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79293U -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79293U
CN209279293U CN201821800340.2U CN201821800340U CN209279293U CN 209279293 U CN209279293 U CN 209279293U CN 201821800340 U CN201821800340 U CN 201821800340U CN 209279293 U CN209279293 U CN 2092792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low
blower fan
mixing blow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003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芳勇
吴俊鸿
陈志伟
高旭
夏光辉
王现林
陈英强
李建建
廖俊杰
张兴钰
向新贤
刘鹏
黎优霞
李业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18003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792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792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792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包括壳体和换热器,所述壳体具有进风腔和出风腔,所述换热器位于进风腔,所述进风腔和所述出风腔之间设置有混流风机,所述出风腔具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引导气流从所述混流风机的轴向方向或/和所述混流风机的径向方向排出所述出风腔。其能够提高换热器换热均匀性,提升出风风压,降低出风动压的损失,提升外机性能和运行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外围的美观性要求越来越高。空调外机被击中摆放在空间狭小,出口还有密致百叶的空调外机位当中,这种安装方式对空调外机的散热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从而直接影响空调制冷制热能力。
现有空调结构采用轴流风叶作为气流驱动部件,具有高风量,低风压的特点。在外机安装位空间狭小的情况下,风机提供的静压无法克服狭小空间带来的阻力损失,从而导致风机出风减小,甚至热流短路停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其能够提高换热器换热均匀性,提升出风风压,降低出风动压的损失,提升外机性能和运行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外机,包括壳体和换热器,所述壳体具有进风腔和出风腔,所述换热器位于进风腔,所述进风腔和所述出风腔之间设置有混流风机;
所述出风腔具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引导气流从所述混流风机的轴向方向或/和所述混流风机的径向方向排出所述出风腔。
混流风机将气流从进风腔抽吸至出风腔,混流风机提高了出风静压,提升了气流克服沿程阻力的能力。换热器设置在进风腔,保证换热器的换热均匀性,导流结构引导气流冲出风腔排出,降低出风动压的损失,进风腔和出风腔之间通过隔板分隔。在混流风机的径向方向,出风口处的隔板朝向进风腔倾斜,且隔板为弧形。
优选的,上述换热器位于所述混流风机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腔的进风口之间。
优选的,上述换热器为“板”状结构。
优选的,上述换热器在所述混流风机的轴向方向的截面形状为“L”型。
进风腔相邻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口,“L”型换热器弯折的两侧分别朝向进风腔的进风口,混流风机的进风端朝向任意一个进风口,气流经过换热器进入混流风机。
优选的,上述混流风机的进风端朝向所述进风腔的进风口。
优选的,上述混流风机的出风端连通所述出风腔;
所述出风腔从所述混流风机的出风端至所述出风腔的出风口逐渐增大。
出风腔的结构能够逐渐降低混流风机排出的气流风速,减小阻力损失,将气流中的动压转换为静压,提高出风量。
优选的,上述壳体内具有用于容纳压缩机的压缩机腔;
所述压缩机腔与所述出风腔之间设置有分隔板。
优选的,上述导流结构为分隔板且所述分隔板为弧形;
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混流风机出风端的侧面且相对于所述混流风机的出风端倾斜设置。
分隔板避免从混流风机排出的气流直接吹向出风腔出风口处的格栅,降低气流的动压损失;分隔板为弧形结构,位于出风端的侧面,朝向出风端倾斜,从混流风机排出的气流吹向倾斜设置的分隔板,分隔板引导气流流动,分隔板为弧形结构,增强引导效果,降低气流的动压损失。
优选的,上述进风腔从所述进风腔的进风口至所述混流风机的进风端逐渐减小。
优选的,上述进风腔的进风口和所述出风腔的出风口均设置有格栅或百叶板。
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空调外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提高换热器换热均匀性,提升出风风压,降低出风动压的损失,提升外机性能和运行的可靠性。
换热器位于进风腔,混流风机抽吸气流,壳体外侧气流经过换热器后进入混流风机,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均匀性;混流风机相对于轴流风机提高了出风风压,导流结构引导气流流动降低了气流动压的损失,提高了排风量,提升了外机性能和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标:1-壳体;2-换热器;3-混流风机;4-压缩机;11-进风腔;12-出风腔;13-压缩机腔;14-分隔板;111-第一进风口112-第二进风口;121-第一出风口;122-第二出风口;5-墙体;6-支撑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包括壳体1、换热器2、混流风机3和压缩机4,所述壳体1具有进风腔11和出风腔12,所述换热器2位于进风腔11,所述进风腔11和所述出风腔12之间设置有混流风机3,所述出风腔12具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引导气流从所述混流风机3的轴向方向或/和所述混流风机3的径向方向排出所述出风腔12,进风腔11的进风口和所述出风腔12的出风口均设置有格栅或百叶板。
混流风机3将气流从进风腔11抽吸至出风腔12,混流风机3提高了出风静压,提升了气流克服沿程阻力的能力。换热器2设置在进风腔11,保证换热器2的换热均匀性,导流结构引导气流冲出风腔12排出,降低出风动压的损失。
混流风机3的进风端朝向所述进风腔11的进风口,换热器2为片状结构;所述换热器2的一面朝向所述混流风机3的进风端,所述换热器2的另一面朝向所述进风腔11的进风口。
换热器2正对进风口,气流先经过换热器2然后进入风机,提高了换热器2的换热均匀性及换热效率。
优选的,换热器2还可以为“L”型;
所述换热器2的一面朝向所述混流风机3的进风端,所述换热器2的另一面朝向所述进风腔11的进风口,进风腔11相邻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12,“L”型换热器2弯折的两侧分别朝向进风腔11的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12,混流风机3的进风端朝向第一进风口111或第二进风口112,气流经过换热器2进入混流风机3。
混流风机3的出风端连通所述出风腔12;所述出风腔12从所述混流风机3的出风端至所述出风腔12的出风口逐渐增大。
出风腔12的结构能够逐渐降低混流风机3排出的气流风速,减小阻力损失,将气流中的动压转换为静压,提高出风量。
壳体1内具有用于容纳压缩机4的压缩机4腔13,所述压缩机4腔13与所述出风腔12之间设置有分隔板14;导流结构为分隔板14且所述分隔板14为弧形板;所述分隔板14位于所述混流风机3出风端的侧面且相对于所述混流风机3的出风端倾斜设置。
分隔板14避免从混流风机3排出的气流直接吹向出风腔12出风口处的格栅,降低气流的动压损失;分隔板14为弧形结构,位于出风端的侧面,朝向出风端倾斜,从混流风机3排出的气流吹向倾斜设置的分隔板14,分隔板14引导气流流动,分隔板14为弧形结构,增强引导效果,降低气流的动压损失。
进风腔11为喇叭状结构;进风腔11包括大口端和小口端,所述进风腔11的进风口设置在所述进风腔11的大口端,所述混流风机3设置在所述进风腔11的小口端,喇叭状的进风腔11提高了气流流动性。
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空调外机。
实施例2:
结合附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包括壳体1、换热器2、混流风机3和压缩机4,壳体1为立方体结构,壳体1具有进风腔11、出风腔12和压缩机4腔13;混流风机3进风端位于进风腔11,混流风机3的出风端连接出风腔12;进风腔11具有进风口,出风腔12具有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有格栅或百叶板。
压缩机4位于壳体1的角落,压缩机4腔13和出风腔12之间设置有分隔板14,分隔板14为弧形结构且朝向混流风机3倾斜,分隔板14作为弧形罩设置在混流风机3出风端的侧面,从混流风机3排出的气流流向分隔板14,弧形结构分隔板14引导气流流向出风口,避免从混流风机3排出的气流直接吹向格栅或百叶板,降低气流动压的损失,提高出风量。
出风腔12的空间形态从混流风机3的出风端至出风腔12的出风口逐渐增大,出风腔12的结构逐渐降低混流风机3排出的气流风速,同时减小气流的阻力损失,将气流中的动压转换为静压,提高出风量。
结合图1所示,进风口为第一进风口111,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121和第二出风口122,第一出风口121位于混流风机3的轴向方向,第二出风口122位于混流风机3的径向,分隔板14位于相对于第二出风口122位于混流风机3的另一侧。换热器2为板状结构,换热器2的一面朝向第一进风口111,换热结构的另一面朝向混流风机3进风端,混流风机3进风端朝向第一进风口111,提高气流的流动性,减小气流流动的路径。
结合图2所示,图2为空调外机使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混流风机3的轴向方向垂直墙体5,腔体上设置有支撑台6,空调外机固定在支撑台6上,空调外机与墙体5之间具有一定间隙,进风口为第一进风口111,出风口为第一出风口121和第二出风口122,换热器2为板状结构,换热器2的一面朝向混流风机3的进风端,换热器2的另一面朝向第一进风口111,气流从第一进风口111进入从第一出风口121和第二出风口122排出。
出风腔12的空间形态从混流风机3的出风端至出风腔12的出风口逐渐增大,出风腔12的结构逐渐降低混流风机3排出的气流风速,同时减小气流的阻力损失,将气流中的动压转换为静压,提高出风量。
从混流风机3排出的气流吹向分隔板14,分隔板14为弧形结构,且相对于出风端倾斜设置,分隔板14引导气流流动,分隔板14避免从混流风机3排出的气流直接吹向隔板,从而减少气流动能的流失。
结合图3所示,混流风机3相对水平面竖直设置,墙体5上设置有支撑台6,进风腔11位于出风腔12上部,出风腔12的出风口为第二出风口122,第二出风口122位于混流风机3的径向,从混流风机3的出风端至第二出风口122,出风腔12逐渐变大,减小出风风速,增加气流静压。导流结构为压缩机4腔13与出风腔12之间的分隔板14,分隔板14为弧形结构,分隔板14相当于半个弧形罩设置在回流风机出风端的侧面,混流风机3出风端排出的气流吹向分隔板14,分隔板14引导气流朝向第二出风口122流动,分隔板14避免了气流直吹百叶,减少了气流的动能的损失,有利于气流的排出。
进风腔11的进风口为第一进风口111,第一进风口111朝向空调外机的上方,混流风机3的进风端朝向第一进风口111,换热器2为片状结构,换热器2设置在第一进风口111处,解决了换热器背向第一出风口121的一侧进风不良问题,提高了换热效率。
结合图4所示,换热器2为“L”形结构,进风腔11具有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12,第一进风口111位于混流风机3的轴向方向,第二进风口112位于混流风机3的径向,换热器2弯折的两侧,一侧朝向第一进风口111,另一侧朝向第二进风口112;出风腔12具有第一出风口121和第二出风口122,压缩机4位于壳体1的一个角落,压缩机4腔13与出风腔12之间设置有分隔板14,混流风机3出风端排出的气流吹向分隔板14,分隔板14引导气流朝向第一出风口121和第二出风口122流动,分隔板14避免了气流直吹百叶,减少了气流的动能的损失,有利于气流的排出。
下表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外机排风量与常规空调外机排风量对比图,当出风风压大于10Pa时,本实用新型空调外机的排风量大于常规空调外机的排风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换热器(2),所述壳体(1)具有进风腔(11)和出风腔(12),所述换热器(2)位于进风腔(11),所述进风腔(11)和所述出风腔(12)之间设置有混流风机(3);
所述出风腔(12)具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引导气流从所述混流风机(3)的轴向方向或/和所述混流风机(3)的径向方向排出所述出风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位于所述混流风机(3)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腔(11)的进风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为“板”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在所述混流风机(3)的轴向方向的截面形状为“L”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流风机(3)的进风端朝向所述进风腔(11)的进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流风机(3)的出风端连通所述出风腔(12);
所述出风腔(12)从所述混流风机(3)的出风端至所述出风腔(12)的出风口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具有用于容纳压缩机(4)的压缩机腔(13);
所述压缩机腔(13)与所述出风腔(12)之间设置有分隔板(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为分隔板(14)且所述分隔板(14)为弧形;
所述分隔板(14)位于所述混流风机(3)出风端的侧面且相对于所述混流风机(3)的出风端倾斜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11)从所述进风腔(11)的进风口至所述混流风机(3)的进风端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11)的进风口和所述出风腔(12)的出风口均设置有格栅或百叶板。
1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外机。
CN201821800340.2U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 Active CN2092792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00340.2U CN209279293U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00340.2U CN209279293U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79293U true CN209279293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600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00340.2U Active CN209279293U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792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8953A (zh) * 2018-11-01 2019-01-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8953A (zh) * 2018-11-01 2019-01-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20039529A1 (en) Turbo fan housing in window type air conditioner
CN108644905B (zh) 出风风道结构和空调器
WO2013181904A1 (zh) 斜流风扇、斜流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9279293U (zh)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
CN114110758B (zh) 一种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6839086B (zh) 一种风机盘管机组
CN109268953A (zh)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
JP2006153332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10440340A (zh) 风管机及空调
CN20838234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WO2019196959A1 (zh) 风机及屋顶机
CN211177346U (zh) 导风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431131U (zh) 离心风机及具有该离心风机的窗机空调
CN20833246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8296097U (zh) 空调器
CN101788170A (zh) 移动式空调
CN111981566A (zh) 风机及空调室内机
CN209279292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109268951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415609U (zh) 一种空调器
CN220981459U (zh) 一种空调
CN211119665U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CN102865653A (zh) 一种移动空调的集风罩结构
CN209263189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0414187C (zh) 吊顶式空调机的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