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58028U - 一种线束卡箍以及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卡箍以及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58028U
CN208158028U CN201820459584.2U CN201820459584U CN208158028U CN 208158028 U CN208158028 U CN 208158028U CN 201820459584 U CN201820459584 U CN 201820459584U CN 208158028 U CN208158028 U CN 208158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slot
harness
opening
main body
clip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5958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跃兰
郭圣刚
刘晓林
魏红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5958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58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58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58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卡箍以及发动机,该线束卡箍包括卡箍主体,卡箍主体上形成有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卡槽具有第二开口,第二卡槽通过第二开口与第一卡槽连通;在使用时,先将线束经第一开口、第一卡槽、第二开口装入第二卡槽,然后使卡箍主体的第一卡槽与发动机油管等发动机设备配合固定,由于第二卡槽的第二开口与第一卡槽连通,用于固定卡箍主体的发动机设备起到了封挡第二卡槽的第二开口的作用,从而实现对线束的包裹,可以有效保护线束,防止被周围部件摩擦或剐蹭,防止线束脱出卡箍主体,具有非常可靠的约束发动机线束的作用,且上述线束卡箍可重复使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装配及维护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线束卡箍以及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束卡箍以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为达到固定及保护发动机线束的目的,目前一般通过卡箍将线束固定于周边设备,如发动机油管。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72230012.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线束固定卡子,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线束卡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发动机线束卡子包括第一夹持腔01以及第二夹持腔02,且第一夹持腔01的开口03与第二夹持腔02的开口04朝向相反的方向,在使用时,将线束固定在第二夹持腔02内,然后通过第一夹持腔01将线束卡子连同线束固定于油管等发动机部件,但上述的发动机线束卡子,用于夹持线束的的第二夹持腔02的开口04没有任何遮挡,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线束有脱出的风险,可靠性不高。
因此,如何改善线束卡箍的结构,以避免线束脱出的风险,提高其可靠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卡箍,以避免线束脱出的风险,提高其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线束卡箍的发动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束卡箍,包括卡箍主体,所述卡箍主体上形成有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卡槽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卡槽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卡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导向片,两个所述导向片的间距从与所述卡箍主体连接的一端开始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斜面,两个所述导向斜面均向所述第二卡槽的中心倾斜且与所述第一卡槽的内壁平滑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的长度小于所述卡箍主体的壁厚。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可沿所述第一卡槽轴向往复滑动的滑套。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滑套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杆、驱动齿轮以及齿条,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滑套朝向所述卡箍主体的壁面上,所述驱动杆沿厚度方向穿过所述卡箍主体与所述驱动齿轮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条配合。
优选地,所述滑套远离所述卡箍主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弹性垫。
优选地,所述滑套至少包括两个滑片,位于首尾的两个所述滑片的第一端之间形成有不小于所述第一开口的间隙,位于首尾的两个所述滑片的第二端与其他的所述滑片之间形成有不小于第二开口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二卡槽设置有两个,所述滑套包括两个所述滑片,两个所述滑片分别遮挡两个所述第二开口且两个所述滑片与所述第一卡槽的内壁之间形成可供线束通过的通道。
一种发动机,包括油管以及线束,所述线束通过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束卡箍固定于所述油管。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束卡箍,包括卡箍主体,卡箍主体上形成有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卡槽具有第二开口,第二卡槽通过第二开口与第一卡槽连通,该卡箍主体由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作,如金属、高分子材料等等,从而利用材料本身的弹性,使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扩张,以便于发动机油管或者发动机线束进入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槽;第一卡槽用于与发动机油管等设备配合,第二卡槽用于与发动机线束配合,在使用时,先将线束经第一开口、第一卡槽、第二开口装入第二卡槽,然后使卡箍主体的第一卡槽与发动机油管等发动机设备配合固定,由于第二卡槽的第二开口与第一卡槽连通,用于固定卡箍主体的发动机设备起到了封挡第二卡槽的第二开口的作用,从而实现对线束的包裹,可以有效保护线束,防止被周围部件摩擦或剐蹭,防止线束脱出卡箍主体,具有非常可靠的约束发动机线束的作用,且上述线束卡箍可重复使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装配及维护方便。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线束卡箍的发动机。由于上述的线束卡箍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则具有该线束卡箍的发动机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线束卡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卡箍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卡箍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中:
01为第一夹持腔;02为第二夹持腔;03为第一夹持腔的开口;04为第二夹持腔的开口;
图2-图4中:
1为卡箍主体;2为第一卡槽;3为第一开口;4为第二卡槽;5为第二开口;6为导向片;7为发动机油管;8为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卡箍,该线束卡箍的结构设计可以避免线束脱出的风险,提高对线束约束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线束卡箍的发动机。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2-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卡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卡箍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卡箍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束卡箍,包括卡箍主体1,卡箍主体1上形成有第一卡槽2以及第二卡槽4,第一卡槽2具有第一开口3,第二卡槽4具有第二开口5,第二卡槽4通过第二开口5与第一卡槽2连通,该卡箍主体1由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作,如金属、高分子材料等等,从而利用材料本身的弹性,使第一开口3以及第二开口5能够扩张,以便于发动机油管7或者发动机线束8进入第一卡槽2以及第二卡槽4,并在发动机油管7以及线束8进入后回弹使第一开口3或第二开口5收紧,以避免发动机油管7或线束8脱出;第一卡槽2用于与发动机油管7等设备配合,第二卡槽4用于与发动机线束8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束卡箍,在使用时,先将线束8经第一开口3、第一卡槽2、第二开口5装入第二卡槽4,然后使卡箍主体1的第一卡槽2与发动机油管7等发动机设备配合固定,由于第二卡槽4的第二开口5与第一卡槽2连通,用于固定卡箍主体1的发动机设备起到了封挡第二卡槽4的第二开口5的作用,从而实现对线束8的包裹,可以有效保护线束8,防止被周围部件摩擦或剐蹭,防止线束8脱出卡箍主体1,具有非常可靠的约束发动机线束8的作用,且上述线束卡箍可重复使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装配及维护方便。
为便于线束卡箍与发动机设备的配合,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开口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导向片6,两个导向片6的间距从与卡箍主体1连接的一端开始逐渐增大,在使用时,将两个导向片6与发动机设备表面抵接,然后向发动机设备所在方向推动卡箍主体1,卡箍主体1将在发动机设备对两个导向片6施加的推力作用下向两侧分开,从而达到使第一开口3扩张的作用。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发动机线束8进入第二卡槽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开口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斜面,两个导向斜面均向第二卡槽4的中心倾斜且与第一卡槽2的内壁平滑连接,与上述导向片6远离类似,导向斜面通过与线束8的抵接获得向两侧的推力,以实现第二开口5的扩张。
为实现卡箍主体1的小型化,避免与发动机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便于线束卡箍的装配,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开口5的长度小于卡箍主体1的壁厚,如图3所示,第二开口5的长度指发动机线束8从开始离开第一卡槽2到完全进入第二卡槽4所要经过的距离,通过这种结构来拉近第一卡槽2与第二卡槽4的距离,进而实现线束卡箍的小型化。
在将上述线束卡箍装配于发动机设备时,为匹配线束8长度,调节装配余量,使线束8布置更加合理,应当允许线束卡箍可在一定范围内相对于油管等发动机设备转动或滑动,为实现这一目的,可在与线束卡箍配合的发动机设备上设置一长度略大约卡箍的厚度的直段,该直段两端具备止动台阶面用于限制线束卡箍的移动;根据发动机线束8在卡箍前后固定点间的长度,线束卡箍可以做一定角度的转动,以调节装配余量。
上述调整方式需要对发动机油管7或其他设备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不需要调整发动机设备,也能够对线束卡箍进行调整的方案,具体为,第一卡槽2的内壁上设置有可沿第一卡槽2轴向往复滑动的滑套,通过在线束卡箍上设置滑套,使得线束卡箍位置在一定范围内可调的同时,避免了对发动机设备的改造,第一卡槽2与滑套中的一个上设置有滑块,另一个上设置有与之配合的滑槽,且滑槽与滑块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以避免滑套脱离卡箍主体1。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为使卡箍主体1与滑套之间的相对移动可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束卡箍还包括用于驱动滑套运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杆、驱动齿轮以及齿条,齿条设置于滑套朝向卡箍主体1的壁面上,驱动杆沿厚度方向穿过卡箍主体1与驱动齿轮连接,驱动齿轮与齿条配合,在使用实施,通过转动驱动杆,可使驱动齿轮驱动齿条带动滑套相对于卡箍主体1移动。
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振动,为避免振动对线束卡箍造成不良影响,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套远离卡箍主体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弹性垫,弹性垫主要用于防滑及减少振动传递,该弹性垫可由橡胶垫等材料制成。
由于第一卡槽2上具有第一开口3,且第二卡槽4的第二开口5与第一卡槽2连通,因此,滑套上至少要具有两个间隙,以便于线束8进入第二卡槽4,或者发动机油管7进入第一卡槽2,因此,上述的滑套至少应当由两个滑片构成,位于首尾的两个滑片的第一端之间形成有不小于第一开口3的间隙,位于首尾的两个滑片的第二端与其他的滑片之间形成有不小于第二开口5的间隙。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卡槽4设置有两个,滑套包括两个滑片,两个滑片的第一端之间形成有不小于第一开口3的第一间隙,以便于发动机油管7进入,两个滑片的第二端之间形成不小于第二开口5的第二间隙,两个滑片分别遮挡两个第二开口5且两个滑片与第一卡槽2的内壁之间形成可供线束8通过的通道,在使用时,线束8经第一开口3、第一间隙、第二间隙、滑片与第一卡槽2的内壁之间的通道以及第二开口5进入第二卡槽4中。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线束卡箍,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线束卡箍的发动机。由于上述的线束卡箍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线束卡箍的发动机技术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线束卡箍,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箍主体,所述卡箍主体上形成有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卡槽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卡槽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卡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导向片,两个所述导向片的间距从与所述卡箍主体连接的一端开始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斜面,两个所述导向斜面均向所述第二卡槽的中心倾斜且与所述第一卡槽的内壁平滑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束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的长度小于所述卡箍主体的壁厚。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束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可沿所述第一卡槽轴向往复滑动的滑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卡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滑套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杆、驱动齿轮以及齿条,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滑套朝向所述卡箍主体的壁面上,所述驱动杆沿厚度方向穿过所述卡箍主体与所述驱动齿轮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条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远离所述卡箍主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弹性垫。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至少包括两个滑片,位于首尾的两个所述滑片的第一端之间形成有不小于所述第一开口的间隙,位于首尾的两个所述滑片的第二端与其他的所述滑片之间形成有不小于第二开口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设置有两个,所述滑套包括两个所述滑片,两个所述滑片分别遮挡两个所述第二开口且两个所述滑片与所述第一卡槽的内壁之间形成可供线束通过的通道。
10.一种发动机,包括油管以及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通过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束卡箍固定于所述油管。
CN201820459584.2U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线束卡箍以及发动机 Active CN208158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59584.2U CN208158028U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线束卡箍以及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59584.2U CN208158028U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线束卡箍以及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58028U true CN208158028U (zh) 2018-11-27

Family

ID=64381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59584.2U Active CN208158028U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线束卡箍以及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580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4676A (zh) * 2018-12-28 2019-03-08 江西天孚科技有限公司 光纤阵列四角加压研磨夹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4676A (zh) * 2018-12-28 2019-03-08 江西天孚科技有限公司 光纤阵列四角加压研磨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68019U (zh) 砂带纠偏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砂带机
CN208158028U (zh) 一种线束卡箍以及发动机
CN112045754A (zh) 一种机械设备加工用软管管头切割夹具
CN104323612B (zh) 滑轨机构
CN109333271A (zh) 一种实心铁球自动打磨装置
CN109396551A (zh) 脉冲控制的锯切锯架
CN111958467A (zh) 一种机械设备加工管道打磨抛光用管头夹具
CN108581545A (zh) 一种数控机床夹紧定位装置
CN105643455B (zh) 一种联动式机器人夹紧装置
CN209349612U (zh) 脉冲控制的锯切锯架
CN210326758U (zh) 一种可调节的电缆t型头拆卸装置
CN209599035U (zh) 一种简易工件固定台
CN207548188U (zh) 一种钢管切割用夹持装置
CN208375075U (zh) 一种便于铸件清理用的抛丸机
CN209303125U (zh) 一种羽毛球注胶机
CN208373913U (zh) 一种弯管机的夹紧装置
CN115872609A (zh) 一种防破边的异形棱镜精雕装置
CN208479728U (zh)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及其手机夹持装置
CN108302158A (zh) 一种带有减震结构的钢材
CN205852574U (zh) 台虎钳
CN208399106U (zh) 一种框架眼镜夹持机构
CN206929504U (zh) 一种可调阻尼摄像滑轨
CN205334902U (zh) 一种胰腺移植手术研究用胰腺结构多角度展示装置
CN209223380U (zh) 一种碰焊机的焊接装置
CN208556458U (zh) 一种焊接管路平台伸缩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