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64223U - 一种辅助停车装置及辅助停车车位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停车装置及辅助停车车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64223U
CN208264223U CN201820319415.9U CN201820319415U CN208264223U CN 208264223 U CN208264223 U CN 208264223U CN 201820319415 U CN201820319415 U CN 201820319415U CN 208264223 U CN208264223 U CN 2082642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support plate
roller
lifting mechanism
pa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194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彦伯
张精
张羿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203194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642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642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642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停车装置,包括壳体、支撑板、第一滚筒升降机构和第二滚筒升降机构。支撑板水平设置于壳体的顶部,支撑板的中部竖直贯穿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第一滚筒升降机构和第二滚筒升降机构分别竖直固定于壳体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滚筒升降机构将车辆的车轮抬起,两个滚筒与轮胎接触,当车轮误启动时,两个滚筒伴随着车轮转动,使车辆不发生水平方向的直线位移。与现有技术利用棱角较多的车辆止退器阻挡车轮,容易对车辆的轮胎造成损伤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圆柱体滚筒与车轮接触,减少对车辆轮胎造成的损伤,提高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停车装置及辅助停车车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汽车安全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辅助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汽车是现在的家庭的主要交通工具,它在所有交通工具中所站的比例非常大,但是,由于目前的汽车每一款之间都有不同的设计风格和理念以及汽车生产厂家对每一辆汽车的调教不同,再加上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的普遍增大和人们对使用频率的增高手机以及对一些车载多媒体系统的影响,因此它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目前市面上的辅助停车装置的在停车位中的车辆止退器,是一种橡胶制造的凸台,用其对车轮产生的阻力来防止车辆后溜,但是对于驾驶员对车辆误操作或者操作不当时却用处不大。
近年来由于驾驶员在停车时的误操作导致人员伤亡和车辆损毁的事故时有发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降低停车时意外事故的发生,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防护措施是在车位后加装较低矮的护栏,还有就是汽车止退器。
现有的止退器和安全护栏,首先较低矮,其次角度较小,止退器仅靠摩擦力与地面连接,这样仅仅可以防止汽车在发动机熄火后驾驶员没有启动驻车制动器而导致车辆的缓速后溜或者在前进挡或倒挡仅靠汽车发动机怠速的情况下溜车的情况。但是对于当驾驶员对车辆误操作或者因为驾驶员对所驾驶车辆不熟悉从而导致车辆操作不当的情况时,一般的汽车止退器和安全护栏并不能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另外,一般的车辆止退器是有一些角度较小的边和棱,当驾驶员误操作或者操作车辆不当的时候,一般的车辆止退器的尖锐棱角会对车辆的轮胎造成损伤。但是我们设计的一种辅助停车防误操作装置与轮胎接触的是两个圆柱体滚筒,这样会减少对车辆轮胎的损伤,降低车主的经济损失。
例如图1为传统的止退器结构,该止退器较低矮,并且角度较小,止退器仅依靠摩擦力与地面连接,传统的止退器仅仅可以防止汽车在熄火后没有启动驻车制动器而产生的缓速后溜,或者在前进挡或倒挡仅靠汽车发动机怠速的情况下溜车的情况。目前的停车装置多为手动止退器装置,止退器结构多棱角,在停车时容易对轮胎造成磨损,从而降低了轮胎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传统汽车防撞装置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辅助停车装置。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停车装置,包括壳体、支撑板、第一滚筒升降机构和第二滚筒升降机构;其中,
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支撑板的中部竖直贯穿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滚筒升降机构和第二滚筒升降机构分别竖直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滚筒升降机构顶部的第一滚筒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孔内,所述第二滚筒升降机构顶部的第二滚筒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孔内。
其中,所述第一滚筒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一液压杆、第一活塞和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滚筒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压缸内部,且与所述第一液压缸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其中,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水平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一开孔设置于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开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一侧壁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相接触,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壁铰接。
其中,所述壳体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液压伸缩机构,所述液压伸缩机构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或第二支撑板铰接;所述液压伸缩机构包括连杆、第二液压杆、第二活塞以及第二液压缸,所述连杆的上端与第一支撑板或第二支撑板铰接,所述连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液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设置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二液压缸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垂直固定于壳体内的一侧。
其中,所述连杆的一端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圆筒状结构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连接销,所述连杆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销与第一支撑板或第二支撑板铰接。
其中,所述连杆和所述第二液压杆之间设置有T形接头,所述连杆通过所述T形接头与所述第二液压杆形成刚性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一液压杆之间设置有Y形支架,所述第一滚筒的中部设有第二连接销,所述第一滚筒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销与所述Y形支架铰接,所述Y形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液压杆形成刚性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滚筒升降机构和第二滚筒升降机构之间的距离小于车轮直径。
其中,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行程大于车轮半径。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停车车位,包括四个上述辅助停车装置,四个所述辅助停车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在车辆四个轮胎底部的车位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停车装置,该辅助停车装置设置在车位处,本实用新型在辅助停车装置的壳体内设置两个滚筒升降机构,当车辆进入车位时,车轮通过支撑板移动至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的位置,同步控制两个滚筒升降机构同时升起。利用两个滚筒将车轮托起,使车轮只与两个滚筒接触而不与地面接触。即使在驾驶员误操作或操作不当时,两滚筒会伴随着车轮转动,使车辆不发生水平方向的直线位移,避免因驾驶员停车时操作不当导致发生安全事故,避免了车辆损坏造成经济损失。保护了驾驶员与路人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利用滚筒升降机构将车辆的车轮抬起,滚筒与轮胎接触,当车轮误启动时,滚筒伴随着车轮转动,使车辆不发生水平方向的直线位移。与现有技术利用棱角较多的车辆止退器阻挡车轮,容易对车辆的轮胎造成损伤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圆柱体滚筒与车轮接触,减少对车辆轮胎造成的损伤,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统的止退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辅助停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辅助停车车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第一支撑板;3.连杆;4.T形接头;5.第一活塞; 6.第一液压缸;7.液压泵;8.滚筒;9.Y形支架;10.第二液压缸;11. 第二活塞;12.第二支撑板;13.第二滚筒;
102.第一连接销;203.第三连接销;501.车辆止退器;809.第二连接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模块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辅助停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辅助停车装置包括壳体、支撑板、第一滚筒升降机构和第二滚筒升降机构;其中,
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所述支撑板的中部竖直贯穿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滚筒升降机构和第二滚筒升降机构分别竖直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所述第一滚筒升降机构顶部的第一滚筒8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孔内,所述第二滚筒升降机构顶部的第二滚筒13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孔内。
具体地,参照图2,该辅助停车装置的壳体1为箱体结构,且壳体1的顶部为支撑板。支撑板的中部设置有两个竖直贯穿的开孔。
第一滚筒升降机构和第二滚筒升降机构分别设置在壳体1内,并且固定在壳体1的底部,本实施例中,第一滚筒升降机构和第二滚筒升降机构的结构相同。
第一滚筒升降机构顶部的第一滚筒8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孔内,第二滚筒升降机构顶部的第二滚筒13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孔内。当车辆进入车位时,车轮通过支撑板移动至第一滚筒8和第二滚筒13之间的位置,同步控制两个滚筒升降机构同时升起。利用两个滚筒将车轮托起,使车轮只与两个滚筒接触而不与地面接触。即使在驾驶员误操作或操作不当时,两滚筒会伴随着车轮转动,使车辆不发生水平方向的直线位移,避免因驾驶员停车时操作不当导致发生安全事故,避免了车辆损坏造成经济损失。保护了驾驶员与路人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利用滚筒升降机构将车辆的车轮抬起,滚筒与轮胎接触,当车轮误启动时,滚筒伴随着车轮转动,使车辆不发生水平方向的直线位移。与现有技术利用棱角较多的车辆止退器501阻挡车轮,容易对车辆的轮胎造成损伤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圆柱体滚筒与车轮接触,减少对车辆轮胎造成的损伤,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滚筒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一液压杆、第一活塞5和第一液压缸6,所述滚筒8设置于所述开孔内,所述滚筒8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5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压缸6内部,且与所述第一液压缸6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6 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
第一滚筒升降机构竖直固定在壳体1的底部,且第一滚筒升降机构上端的第一滚筒8位于第一开孔内。
滚筒8的下端连接第一液压杆的一端,第一液压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活塞5固定连接。第一活塞5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压缸6内部,并且第一活塞5与第一液压缸6滑动连接,第一液压缸6的底部固定在壳体1的底部。
第二滚筒升降机构的结构与第一升降机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当车辆进入车位时,通过第一液压缸的液压泵7将液体压向第一液压杆,两个第一液压缸同步控制,使两个滚筒升降机构同时升起。利用两个滚筒将车轮托起,使车轮只与滚筒接触而不与地面接触。即使在驾驶员误操作或操作不当时,两个滚筒会伴随着车轮转动,使车辆不发生水平方向的直线位移,避免因驾驶员停车时操作不当导致发生安全事故,避免了车辆损坏造成经济损失。保护了驾驶员与路人的人身安全。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12,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12水平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所述第一开孔设置于第一支撑板2上,所述第二开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2上。
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一侧壁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一端相接触,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壁铰接。
参照图2,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12水平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且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12相互接触。第一开孔设置于第一支撑板2上,第二开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2上。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2的一端与壳体的左侧壁通过第一连接销102铰接,第二支撑板12与壳体的右侧壁铰接。当车辆进入车位时,两个滚筒升降机构同时升起,并利用两个滚筒将车轮托起,使车轮只与第一滚筒8和第二滚筒13接触而不与地面接触。此时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12相接触的一端下移。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壳体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液压伸缩机构,所述液压伸缩机构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或第二支撑板12铰接;所述液压伸缩机构包括连杆 3、第二液压杆、第二活塞11以及第二液压缸10,所述连杆3的上端与第一支撑板2或第二支撑板12铰接,所述连杆3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液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11 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11设置于所述第二液压缸10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二液压缸滑动10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垂直固定于壳体1内的一侧。
具体地,参照图2,壳体1内设置有两个液压伸缩机构,且两个液压伸缩机构结构相同。
液压伸缩机构的上端与第一支撑板2或第二支撑板12铰接。当连杆3移动时,带动第一支撑板2或第二支撑12板移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斜面。连杆3的下端连接第二液压杆的一端,第二液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固定连接。第二活塞11 设置于第二液压缸10的内部,且与第二液压缸10滑动连接,第二液压缸10垂直固定于所述斜面。当车辆进入车位时,第二液压缸10工作,第二活塞11带动第二液压杆和连杆3收缩,使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12呈V字形连接,进而使车轮脱离短支撑板2,被两个滚筒8托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车辆进入车位时,两个滚筒升降机构同时升起,并利用两个滚筒将车轮托起,使车轮只与两个滚筒接触而不与地面接触。同时两个液压伸缩机构收缩使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12呈V字形连接,进而使车轮脱离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被两个滚筒8托起。在驾驶员误操作或操作不当时,两个滚筒会伴随着车轮转动,使车辆不发生水平方向的直线位移,避免因驾驶员停车时操作不当导致发生安全事故,避免了车辆损坏造成经济损失。保护了驾驶员与路人的人身安全。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中,所述连杆3的一端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圆筒状结构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连接销203,所述连杆3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销203与第一支撑板2或第二支撑板12铰接。
参照图2,连杆3的一端为圆筒状结构,圆筒状结构内部安装有第三连接销203,连杆3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销203与第一支撑板2或第二支撑板12铰接。两个第二液压缸10同步工作,第二活塞11带动第二液压杆和连杆3收缩,连杆3带动第一支撑板2或第二支撑板 12旋转,使两个短支撑板2呈V字形连接,进而使车轮脱离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被两个滚筒托起。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液压缸6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所述第二液压缸10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斜面。壳体1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液压缸6和第二液压缸10形成刚性连接。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连杆3和所述第二液压杆之间设置有T形接头4,所述连杆3通过所述T形接头4与所述第二液压杆形成刚性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杆3通过所述T形接头4与所述第二液压杆形成刚性连接。当车辆进入车位时,第二液压缸10工作,第二活塞11带动第二液压杆和连杆3收缩,使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12呈V字形连接,使车轮脱离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12,被两个滚筒托起。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滚筒8和所述第一液压杆之间设置有Y形支架9,所述第一滚筒8的中部设有第二连接销809,所述第一滚筒8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销809与所述Y形支架9铰接,所述Y形支架9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液压杆形成刚性连接
参照图2,当车辆进入车位时,通过第一液压缸6的液压泵7将液体压向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向上移动,带动滚筒8升起,利用两个滚筒8将车轮托起,使车轮只与滚筒8接触而不与地面接触。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滚筒升降机构和第二滚筒升降机构之间的距离小于车轮直径。
本实施例中,第一滚筒升降机构和第二滚筒升降机构之间的距离小于车轮直径。当车辆进入车位时,第一滚筒8和第二滚筒13能够顺利将车轮托起,使车轮只与两个滚筒接触而不与地面接触。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行程大于车轮半径。本实施例中,第一液压缸的活塞行程大于车轮半径,第一滚筒 8和第二滚筒13将车轮托起后,车轮离开支撑板。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辅助停车车位的结构示意图,该辅助停车车位包括四个上述辅助停车装置,四个所述辅助停车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在车辆四个轮胎底部的车位上。
本实施例中,采用四个上述辅助停车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在车辆的四个轮胎底部,辅助停车装置在辅助停车车位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不同车体的轮胎位置进行调整。当车辆进入车位时,通过第一液压缸的液压泵7将液体压向第一液压杆,两个第一液压缸同步控制,使两个滚筒升降机构同时升起。利用两个滚筒将车轮托起,使车轮只与两个滚筒接触而不与地面接触。即使在驾驶员误操作或操作不当时,两个滚筒会伴随着车轮转动,使车辆不发生水平方向的直线位移,避免因驾驶员停车时操作不当导致发生安全事故,避免了车辆损坏造成经济损失。保护了驾驶员与路人的人身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能够对前述各个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模块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辅助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支撑板、第一滚筒升降机构和第二滚筒升降机构;其中,
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支撑板的中部竖直贯穿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滚筒升降机构和第二滚筒升降机构分别竖直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滚筒升降机构顶部的第一滚筒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孔内,所述第二滚筒升降机构顶部的第二滚筒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筒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一液压杆、第一活塞和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滚筒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压缸内部,且与所述第一液压缸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水平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一开孔设置于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开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一侧壁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相接触,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壁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液压伸缩机构,所述液压伸缩机构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或第二支撑板铰接;
所述液压伸缩机构包括连杆、第二液压杆、第二活塞以及第二液压缸,所述连杆的上端与第一支撑板或第二支撑板铰接,所述连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液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设置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二液压缸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垂直固定于壳体内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一端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圆筒状结构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连接销,所述连杆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销与第一支撑板或第二支撑板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和所述第二液压杆之间设置有T形接头,所述连杆通过所述T形接头与所述第二液压杆形成刚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一液压杆之间设置有Y形支架,所述第一滚筒的中部设有第二连接销,所述第一滚筒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销与所述Y形支架铰接,所述Y形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液压杆形成刚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筒升降机构和第二滚筒升降机构之间的距离小于车轮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行程大于车轮半径。
10.一种辅助停车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位包括四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辅助停车装置,四个所述辅助停车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在车辆四个轮胎底部的车位上。
CN201820319415.9U 2018-03-08 2018-03-08 一种辅助停车装置及辅助停车车位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642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19415.9U CN208264223U (zh) 2018-03-08 2018-03-08 一种辅助停车装置及辅助停车车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19415.9U CN208264223U (zh) 2018-03-08 2018-03-08 一种辅助停车装置及辅助停车车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64223U true CN208264223U (zh) 2018-12-21

Family

ID=64675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1941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64223U (zh) 2018-03-08 2018-03-08 一种辅助停车装置及辅助停车车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642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8178A (zh) 一种空中移动智能停车机
CN110254277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系统
KR20100053130A (ko) 자가구동식 2단 주차장치
JPH10121767A (ja) ロック式駐車装置
CN208264223U (zh) 一种辅助停车装置及辅助停车车位
CN216467606U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检测设备
CN101597966A (zh) 停放方便的立体车库
CN107139893A (zh) 一种汽车的辅助泊车系统
CN106760731A (zh) 一种连杆式可升降无避让立体停车位
CN206691087U (zh) 一种汽车的辅助泊车系统
CN211773060U (zh) 车载减速带自动收放装置
CN108360874A (zh) 一种用于巷道停车的三层立体车库
CN211229705U (zh) 智能化立体车库
CN201915672U (zh) 用于轿车定位停车装置
EP0480081A1 (en) Parking device for vehicles
CN215104922U (zh) 一种带有雷达的防砸车装置
CN214365256U (zh) 一种升降式立体停车装置
CN206319668U (zh) 一种连杆式可升降无避让立体停车位
CN217419428U (zh) 一种智能辅助停车装置
CN218493252U (zh) 一种停车装置
CN212450475U (zh) 一种汽车维修用举升装置
CN111731045A (zh) 一种自动置换备用轮胎装置、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5973595U (zh) 一种汽车举升装置
CN212222296U (zh) 多用途全自动汽车举升器
CN210653043U (zh) 一种汽车侧方位停车辅助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