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37920U - 烹饪设备及烹饪组件 - Google Patents

烹饪设备及烹饪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37920U
CN208237920U CN201820283884.XU CN201820283884U CN208237920U CN 208237920 U CN208237920 U CN 208237920U CN 201820283884 U CN201820283884 U CN 201820283884U CN 208237920 U CN208237920 U CN 2082379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measurement
temperature module
temperature
separator
infr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8388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德勇
王云峰
苏畅
杜放
邹伟
蒙剑友
雷俊
张帆
曾露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8388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379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379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379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及烹饪组件,烹饪设备包括:分隔件,具有用于盛放烹饪器皿的安放区域;红外测温模块,位于所述分隔件的下方,并与所述安放区域的中心位置处对应。本方案提供的烹饪设备,烹饪器皿放置到安放区域上时,红外测温模块位于烹饪器皿中心位置的下方,其中,烹饪器皿中心位置下方的温度低,有利于改善红外测温模块的环境温度,可以减少红外测温模块受到的热影响,保证其测温精准度,且对于线圈盘加热场合而言,也利于对红外测温模块位置布局,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烹饪设备及烹饪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设备及一种烹饪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烹饪效果,一些烹饪设备采用红外测温模块进行测温,以提高测温的精度,实现控制温度更加精准,具体如,在电磁炉、电磁灶、电饭煲、电压力锅等烹饪设备中设置红外测温模块对炒锅、内胆等烹饪器皿进行测温,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中对红外测温模块的安装位置选择不合理,造成红外模块所处环境温度比较高,从而影响红外测量的准确度,且红外测温模块安装方式不合理,造成红外测温模块的视角偏离,同样影响红外测量的准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烹饪设备的烹饪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分隔件,具有用于盛放烹饪器皿的安放区域;红外测温模块,位于所述分隔件的下方,并与所述安放区域的中心位置处对应,且所述红外测温模块与所述分隔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毫米。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分隔件上有安放区域,烹饪设备烹饪时,锅具等烹饪器皿放到分隔件的安放区域处,例如,对于烹饪设备为电磁炉或电磁灶的情况,分隔件可具体为灶面板,对于烹饪设备为养生壶或电水壶的情况,分隔件可具体为底座面板,灶面板或底座面板上的安放区域可以为灶面板或底座面板上通过图案指示用于放置烹饪器皿的位置,或为灶面板或底座面板上与线圈盘相对应的部位,或为灶面板或底座面板上利用凹槽等指示用于放置烹饪器皿的结构等,或如,对于烹饪设备为电饭煲、电煎锅或电压力锅的情况,烹饪器皿为内胆,分隔件可具体为用于容纳内胆的外锅,其安放区域处为外锅适于容纳内胆以实现对内胆定位容纳的凹腔结构,在分隔件下方设置红外测温模块,且设置红外测温模块与安放区域的中心位置对应,这样,烹饪器皿放置到安放区域上时,红外测温模块位于烹饪器皿中心位置的下方,其中,烹饪器皿中心位置下方的温度低,有利于改善红外测温模块的环境温度,可以减少红外测温模块受到的热影响,保证其测温精准度,且对于线圈盘加热场合而言,也利于对红外测温模块位置布局,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而将分隔件与红外测温模块间隔布置,且设置分隔件与红外测温模块之间的距离d大于等于2毫米,更具体如,以烹饪设备为电磁炉为例进行说明,分隔件为电磁炉的灶面板,红外测温模块位于灶面板的下方,优选红外测温模块为红外测温传感器,红外测温传感器的顶端与灶面板的下表面互不接触,红外测温传感器的上端与灶面板的下表面相对且两者间相对表面之间的距离为d且大于等于2mm,这样可以降低红外测温传感器受到的热影响,抑制红外测温传感器温升,确保红外测温准确度和可靠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烹饪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底壳,设于所述分隔件的下方,所述红外测温模块安装在所述底壳上。
在本方案中,将红外测温模块安装在底壳上,底壳的温度相对较低,可以抑制红外测温模块的温升,减少红外测温模块受到的热损伤,提升红外测温模块的测温精度,且红外测温模块装配在底壳上的结构容易实现,无需对现有结构做较大调整,可以降低产品的改造成本。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线圈盘,位于所述底壳与所述分隔件之间,所述线圈盘上设有贯穿的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与所述底壳上的所述红外测温模块相对设置,或所述底壳上的所述红外测温模块伸入所述第一孔内。
在本方案中,在线圈盘上设置第一孔,使底壳上的红外测温模块位于第一孔外并与第一孔相对设置,或使底壳上的红外测温模块伸入第一孔内,利用第一孔可形成贯穿线圈盘的光路通道,供穿过分隔件后的红外线进一步穿过线圈盘后投射到底壳上的红外测温模块中,避免红外线被阻挡,实现红外测温,利用第一孔与红外测温模块的位置对应关系,可利于保证线圈盘与红外测温模块之间的位置精度,以此可提升锅具等烹饪器皿的受热位置和被测温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利于提升对锅具的测温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线圈盘,包括线盘支架,所述线盘支架设于所述分隔件下方,所述红外测温模块安装在所述线盘支架上。
在本方案中,将红外测温模块设置在线盘支架上,可利于保证线圈盘与红外测温模块之间的位置精度,以此可提升锅具等烹饪器皿的受热位置和被测温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利于提升对锅具的测温精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线盘支架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二孔,所述红外测温模块安装在所述第二孔内。
在本方案中,在线盘支架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二孔,将红外测温模块安装于第二孔内,实现线盘支架与红外测温模块镶嵌式安装,利于线圈盘整体减薄,从而进一步利于产品整体减薄,也利于红外测温模块的视角对正,防止红外测温模块视角偏离引起的测温精度降低问题,且在线盘支架中心位置处设置第二孔用于安装红外测温模块,无需对现有线盘支架结构做较大调整,可以降低产品的改造成本,且通过将红外测温模块安装在线盘支架中心的第二孔内,可利于实现烹饪器皿中心与红外测温模块对应,烹饪器皿中心位置下方的温度低,有利于改善红外测温模块的环境温度,可以减少红外测温模块受到的热影响,保证其测温精准度,且对于线圈盘加热场合而言,也利于对红外测温模块位置布局,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红外测温模块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视窗孔,红外线能从所述视窗孔入射到所述红外测温模块内部。
在本方案中,在红外测温模块的中心位置处设置视窗孔,以供红外线沿视窗孔入射到红外测温模块内部,即红外测温模块通过视窗孔获取发热物体的红外信息,可利于保证红外测温模块视角与烹饪器皿中心位置对准,防止红外测温模块视角与烹饪器皿中心位置偏离引起的测温精度不准的问题。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分隔件上设有透光结构,所述透光结构与所述红外测温模块相对设置。
在本方案中,分隔件上设置透光结构与红外测温模块对应,以供分隔件上方的烹饪器皿所发射出的红外线投射到分隔件下方的红外测温模块上实现红外测温,尤其对于分隔件为微晶板等材质的情况,可以避免因分隔件阻挡红外线造型的测温不准确的问题。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透光结构包括透光孔及遮挡所述透光孔的滤光片;或所述透光结构包括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等于1毫米且大于等于0.02毫米。
在本方案中,设置透光结构为分隔件上的透光孔及用于遮挡透光孔的滤光片,优选地,滤光片为能够滤除光线中的可见光的部件,以降低可见光对红外测温模块测温精度的干扰影响,且滤光片能够起到分隔件上视窗结构的作用,这样,分隔件上方的烹饪器皿所发出的红外线能够穿透滤光片并投射到红外测温模块上,使红外测温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红外线检测烹饪器皿温度,另一方面,利用滤光片遮挡透光孔,可以防止分隔件下方进水的问题,对分隔件下方的红外测温模块等电器元件起到防水保护作用,确保产品安全可靠;设置透光结构包括多个通孔,且使每个通孔的直径小于等于1毫米,这样可以降低水等液体沿通孔的渗透性,实现在不降低红外测温模块对红外线接收效率的前提下,防止水沿微孔区域内的通孔渗透到分隔件下侧,从而在实现红外测温的同时,解决分隔件下方的电器元件进水损坏的问题,确保产品安全可靠,且可以提升红外测温模块接收到的红外线的光能强度,提升红外测温准确度,设置每个通孔的直径大于等于0.02毫米,可以确保红外线能够通过通孔入射到分隔件下方的红外测温模块中,并能有效提升红外测温模块接收到的红外线的光能强度,提升红外测温准确度。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烹饪设备为电磁炉、电磁灶、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煎锅或电养生壶等。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组件,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烹饪设备;烹饪器皿,所述烹饪器皿位于所述烹饪设备的分隔件上时位于所述分隔件的安放区域处,且所述烹饪器皿的中心与所述烹饪设备的红外测温模块对应。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组件,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烹饪设备,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烹饪设备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烹饪设备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红外测温模块与线盘支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所示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7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分隔件,20红外测温模块,30底壳,40线圈盘,41第一孔,42线盘支架,43第二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烹饪设备。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包括:分隔件10和红外测温模块20,具体地,分隔件10具有用于盛放烹饪器皿的安放区域;如图1和图2所示,红外测温模块20位于分隔件10的下方,并与安放区域的中心位置处对应。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分隔件10上有安放区域,烹饪设备烹饪时,锅具等烹饪器皿放到分隔件10的安放区域处,例如,如图1 和图2所示,对于烹饪设备为电磁炉或电磁灶的情况,分隔件10可具体为灶面板,对于烹饪设备为养生壶或电水壶的情况,分隔件10可具体为底座面板,灶面板或底座面板上的安放区域可以为灶面板或底座面板上通过图案指示用于放置烹饪器皿的位置,或为灶面板或底座面板上与线圈盘40相对应的部位,或为灶面板或底座面板上利用凹槽等指示用于放置烹饪器皿的结构等,或如,对于烹饪设备为电饭煲、电煎锅或电压力锅的情况,烹饪器皿为内胆,分隔件10可具体为用于容纳内胆的外锅,其安放区域处为外锅适于容纳内胆以实现对内胆定位容纳的凹腔结构,在分隔件10下方设置红外测温模块20,且设置红外测温模块20与安放区域的中心位置对应,这样,烹饪器皿放置到安放区域上时,红外测温模块20位于烹饪器皿中心位置的下方,其中,烹饪器皿中心位置下方的温度低,有利于改善红外测温模块20的环境温度,可以减少红外测温模块20受到的热影响,保证其测温精准度,且对于线圈盘40加热场合而言,也利于对红外测温模块20 位置布局,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前述所列举的情况,可理解的是,为满足相同需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具体烹饪设备类型及具体测温对象可合理地选择其他具体部件替换本方案中的分隔件,此处就不再对其一一列举了,但在不脱离本设计构思的前提下均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烹饪设备还包括底壳30,具体地,底壳30设于分隔件10的下方,红外测温模块20安装在底壳30上,底壳30的温度相对较低,可以抑制红外测温模块20的温升,减少红外测温模块20受到的热损伤,提升红外测温模块20的测温精度,且红外测温模块20装配在底壳30上的结构容易实现,无需对现有结构做较大调整,可以降低产品的改造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烹饪设备还包括线圈盘40,线圈盘40位于底壳30与分隔件10之间,线圈盘40上设有贯穿的第一孔41,第一孔41 与底壳30上的红外测温模块20相对设置,或底壳30上的红外测温模块 20伸入第一孔41内,其中,利用第一孔41可形成贯穿线圈盘40的光路通道,供穿过分隔件10后的红外线进一步穿过线圈盘40后投射到底壳30 上的红外测温模块20中,避免红外线被阻挡,实现红外测温,利用第一孔 41与红外测温模块20的位置对应关系,可利于保证线圈盘40与红外测温模块20之间的位置精度,以此可提升锅具等烹饪器皿的受热位置和被测温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利于提升对锅具的测温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7所示,烹饪设备还包括线圈盘40,线圈盘40包括线盘支架42,线盘支架42设于分隔件10下方,红外测温模块20安装在线盘支架42上,更优选地,线圈盘40还包括绕设在线盘支架42上的导线(图中未示出),其中,将红外测温模块20设置在线盘支架42上,可利于保证线圈盘40与红外测温模块20之间的位置精度,以此可提升锅具等烹饪器皿的受热位置和被测温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利于提升对锅具的测温精度。
进一步,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线盘支架42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二孔43,红外测温模块20安装在第二孔43内,实现线盘支架42 与红外测温模块20镶嵌式安装,利于线圈盘40整体减薄,从而进一步利于产品整体减薄,也利于红外测温模块20的视角对正,防止红外测温模块 20视角偏离引起的测温精度降低问题,且在线盘支架42中心位置处设置第二孔43用于安装红外测温模块20,无需对现有线盘支架42结构做较大调整,可以降低产品的改造成本,且通过将红外测温模块20安装在线盘支架42中心的第二孔43内,可利于实现烹饪器皿中心与红外测温模块20对应,烹饪器皿中心位置下方的温度低,有利于改善红外测温模块20的环境温度,可以减少红外测温模块20受到的热影响,保证其测温精准度,且对于线圈盘40加热场合而言,也利于对红外测温模块20位置布局,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红外测温模块20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视窗孔(图中未示出),红外线能从视窗孔入射到红外测温模块20内部,即红外测温模块20通过视窗孔获取发热物体的红外信息,可利于保证红外测温模块20 视角与烹饪器皿中心位置对准,防止红外测温模块20视角与烹饪器皿中心位置偏离引起的测温精度不准的问题。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红外测温模块20与所述分隔件10 之间的距离d大于等于2毫米。
在本方案中,将分隔件10与红外测温模块20间隔布置,且设置分隔件10与红外测温模块20之间的距离d大于等于2毫米,更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以烹饪设备为电磁炉为例进行说明,分隔件10为电磁炉的灶面板,红外测温模块20位于灶面板的下方,优选红外测温模块20为红外测温传感器,红外测温传感器的顶端与灶面板的下表面互不接触,红外测温传感器的上端与灶面板的下表面相对且两者间相对表面之间的距离为d且大于等于2mm,这样可以降低红外测温传感器受到的热影响,抑制红外测温传感器温升,确保红外测温准确度和可靠性。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分隔件10上设有透光结构(图中未示出),透光结构与红外测温模块20相对设置,透光结构用于供分隔件10上方的烹饪器皿所发射出的红外线投射到分隔件10下方的红外测温模块20上实现红外测温,尤其对于分隔件10为微晶板等材质的情况,可以避免因分隔件10阻挡红外线造型的测温不准确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透光结构包括透光孔及用于遮挡透光孔的滤光片,优选地,滤光片为能够滤除光线中的可见光的部件,以降低可见光对红外测温模块测温精度的干扰影响,滤光片能够起到分隔件10上视窗结构的作用,这样,分隔件10上方的烹饪器皿所发出的红外线能够穿透滤光片并投射到红外测温模块20上,使红外测温模块20根据接收到的红外线检测烹饪器皿温度,另一方面,利用滤光片遮挡透光孔,可以防止分隔件10下方进水的问题,对分隔件10下方的红外测温模块20等电器元件起到防水保护作用,确保产品安全可靠。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透光结构包括多个通孔,每个通孔的孔径小于等于1毫米且大于等于0.02毫米,其中,设置透光结构包括多个通孔,且使每个通孔的直径小于等于1毫米,这样可以降低水等液体沿通孔的渗透性,实现在不降低红外测温模块20对红外线接收效率的前提下,防止水沿微孔区域内的通孔渗透到分隔件10下侧,从而在实现红外测温的同时,解决分隔件10下方的电器元件进水损坏的问题,确保产品安全可靠,且可以提升红外测温模块20接收到的红外线的光能强度,提升红外测温准确度,设置每个通孔的直径大于等于0.02毫米,可以确保红外线能够通过通孔入射到分隔件10下方的红外测温模块20中,并能有效提升红外测温模块20接收到的红外线的光能强度,提升红外测温准确度。
可选地,烹饪设备为电磁炉、电磁灶、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煎锅或电养生壶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烹饪设备可具体为电磁炉,如图2所示,烹饪设备的分隔件10下方设有红外测温模块20,红外测温模块20的位置被设计为:锅具等烹饪器皿放置到分隔件10上时,烹饪器皿的中心与红外测温模块20相对应,由于锅具中心位置下方温度低,有利于改善红外测温模块20的环境温度,确保红外测温模块20测温精准,且优选分隔件 10与红外测温模块20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2毫米,进一步降低红外测温模块20受到的热损伤和热影响,提升红外测温模块20的测温精准性,更具体地,如图3所示,分隔件10下方的红外测温模块20可以安装在底壳 30上,或如图4至图7所示,分隔件10下方的红外测温模块20可以安装在线圈盘40的线圈支架上,线圈盘40中心为贯穿的第一孔41或第二孔 43,有利于红外线穿透,红外测温模块20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视窗孔,视窗孔与第一孔41或第二孔43为对应连通关系,红外测温模块20通过视窗孔获取发热物体的红外信息,本设计的烹饪设备中,红外测温模块20的安装位置优化,可保证红外测温模块20测温精准,且总体来讲,实现对红外测温模块20安装的同时,无需对现有的底壳30及线圈盘40等结构做较大变动,具有工艺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组件,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烹饪设备;烹饪器皿,所述烹饪器皿位于所述烹饪设备的分隔件上时位于所述分隔件的安放区域处,且所述烹饪器皿的中心与所述烹饪设备的红外测温模块对应。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组件,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烹饪设备,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设备及烹饪组件,分隔件上有安放区域,烹饪设备烹饪时,锅具等烹饪器皿放到分隔件的安放区域处,例如,对于烹饪设备为电磁炉或电磁灶的情况,分隔件可具体为灶面板,对于烹饪设备为养生壶或电水壶的情况,分隔件可具体为底座面板,灶面板或底座面板上的安放区域可以为灶面板或底座面板上通过图案指示用于放置烹饪器皿的位置,或为灶面板或底座面板上与线圈盘相对应的部位,或为灶面板或底座面板上利用凹槽等指示用于放置烹饪器皿的结构等,或如,对于烹饪设备为电饭煲、电煎锅或电压力锅的情况,烹饪器皿为内胆,分隔件可具体为用于容纳内胆的外锅,其安放区域处为外锅适于容纳内胆以实现对内胆定位容纳的凹腔结构,在分隔件下方设置红外测温模块,且设置红外测温模块与安放区域的中心位置对应,这样,烹饪器皿放置到安放区域上时,红外测温模块位于烹饪器皿中心位置的下方,其中,烹饪器皿中心位置下方的温度低,有利于改善红外测温模块的环境温度,可以减少红外测温模块受到的热影响,保证其测温精准度,且对于线圈盘加热场合而言,也利于对红外测温模块位置布局,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隔件,具有用于盛放烹饪器皿的安放区域;
红外测温模块,位于所述分隔件的下方,并与所述安放区域的中心位置处对应,且所述红外测温模块与所述分隔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壳,设于所述分隔件的下方,所述红外测温模块安装在所述底壳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线圈盘,位于所述底壳与所述分隔件之间,所述线圈盘上设有贯穿的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与所述底壳上的所述红外测温模块相对设置,或所述底壳上的所述红外测温模块伸入所述第一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线圈盘,包括线盘支架,所述线盘支架设于所述分隔件下方,所述红外测温模块安装在所述线盘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盘支架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二孔,所述红外测温模块安装在所述第二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测温模块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视窗孔,红外线能从所述视窗孔入射到所述红外测温模块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件上设有透光结构,所述透光结构与所述红外测温模块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结构包括透光孔及遮挡所述透光孔的滤光片;或
所述透光结构包括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等于1毫米且大于等于0.02毫米。
9.一种烹饪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
烹饪器皿,所述烹饪器皿位于所述烹饪设备的分隔件上时位于所述分隔件的安放区域处,且所述烹饪器皿的中心与所述烹饪设备的红外测温模块对应。
CN201820283884.XU 2018-02-28 2018-02-28 烹饪设备及烹饪组件 Active CN2082379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83884.XU CN208237920U (zh) 2018-02-28 2018-02-28 烹饪设备及烹饪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83884.XU CN208237920U (zh) 2018-02-28 2018-02-28 烹饪设备及烹饪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37920U true CN208237920U (zh) 2018-12-14

Family

ID=64588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83884.XU Active CN208237920U (zh) 2018-02-28 2018-02-28 烹饪设备及烹饪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379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43850C2 (ru) Электронный модуль для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пищи в варочной посуде с контролем температуры
CN205923703U (zh) 称重装置和烹饪锅具
CN208237920U (zh) 烹饪设备及烹饪组件
CN208551142U (zh) 烹饪设备及烹饪组件
CN208025583U (zh) 烹饪设备及烹饪组件
CN209789486U (zh) 商用煮面炉
CN208425902U (zh) 烹饪设备及其红外测温装置
CN204611863U (zh) 一种火锅电磁炉
CN206687587U (zh) 多功能加热锅
CN209712526U (zh) 烹饪器具
CN208769458U (zh) 一种智能煮面机
CN208025567U (zh) 烹饪设备
CN201429123Y (zh) 装置温度采集板的电磁炉
CN211041059U (zh) 一种防溢水的电陶炉
CN210662967U (zh) 一种电磁炉
CN205625214U (zh) 一种电磁炉
CN109567637A (zh) 菜谱教学锅
CN221055077U (zh) 嵌入式称重电磁灶
CN201497035U (zh) 微波电磁灶
CN211298866U (zh) 一种智能餐桌
CN209235708U (zh) 电磁炉锅具和电磁炉炊具
CN218510951U (zh) 一种电热灶具
CN209712529U (zh) 一种多头焖锅烹调炉锅盖放置结构
CN217743542U (zh) 一种隐藏式电磁炉餐桌
CN217031276U (zh) 电陶炉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