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46776U - 一种连接件的连续折弯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件的连续折弯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46776U
CN208146776U CN201820658060.6U CN201820658060U CN208146776U CN 208146776 U CN208146776 U CN 208146776U CN 201820658060 U CN201820658060 U CN 201820658060U CN 208146776 U CN208146776 U CN 208146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die
station
groov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5806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建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Czech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Czech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Czech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Czech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5806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46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46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46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接件的连续折弯模具。包括连续模上模、连续模下模以及用于将工件在各工位传送的输送装置;还包括依次设置在连续模上模和连续模下模之间的第一折弯工位、第二折弯工位、第三折弯工位、第四折弯工位和整形工位;第一折弯工位将基材折弯成第一弯折部,第二折弯工位将基材折弯成第二弯折部;第三折弯工位对基材与第三弯折部对应的部分初次折弯,第四折弯工位对基材再次折弯,整形工位对基材整形成第三弯折部,各个工位均设置在连续上模与连续下模之间,工序之间由输送装置运输;该连续折弯磨具能够对基材连续折弯,无需人工上料、下料及运输,每个工位均对基材精确折弯,保证了折弯角度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件的连续折弯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件的连续折弯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子,汽车及工程机械的更新升级越来越快。连接件被应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
如图1和图2所示的连接件10,该连接件10的底部呈“S”型,需要通过弯折工艺加工成型。“S”型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101、第二弯折部 102和第三折弯部103;现有技术中加工第一弯折部101、第二弯折部102和第三弯折部103时;每一步均是通过单个模具进行加工,且各个模具均是设置在不同的模座上的;其存在的问题是:在各个工序之间需要工人进行手工上料、下料和运输,增加了操作的复杂度,降低了加工效率。
因此,亟需一种连接件的连续折弯模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连接件的连续折弯模具,其能够连续对连接件折弯,且能够精确折弯,保证折弯精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件的连续折弯模具,用于加工连接件,包括连续模上模、与所述连续模上模配合的连续模下模以及用于将工件在各工位传送的输送装置;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连续模上模和连续模下模之间的第一折弯工位、第二折弯工位、第三折弯工位、第四折弯工位和整形工位;
第一折弯工位,其包括第一上凹模和第一下凸模,所述第一上凹模和所述第一下凸模相配合能够将所述连接件的基材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弯折部对应的部分折弯形成所述第一弯折部;
第二折弯工位,其包括第一上凸模、第一下凹模和第二下凹模,所述第一上凸模、所述第一下凹模和所述第二下凹模配合能够将所述第一折弯工位折弯后的所述基材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弯折部对应的部分折弯形成所述第二弯折部;
第三折弯工位,其包括第二上凹模和第二下凸模,所述第二上凹模和所述第二下凸模相配合能够将所述第二折弯工位折弯后的所述基材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三弯折部对应的部分折弯第一预设角度;
第四折弯工位,其包括第三上凹模和第三下凸模,所述第三上凹模和第三下凸模相配合能够将所述第三折弯工位折弯后的所述基材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三弯折部对应的部分折弯至第二预设角度;
整形工位,其包括第二上凸模、第四下凹模和整形模,所述第二上凸模、所述第四下凹模和所述整形模配合能够将所述第四折弯工位折弯后的所述基材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三弯折部对应的部分整形,形成第三弯折部。
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折弯工位之前的冲切工位,所述冲切工位用于冲切出所述连接件的基材。
优选地,所述第一上凹模设置于所述连续模上模上,所述第一下凸模设置于所述连续模下模;所述第一上凹模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相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下凸模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凸起用于对所述基材折弯形成所述第一弯折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上凸模设置于所述连续模上模上,所述第一下凹模和所述第二下凹模设置于所述连续模下模上,所述第一下凹模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折弯工位的一侧;所述第一上凸模上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下凹模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下凹模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相配合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凸起靠近所述第一折弯工位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配合,所述第二凸起靠近所述第三折弯工位的一侧与所述第三凹槽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三折弯工位还包括第三上凸模,所述第二上凹模和所述第三上凸模均设置于所述连续模上模上,所述第三上凸模位于靠近所述第二折弯工位的一侧,所述第二下凸模设置于所述连续模下模上,所述第三上凸模和所述第二下凸模用于对所述连接件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三上凸模上设置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所述第二上凹模上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二下凸模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凸起相配合的第五凹槽和与所述第四凹槽相配合的第四凸起;
第三凸起和第五凹槽用于对所述连接件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固定,所述第四凹槽和所述第四凸起用于对所述连接件的第三弯折部折弯。
优选地,所述第四折弯工位还包括第四上凸模,所述第四上凸模和所述第三上凹模均设置于所述连续模上模上,所述第四上凸模位于靠近所述第三折弯工位的一侧,所述第三下凸模设置于所述连续模下模上,所述第四上凸模和所述第三下凸模用于对所述连接件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四上凸模上设置有第五凸起,所述第五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所述第三上凹模上设置有第六凹槽,所述第三下凸模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五凸起相配合的第七凹槽和与所述第六凹槽相配合的第六凸起;
所述第五凸起和所述第七凹槽用于对所述连接件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固定,所述第六凹槽和所述第六凸起用于对所述第三折弯工位折弯后的基材再次折弯。
优选地,所述第二上凸模设置于所述连续模上模上,所述第四下凹模和所述整形模均设置于所述连续模下模上;所述第二上凸模上设置有第七凸起,所述第七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所述第四下凹模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七凸起相配合的第八凹槽,所述第七凸起和所述第八凹槽用于固定所述连接件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整形模用于对所述第四折弯工位折弯后的基材整形,形成第三弯折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第一折弯工位将连接件的基材折弯形成第一弯折部,第二折弯工位将基材折弯形成第二弯折部;第三折弯工位对基材与第三弯折部对应的部分初次折弯,第四折弯工位对基材与第三弯折部对应的部分再次折弯,整形工位对基材与第三弯折部对应的部分整形,形成第三弯折部,各个工位均设置在连续上模与连续下模之间,工序之间由输送装置运输工件;该连续折弯磨具能够对基材连续折弯,无需人工上料、下料及运输,提高了加工效率,每个工位均对基材精确折弯,保证了折弯角度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提供的连接件的基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中提供的连接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续折弯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连续折弯模具的第一折弯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连续折弯模具的第二折弯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连续折弯模具的第三折弯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连续折弯模具的第四折弯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连续折弯模具的整形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连接件;101、第一弯折部;102、第二弯折部;103、第三弯折部;
1、第一折弯工位;11、第一上凹模;111、第一凹槽;12、第一下凸模; 121、第一凸起;
2、第二折弯工位;21、第一上凸模;211、第二凸起;22、第二下凹模; 221、第三凹槽;23、第一下凹模;231、第二凹槽;
3、第三折弯工位;31、第三上凸模;311、第三凸起;32、第二上凹模; 321、第四凹槽;33、第二下凸模;331、第五凹槽;332、第四凸起;
4、第四折弯工位;41、第四上凸模;411、第五凸起;42、第三上凹模; 421、第六凹槽;43、第三下凸模;431、第七凹槽;432、第六凸起;
5、整形工位;51、第二上凸模;511、第七凸起;52、整形模;53、第四下凹模;531、第八凹槽;
6、上模座;7、下模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3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件的连续折弯模具,其用于加工连接件10,连续折弯模具包括连续模上模、与连续模上模配合的连续模下模以及用于将工件在各工位传送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可以为输送带也可以为机械手臂,在此不再赘述),连续模上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盖板、上模座6、上垫板、上夹板、上挡板和脱料板,连续模下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下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7,脱料板和下模座相互靠近。
该连续折弯模具还包括依次设置在上模座6和下模座7之间的第一折弯工位1、第二折弯工位2、第三折弯工位3、第四折弯工位4、整形工位5以及位于第一折弯工位1之前的冲切工位,冲切工位用于冲切出连接件10的基材。
第一折弯工位1将连接件10的基材与连接件10的第一弯折部101对应的部分折弯形成第一弯折部101,第二折弯工位2将第一折弯工位1折弯后的基材与连接件10的第二弯折部102对应的部分折弯形成第二弯折部102;第三折弯工位3将第二折弯工位2折弯后的基材与连接件10的第三弯折部103对应的部分折弯第一预设角度,第四折弯工位4将第三折弯工位3折弯后的基材与连接件10的第三弯折部103对应的部分折弯至第二预设角度;整形工位5将第四折弯工位4折弯后的基材与连接件10的第三弯折部103对应的部分整形,形成第三弯折部103。
第一折弯工位1将连接件10的基材折弯形成第一弯折部101,第二折弯工位2将基材折弯形成第二弯折部102;第三折弯工位3对基材与第三弯折部103 对应的部分初次折弯,第四折弯工位4对基材与第三弯折部103对应的部分再次折弯,整形工位5对基材与第三弯折部103对应的部分整形,形成第三弯折部103,各个工位均设置在连续上模与连续下模之间,工序之间由输送装置运输;该连续折弯磨具能够对基材连续折弯,无需人工上料、下料及运输,每个工位均对基材精确折弯,保证了折弯角度的准确性。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折弯工位1包括第一上凹模11和第一下凸模12,第一上凹模11设置于上模座6上,第一下凸模12设置于下模座7上。第一上凹模11上设置有与第一弯折部101相配合的第一凹槽111,第一下凸模12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111相配合的第一凸起121,上模座6和下模座7相互靠拢,第一凹槽111和第一凸起121相配合能够将将连接件10的基材与连接件10的第一弯折部101对应的部分折弯形成第一弯折部101。
如图3和图5所示,第二折弯工位2包括第一上凸模21、第一下凹模23和第二下凹模22,第一上凸模21设置于上模座6上,第一下凹模23和第二下凹模22设置于下模座7上。第一下凹模23位于靠近第一折弯工位1的一侧,第一下凹模23和第二下凹模22之间通过滑轨和滑块滑动连接,下模座7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二下凹模22相连。上模座6和下模座7相互靠拢后,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二下凹模22向第一上凸模21靠拢,对基材进行折弯形成第二弯折部102。
第一上凸模21上设置有第二凸起211,第一下凹模23设置有与第一弯折部 101相配合的第二凹槽231,第二下凹模22设置有与第二弯折部102相配合的第三凹槽221。第二凸起211靠近第一折弯工位1的一侧与第二凹槽231相配合,第二凸起211靠近第三折弯工位3的一侧与第三凹槽221相配合。
上模座6和下模座7相互靠拢后,第二凸起211和第二凹槽231相配合对连接件10的第一弯折部101进行固定,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二下凹模22 向第一上凸模21靠拢,第二凸起211和第三凹槽221相配合能够将第一折弯工位1折弯后的基材与连接件10的第二弯折部102对应的部分折弯形成第二弯折部102。
如图3和图6所示,第三折弯工位3包括第二上凹模32、第三上凸模31和第二下凸模33,第二上凹模32和第三上凸模31均设置于上模座6上,第二下凸模33设置于下模座7上。第三上凸模31位于靠近第二折弯工位2的一侧,且第二上凹模32和第三上凸模31通过滑轨和滑块滑动连接,上模座6上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二上凹模32上相连,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二上凹模32向第二下凸模33靠拢,对基材与第三弯折部103对应的部分初次折弯。
第三上凸模31上设置有第三凸起311,第三凸起311与第二凸起211的形状和尺寸相同。第二上凹模32上设置有第四凹槽321,第四凹槽321包括第一圆弧段和第一直边段,第一直边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呈锐角。第二下凸模33 上设置有与第三凸起311相配合的第五凹槽331和与第四凹槽321相配合的第四凸起332。上模座6和下模座7相互靠拢后,第三凸起311和第五凹槽331相配合对连接件10的第一弯折部101和第二弯折部102进行固定,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二上凹模32向第二下凸模33运动,第四凹槽321和第四凸起332 相配合能够将第二折弯工位2折弯后的基材与连接件10的第三弯折部103对应的部分折弯第一预设角度,即连接件10的第三弯折部103对应的部分与水平面呈锐角,本实施例中优选为45°。
如图3和图7所示,第四折弯工位4包括第三上凹模42、第四上凸模41和第三下凸模43,第四上凸模41和第三上凹模42均设置于上模座6上,第三下凸模43设置于下模座7上。第四上凸模41位于靠近第三折弯工位3的一侧,第四上凸模41和第三上凹模42通过滑轨滑块滑动连接。上模座6上设置有第三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三上凹模42相连接,第三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三上凹模42运动向第三下凸模43靠拢,对基材与第三弯折部103对应的部分再次折弯。
第四上凸模41上设置有第五凸起411,第五凸起411与第二凸起211的形状和尺寸相同。第三上凹模42上设置有第六凹槽421,第六凹槽421包括第二圆弧段和第二直边段,第二圆弧段与第三弯折部103相匹配,第二直边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呈近似90°。第三下凸模43上设置有与第五凸起411相配合的第七凹槽431和与第六凹槽421相配合的第六凸起432。上模座6和下模座7相互靠拢后,第五凸起411和第七凹槽431相配合对连接件10的第一弯折部101 和第二弯折部102固定,第三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三上凹模42向第三下凸模43运动,第六凹槽421和第六凸起432相配合能够将第三折弯工位3折弯后的基材与连接件10的第三弯折部103对应的部分折弯至第二预设角度,即连接件10 的第三弯折部103对应的部分与水平面几乎呈直角。
如图3和图8所示,整形工位5包括第二上凸模51、第四下凹模53和整形模52,第二上凸模51设置于上模座6上,第四下凹模53和整形模52均设置于下模座7上。第二上凸模51上设置有第七凸起511,第七凸起511的形状和尺寸均与第二凸起211相同。第四下凹模53上设置有与第七凸起511相配合的第八凹槽531。下模座7上设置有第四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整形模 52相连接。上模座6和下模座7相互靠拢后,第七凸起511和第八凹槽531相配合固定连接件10的第一弯折部101,第四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整形模52向第四下凹模53的方向运动将第四折弯工位4折弯后的基材与连接件10的第三弯折部103对应的部分整形,形成第三弯折部103。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连接件的连续折弯模具,用于加工连接件(10),包括连续模上模、与所述连续模上模配合的连续模下模以及用于将工件在各工位传送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连续模上模和连续模下模之间的第一折弯工位(1)、第二折弯工位(2)、第三折弯工位(3)、第四折弯工位(4)和整形工位(5);
第一折弯工位(1),其包括第一上凹模(11)和第一下凸模(12),所述第一上凹模(11)和所述第一下凸模(12)相配合能够将所述连接件(10)的基材与所述连接件(10)的第一弯折部(101)对应的部分折弯形成所述第一弯折部(101);
第二折弯工位(2),其包括第一上凸模(21)、第一下凹模(23)和第二下凹模(22),所述第一上凸模(21)、所述第一下凹模(23)和所述第二下凹模(22)配合能够将所述第一折弯工位(1)折弯后的所述基材与所述连接件(10)的第二弯折部(102)对应的部分折弯形成所述第二弯折部(102);
第三折弯工位(3),其包括第二上凹模(32)和第二下凸模(33),所述第二上凹模(32)和所述第二下凸模(33)相配合能够将所述第二折弯工位(2)折弯后的所述基材与所述连接件(10)的第三弯折部(103)对应的部分折弯第一预设角度;
第四折弯工位(4),其包括第三上凹模(42)和第三下凸模(43),所述第三上凹模(42)和第三下凸模(43)相配合能够将所述第三折弯工位(3)折弯后的所述基材与所述连接件(10)的第三弯折部(103)对应的部分折弯至第二预设角度;
整形工位(5),其包括第二上凸模(51)、第四下凹模(53)和整形模(52),所述第二上凸模(51)、所述第四下凹模(53)和所述整形模(52)配合能够将所述第四折弯工位(4)折弯后的所述基材与所述连接件(10)的第三弯折部(103)对应的部分整形,形成第三弯折部(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折弯工位(1)之前的冲切工位,所述冲切工位用于冲切出所述连接件(10)的基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凹模(11)设置于所述连续模上模上,所述第一下凸模(12)设置于所述连续模下模;
所述第一上凹模(1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弯折部(101)相配合的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下凸模(1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11)相配合的第一凸起(121),所述第一凹槽(111)和所述第一凸起(121)用于对所述基材折弯形成所述第一弯折部(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凸模(21)设置于所述连续模上模上,所述第一下凹模(23)和所述第二下凹模(22)设置于所述连续模下模上,所述第一下凹模(23)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折弯工位(1)的一侧;
所述第一上凸模(21)上设置有第二凸起(211),所述第一下凹模(23)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弯折部(101)相配合的第二凹槽(231),所述第二下凹模(22)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弯折部(102)相配合的第三凹槽(221);
所述第二凸起(211)靠近所述第一折弯工位(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凹槽(231)相配合,所述第二凸起(211)靠近所述第三折弯工位(3)的一侧与所述第三凹槽(221)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折弯工位(3)还包括第三上凸模(31),所述第二上凹模(32)和所述第三上凸模(31)均设置于所述连续模上模上,所述第三上凸模(31)位于靠近所述第二折弯工位(2)的一侧,所述第二下凸模(33)设置于所述连续模下模上,所述第三上凸模(31)和所述第二下凸模(33)用于对所述连接件(10)的第一弯折部(101)和第二弯折部(102)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上凸模(31)上设置有第三凸起(311),所述第三凸起(311)与所述第二凸起(211)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所述第二上凹模(32)上设置有第四凹槽(321),所述第二下凸模(3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凸起(311)相配合的第五凹槽(331)和与所述第四凹槽(321)相配合的第四凸起(332);
第三凸起(311)和第五凹槽(331)用于对所述连接件(10)的第一弯折部(101)和第二弯折部(102)固定,所述第四凹槽(321)和所述第四凸起(332)用于对所述连接件(10)的第三弯折部(103)折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折弯工位(4)还包括第四上凸模(41),所述第四上凸模(41)和所述第三上凹模(42)均设置于所述连续模上模上,所述第四上凸模(41)位于靠近所述第三折弯工位(3)的一侧,所述第三下凸模(43)设置于所述连续模下模上,所述第四上凸模(41)和所述第三下凸模(43)用于对所述连接件(10)的第一弯折部(101)和第二弯折部(102)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上凸模(41)上设置有第五凸起(411),所述第五凸起(411)与所述第二凸起(211)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所述第三上凹模(42)上设置有第六凹槽(421),所述第三下凸模(4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五凸起(411)相配合的第七凹槽(431)和与所述第六凹槽(421)相配合的第六凸起(432);
所述第五凸起(411)和所述第七凹槽(431)用于对所述连接件(10)的第一弯折部(101)和第二弯折部(102)固定,所述第六凹槽(421)和所述第六凸起(432)用于对所述第三折弯工位(3)折弯后的基材再次折弯。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凸模(51)设置于所述连续模上模上,所述第四下凹模(53)和所述整形模(52)均设置于所述连续模下模上;
所述第二上凸模(51)上设置有第七凸起(511),所述第七凸起(511)与所述第二凸起(211)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所述第四下凹模(5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七凸起(511)相配合的第八凹槽(531),所述第七凸起(511)和所述第八凹槽(531)用于固定所述连接件(10)的第一弯折部(101)和第二弯折部(102),所述整形模(52)用于对所述第四折弯工位(4)折弯后的基材整形,形成第三弯折部(103)。
CN201820658060.6U 2018-05-04 2018-05-04 一种连接件的连续折弯模具 Active CN208146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58060.6U CN208146776U (zh) 2018-05-04 2018-05-04 一种连接件的连续折弯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58060.6U CN208146776U (zh) 2018-05-04 2018-05-04 一种连接件的连续折弯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46776U true CN208146776U (zh) 2018-11-27

Family

ID=64389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58060.6U Active CN208146776U (zh) 2018-05-04 2018-05-04 一种连接件的连续折弯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467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3971A (zh) * 2019-10-30 2020-02-04 成都市普瑞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小尺寸异形件制作的模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3971A (zh) * 2019-10-30 2020-02-04 成都市普瑞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小尺寸异形件制作的模具
CN110743971B (zh) * 2019-10-30 2021-06-18 成都市普瑞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小尺寸异形件制作的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95396U (zh) 一种连接件的连续折弯模具
CN102784843A (zh) 冲压件90度折弯的模具及其成型工艺
CN113365750B (zh) 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和冲压生产线
CN104399817A (zh) 发动机仓边梁前部外板拉延模具
CN208146776U (zh) 一种连接件的连续折弯模具
CN207057408U (zh) 一种汽车五金件倒角连续模具
CN208146775U (zh) 一种笔夹的连续折弯模具
CN206253524U (zh) 框架冲压成型模具
CN208099091U (zh) 一种可加工连续折弯件的连续模具
CN208321833U (zh) 一种支架的连续折弯模具
CN208099060U (zh) 一种卡接件的预成型模具
CN106807835A (zh) 超精密、超复杂高分断引弧支架冲压工艺及模具
CN107004993B (zh) 一种usb接口金属外壳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设备
CN204294759U (zh) 发动机仓边梁前部外板拉延模具
CN106734583A (zh) 一种折边翻孔一体成型的冲压模具
CN106111802A (zh) 一种纵向圈圆成型精密级进模
CN207563549U (zh) 一种可整形剪边冲孔及拉延的连续模
CN207447092U (zh) 易拉瓶盖拉环铆边模具
CN207447090U (zh) 一种反向拉深新承载方式盖类级进模
CN207386331U (zh) 弯曲成圆模具
CN205571153U (zh) 生产电机支架的模具
CN204672819U (zh) 一种级进式易拉盖模具
CN108500136A (zh) 一种卡接件的预成型模具及该卡接件的成型工艺
CN204672818U (zh) 一种级进式全开盖模具
CN204353324U (zh) 板料零件加工用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