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31276U - 电陶炉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陶炉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031276U CN217031276U CN202121461273.8U CN202121461273U CN217031276U CN 217031276 U CN217031276 U CN 217031276U CN 202121461273 U CN202121461273 U CN 202121461273U CN 217031276 U CN217031276 U CN 2170312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t
- different
- electric ceramic
- electromagnetic detection
- magne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陶炉组件,包括炉体和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锅具;炉体设有支撑台,支撑台设有电磁检测部件,电磁检测部件在支撑台上形成有相应的检测区域;每个锅具的底部均设有至少一个磁性件;不同的锅具放置于支撑台时,不同锅具上的磁性件在检测区域内的数量和/或位置不同。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电陶炉组件能够识别出不同类型的锅具,从而实现了无需用户专门指定锅具类型,炉体便能够自动识别出锅具类型,进而能够进入相应的烹饪类型,达到简化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陶炉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器技术的不断发展,电陶炉等无明火加热炉具已成为人们所常用的生活电器之一。以电陶炉为例,无明火加热炉具的主要操作流程为:将锅具放在电陶炉的发热区域,再开启电陶炉,并选择所需要的加热功能。
相关技术中,当用户需要烹饪不同类型的菜品时,如火锅、炒菜、煎炸等,所使用到的锅具是不同的,相应的所需的烹饪功率和烹饪火力也是不同的。当将不同类型的锅具,如炒锅、火锅或者煎锅等放置在电陶炉上时,现有的电陶炉无法识别出锅具类型,往往需要用户手动在电陶炉上指定锅具的类型,存在操作不便,导致用户体验感差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陶炉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陶炉无法识别锅具类型的技术问题,以提高用户体验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陶炉组件,包括炉体和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锅具;所述炉体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有电磁检测部件,所述电磁检测部件在所述支撑台上形成有相应的检测区域;每个所述锅具的底部均设有至少一个磁性件;不同的所述锅具放置于所述支撑台时,不同所述锅具上的所述磁性件在所述检测区域内的数量和/或位置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电磁检测部件,不同的所述电磁检测部件在所述支撑台上的检测区域不同;
每个所述锅具对应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检测区域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磁性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锅具对应每个所述检测区域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磁性件;
不同所述锅具上的所述磁性件在同一个所述检测区域内的数量和/或位置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锅具的底部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磁性件的安装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锅具的底部呈中心对称形状;所述锅具放置于所述支撑台时,所述支撑台对应所述安装支架的位置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电磁检测部件,所述支撑台对应所述安装支架相对于中心的对称位置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电磁检测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锅具的底部为四边形;所述锅具底部的至少一个边角处设有所述安装支架,所述支撑台对应所述锅具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所述电磁检测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包括加热板和围绕所述加热板周缘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电磁检测部件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
所述锅具的底部设有受热板和围绕所述受热板周缘的第二限位部,所述安装支架设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其中之一为限位槽,其中之另一为限位凸台;
所述锅具放置于所述支撑台时,所述受热板贴合于所述加热板,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插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炉体还包括壳体,所述支撑台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凹设于所述支撑台的限位槽,所述电磁检测部件设于所述限位槽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加热组件和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的电控模块,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加热板的下方,所述电控模块与所述电磁检测部件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磁检测部件为霍尔元件;
和/或,所述锅具设置为煎锅、火锅或者炒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电陶炉组件中,炉体设有用于支撑加热锅具的支撑台,支撑台设有电磁检测部件,该电磁检测部件能够在支撑台上形成相应的检测区域;通过在不同的锅具的底部设置数量和/或位置不同的磁性件,当不同的锅具放置在支撑台上时,炉体内的电磁检测部件能够根据检测区域内的磁性件的数量和/或位置的不同,识别出不同类型的锅具,从而实现了无需用户专门指定锅具类型,炉体便能够自动识别出锅具类型,进而能够进入相应的烹饪类型,达到简化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陶炉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陶炉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陶炉组件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锅具与炉体装配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炉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炉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陶炉组件中磁性件与电磁检测部件相对应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陶炉组件中磁性件与电磁检测部件相对应的一实施例的配合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电陶炉组件中磁性件与电磁检测部件相对应的另一实施例的配合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电陶炉组件中磁性件与电磁检测部件相对应的又一实施例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陶炉组件,旨在通过在电陶炉的炉体上设置电磁检测部件,在不同的锅具上设置不同位置或数量的磁性件,利用电磁检测部件对磁性件的数量或位置的检测,以识别出不同的锅具类型,从而实现无需用户专门指定锅具类型,炉体便能够自动识别出锅具类型,进而能够进入相应的烹饪类型,达到简化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度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以及图9至图12所示,该电陶炉组件包括炉体100和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锅具300(第一锅具300A、第二锅具300B)。
炉体100设有支撑台120,该支撑台120设有电磁检测部件200,电磁检测部件200在支撑台120上形成有相应的检测区域;每个锅具300的底部均输液至少一个磁性件400,不同的锅具300放置于支撑台120时,不同的锅具300上的磁性件400在检测区域内的数量和/或位置不同。
可以理解的,炉体100的支撑台120起到对锅具300的支撑和加热的作用,使得锅具300放置在支撑台120时,能够受到炉体100的加热作用,以顺利烹饪锅具300内的食物。在支撑台120上设置电磁检测部件200,该电磁检测部件200用于在其相应的检测区域内检测磁性件的数量或者位置情况。相应地,在锅具300的底部设置至少一个磁性件400,当锅具300放置在支撑台120上时,锅具300底部的磁性件400落入在电磁检测部件200的检测区域内,通过在不同的锅具300的底部设置不同数量和/或位置的磁性件400,使得电磁检测部件200在检测区域内所检测到的磁性件400的数量和/或位置不同,从而根据不同的磁性件400的数量和/或位置实现对不同类型锅具300的识别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锅具300的种类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以是火锅、煎锅、蒸锅或者炒锅等,不限制某两种具体的锅型,凡是可以在电陶炉的炉体上加热的锅具300均可适用。下面以不同类型的第一锅具300A(如火锅)和第二锅具300B(如煎锅)为例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锅具300底部的磁性件400的数量相同,位置不同,如均设置一个磁性件400,第一锅具300A放置在支撑台120上时,对应电磁检测部件200的检测区域内的A位置,第二锅具300B放置在支撑台120上时,对应电磁检测部件200检测区域内的B位置。在此种方式下,可通过电磁检测部件200检测磁性件400在A或者B处,实现识别时第一锅具300A还是第二锅具300B。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锅具300底部的磁性件400的数量不同,位置相同,如第一锅具300A的底部对应检测区域设置一个磁性件400,第二锅具300B的底部对应检测区域设置至少两个磁性件400时,当两种锅具300放置在支撑台120时,可通过电磁检测部件200检测检测区域内部的磁性强度来确认不同的锅具300类型。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锅具300底部的磁性件400的数量和位置均不同,如第一锅具300A的底部对应A位置设置一个磁性件400,第二锅具300B的底部对应B位置设置至少两个磁性件400时,当两者锅具300放置在哎支撑台120时,可通过电磁检测部件200检测检测区域内的磁性件400的位置和强度来确认不同的锅具300类型。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上述三种情况为例进行实施,当然也不仅限于上述三种情况,如其中的两个锅具300上的磁性件400的数量不仅限于一个或者两个,如两个锅具300上的磁性件400的位置可不仅限于A和B位置,如不一定只有第一锅具300A和第二锅具300B两种锅具,也可以是三种或四种不同类型的锅具300等等,均可参考上述的构思进行多种方式实施,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做一一限定。
电磁检测部件200的具体结构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只要能够在目标检测区域内检测出磁性件400的数量、位置以及强度等信息即可。可选地,电磁检测部件200可为电磁辐射检测器、霍尔元件或者电磁超声检测器等等。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结构布局以及成本等因素,该电磁检测部件200采用霍尔元件。
磁性件400的具体结构形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以是磁铁、磁石、电磁铁等等;其结构形状可以是块状、颗粒状、条状或者其他异型性状。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结构以及工艺难度,磁性件400采用磁铁,同时可将磁铁设置为颗粒状,以减小磁性件400的体积,能够具有更多的数量和位置组合以适用于更多不同类型组合的锅具300。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电陶炉组件中,炉体100设有用于支撑加热锅具300的支撑台120,支撑台120设有电磁检测部件200,该电磁检测部件200能够在支撑台120上形成相应的检测区域;通过在不同的锅具300的底部设置数量和/或位置不同的磁性件400,当不同的锅具300放置在支撑台120上时,炉体100内的电磁检测部件200能够根据检测区域内的磁性件400的数量和/或位置的不同,识别出不同类型的锅具300,从而实现了无需用户专门指定锅具300类型,炉体100便能够自动识别出锅具300类型,进而能够进入相应的烹饪类型,达到简化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度的效果。
为了扩大识别锅具300的种类范围,参照图6至图1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120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电磁检测部件200,不同的所述电磁检测部件200在所述支撑台120上的检测区域不同;
每个所述锅具300对应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检测区域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磁性件400。
本实施例针对于炉体100内的电磁检测部件200的数量和位置的改进,同时结合不同的锅具300上的磁性件400的数量和/或位置不同,能够进一步增多检测信息的组合,从而增多可识别的锅具300种类。
可以理解的,在支撑台120上设置至少两个不同位置的电磁检测部件200,其在支撑台120上对应的检测区域也不同,基于此,锅具300可对应于其中至少一个检测区域设置磁性件400,可根据不同的锅具300上的磁性件400对应不同的检测区域设置,便能够实现检测锅具300类型的功能。
不同的锅具300上的磁性件400的设置位置和数量以及电磁检测部件200的设置数量和位置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下面以在支撑台120上设置两个电磁检测部件200,第一锅具300A以及第二锅具300B为例进行说明,两个电磁检测部件200分别对应的检测区域为M区域和N区域两处: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锅具300A仅对应M区域或N区域设置磁性件400,第二锅具300B仅对应N区域或M区域设置磁性件400,当不同的锅具300放置在支撑台120时,可根据电磁检测部件200检测M区域或者N区域内是否有磁性件400,来确定锅具300的类型。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锅具300A和第二锅具300B均对应M区域或者N区域设置磁性件400,此时可根据在M区域或者N区域内的磁性件400的数量和/或位置确定锅具300类型。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锅具300A可对应M区域和N区域均设置磁性件400,第二锅具300A可仅对应M区域或者N区域设置磁性件400,此时可根据检测M区域和N区域内是同时具有磁性件400还是仅某个区域具有磁性件400,来确定锅具300的类型。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锅具300A和第二锅具300B可对应M区域和N区域内均设置磁性件400,此时可根据在M区域和N区域内的磁性件400的数量和/或位置确定锅具300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实施时,可不仅限于上述几种实施例,由上述几种实施方式可知,不同的锅具300对应电磁检测部件200的同一检测区域可设置不同数量和/或位置的磁性件400,不同的锅具300可对应不同的检测区域设置相同数量或者不同数量的磁性件400等。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磁性件400的数量以及位置与电磁检测部件200的数量以及位置的多种组合,去识别多种不同的锅具300种类。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照图6至图12,每个所述锅具300对应每个所述检测区域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磁性件400;
不同所述锅具300上的所述磁性件400在同一个所述检测区域内的数量和/或位置不同。
本实施例中,每个锅具300对应支撑台120上的每个检测区域均设置磁性件400,避免了电磁检测部件200的空置,保证了电磁检测部件200的利用率,防止结构成本浪费。
可以理解的,支撑台120上的每个电磁检测部件200在其对应的检测区域均能够检测到磁性件400,可通过在不同的锅具300上对应同一检测区域设置不同数量和/或位置的磁性件400,实现对不同锅具300的识别。
可选地,如当在支撑台120上设置两个电磁检测部件200时,其分别对应的检测区域为M区域和N区域,每个锅具300对应M区域和N区域均设有磁性件400,不同的锅具300对应M区域内的磁性件400的数量和/或位置不同,不同的锅具300对应N区域内的磁性件400的数量和/或位置不同。如此,便可根据磁性件400的数量和/或位置以及电磁检测部件200的数量和位置的组合,实现多种不同的锅具300类型识别。
为了保证锅具300的结构可靠性,参照图3至图4以及图6至图1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锅具300的底部设有安装支架330,所述安装支架330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磁性件400的安装槽331。
锅具300可通过底部受热实现对锅具300内部的食物加热,可在锅具300底部的外侧变或者侧边内嵌设置安装支架330,以避免对锅具300底部干涉而影响受热。安装支架330内设有多个安装槽331,磁性件400内置于安装槽331,以起到稳定安装并保护磁性件400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当锅具300放置于支撑台120时,安装支架330对应电磁检测部件200设置,通过在安装支架330上不同位置和数量的安装槽331内设置磁性件400,体现不同锅具300的磁性件400的数量和/或位置的不同。
可选地,安装支架330上的安装槽33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2个、3个、4个、5个等等,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锅具300的外观体积,安装支架330上可设置3个安装槽331,以分别可以安装三个磁性件400,而基于此三个安装槽331可形成6种不同的磁性件400放置方式。
为了提高锅具300种类识别的效率,参照图3至图4以及图8至图1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锅具300的底部呈中心对称形状;所述锅具300放置于所述支撑台120时,所述支撑台120对应所述安装支架330的位置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电磁检测部件200,所述支撑台120对应所述安装支架330相对于中心的对称位置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电磁检测部件200。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锅具300的底部设置为中心对称结构,在其底部设置装有磁性件400的安装支架330,同时在支撑台120上对应该安装支架330以及对应该安装支架330相对于中心的对称位置均设置电磁检测部件200,使得当锅具300不论是正放还是旋转一周放置,锅具300上的安装支架330均能够对应落在电磁检测部件200的检测区域内,从而用户无需将锅具300按照固定的方向放置,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锅具300的底部呈中心对称形状,则可选为四边形、圆形或者其他异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至图4以及图8至图12,所述锅具300的底部为四边形;所述锅具300底部的至少一个边角处设有所述安装支架330,所述支撑台120对应所述锅具300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所述电磁检测部件200。
本实施例中,锅具300的底部设置为四边形,则锅具300相对的两个边角相对于四边形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在其中至少一个边角处设置安装支架330,以减小对锅具300底部中间受热的区域的影响。同时支撑台120对应锅具300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电磁检测部件200,使得锅具300不均时正向放置还是反向放置,安装支架330均会落入到电磁检测部件200的检测区域内,避免了电磁检测部件200检测空档的现象发生,同时也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在锅具300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安装支架330,以提高更多种不同的组合,增多不同锅具300的识别种类。
为了提高检测可靠性,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4以及图8至图12,所述支撑台120包括加热板121和围绕所述加热板121周缘的第一限位部122;所述电磁检测部件200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22;
所述锅具300的底部设有受热板310和围绕所述受热板310周缘的第二限位部320,所述安装支架330设于所述第二限位部320;所述第一限位部122和所述第二限位部320中的其中之一为限位槽,其中之另一为限位凸台;
所述锅具300放置于所述支撑台120时,所述受热板310贴合于所述加热板121,所述第一限位部122与所述第二限位部320插合连接。
可以理解的,锅具300的底部具有受热板310和第二限位部320,支撑台120形成有加热板121和第一限位部320,当锅具300放置于支撑台120时,第一限位部122与第二限位部320插合连接,使得受热板310与加热板121贴合,实现充分的加热接触。第一限位部122与第二限位部320的配合起到对锅具300的定位作用,提高了放置准确性同时保证了烹饪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22和第二限位部320中的其中之一为限位槽,其中之另一为限位凸台,同时电磁检测部件200设置于第一限位部122,安装支架330设于第二限位部320,通过将限位凸台插合与限位槽,实现对锅具300的限位作用,以及实现对电磁检测部件200与安装支架330的定位功能,使得检测数据更加准确。
可选地,加热板121为微晶玻璃板。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7,所述炉体100还包括壳体110,所述支撑台120设于所述壳体110的顶部,所述第一限位部122为凹设于所述支撑台120的限位槽,所述电磁检测部件200设于所述限位槽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22为围绕在加热板121周缘的限位槽,则相应的,第二限位部320为围绕在受热板310周缘的限位凸台,此时安装支架330设于限位凸台,电磁检测部件200设于限位槽的下方,当锅具300放置在支撑台120上时,安装支架330随着限位凸台插设于限位槽内,使得安装支架330内的磁性件400与电磁检测部件200对应设置,以保证检测过程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安装支架330设置为锅具300的边角处,则安装支架330设于限位凸台的边角处,在实际应用时,可将安装支架330的外壁设置为与限位槽的槽侧壁抵持,以进一步提高结构装配的可靠性。可选地,安装支架330可设置为弧形块结构,其外侧壁形成圆弧曲面结构,减少对限位槽的槽壁的冲击,保证结构外观的完整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8,所述壳体110内设有加热组件500和与所述加热组件500电连接的电控模块600,所述加热组件500设于所述加热板121的下方,所述电控模块600与所述电磁检测部件200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基于前述对不同锅具300上的磁性件400数量和/或位置的检测,电磁检测部件200产生相应的锅具300识别检测信号,并将该检测信号发送至电控模块600处,电控模块可根据该检测信号向加热组件500发送相应的加热信息,该加热信息可包括加热功率或者加热时间等,以使得加热板121对其上的锅具300产生相对应的烹饪方式,从而实现了对不同的锅具300的自动识别,并进入到与锅具300相对应的烹饪类型,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陶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有电磁检测部件,所述电磁检测部件在所述支撑台上形成有相应的检测区域;和
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锅具,每个所述锅具的底部均设有至少一个磁性件;不同的所述锅具放置于所述支撑台时,不同所述锅具上的所述磁性件在所述检测区域内的数量和/或位置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陶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电磁检测部件,不同的所述电磁检测部件在所述支撑台上的检测区域不同;
每个所述锅具对应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检测区域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磁性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陶炉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锅具对应每个所述检测区域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磁性件;
不同所述锅具上的所述磁性件在同一个所述检测区域内的数量和/或位置不同。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陶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的底部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磁性件的安装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陶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的底部呈中心对称形状;所述锅具放置于所述支撑台时,所述支撑台对应所述安装支架的位置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电磁检测部件,所述支撑台对应所述安装支架相对于中心的对称位置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电磁检测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陶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的底部为四边形;所述锅具底部的至少一个边角处设有所述安装支架,所述支撑台对应所述锅具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所述电磁检测部件。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陶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包括加热板和围绕所述加热板周缘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电磁检测部件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
所述锅具的底部设有受热板和围绕所述受热板周缘的第二限位部,所述安装支架设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其中之一为限位槽,其中之另一为限位凸台;
所述锅具放置于所述支撑台时,所述受热板贴合于所述加热板,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插合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陶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还包括壳体,所述支撑台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凹设于所述支撑台的限位槽,所述电磁检测部件设于所述限位槽的下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陶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加热组件和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的电控模块,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加热板的下方,所述电控模块与所述电磁检测部件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陶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检测部件为霍尔元件;
和/或,所述锅具设置为煎锅、火锅或者炒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61273.8U CN217031276U (zh) | 2021-06-29 | 2021-06-29 | 电陶炉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61273.8U CN217031276U (zh) | 2021-06-29 | 2021-06-29 | 电陶炉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031276U true CN217031276U (zh) | 2022-07-22 |
Family
ID=82410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461273.8U Active CN217031276U (zh) | 2021-06-29 | 2021-06-29 | 电陶炉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031276U (zh) |
-
2021
- 2021-06-29 CN CN202121461273.8U patent/CN21703127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WO2012035709A1 (ja) | 誘導加熱調理器 | |
CN217031276U (zh) | 电陶炉组件 | |
CN212939358U (zh) | 一种烹饪装置及烹饪设备 | |
CN113294815A (zh) | 电陶炉组件 | |
CN206687587U (zh) | 多功能加热锅 | |
CN217274313U (zh) | 灶具 | |
EP3445134B1 (en) | Cooking applian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oking appliance | |
CN207555665U (zh) | 一种自动智能控制加热区域的凹形烹饪电磁炉 | |
CN220793212U (zh) | 一种电磁灶 | |
CN113483648A (zh) | 锅具识别方法、结构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215523406U (zh) | 一种电磁炉 | |
CN219103071U (zh) | 炉体及烹饪器具 | |
CN217464555U (zh) | 烹饪器具和烹饪套组 | |
CN219693340U (zh) | 一种电磁炉的锅具定位结构 | |
CN213371393U (zh) | 电加热锅和电加热锅体 | |
CN218787573U (zh) | 一种具有凹型炉头与平面炉头的智能电磁灶 | |
CN215605067U (zh) | 一种烹饪容器和电磁烹饪设备 | |
KR101600954B1 (ko) | 모듈식 전기 레인지 | |
CN216569589U (zh) | 一种锅具的加热结构 | |
CN218510951U (zh) | 一种电热灶具 | |
CN218864234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15765245U (zh) | 一种曲面触控的电磁炉玻璃面板及电磁炉 | |
CN219264380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4949244U (zh) | 一种具有锅具识别功能的烹饪器具 | |
CN213605834U (zh) | 锅具和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