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50771U -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熨烫设备 - Google Patents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熨烫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50771U
CN208250771U CN201820841295.9U CN201820841295U CN208250771U CN 208250771 U CN208250771 U CN 208250771U CN 201820841295 U CN201820841295 U CN 201820841295U CN 208250771 U CN208250771 U CN 208250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extension
vapor chamber
steam generato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412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涛
丁彬凡
谭碧军
黄庆初
梁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412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50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50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50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熨烫设备,该蒸汽发生器包括:发生器主体,所述发生器主体具有蒸汽腔和连通所述蒸汽腔的蒸汽通道,所述发生器主体于所述蒸汽腔内设有伸出部,所述伸出部开设有连通所述蒸汽通道和蒸汽腔的至少一通孔;以及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于所述蒸汽通道处,所述连接头与所述通孔连通。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汽发生器旨在防止和避免烫头喷水的问题。

Description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熨烫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应用该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应用该蒸汽发生器系统的熨烫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挂烫机或者电熨斗产品的趋势发展,人们对于挂烫机以及电熨斗的熨烫效果有了更高的期待与要求。而蒸汽压力是影响熨烫效果的一大重要因素,为了获得更大的蒸汽压力,部分挂烫机与电熨斗逐渐减小了导汽管的尺寸,且采用主机热锅与烫头发热体双加热技术,这样会使得流经导汽管的蒸汽流速更快,喷孔蒸汽速度也更快,蒸汽压力自然更高。
但是,导汽管内径的减小会带来烫头的喷水问题,由于主机热锅内始终都是沸腾的水及水蒸气,因此在整个热锅内其实充斥着水蒸汽与小水滴,而导汽管内径减小会使得水蒸汽在导汽管的速度骤增。因此高速水蒸汽会将大量热锅中的小水滴冲上烫头,而即便烫头设置有发热体可再次加热蒸发水滴,但通常需要消耗较大功率才能完全消耗带上来的水滴,否则就会喷水。而由于挂烫机或者电熨斗整机功率的限制,烫头发热体功率的增加就意味着主机热锅功率的降低,也就意味着蒸汽量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旨在防止和避免烫头喷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汽发生器,包括:
发生器主体,所述发生器主体具有蒸汽腔和连通所述蒸汽腔的蒸汽通道,所述发生器主体于所述蒸汽腔内设有伸出部,所述伸出部开设有连通所述蒸汽通道和蒸汽腔的至少一通孔;以及
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于所述蒸汽通道处,所述连接头与所述通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伸出部的底壁;
且/或,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伸出部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伸出部的侧壁时,所述通孔位于所述伸出部侧壁临近所述伸出部底壁的一端;
且/或,所述伸出部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
且/或,所述通孔具有相对设置的内口和外口,由所述外口至所述内口,所述通孔的孔径面积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发生器主体的内壁朝向所述蒸汽腔凸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挡板;
多个所述挡板环绕所述伸出部设置;
且/或,多个所述挡板均呈环绕所述伸出部围成筒状结构,多个所述挡板嵌套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穿过所述蒸汽通道并伸入所述蒸汽腔内,所述连接头伸入所述蒸汽腔的一端形成为所述伸出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包括连接管和凸设于连接管外壁的固定部,所述蒸汽通道背向所述蒸汽腔的端壁设有安装部,所述连接管容纳于所述蒸汽通道内,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部密封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还包括设于所述连接管外壁的至少一第一密封件,所述连接头容纳于所述蒸汽通道内时,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蒸汽通道的内壁弹性抵持以实现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发生器主体包括发热锅体、上盖及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密封固定于所述发热锅体的两端,所述上盖、发热锅体及下盖配合围成所述蒸汽腔,所述上盖设有连通所述蒸汽腔的所述蒸汽通道;
所述上盖开设有连通所述蒸汽腔的进水口;
且/或,所述发热锅体设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呈螺旋状环绕设于所述发热锅体的侧壁,以对所述蒸汽腔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锅体设有加热元件时,所述发热锅体还设有连接所述加热元件的接线端,所述接线端凸设于所述发热锅体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蒸汽发生器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蒸汽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熨烫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系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蒸汽发生器包括发生器主体和连接头,其中发生器主体具有蒸汽腔和连通蒸汽腔的蒸汽通道,连接头设于蒸汽通道处。通过在发生器主体于蒸汽腔内设有伸出部,伸出部开设有连通蒸汽通道和蒸汽腔的至少一通孔,且连接头与通孔连通,使得发生器主体的内壁与伸出部配合形成凹槽结构,从而改变蒸汽的流经路径,使蒸汽在发生器主体的内壁与伸出部配合形成的凹槽结构内迂回,由于水滴的流动性远差于蒸汽,因此会附着在伸出管外壁或发生器主体的内壁上,此时蒸汽通过通孔进入导汽管。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汽发生器能够有效防止和避免水滴进入导汽管,从而解决了应用该蒸汽发生器的熨烫设备的烫头喷水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蒸汽发生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蒸汽发生器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盖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盖实施例一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盖实施例二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盖实施例三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上盖实施例四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上盖实施例五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上盖实施例六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上盖实施例七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上盖实施例八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蒸汽发生器100。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蒸汽发生器100包括发生器主体和连接头50,其中,发生器主体具有蒸汽腔11和连通蒸汽腔11的蒸汽通道40,发生器主体于蒸汽腔11内设有伸出部60,伸出部60开设有连通蒸汽通道40和蒸汽腔11的至少一通孔61;连接头50设于蒸汽通道40处,连接头50与通孔61连通。
现有家用电器,特别是熨烫设备中的蒸汽发生器,由于主机热锅内始终都是沸腾的水及水蒸气,在整个蒸汽腔内充斥着水蒸汽与小水滴,而导汽管内径减小会使得水蒸汽进入导汽管的速度骤增。从而出现高速水蒸汽将大量蒸汽腔内的小水滴冲上烫头,此时即便烫头设置有发热体可再次加热蒸发水滴,但通常需要消耗较大功率才能完全消耗带上来的水滴,否则就会喷水。而现有家用电器的整机功率有限,烫头发热体功率的增加就意味着主机热锅功率的降低,而发生蒸汽量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生器主体于蒸汽腔11内设有伸出部60,伸出部60开设有连通蒸汽通道40和蒸汽腔11的至少一通孔61,且连接头50与通孔61连通,使得发生器主体的内壁与伸出部60配合形成凹槽结构,从而改变蒸汽的流经路径,使蒸汽在发生器主体的内壁与伸出部60配合形成的凹槽结构内迂回,由于水滴的流动性远差于蒸汽,因此会附着在伸出部60外壁或发生器主体的内壁上,此时蒸汽通过通孔61进入导汽管7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汽发生器100能够有效防止和避免水滴进入导汽管70,从而解决了应用该蒸汽发生器100的熨烫设备的烫头喷水问题。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发生器主体包括发热锅体10、上盖30及下盖20,上盖30和下盖20密封固定于发热锅体10的两端,上盖30、发热锅体10及下盖20配合围成蒸汽腔11,上盖30设有连通蒸汽腔11的蒸汽通道40。连接头50可以是一体成型于上盖30的蒸汽通道40处,也可以是可拆卸的安装于上盖30的蒸汽通道40处,本实施例优选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
更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发热锅体10呈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发热锅体10的两端均设有连接部(未标示),该连接部用于与上盖30和下盖20密封固定。上盖30和下盖20的结构可以凹槽状结构,也可以是平板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上盖30和下盖20优选为凹槽状结构。上盖30、发热锅体10及下盖20配合围成蒸汽腔11,蒸汽腔11内的水通过加热变成蒸汽,从而达到蒸汽发生器100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伸出部60可以是上盖30于蒸汽腔11内环绕蒸汽通道40设置,伸出部60也可以是由连接头50穿过蒸汽通道40伸入蒸汽腔11内的一端形成。通过在蒸汽腔11设置伸出部60,使得上盖30(及发生器主体)的内壁与伸出部60配合形成凹槽结构,从而改变蒸汽的流经路径,使蒸汽在上盖30的内壁与伸出部60配合形成的凹槽结构内迂回,由于水滴的流动性远差于蒸汽,因此会附着在伸出部60外壁或上盖30的内壁上,此时蒸汽通过通孔61进入导汽管7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汽发生器100能够有效防止和避免水滴进入导汽管70,在不改变原有设备及功能的情况下,解决了应用该蒸汽发生器100的熨烫设备的烫头喷水问题。
可以理解的,图2至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上盖30开设有出气口(未标示),蒸汽通道40设于该出气口处。蒸汽腔11内的蒸汽由出气口进入蒸汽通道40,并由连接于蒸汽通道40的连接头50导入导汽管70中。在本实施例中,蒸汽通道40为一管状结构,上盖30与蒸汽通道40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是固定密封连接或可拆卸密封连接,在此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优选上盖30与蒸汽通道40一体成型,有利于实现密封性要求。
如图2、图4、图5、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案中,蒸汽通道40的端壁(也即上盖30)在蒸汽腔11内壁凸设有伸出部60,且该伸出部60环绕出气口设置,也即上盖30的出气口处背向蒸汽通道40的一侧凸设伸出部60。伸出部60可以是圆形、方形或椭圆形管状结构。此时,伸出部60和蒸汽通道40分别设置于上盖30的两侧。可以理解的,上盖30与伸出部60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在此不作限定。优选地,伸出部60和上盖30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即上盖30与蒸汽通道40和伸出部60一体成型,有利于实现密封性要求。
如图6、图7、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案中,连接头50穿过蒸汽通道40并伸入蒸汽腔11内,连接头50伸入蒸汽腔11的一端形成为伸出部60。也即连接头50依次穿过蒸汽通道40和上盖30的出气口,并一端伸入蒸汽腔11内,连接头50伸入蒸汽腔11一端形成为伸出部60。此时,连接头50与伸出部60为一体结构,且连接头50与伸出部60的长度之和大于蒸汽通道40的高度。
参照图4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汽发生器100的作用原理具体说明如下:上盖30为凹槽结构,发生器主体于蒸汽腔11内设有伸出部60(也即在蒸汽通道40的端壁和/或连接头50朝向蒸汽腔11凸设有伸出部60),伸出部60开设有连通蒸汽通道40和蒸汽腔11的至少一通孔61。如图4和图8所示的虚线为水蒸汽的行走路径,蒸汽腔11内的水蒸汽向上运行,首先碰撞上盖30的内侧壁,然后再碰撞上盖30的上内壁,再撞击伸出部60的外壁,最后迂回通过通孔61进入伸出部60中。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水的流动性是远差于水蒸汽的,因此会附着在上盖30的内壁和/或伸出部60的外壁上。而上盖30的内壁与伸出部60的外壁构成了一凹型结构,即便蒸汽腔11内高压环境的存在,也不能驱动大量水滴进入伸出部60,在蒸汽迂回的过程中,有效地将水蒸汽中的水滴阻止在伸出部60外,使得蒸汽发生器100能够有效防止和避免水滴进入导汽管70,在不改变原有设备及功能的情况下,解决了应用该蒸汽发生器100的家用电器的烫头喷水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8至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案中,通孔61开设于伸出部60的底壁。伸出部60的底壁设置通孔61,有利于保证进入导汽管70的蒸汽量。可以理解的,蒸汽腔11内的水蒸汽向上运行,位于伸出部60正下端的水蒸汽会正常通过通孔61进入导汽管70中,而大部分的水蒸汽首先碰撞上盖30的内侧壁,然后再碰撞上盖30的上内壁,再撞击伸出部60的外壁,最后迂回至伸出部60的底端,通过通孔61进入伸出部60中。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水的流动性是远差于水蒸汽的,因此会附着在上盖30的内壁和/或伸出部60的外壁上。在蒸汽迂回的过程中,有效地将水蒸汽中的水滴阻止在伸出部60外,使得蒸汽发生器100能够有效防止和避免水滴进入导汽管70,在不改变原有设备及功能的情况下,解决了应用该蒸汽发生器100的家用电器的烫头喷水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4至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案中,通孔61开设于伸出部60的侧壁,也即伸出部60的低端是封口的。优选地,通孔61位于伸出部60侧壁临近伸出部60底壁的一端,也即通孔61位于伸出部60侧壁且临近伸出部60的底壁。通孔61开设于伸出部60的侧壁,有利于避免水蒸汽向上运行过程中,位于伸出部60正下端的水蒸汽直接通过通孔61进入导汽管70中,使得水滴被蒸汽带入导汽管70中。可以理解的,伸出部60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通孔61。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案,伸出部60的侧壁开设有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五个或六个通孔61。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当多个或一个通孔61的总面积等于上壳30出气口的横截面积时效果最好,也即蒸汽发生器100在既可以避免水滴进入导汽管70的情况下,也不影响进入导汽管70的蒸汽量。优选地,通孔61为坡口,也即通孔61具有相对设置的内口(未图示)和外口(未图示),由外口至内口,通孔61的孔径面积逐渐减小。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通孔61可同时开设于伸出部60的侧壁和底壁,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5、图7、图9和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案中,发生器主体的内壁朝向蒸汽腔11凸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挡板31,也即上盖30的内壁朝向蒸汽腔11凸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挡板31。挡板31的设置,有利于增加蒸汽腔11内水蒸汽的迂回路径,从而有效地将水蒸汽中的水滴阻止在伸出部60外,使得蒸汽发生器100能够有效防止和避免水滴进入导汽管70。
具体地,多个挡板31环绕伸出部60设置,可以使水蒸气更好的提升迂回路径,有利于实现阻止水滴进入伸出部60。优选地,多个挡板均呈环绕伸出部60围成筒状结构,多个挡板嵌套设置。也即每一挡板31环绕伸出部60围成筒状结构,挡板31的筒状结构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或椭圆形,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4至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头50包括连接管53和凸设于连接管53外壁的固定部55,蒸汽通道40背向蒸汽腔11的端壁设有安装部35,连接管53容纳于蒸汽通道40内,固定部55与安装部35密封抵接。
可以理解的,连接管53与蒸汽通道40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密封连接,此时固定部55与安装部35密封抵接。安装部35设于蒸汽通道40背向上盖30的端部,如图4至图7所示,安装部35呈凹槽结构,这样设计,有利于将连接头50牢固地安装于蒸汽通道40内。如图8至图11所示,安装部35也可以是凸设于蒸汽通道40径向方向的板状结构。当然,安装部35的结构还可以是其他能够实现固定连接的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4至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头50还包括设于连接管53外壁的至少一第一密封件51,连接头50容纳于蒸汽通道40内时,第一密封件51与蒸汽通道40的内壁弹性抵持以实现密封。可以理解的,连接头50包括设于连接管53外壁的多个第一密封件51,多个第一密封件51的设置,有利于提高连接头50与蒸汽通道40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上盖30还开设有连通蒸汽腔11的进水口33,进水口33的设置,有利于向蒸汽腔11内加入水,保证蒸汽发生器100正常运行。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进水口33的位置低于伸出部60的底端,以保证加入蒸汽腔11内的水位不高于伸出部60的底端,以免影响蒸汽通过通孔61进入导汽管70。
进一步地,如图1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发热锅体10设有加热元件13和连接加热元件13的接线端15,加热元件13呈螺旋状环绕设于发热锅体10的侧壁,以对蒸汽腔11加热,接线端15凸设于发热锅体10的侧壁。具体地,接线端15以便于接通电源,方便加热元件13工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蒸汽发生器系统,包括上述的蒸汽发生器100。该蒸汽发生器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蒸汽发生器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蒸汽发生器系统还包括水箱、软化水装置和水泵。可选的,水泵为容积泵或叶片泵。
具体地,水泵连接于水箱和上盖30的进水口33之间,当蒸汽发生器100工作时,水泵持续将水箱内的水泵入蒸汽腔11内,且加热元件13持续加热,以便于导汽管70内有蒸汽持续排出。水箱、水泵和蒸汽发生器100的进水口33连通以形成进水管路,软化装置串联在进水管路中。由此,荣光软化装置串连在进水管路中以软化进水管路中的水,使得进入到蒸汽发生器100内的水位软水,从而在蒸汽发生器100的使用过程中,可大幅度地减少蒸汽发生器100内的水垢。同时也无需对蒸汽发生器100进行除垢处理。这不但节约了成本,同时还提高了蒸汽发生器系统使用的安全性,延长了蒸汽发生器系统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熨烫设备,包括上述的蒸汽发生器系统。该蒸汽发生器系统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熨烫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熨烫设备通过设置上述蒸汽发生器系统或蒸汽发生器100,方便了熨烫设备的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熨烫设备为挂烫机或熨烫机等。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发生器系统或蒸汽发生器100还可以用于其他家用电器,例如吸尘器、抽烟机、咖啡机、洗衣机、空调或微波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生器主体,所述发生器主体具有蒸汽腔和连通所述蒸汽腔的蒸汽通道,所述发生器主体于所述蒸汽腔内设有伸出部,所述伸出部开设有连通所述蒸汽通道和蒸汽腔的至少一通孔;以及
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于所述蒸汽通道处,所述连接头与所述通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伸出部的底壁;
且/或,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伸出部的侧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伸出部的侧壁时,所述通孔位于所述伸出部侧壁临近所述伸出部底壁的一端;
且/或,所述伸出部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
且/或,所述通孔具有相对设置的内口和外口,由所述外口至所述内口,所述通孔的孔径面积逐渐减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主体的内壁朝向所述蒸汽腔凸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挡板;
多个所述挡板环绕所述伸出部设置;
且/或,多个所述挡板均呈环绕所述伸出部围成筒状结构,多个所述挡板嵌套设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穿过所述蒸汽通道并伸入所述蒸汽腔内,所述连接头伸入所述蒸汽腔的一端形成为所述伸出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包括连接管和凸设于连接管外壁的固定部,所述蒸汽通道背向所述蒸汽腔的端壁设有安装部,所述连接管容纳于所述蒸汽通道内,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部密封抵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还包括设于所述连接管外壁的至少一第一密封件,所述连接头容纳于所述蒸汽通道内时,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蒸汽通道的内壁弹性抵持以实现密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主体包括发热锅体、上盖及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密封固定于所述发热锅体的两端,所述上盖、发热锅体及下盖配合围成所述蒸汽腔,所述上盖设有连通所述蒸汽腔的所述蒸汽通道;
所述上盖开设有连通所述蒸汽腔的进水口;
且/或,所述发热锅体设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呈螺旋状环绕设于所述发热锅体的侧壁,以对所述蒸汽腔加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锅体设有加热元件时,所述发热锅体还设有连接所述加热元件的接线端,所述接线端凸设于所述发热锅体的侧壁。
10.一种蒸汽发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
11.一种熨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系统。
CN201820841295.9U 2018-05-31 2018-05-31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熨烫设备 Active CN208250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1295.9U CN208250771U (zh) 2018-05-31 2018-05-31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熨烫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1295.9U CN208250771U (zh) 2018-05-31 2018-05-31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熨烫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50771U true CN208250771U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52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41295.9U Active CN208250771U (zh) 2018-05-31 2018-05-31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熨烫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507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5987A (zh) * 2020-04-30 2020-08-25 亳州学院 一种智能洗衣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5987A (zh) * 2020-04-30 2020-08-25 亳州学院 一种智能洗衣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79526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蒸汽挂烫机
CN107841859A (zh) 具有蒸汽护理功能的干衣机
CN109750471A (zh) 一种自动清洗的过滤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CN108443938A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油烟机
CN110130074A (zh) 一种能够回收蒸汽中水分的内循环衣物护理机
CN208250771U (zh)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熨烫设备
CN109512273A (zh) 一种蒸烤组合机
CN110522299A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烹饪设备
CN202813328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
CN205443726U (zh)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挂烫机
CN208055717U (zh) 蒸汽发生器以及挂烫机
CN208388394U (zh) 盖子、蒸汽发生装置、高温补炊组件和电饭煲
CN209058028U (zh) 一种新型竹笋专用真空蒸制机
CN207405345U (zh) 节能型丝光机淡碱淋吸装置
CN217309902U (zh) 加热装置、饮水装置
CN208755742U (zh) 蒸汽产生隔离罩、蒸汽产生装置和烹饪厨具
CN215016343U (zh) 一种蒸汽式空气炸锅的冷凝水收集结构
CN215838373U (zh) 一种蒸制内胆结构及蒸箱
CN205474505U (zh) 用在蒸汽挂烫机上的发热锅
CN208925824U (zh) 炖蒸器具
CN211511706U (zh) 一种洗碗机的双冷凝结构
CN208510651U (zh) 高温补炊组件和电饭煲
CN208562922U (zh) 挂烫机
CN208582206U (zh) 一种电蒸箱用水结构及电蒸箱
CN208309236U (zh) 压力调节系统、熨烫设备和蒸汽清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