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33149U - 一种缓冲件及管柱上支架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缓冲件及管柱上支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33149U
CN208233149U CN201820791229.5U CN201820791229U CN208233149U CN 208233149 U CN208233149 U CN 208233149U CN 201820791229 U CN201820791229 U CN 201820791229U CN 208233149 U CN208233149 U CN 2082331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ster
side plate
elastic extension
extension end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9122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坤松
高月山
厉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yssenKrupp Presta Huizhong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yssenKrupp Presta Huizhon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yssenKrupp Presta Huizhong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yssenKrupp Presta Huizhon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9122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331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331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331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冲件,包括缓冲件本体,在所述缓冲件本体上形成有用于螺栓穿过的本体通孔;在所述缓冲件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对相对布置的弹性延伸端,所述弹性延伸端沿着朝向远离所述本体通孔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弹性延伸端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在沿着从所述本体通孔至所述弹性延伸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管柱上支架组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缓冲件及管柱上支架组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成本低,其能够有效避免螺栓直接与侧板通孔的孔壁接触,可以有效地减小异响,降低噪音。

Description

一种缓冲件及管柱上支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管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冲件及管柱上支架组件。
背景技术
转向管柱一般包括管柱上支架、手柄和螺栓等,螺栓穿过管柱上支架的侧板上的调节孔或调节槽,并可以在该调节孔或调节槽内滑动,进而可以调节管柱和方向盘的角度。
其中,在调节螺栓时,如果螺栓与调节孔或调节槽的壁直接硬性接触,则容易产生清脆的异响,影响使用的舒适性。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设置缓冲件或阻尼件来减小或克服上述异响或噪音的产生。但是现有的缓冲件或阻尼件,结构复杂,安装不便,成本高,并且形变能力差,减噪的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形变能力好、减噪效果好的缓冲件及管柱上支架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缓冲件,包括缓冲件本体,在所述缓冲件本体上形成有用于螺栓穿过的本体通孔;
在所述缓冲件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对相对布置的弹性延伸端,所述弹性延伸端沿着朝向远离所述本体通孔的轴线方向延伸;
所述弹性延伸端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其中,在沿着从所述本体通孔至所述弹性延伸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延伸端的沿着所述本体通孔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
进一步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延伸端之间形成有朝向所述本体通孔侧凹陷的本体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凹槽呈弧形,或呈U形,或呈V形。
进一步地,在所述缓冲件本体上均布两对所述弹性延伸端。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延伸端的末端上具有圆滑过渡部,所述圆滑过渡部连接在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延伸端与所述缓冲件本体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管柱上支架组件,包括管柱上支架、驱动手柄构件和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缓冲件;
其中,所述管柱上支架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在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一侧板通孔,在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二侧板通孔;
所述驱动手柄构件包括手柄、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的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螺母连接;
所述手柄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所述螺母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侧板通孔和所述第二侧板通孔;
其中,所述缓冲件紧固在所述螺栓上,并位于所述第二侧板通孔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螺母与所述缓冲件之间还设置有垫片;
在沿着所述本体通孔的径向上,所述弹性延伸端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垫片的边缘之外。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侧板通孔内也设置有所述缓冲件,位于所述第一侧板通孔内的所述缓冲件紧固在所述螺栓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冲件,通过设置弹性延伸端,并使得弹性延伸端的厚度逐渐变薄,当其与支架侧板上的侧板通孔的孔壁接触时,易于变形,从而减小异响,降低噪音。并且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柱上支架组件,通过在第二侧板通孔或/和第一侧板通孔中设置上述缓冲件,能够有效避免螺栓直接与侧板通孔的孔壁接触,可以有效地减小异响,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缓冲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管柱上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管柱上支架组件的爆炸图;
图5为缓冲件安装在第二侧板通孔中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件1,包括缓冲件本体11,在缓冲件本体11上形成有用于螺栓穿过的本体通孔12。
在缓冲件本体12上设置有至少一对相对布置的弹性延伸端13,弹性延伸端13沿着朝向远离本体通孔12的轴线方向延伸。
弹性延伸端13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侧面131和第二侧面132。
其中,在沿着从本体通孔12至弹性延伸端13的方向上,第一侧面131与第二侧面132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组装时,螺栓穿过本体通孔12,缓冲件1过盈配合在螺栓上实现紧固组装。缓冲件1用于装配在侧板通孔中,避免螺栓直接与孔壁碰触发生异响。
在缓冲件本体12上设置有至少一对弹性延伸端13,弹性延伸端13连接在缓冲件本体12的外表面上,并朝向远离本体通孔12的轴线的方向延伸。
每对弹性延伸端13都相对地布置在缓冲件本体12的两侧。
优选地,弹性延伸端13与缓冲件本体12处于同一平面上。
弹性延伸端13为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端部,在沿着从本体通孔12至弹性延伸端13的方向上,第一侧面131与第二侧面132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也即是在从与缓冲件本体11连接的根部至末端的方向上,其厚度逐渐变小或变薄,当弹性延伸端13与支架侧板上的侧板通孔的孔壁接触时,易于变形,从而减小异响,降低噪音,提高了降噪能力和使用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冲件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成本低。
较佳地,如图1-2所示,弹性延伸端13的沿着本体通孔12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也即是弹性延伸端13的延伸方向位于本体通孔12的径向上,方便布置。
较佳地,如图1-2所示,任意相邻的两个弹性延伸端13之间形成有朝向本体通孔侧12凹陷的本体凹槽14。通过设置本体凹槽14可以相应地减小相邻的弹性延伸端13之间的连接部分,减小弹性延伸端13的厚度,利于弹性延伸端13发生形变。
优选地,本体凹槽14呈弧形,或呈U形,或呈V形。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形状,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优选地,如图1-2所示,在缓冲件本体11上均布两对弹性延伸端13,其包围在螺栓的四周,可以从四个方向对螺栓进行保护,避免螺栓直接与侧板通孔的孔壁直接发生硬性接触。
较佳地,如图1-2所示,弹性延伸端13的末端上具有圆滑过渡部133,圆滑过渡部133连接在第一侧面131与第二侧面132之间。在与侧板通孔的孔壁接触时,首先为点接触,受力大,利于快速变形。
较佳地,弹性延伸端13与缓冲件本体11一体成型,提高了结构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且方便加工成型。
该缓冲件优选为塑料件,形变能力强度,并且结构强度也满足支撑螺栓的需要。
如图3-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管柱上支架组件,包括管柱上支架2、驱动手柄构件3和前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缓冲件1。
其中,管柱上支架2包括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在第一侧板21上设置有第一侧板通孔211,在第二侧板22上设置有第二侧板通孔221。
驱动手柄构件3包括手柄31、螺栓32和螺母33,螺栓32的一端与手柄31连接,其另一端与螺母33连接。
组装时,手柄31位于第一侧板21的外侧,螺母33位于第二侧板22的外侧,螺栓32穿过第一侧板通孔211和第二侧板通孔221。
其中,缓冲件1紧固在螺栓32上,并位于第二侧板通孔221内。
在第一侧板21和手柄31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松紧的凸轮机构35,当通过手柄31转紧凸轮机构35时,螺栓32通过螺母33紧固在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上。当通过手柄31转松凸轮机构35时,螺栓32可以第一侧板通孔211和第二侧板通孔221内滑动调节。
第一侧板通孔211和第二侧板通孔221也可以称之为调节通孔或调节槽。
通过在第二侧板通孔221中设置该缓冲件1,缓冲件1紧固在螺栓32上,从而能够有效避免螺栓32直接与第二侧板通孔的孔壁接触,可以有效地减小异响,降低噪音。
较佳地,如图4-5所示,在螺母33与缓冲件1之间还设置有垫片34。
在沿着本体通孔12的径向上,弹性延伸端13至少部分伸出于垫片34的边缘之外。
螺栓32上设置有卡槽,垫片34卡在卡槽内,其用于对缓冲件1定位,还可以避免其直接与螺母接触,在拧动螺母时造成缓冲件磨损。
垫片34优选为圆形垫片,其可以为金属垫片。
在沿着本体通孔12的径向上,弹性延伸端13的末端伸出于垫片34的外侧,从而可以避免垫片34与第二侧板通孔221的孔壁接触,避免产生异响。
优选地,在第一侧板通孔211内也设置有缓冲件1,位于第一侧板通孔211内的缓冲件1紧固在螺栓32上,从而也可以避免螺栓32直接与第一侧板通孔211的孔壁接触,避免产生异响,提高了降噪效果和使用的舒适性。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缓冲件,包括缓冲件本体,在所述缓冲件本体上形成有用于螺栓穿过的本体通孔;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缓冲件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对相对布置的弹性延伸端,所述弹性延伸端沿着朝向远离所述本体通孔的轴线方向延伸;
所述弹性延伸端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其中,在沿着从所述本体通孔至所述弹性延伸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延伸端的沿着所述本体通孔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冲件,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延伸端之间形成有朝向所述本体通孔侧凹陷的本体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凹槽呈弧形,或呈U形,或呈V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冲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缓冲件本体上均布两对所述弹性延伸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延伸端的末端上具有圆滑过渡部,所述圆滑过渡部连接在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延伸端与所述缓冲件本体一体成型。
8.一种管柱上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柱上支架、驱动手柄构件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件;
其中,所述管柱上支架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在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一侧板通孔,在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二侧板通孔;
所述驱动手柄构件包括手柄、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的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螺母连接;
所述手柄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所述螺母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侧板通孔和所述第二侧板通孔;
其中,所述缓冲件紧固在所述螺栓上,并位于所述第二侧板通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柱上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母与所述缓冲件之间还设置有垫片;
在沿着所述本体通孔的径向上,所述弹性延伸端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垫片的边缘之外。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柱上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侧板通孔内也设置有所述缓冲件,位于所述第一侧板通孔内的所述缓冲件紧固在所述螺栓上。
CN201820791229.5U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缓冲件及管柱上支架组件 Active CN2082331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1229.5U CN208233149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缓冲件及管柱上支架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1229.5U CN208233149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缓冲件及管柱上支架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33149U true CN208233149U (zh) 2018-12-14

Family

ID=64574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91229.5U Active CN208233149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缓冲件及管柱上支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331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73642B2 (en) Seat structure with function of suspension
CN208233149U (zh) 一种缓冲件及管柱上支架组件
CN201792737U (zh) 排气系统吊耳
CN204721142U (zh) 一种油烟机电机阻尼支架
CN102371887A (zh) 排气系统吊耳
CN204567185U (zh) 一种汽车悬架控制臂、汽车悬挂系统及汽车
CN204372013U (zh) 一种汽车及其副车架前安装衬套
CN201761528U (zh) 一种多功能开关的安装结构
CN107724837B (zh) 一种移门防跳暗轮
CN207931411U (zh) 一种摆臂后衬套橡胶结构
CN203756732U (zh) 球面弹性橡胶滚针轴承
TWI262994B (en) Preload piece with stationary torque
CN207393824U (zh) 低刚度减震装置
CN206171180U (zh) 一种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和汽车
CN201313494Y (zh) 车门玻璃导槽
CN204164134U (zh) 一种减震接头
CN204628325U (zh) 一种新型轮毂轴承单元罩盖
CN212928661U (zh) 轴承衬套、EPSc蜗杆端部预紧结构及蜗轮蜗杆装配结构
CN204279786U (zh) 一种摩托车燃料箱与油箱护罩的连接结构及摩托车
CN204077765U (zh) 一种转向管柱的减震组件
CN203412892U (zh) 拱形弹性垫片
CN211543767U (zh) 一种摩托车油箱护罩与油箱的连接结构
CN212118995U (zh) 一种新型滑板支架
CN205872169U (zh) 一种汽车电子助力转向机转接板
CN208376892U (zh) 一种顶盖弧形腹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