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78986U - 手电筒壳体内壁加工用定位夹具 - Google Patents
手电筒壳体内壁加工用定位夹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178986U CN208178986U CN201820357846.4U CN201820357846U CN208178986U CN 208178986 U CN208178986 U CN 208178986U CN 201820357846 U CN201820357846 U CN 201820357846U CN 208178986 U CN208178986 U CN 2081789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clamping jaw
- flashlight
- gasket
- flashlight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手电筒壳体内壁加工用定位夹具,包括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具有若干用于夹持并固定手电筒壳体的夹持组,若干所述的夹持组均设置有至少一对夹爪,每对所述的夹爪可从相对的两侧对手电筒壳体的表面进行夹持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对夹爪进行夹持,手电筒壳体的装夹更加牢固,且夹爪的夹持面设置有垫片,可以保护手电筒壳体表面,避免受损,进一步通过转盘转动而使多个夹持组夹持手电筒壳体对接加工位,在一个工件加工完成后只需转动转盘即可完成工件更换,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手电筒壳体内壁加工的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手电筒是一种常用的生活用品,应用的领域和种类繁多,特别地,对于铝合金手电筒壳体,通常利用夹具将其定位在加工中心的工作台上进行内外壁的加工,但现有的夹具结构不合理,其夹持过程中容易对手电筒壳体造成损失,且装夹不牢靠,同时在加工完一个工件后,需要停机取出加工件,再装入待加工工件,极大地影响了加工效率,人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夹稳固、在一个工件加工完成后不需停机更换工件的定位夹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手电筒壳体内壁加工用定位夹具,包括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具有若干用于夹持并固定手电筒壳体的夹持组,若干所述的夹持组均设置有至少一对夹爪,每对所述的夹爪可从相对的两侧对手电筒壳体的表面进行夹持固定。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夹爪而形成一对夹爪,两个所述的第一夹爪均包括一第一固定座和一第一垫片,两个所述的第一垫片设置于两第一固定座的靠近端,且两第一垫片的靠近端为与手电筒壳体表面适配的弧面,两个所述的第一固定座通过气缸驱动而可相互靠近或远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垫片粘接于第一固定座上,且第一垫片与第一固定座上对应粘接面设置有若干凹位和/或凸位,以防止第一垫片相对于第一固定座滑动。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上还设置有一对第二夹爪,所述第二夹爪通过气缸驱动而可垂直于第一夹爪运动的方向运动,以用于对手电筒壳体的另两侧表面进行夹持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爪包括一第二固定座和一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固定座上,两第二垫片的靠近端为夹持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垫片、第二垫片采用橡胶或硅胶或软木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沿手电筒壳体的轴向错位设置。
优选的,两个所述的第一固定座安装于一双向气缸的两端,以通过双向气缸运动而同步、反向运动,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导杆,所述双向气缸穿设于导杆上并于导杆两端均套设有弹簧,以保持自然状态下处于居中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爪安装于所述双向气缸上。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转盘,若干夹持组周向分布于转盘上,所述转盘于若干夹持组的外侧同圆周设置有若干发射器,所述工作台上对应加工位设置有一悬臂,悬臂上设置有与发射器匹配的接收器,所述转盘可通过电机驱动旋转并在发射器与接收器正对时停止转动,实现夹持组与加工位的对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对夹爪进行夹持,手电筒壳体的装夹更加牢固,且夹爪的夹持面设置有垫片,可以保护手电筒壳体表面,避免受损,进一步通过转盘转动而使多个夹持组夹持手电筒壳体对接加工位,在一个工件加工完成后只需转动转盘即可完成工件更换,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爪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手电筒壳体内壁加工用定位夹具,其包括一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具有若干用于夹持并固定手电筒壳体的夹持组,若干所述的夹持组均设置有至少一对夹爪,每对所述的夹爪可从相对的两侧对手电筒壳体的表面进行夹持固定。
本实施例中,夹持组具体包括两对夹爪,其中一对夹爪由两个第一夹爪3形成,另一对夹爪由两个第二夹爪4形成。两个第一夹爪3结构相同,均包括一第一固定座301和一第一垫片302,两个第一垫片302设置于两第一固定座301的靠近端,且两第一垫片302的靠近端为与手电筒壳体表面适配的弧面,两个第一固定座301通过气缸驱动而可相互靠近或远离,以此对手电筒壳体表面进行夹持固定或松开。第一垫片302采用橡胶或硅胶或软木制成,以避免在夹持过程中损伤手电筒壳体的表面。考虑到第一垫片302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一固定座301上时,螺钉的头部容易接触到手电筒壳体表面,可能会划伤手电筒壳体的表面,有鉴于此,优选的,所述第一垫片302粘接于第一固定座301上。进一步考虑到在个别工序中,进行加工的动作部件会使手电筒壳体具备一定扭矩,为了使第一垫片302能够克服该扭矩或其他受力情况,于第一垫片302与第一固定座301的粘接面上设置有若干凹位和/或凸位,以防止第一垫片302相对于第一固定座301滑动。具体的,可以在第一固定座301上设置定位孔,在第一垫片302上设置定位柱,粘接时将定位柱装配进入定位孔完成滑动限位。此外,也可将两者之间的粘接面设置为异形曲面以避免相对滑动。由于夹爪的主要作用是对手电筒壳体进行夹持固定,通过实验而将第一垫片302的厚度控制在0.5mm-3mm,以避免厚度太大而使手电筒壳体因第一垫片302的形变而具备一定的偏移量,进而影响加工精度,通过控制在0.5mm-3mm而保证对手电筒壳体的夹持稳固的同时不会损伤其表面。
通过两个第二夹爪4而形成的另一对夹爪的运动方向垂直于第一夹爪3的运动方向,这样,在第一夹爪3对手电筒壳体相对的两侧进行夹持时,通过第二夹爪4可对相垂直的另外两侧进行夹持,实现对手电筒壳体的周向夹持。优选的,所述第二夹爪4包括一第二固定座和一第二垫片,考虑到部分手电筒壳体的外表面为圆柱面,而部分手电筒壳体的外表面由圆柱面与平面拼接而成,通过第一夹爪3可对圆柱面进行夹持固定,为了适配其他形状,所述第二垫片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固定座上,两第二垫片的靠近端为夹持端。该夹持端可为弧面,也可为平面。实际使用时可以配置两个第二垫片,其中一个为平面,另一个为弧面。与第一夹爪3相同,第二垫片采用橡胶或硅胶或软木制成,且其厚度控制在0.5mm-3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爪3和第二夹爪4沿手电筒壳体的轴向错位设置,以避免手电筒壳体在夹持过程中,其末端发生偏转。
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一转盘2,若干夹持组周向分布于转盘2上,所述转盘2于若干夹持组的外侧同圆周设置有若干发射器5,所述工作台1上对应加工位设置有一悬臂6,悬臂6上设置有与发射器5匹配的接收器,所述转盘2可通过电机驱动旋转并在发射器5与接收器正对时停止转动,实现夹持组与加工位的对接。这样,在一个工件加工完成后只需转动转盘2即可完成工件更换,生产效率高。
随着自动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工件的上下料均采用机器人进行,从而取代人工上下料,提高生产效率。为了使本实用新型中的夹具适用于自动上料,同时对上料的精度要求低,从而降低设备成本,优选的,两个所述的第一固定座301安装于一双向气缸的两端,以通过双向气缸运动而同步、反向运动,转盘2上设置有导杆,所述双向气缸穿设于导杆上并于导杆两端均套设有弹簧,以保持自然状态下处于居中位置。该双向气缸上垂直其运动方向而安装另一双向气缸,将两第二固定座安装于该另一双向气缸上。这样,上料机器人只需夹持手电筒壳体至两个第一夹爪3中间而不用完全定位于两个第一夹爪3的中点位置,两个第一夹爪3在双向气缸的驱动下相互靠近,在一个第一夹爪3抵接手电筒壳体的表面而另一个第一夹爪3未抵接时,双向气缸于导杆上滑动并挤压弹簧,直至两个第一夹爪3夹持住手电筒壳体,即两个第一夹爪3可相对于转盘2沿导杆发生偏移。这样,既能较小上料精度的要求,也能消除转盘2转动时因机械间隙产生的误差,不会因误差而在夹持手电筒壳体时损伤其表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对夹爪进行夹持,手电筒壳体的装夹更加牢固,且夹爪的夹持面设置有垫片,可以保护手电筒壳体表面,避免受损,进一步通过转盘2转动而使多个夹持组夹持手电筒壳体对接加工位,在一个工件加工完成后只需转动转盘2即可完成工件更换,生产效率高,并且设备成本、购置成本、维护成本低。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Claims (9)
1.手电筒壳体内壁加工用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具有若干用于夹持并固定手电筒壳体的夹持组,若干所述的夹持组均设置有至少一对夹爪,每对所述的夹爪可从相对的两侧对手电筒壳体的表面进行夹持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转盘,若干夹持组周向分布于转盘上,所述转盘于若干夹持组的外侧同圆周设置有若干发射器,所述工作台上对应加工位设置有一悬臂,悬臂上设置有与发射器匹配的接收器,所述转盘可通过电机驱动旋转并在发射器与接收器正对时停止转动,实现夹持组与加工位的对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筒壳体内壁加工用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夹爪而形成一对夹爪,两个所述的第一夹爪均包括一第一固定座和一第一垫片,两个所述的第一垫片设置于两第一固定座的靠近端,且两第一垫片的靠近端为与手电筒壳体表面适配的弧面,两个所述的第一固定座通过气缸驱动而可相互靠近或远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电筒壳体内壁加工用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粘接于第一固定座上,且第一垫片与第一固定座上对应粘接面设置有若干凹位和/或凸位,以防止第一垫片相对于第一固定座滑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电筒壳体内壁加工用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上还设置有一对第二夹爪,所述第二夹爪通过气缸驱动而可垂直于第一夹爪运动的方向运动,以用于对手电筒壳体的另两侧表面进行夹持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电筒壳体内壁加工用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爪包括一第二固定座和一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固定座上,两第二垫片的靠近端为夹持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电筒壳体内壁加工用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第二垫片采用橡胶或硅胶或软木制成。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电筒壳体内壁加工用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沿手电筒壳体的轴向错位设置。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电筒壳体内壁加工用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第一固定座安装于一双向气缸的两端,以通过双向气缸运动而同步、反向运动,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导杆,所述双向气缸穿设于导杆上并于导杆两端均套设有弹簧,以保持自然状态下处于居中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电筒壳体内壁加工用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爪安装于所述双向气缸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357846.4U CN208178986U (zh) | 2018-03-15 | 2018-03-15 | 手电筒壳体内壁加工用定位夹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357846.4U CN208178986U (zh) | 2018-03-15 | 2018-03-15 | 手电筒壳体内壁加工用定位夹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178986U true CN208178986U (zh) | 2018-12-04 |
Family
ID=64437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35784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78986U (zh) | 2018-03-15 | 2018-03-15 | 手电筒壳体内壁加工用定位夹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17898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70614A (zh) * | 2018-12-29 | 2019-04-05 | 安徽长青建筑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钢管加工生产设备 |
CN116493656A (zh) * | 2023-05-16 | 2023-07-28 | 川崎春晖精密机械(浙江)有限公司 | 一种调节器壳体加工夹具 |
-
2018
- 2018-03-15 CN CN201820357846.4U patent/CN20817898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70614A (zh) * | 2018-12-29 | 2019-04-05 | 安徽长青建筑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钢管加工生产设备 |
CN116493656A (zh) * | 2023-05-16 | 2023-07-28 | 川崎春晖精密机械(浙江)有限公司 | 一种调节器壳体加工夹具 |
CN116493656B (zh) * | 2023-05-16 | 2023-09-29 | 川崎春晖精密机械(浙江)有限公司 | 一种调节器壳体加工夹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20484B2 (en) | Size-variable wheel deburring device | |
US11224948B2 (en) | Twin clamp and method for simultaneously clamping two elongate profile segments | |
CN208068302U (zh) | 一种多功能工业机器人夹具 | |
CN112658468A (zh) | 一种具有v型槽爪头的协调夹持卡盘 | |
CN207248079U (zh) | 一种凸轮轴对称度检测装置 | |
CN208178986U (zh) | 手电筒壳体内壁加工用定位夹具 | |
CN105058126A (zh) | 液压式多支撑杆可换夹头自适应虎钳 | |
CN106737302B (zh) | 浮动式夹具 | |
CN102166659B (zh) | 一种数控车床的自动上料装置 | |
CN209007416U (zh) | 一种止滑定心夹具 | |
CN203062289U (zh) | 凸轮夹紧装置 | |
CN205218569U (zh) | 单向螺纹楔形夹紧机构 | |
CN103009161B (zh) | 一种夹持精锻件的调心夹具 | |
CN210476984U (zh) | 一种机械夹持装置 | |
CN106181189B (zh) | 电池模块焊接夹具 | |
CN206795571U (zh) | 一种水龙头打磨用自动夹取装置 | |
CN106625229B (zh) | 齿轮加工抓取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0360436U (zh) | 夹持机构 | |
CN104128819A (zh) | 一种用于慢走丝机床上的夹具 | |
CN206393452U (zh) | 齿轮加工抓取夹具 | |
CN106181509A (zh) | 一种异形轴头件的加工夹具 | |
CN109702227B (zh) | 手爪装置 | |
CN205386824U (zh) | 一种机械手末端执行器 | |
CN217648191U (zh) | 自定心工作台 | |
CN207077050U (zh) | 一种用于滚齿机自动上下料的机械夹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