截面形状是无法穷举的,凸起41的截面形状并不限于梯形、三角形和弧形,还可以是两侧呈内凹弧形、上部为平面状或者其它异形结构等,无论凸起41向上凸的形成何种形状,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和图5以及图6所示,凸起41的顶面呈平面、中部上凸的面、中部下凹的面、弧面或折面的形状。当然,凸起41的顶面形状也是无法穷举的,凸起41的顶面并不限于呈平面、中部上凸的面、中部下凹的面、弧面或折面的形状,还可以是波浪面或者其它异形面等,无论凸起41顶面的是何种形状,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一些实施例中,挡风部40为连接于第一换热部31和第二换热部32之间的挡板或第三换热部。挡板可以用来挡住风轮20产生的吸力传递到挡板的下部,从而避免空气从第一换热部31与第二换热部32的下部之间流向风轮20,减小了冲刷噪音。第三换热部可以用来换热,也即,第三换热部不仅起到了减小噪音的作用,还起到了对空气进行换热的作用,提高了空调器的换热性能。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挡风部40的最高点与风轮20之间的间隙H与风轮20的直径D满足H≥0.04D。容易理解,风轮20的吸力大小与风轮20的直径有关,实用新型人经过长期的实验发现,在距离风轮20外周0.04D处风轮20对空气的吸力很强,此处的空气流速也较快,因此,在设置挡风部40时,H≥0.04D,这样,即使空气流过风轮20与挡风部40的间隙,也不会产生大的冲刷噪音,换言之,当H≥0.04D时,风轮20产生的噪音较小。
一些实施例中,0.05D≤H≤0.15D。由上述可知,为了进一步减小冲刷噪音,风轮20的外周面与挡风部40之间的距离需要避开吸力较强的区域,优选地,H≥0.05D。另外,风轮20与挡风板的距离也不能太远,距离风轮20越远,风轮20的吸力越弱,距离风轮200.15D处,风轮20的吸力较弱。当H设置成大于0.15D时,风轮20的吸力不够,换句话说,空调器的进风量不够,达不到预期的换热效果,能效较低。也就是说,0.05D≤H≤0.15D,是一个合理平衡噪音和空调器能效的范围,而且,也可以压缩空调器的体积,使空调器小巧化。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以及图6所示,第一换热部31和第二换热部32相对布置于风轮20两侧,第一换热部31和第二换热部32的下部延伸到风轮20的下方。这样,在风轮20的额相对两侧均可以进风,提高进风效率,进而提高换热效率。且第一换热部31和第二换热部32的下部延伸到风轮20的下方,这样,空气从进风口流向第一换热部31和第二换热部32后,部分风也会从风轮20的下部进入风轮20,最终流向出风口,风轮20的进风面积大,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以及图6所示,进气口11包括分别位于第一换热部31的下方和第二换热部32的下方的两个。也就是说,两个进风口位于第一换热部31和第二换热部32的下方,这样,风轮20在运转时,空气从下方的进风口流进机壳10内,并流经第一换热部31和第二换热部32再经由风轮20的导向作用排向出气口12,这样,可以使换热充分,更进一步地提高了能效。
一些实施例中,进气口11与风轮20分设于换热组件30的两侧。也就是说,进气口11和风轮20位于换热组件30的不同侧,这样,风轮20在运转时,空气从一侧的进风口流进机壳10内,并流经第一换热部31和第二换热部32再经由另一侧的风轮20的导向作用排向出气口12,这样,可以使换热充分,提高了能效。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气口11包括一个或间隔布置的多个。多个进气口11使空调器具有较大的进风量,提高了换热效率。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以及图6所示,风道包括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换热部32的上方的通道13,通道13的一端通向风轮20,且通道13的另一端通向出气口12。这样,经过风轮20导向作用的风从风轮20流出后流向通道13的与风轮20较近的所述一端并向远离风轮20的方向流出,最后经过通道13所述另一端的出风口排出机壳10。
优选地,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以及图6所示,空调器还包括接水盘50,接水盘50分别与第一换热部31的下端和第二换热部32的下端上下相对,且第一换热部31的下部向下的投影落入接水盘50上,第二换热部32的下部向下的投影落入接水盘50上。可以理解的是,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换热部31或第二换热部32制冷时,第一换热部31或第二换热部32表面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水滴着附于第一换热部31或第二换热部32上,着附于第一换热部31或第二换热部32上的水滴沿着第一换热部31或第二换热部32下流,最终滴落到接水盘50内。通过设置接水盘50,可以避免水滴低落到电器元件或其它部件上,从而避免短路或锈蚀的情况出现,提高了空调器的安全可靠性。
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组件30与接水盘50的内底面之间的间隙C≥5毫米。可以理解的是,换热组件30与接水盘50之间需要一定的间距,否则在从换热组件30上滴落的水滴所述一端落入接水盘50内,所述另一端还未与换热组件30分离,水滴无法汇聚成流流出接水盘50,可能会造成换热组件30结冰等现象,影响空调器的使用寿命。实用新型人在多次试验后发现,当换热组件30与接水盘50的内地面之间的间隙为5毫米时,不易产生结冰显现,且水滴可以顺利汇聚成流流出接水盘50。通过将换热组件30与接水盘50之间的间隙设置为大于或等于5毫米,可以使空调器顺利排水,从而提高换热组件30的使用寿命。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换热组件30接水盘50的内底面之间的间隙C在8毫米到16毫米的范围内。可以理解的是,当空调器功率较大时(凝结水较多),或者空调器排水不畅时(凝结水速率大于排水速率),会造成接水盘50积水,此时需要接水盘50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因此,此间隙C需大于或等于8毫米。当然,为了实现空调器的小型化,可以将间隙C设置为小于或等于16毫米,也避免了由于水滴滴落而产生的噪音。
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组件30与风轮20之间的间隙B≥5毫米。容易理解,风轮20的吸力大小与距风轮20的距离有关,实用新型人经过长期的实验发现,在距离风轮20外周5毫米处风轮20对空气的吸力很强,此处的空气流速也较快,因此,在安装换热组件30时时,B≥5毫米,这样,即使空气流过风轮20与换热组件30的间隙,也不会产生大的冲刷噪音,换言之,当B≥5毫米时,风轮20产生的噪音较小。
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由上述可知,为了进一步减小冲刷噪音,风轮20的外周面与换热组件30之间的距离需要避开吸力较强的区域,优选地,H≥8毫米。另外,风轮20与换热组件30的距离也不能太远,距离风轮20越远,风轮20的吸力越弱,距离风轮2016毫米处,风轮20的吸力较弱。当B设置成大于16毫米时,风轮20的吸力不够,换句话说,空调器的进风量不够,达不到预期的换热效果,能效较低。也就是说,8毫米≤B≤16毫米,是一个合理平衡噪音和空调器能效的范围,而且,也可以压缩空调器的体积,使空调器小巧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其它组成及原理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并容易获得的,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4)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具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风道;
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进气口流向所述出气口的风轮;
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风道内并位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
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与所述换热组件的下端上下相对,且换热组件的下部向下的投影落入所述接水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高度F与所述风轮直径D满足F≤2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与所述接水盘的内底面之间的间隙h与所述接水盘的最大宽度L满足h/L≤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h/L在0.4到0.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沿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与所述风轮的轴线上下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均设于所述风道内且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的下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的下部之间连接有挡风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部封闭所述第一换热部的下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的下部之间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部上具有向上朝向所述风轮的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部的中部向上凸起形成所述凸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截面呈中部上凸的梯形、三角形或弧线形的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顶面呈平面、中部上凸的面、中部下凹的面、弧面或折面的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7-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部为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之间的挡板或第三换热部。
14.根据权利要求7-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部的最高点与所述风轮之间的间隙H与所述风轮的直径D满足H≥0.04D。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0.05D≤H≤0.15D。
16.根据权利要求6-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相对布置于所述风轮两侧,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的下部延伸到所述风轮的下方。
17.根据权利要求6-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包括分别位于第一换热部的下方和所述第二换热部的下方的两个。
18.根据权利要求6-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风轮分设于所述换热组件的两侧。
19.根据权利要求6-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包括一个或间隔布置的多个。
20.根据权利要求6-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上方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通向所述风轮,且所述通道的另一端通向所述出气口。
21.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所述接水盘的内底面之间的间隙C≥5毫米。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与所述接水盘的内底面之间的间隙C在8毫米到16毫米的范围内。
2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与所述风轮之间的间隙B≥5毫米。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与所述风轮之间的间隙B在8毫米到16毫米的范围内。
CN201820919262.1U 2018-06-13 2018-06-13 空调器 Active CN2082960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19262.1U CN208296098U (zh) 2018-06-13 2018-06-13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19262.1U CN208296098U (zh) 2018-06-13 2018-06-13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96098U true CN208296098U (zh) 2018-12-28

Family

ID=64700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19262.1U Active CN208296098U (zh) 2018-06-13 2018-06-13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960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8966A (zh) * 2019-10-18 2020-02-0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换热器、换热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8966A (zh) * 2019-10-18 2020-02-0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换热器、换热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10748966B (zh) * 2019-10-18 2021-09-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换热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80461U (zh) 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EP3855023B1 (en) Centrifugal fan, air duct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er
CN208296098U (zh) 空调器
CN204553347U (zh) 离心风机的蜗壳、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CN208296097U (zh) 空调器
CN203163119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用带导叶的风机出口网罩
CN202382333U (zh) 一种改进的空调室外机用新型出口网罩
CN205639069U (zh) 轴流柜机的动叶、导流组件和轴流柜机
CN205878402U (zh) 出风网罩、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4832990A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
CN204629723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8151167A (zh) 除湿机
CN209279293U (zh)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
CN208365684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7763143U (zh) 除湿机
CN207687054U (zh) 蜗壳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CN109268953A (zh)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
CN111197816B (zh) 一种换热风机组件及空调器
CN209557335U (zh) 蜗壳、风机和空调器
CN110617553A (zh) 一种贯流风道的蜗舌结构、风道系统及空调室内机
CN110068068A (zh) 移动空调
CN204534836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0648589U (zh) 风道壳体、风道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09415609U (zh) 一种空调器
CN220506974U (zh) 风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