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12526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12526U CN209712526U CN201822235963.6U CN201822235963U CN209712526U CN 209712526 U CN209712526 U CN 209712526U CN 201822235963 U CN201822235963 U CN 201822235963U CN 209712526 U CN209712526 U CN 2097125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measurement component
-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 component
- support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外壳体(10)、锅胆(20)、电路板和与电路板电连接的加热组件(40),加热组件(40)包括:反射板(41)以及位于反射板(41)上的加热元件(42)和支撑板(43),还包括:至少一个与电路板相连的测温组件(30),测温组件(30)用于检测支撑板(43)和/或反射板(41)的温度,且电路板在所述测温组件(30)检测到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加热元件(42)停止加热以及在测温组件(30)检测到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控制加热元件(42)继续加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解决了现有电炖锅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微晶玻璃板的温度较高而易造成锅胆破裂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炖锅是一种采用文火慢烧法炖粥、汤的烹饪用具,常用的电炖锅采用陶瓷锅胆或金属锅胆来烹饪食材。
目前,电炖锅包括外壳体和设置在外壳体内的锅胆,其中,外壳体内设有用于对锅胆加热的加热组件以及与加热组件电连接的电路板,其中,为了对锅胆的温度进行检测,在外壳体内设有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测温组件,测温组件的采温端往往穿过加热组件抵在锅胆的外底壁上,从而实现对锅胆温度的检测,其中,为了对锅胆起到支撑作用,外壳体内往往设有微晶玻璃板,加热组件将热量传递给微晶玻璃板,微晶玻璃板将热量传递给锅胆,最终实现对锅胆的加热。
然而,上述电炖锅中,加热组件加热过程中,微晶玻璃板表面温度可以达到400甚至500°,而锅胆采用高硼硅钢化玻璃时,锅胆冷热冲击温度为350°,这样锅胆放置在微晶玻璃上时会有破裂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涉及电炖锅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微晶玻璃板的温度较高而易造成锅胆破裂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易使得锅胆破裂的烹饪器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外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的锅胆、电路板和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加热组件,其中: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反射板以及位于所述反射板上的加热元件和支撑板,
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电路板相连的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支撑板和/或所述反射板的温度,且所述电路板在所述测温组件检测到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停止加热以及在所述测温组件检测到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控制所述加热元件继续加热。
本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电路板相连的测温组件,且测温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支撑板和/或所述反射板的温度,这样加热元件加热过程中,当测温组件检测到的支撑板和/或所述反射板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电路板控制加热元件停止加热,使得支撑板的温度不会高过锅胆冷热冲击温度,这样避免了锅胆放置在支撑板上加热时出现破裂的风险,而且当测温组件检测到的支撑板和/或所述反射板的温度对于预设温度时,电路板控制电热元件继续加热,与现有技术相比,确保了加热过程中支撑板温度不高于锅胆的冷热冲击温度,实现了烹饪过程中锅胆的安全使用,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避免了锅胆放置在支撑板上加热时出现破裂的风险,解决了电炖锅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微晶玻璃板的温度较高而易造成锅胆破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测温组件的采温端抵接在所述支撑板的背面上,所述测温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支撑板的温度,且所述电路板在所述支撑板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停止加热以及在所述支撑板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加热组件继续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测温组件的采温端抵接在所述反射板的背面上,所述测温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反射板的温度,且所述电路板在所述反射板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停止加热以及在所述反射板温度低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加热组件继续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当所述测温组件的采温端抵接在所述支撑板的背面时,所述支撑板的背面或者所述反射板的朝向所述支撑板的一面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测温组件的安装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当所述测温组件的采温端抵接在所述反射板的背面时,所述反射板的背面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测温组件的安装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测温组件包括第一测温组件和第二测温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测温组件的采温端抵接在所述支撑板的背面上,所述第一测温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支撑板的温度;
所述第二测温组件的采温端抵接在所述反射板的背面上,所述第二测温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反射板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测温组件包括:固定架、弹性件和感温探头,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感温探头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加热元件为碳纤维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为微晶玻璃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锅胆为玻璃锅胆。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还包括:保温罩,所述保温罩设在所述外壳体内,且所述加热组件设在所述保温罩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外壳体包括底座、侧壳体和盖体,所述底座和所述侧壳体的围成可供所述锅胆放置的腔体,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侧壳体或锅胆上。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器具中外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烹饪器具;
10—外壳体;
11—底座;
12—侧壳体;
20—锅胆;
30—测温组件;
31—固定架;
32—弹性件;
33—感温探头;
40—加热组件;
41—反射板;
42—加热元件;
43—支撑板;
44—安装部;
50-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单元分实施例,而不是全单元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的电炖锅在加热过程中存在锅胆破裂风险,,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在于:现有的锅胆采用高硼硅钢化玻璃时,锅胆冷热冲击温度为350°,而电炖锅加热过程中,微晶玻璃板表面温度可以达到400甚至500°,这样锅胆放置在微晶玻璃板上加热时会出现破裂风险。
基于上述原因,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示例如下:
图1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器具中外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烹饪器具100具体可以为电炖锅、电饭锅或者压力锅等烹饪器具,本实施例中,具体以烹饪器具100为电炖锅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如图1A-1B所示,烹饪器具100包括:外壳体10以及设置在外壳体10内的锅胆20、电路板和与电路板电连接的加热组件40即本实施例中,锅胆20、电路板以及加热组件40均位于外壳体10内,而且需要说明的是,锅胆20与外壳体10为两个独立的器件,需要烹煮食材时,将锅胆20放置在外壳体10内进行烹煮,烹煮结束时,锅胆20可以从外壳体10内取出,其中,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40在外壳体10内设置,加热组件40与锅胆20之间的位置关系具体可以为加热组件40与锅胆20的锅底对应设置,这样锅胆20在外壳体10内放置时,锅胆20放置在加热组件40上,或者加热组件40可以与锅胆20的外侧面相对,即加热组件40从侧面对锅胆20进行加热,或者还可以在锅胆20的底面与侧面均对应设置加热组件40,这样可以对锅胆20的底面和侧面均进行加热,其中,加热组件40具体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如图1A所示,加热组件40位于外壳体10内且置于锅胆20的底面,加热组件40对锅胆20的底面进行加热,其中,本实施例中,电路板具体可以设在外壳体10内的底端,且位于加热组件40的下方,或者电路板可以位于外壳体10的侧面。
其中,本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加热组件40具体包括反射板41、设在反射板41上的加热元件42和支撑板43,具体的,反射板41与支撑板43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可供加热元件42进行设置,所以本实施例中,反射板41和支撑板43之间围成腔体,加热元件42设置在反射板41和支撑板43围成的腔体内,锅胆20在外壳体10内放置时,锅胆20具体放置在支撑板43上,支撑板43起到对锅胆20进行支撑的作用,同时支撑板43将锅胆20与加热元件42隔开,避免加热元件42直接与锅胆20接触而造成的锅胆20局部加热过快而出现糊锅,同时,加热元件42通过锅胆20隔开时,不易使得锅胆20加热过程中由于与加热元件42接触而出锅胆20炸裂的现象,其中,本实施例中,反射板41用于将加热元件42朝向外壳体10底端辐射的热量向上反射,以使热量作用于锅胆20,降低加热元件42产生的热量对外壳体10底端辐射,这样当外壳体10内设置在加热元件42下方的器件不易受到加热元件42高温的影响。
同时,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加热过程中放置在支撑板43上的锅胆20出现破裂的风险,具体的,还包括:至少一个与电路板相连的测温组件30,测温组件30设置在外壳体内,且测温组件30用于对检测支撑板43和/或反射板41的温度,这样加热过程中,当测温组件30检测到的支撑板43和/或反射板41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例如锅胆20冷热冲击温度)时,此时为了防止锅胆20受高温而破裂,电路板控制加热元件42停止加热,使得支撑板43的温度不会高过锅胆20冷热冲击温度,这样避免了锅胆20放置在支撑板43上加热时会出现破裂的风险。同时,本实施例中,当加热元件42停止加热后,支撑板43的温度逐渐降低,当低于预设温度时,则电路板控制加热元件42继续加热,这样既确保了烹饪器具的正常工作,同时确保了支撑板43的温度不会高于锅胆20的冷却冲击温度,从而使得锅胆20放置在支撑板43上加热时不易破裂。
而且,本实施例中,通过测温组件30对支撑板43或反射板41的测温还可以防止对锅胆20直接测温时出现测温不准的问题,因为当测温组件30直接对锅胆20测温时,测温组件30检测到的温度往往为锅胆20上某一点的温度,并不是锅胆20的平均温度,所以易导致测温组件30测到的温度不是锅胆20实际的温度,测温不准,而本实施例中,由于锅胆20放置在支撑板43上时,而支撑板43与锅胆20为面接触,这样支撑板43的温度为锅胆20的平均温度,即与锅胆20内的食物的实际温度相接近,所以,当测温组件30对支撑板43的温度检测时,检测到的温度与锅胆20内的食物实际温度相接近,即测温组件30通过检测支撑板43的温度能实现对锅胆20温度的准确检测。
其中,本实施例中,用于对支撑板43或反射板41温度检测的测温组件30的数量可以一个,或者测温组件30的数量还可以为多个,其中当测温组件30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测温组件30可以支撑板43或反射板41的不同位置。
其中,本实施例中,预设温度具体可以为100°-250°,优选的,预设温度可以为130°-180°,例如预设温度可以为150°,这样当测温组件30检测到的温度高于150°时,即支撑板43或反射板41的温度高于150°,此时,电路板控制加热元件42停止加热,确保支撑板43的温度不高于150°,这样不易使得玻璃锅胆20破裂,当支撑板43的温度低于150°时,此时电路板控制加热元件42继续加热,这样还起到对锅胆20采用文火加热的目的,其中,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反射板41和支撑板43分别为与加热元件42上下两面,所以反射板41和支撑板43的温度相接近或者反射板41的温度低于支撑板43温度,所以本实施例中,当测温组件30对反射板41的温度检测时,可以间接反映支撑板43的温度,例如当反射板41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此时支撑板43的温度也会高于预设温度,这样电路板根据反射板41的温度与预设温度比较来控制加热元件42停止加热或继续加热时,也可以确保支撑板43的温度不高于锅胆20的冷热冲击温度,从而使得锅胆20放置在支撑板43上加热时不会出现破裂的风险。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通过还包括至少一个与电路板相连的测温组件30,且测温组件30用于检测支撑板43和/或反射板41的温度,这样加热元件42加热过程中,当测温组件30检测到的支撑板43和/或反射板41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电路板控制加热元件42停止加热,使得支撑板43的温度不会高过锅胆20冷热冲击温度,这样避免了锅胆20放置在支撑板43上加热时出现破裂的风险,而且当测温组件30检测到的支撑板43和/或反射板41的温度对于预设温度时,电路板控制电热元件继续加热,与现有技术相比,确保了加热过程中支撑板43温度不高于锅胆20的冷热冲击温度,实现了烹饪过程中锅胆20的安全使用,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避免了锅胆20放置在支撑板43上加热时出现破裂的风险,解决了电炖锅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微晶玻璃板的温度较高而易造成锅胆20破裂的问题。
其中,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1B所示,测温组件30的采温端抵接在支撑板43的背面上,测温组件30用于检测支撑板43的温度,这样支撑板43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电路板控制加热组件停止加热,同时当支撑板43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电路板控制加热组件继续加热,使得支撑板43温度不高于锅胆20的冷热冲击温度,确保了锅胆20的安全使用,其中,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当测温组件30对支撑板43的温度进行检测时,此时,预设温度具体采用第一预设温度,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温度具体为180°-250°。
其中,本实施例中,测温组件30对支撑板43温度进行检测时,具体的,支撑板43的背面设有用于安装测温组件30的安装部,或者本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反射板41朝向支撑板43的一面上设有用于安装测温组件30的安装部44,且测温组件30安装在安装部44中时,测温组件30的采温端可抵在支撑板43的背面上,这样测温组件30可以对支撑板43的温度进行检测。
其中,本实施例中,反射板41上的安装部44具体是反射板41向上凸起形成,或者本实施例,安装部44具体与反射板41之间通过焊接、卡接或者粘合进行连接。
其中,本实施例中,反射板41与支撑板43之间具体通过卡合、粘合或者紧固架紧固连接在一定,本实施例中,加热元件42具体为绕设在反射板41上的环形结构,为了实现加热元件42固定在反射板41上,具体的,反射板41朝向支撑板43的一面上设置安装槽,加热元件42卡在安装槽中。
其中,本实施例中,锅胆20具体为透明锅胆,支撑板43为透明微晶玻璃,加热元件42具体为加热盘或者加热管,其中,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过锅胆20内食物的均匀加热,本实施例中,加热元件42为红外加热元件42,具体的,红外加热元件42为碳纤维管,这样加热时,碳纤维管可以发出红外线,通过红外线对锅胆20内的食物进行加热,由于红外线可以对食物实现均匀加热,防止了从食物表面开始加热而成食物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其中,本实施例中,测温组件30包括感温探头33、弹性件32和固定架31,感温探头33通过弹性件32可上下伸缩地设置在固定架31上,具体的,弹性件32的一端与感温探头33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架31相连,这样安装时,感温探头33通过弹性件32的弹力抵在支撑板43上。
其中,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100的外壳体10具体包括盖体50、底座11以及侧壳体12,即,盖体50、底座11与侧壳体12形成外壳体10,其中,盖体50与外壳体10之间可以为没有连接关系的独立器件,或者盖体50也可以与外壳体10之间可以转动连接,例如盖体50与外壳体10之间通过铰接连接,其中,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40具体设在底座11的内地面上,电路板具体可以设在底座11内,或者电路板可以设在侧壳体12的内侧壁上。
其中,本实施例中,外壳体10内还设置保温罩,保温罩沿着外壳体10的内侧壁设置,加热组件40设置在保温罩上,保温罩对烹饪器具100进行保温的作用,减少烹饪器具100内的热量向外散热。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为: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测温组件30的采温端抵接在反射板41的背面上,测温组件30用于检测反射板41的温度,由于反射板41的温度往往低于或等于支撑板43的温度,所以本实施例中,通过反射板41的温度间接反映支撑板43的温度,其中,当测温组件30对反射板41的温度进行检测时,此时,预设温度选用第二预设温度,具体的,当反射板41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电路板控制加热组件停止加热,当反射板41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电路板控制加热组件继续加热,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温度具体可以为130°-180°。
本实施例中,通过测温组件30对反射板41的温度检测,确保了支撑板43的温度不高于锅胆20的冷却冲击温度,从而使得锅胆20不会出现破裂的风险。
其中,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反射板41上设有加热元件42,所以当测温组件30设在反射板41设置加热元件42的一面上时,测温组件30检测到的反射板41温度与支撑板43的温度偏差较大,所以,本实施例中,为了准确地反射支撑板43的温度,具体的,将测温组件30对反射板41的背面温度进行检测。
其中,本实施例中,测温组件30设置时,具体的,测温组件30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反射板41的背面,或者本实施例中,安装部44位于反射板41的背面,即在反射板41的背面上设置用于安装测温组件30的安装部,测温组件30设在安装部44中,且采温端抵在反射板41的背面。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为:本实施例中,测温组件30包括第一测温组件和第二测温组件,其中,第一测温组件的采温端抵接在支撑板43的背面上,第一测温组件用于检测支撑板43的温度,第二测温组件的采温端抵接在反射板41的背面上,第二测温组件用于检测反射板41的温度,电路板具体根据第一测温组件和第二测温组件检测的温度中取一个最高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当第一测温组件和第二测温组件检测的两个温度中最高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此时电路板控制加热元件42停止加热,相应的,当两个温度中最低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此时,电路板控制加热元件42继续加热,或者本实施例中,第二测温组件作为备用测温组件30,电路板根据第一测温组件检测到的支撑板43温度是否高于预设温度来控制加热元件42是否停止加热,当第一测温组件出现故障时,此时电路板根据第二测温组件检测到的反射板41温度与预设温度比较来控制加热元件42是否停止加热。
其中,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测温组件30,对支撑板43的温度起到双重预警的目的,从而使得锅胆20放置在支撑板43上加热时不会出现破裂的风险。
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测温组件和第二测温组件的安装方式以及具体结构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记载的方式,本实施例中对第一测温组件和第二测温组件的安装方式和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外壳体(10)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0)内的锅胆(20)、电路板和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加热组件(40),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组件(40)包括:反射板(41)以及位于所述反射板(41)上的加热元件(42)和支撑板(43);
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电路板相连的测温组件(30),所述测温组件(30)用于检测所述支撑板(43)和/或所述反射板(41)的温度,且所述电路板在所述测温组件(30)检测到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加热元件(42)停止加热以及在所述测温组件(30)检测到的温度低于所述预设温度控制所述加热元件(42)继续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30)的采温端抵接在所述支撑板(43)的背面上,所述测温组件(30)用于检测所述支撑板(43)的温度,且所述电路板在所述支撑板(43)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加热组件(40)停止加热以及在所述支撑板(43)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加热组件(40)继续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30)的采温端抵接在所述反射板(41)的背面上,所述测温组件(30)用于检测所述反射板(41)的温度,且所述电路板在所述反射板(41)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加热组件(40)停止加热以及在所述反射板(41)温度低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加热组件(40)继续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测温组件(30)的采温端抵接在所述支撑板(43)的背面时,所述支撑板(43)的背面或者所述反射板(41)的朝向所述支撑板(43)的一面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测温组件(30)的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测温组件(30)的采温端抵接在所述反射板(41)的背面时,所述反射板(41)的背面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测温组件(30)的安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30)包括第一测温组件和第二测温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测温组件的采温端抵接在所述支撑板(43)的背面上,所述第一测温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支撑板(43)的温度;
所述第二测温组件的采温端抵接在所述反射板(41)的背面上,所述第二测温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反射板(41)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30)包括:固定架(31)、弹性件(32)和感温探头(33),所述弹性件(3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31)相连,所述弹性件(32)的另一端与所述感温探头(33)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42)为碳纤维管。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3)为微晶玻璃板;
所述锅胆(20)为玻璃锅胆。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0)包括底座(11)、侧壳体(12)和盖体(50),所述底座(11)和所述侧壳体(12)围成可供所述锅胆(20)放置的腔体,所述盖体(50)盖设在所述侧壳体(12)或锅胆(20)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35963.6U CN209712526U (zh) | 2018-12-28 | 2018-12-28 | 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35963.6U CN209712526U (zh) | 2018-12-28 | 2018-12-28 | 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12526U true CN209712526U (zh) | 2019-12-03 |
Family
ID=68678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235963.6U Active CN209712526U (zh) | 2018-12-28 | 2018-12-28 | 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1252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04252A (zh) * | 2021-11-10 | 2022-05-17 | 深圳市阳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烤箱过温保护的软件保护方法及系统 |
-
2018
- 2018-12-28 CN CN201822235963.6U patent/CN20971252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04252A (zh) * | 2021-11-10 | 2022-05-17 | 深圳市阳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烤箱过温保护的软件保护方法及系统 |
CN114504252B (zh) * | 2021-11-10 | 2023-08-29 | 深圳市阳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烤箱过温保护的软件保护方法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36981A (zh) | 一种多功能锅 | |
CN108652433A (zh) | 烹饪米饭的方法及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 |
CN216431830U (zh) | 一种用于电磁炉的感温探头结构 | |
CN209712526U (zh) | 烹饪器具 | |
CN103690054A (zh) | 光波储能加热的家用及商用生活电器 | |
AU2017286363A1 (en) | Electric cooker | |
CN209644637U (zh) | 一种烹饪锅具 | |
CN201368498Y (zh) | 电磁加热式器具的温度控制装置 | |
CN209644636U (zh) | 烹饪器具 | |
CN104771061A (zh) | 可拆卸电蒸锅及其防干烧控制方法 | |
CN101273835B (zh) | 安全节能电热锅 | |
CN204617882U (zh) | 可拆卸电蒸锅发热盘感温杯 | |
CN209678181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9995914U (zh) | 锅具和电磁炉炊具 | |
CN201197596Y (zh) | 安全节能电热锅 | |
CN209678180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7937882U (zh) | 一种双面加热内部独立自动控温的早餐机 | |
CN205885251U (zh) | 陶瓷锅和烹饪器具 | |
CN210069960U (zh) | 一种燃气灶的玻璃面板 | |
CN215502430U (zh) | 烹饪器具和烹饪系统 | |
CN207924540U (zh) | 一种控温加热式玻璃容器加热机 | |
CN215808681U (zh) | 一种温度探头与面板的安装结构及使用其的电磁烹饪器具 | |
CN219920871U (zh) | 一种能控制加热功率的隔水炖锅 | |
CN110693318B (zh) | 一种可判定壶底开裂的ih全玻璃水壶 | |
CN113883555B (zh) | 一种温度检测结构、电磁炉及温度检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