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44353U - 一种新型红茶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红茶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44353U
CN208144353U CN201820214486.2U CN201820214486U CN208144353U CN 208144353 U CN208144353 U CN 208144353U CN 201820214486 U CN201820214486 U CN 201820214486U CN 208144353 U CN208144353 U CN 2081443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fermentation
conveyer belt
tealeaves
sev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144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天校
史步东
孙文华
张钟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ji Shizi Tea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riginal Assignee
Zhuji Shizi Tea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ji Shizi Tea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filed Critical Zhuji Shizi Tea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Priority to CN2018202144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443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44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443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红茶生产线,属于茶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设置的萎凋机、摊凉机、揉捻机、发酵机、接物台、烘干机、检测机、分流机、茶叶筛选装置和茶叶包装机,其中各相邻设备之间由传送带连接;所述萎凋机和摊凉机的内部设有萎凋输送带,所述萎凋机的上部设有蒸汽喷板一,所述萎凋机的下部设有除湿装置,所述摊凉机的上部设有若干冷风机。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茶叶的香味和色泽,制得的红茶茶汤鲜亮,香气浓郁,口感浓香不涩,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红茶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红茶生产线,属于茶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叶的利用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茶是我国人民生活必需品之一。素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而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利用机械设备替代人手处理是最主要的改进方案。近年来,茶叶加工机械的广泛应用,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茶叶品质。红茶作为具有文化积淀,富有特色的茶产品,传统的手工制作一直是其制作的主要方法。但是随着制茶行业内以普遍采用机械代替了手工艺,红茶生产若仍保持手工制作将难以适应市场要求。因此提供一种针对红茶生产的专用茶叶生产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新型红茶生产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红茶生产线,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设置的萎凋机、摊凉机、揉捻机、发酵机、接物台、烘干机、检测机、分流机、茶叶筛选装置和茶叶包装机,其中各相邻设备之间由传送带连接;
所述萎凋机和摊凉机的内部设有萎凋输送带,所述萎凋机的上部设有蒸汽喷板一,所述萎凋机的下部设有除湿装置,所述摊凉机的上部设有若干冷风机,所述揉捻机包括揉捻盘、传动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揉捻盘的上部设有揉捻筒,所述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揉捻筒转动,所述揉捻筒的上部设有压力杆,所述压力杆的下端设有压板,所述发酵机上连接有蒸汽炉,所述发酵机的内部设有若干发酵装置,相邻所述发酵装置之间连接有翻料管,所述发酵机的内部设有若干热风循环装置,所述发酵机的底部设有蒸汽喷板二,所述蒸汽喷板二与蒸汽炉的蒸汽出口相连接,所述发酵装置的上下两侧均设有透气板,所述透气板上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发酵装置的内部设有发酵输送带,所述发酵输送带的内部设有若干温湿度控制器,所述发酵输送带的上部设有发酵压料带,所述发酵压料带的内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端设有张紧轮,所述发酵压料带包覆在张紧轮的外部,所述翻料管的内部设有若干翻料轮,所述翻料管的一侧设有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上设有若干喷气嘴,所述烘干机的一侧设有烘干炉,所述烘干机的内部设有若干烘干输送带,所述烘干输送带的内部设有若干加热装置,所述烘干机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烘干机的底部设有进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与烘干炉的热风出口相连接,所述烘干机的顶部设有热风回收装置,所述热风回收装置与烘干炉的尾气回收口相连接,所述分流机的内部设有分流输送带一和分流输送带二,所述分流输送带一的左端设置在分流输送带二的上部,所述分流机的内部设有分流控制器。
作为优选:所述茶叶筛选装置为茶叶风选机。
作为优选:所述茶叶包装机为全自动茶叶包装机。
作为优选:所述烘干炉的内部设有过滤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若干过滤网。
作为优选:所述揉捻筒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揉捻筋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茶叶的香味和色泽,制得的红茶茶汤鲜亮,香气浓郁,口感浓香不涩,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该装置具体实施时,将待加工的茶叶放置在传送带上,茶叶顺序传送带依次经过各个设备进行加工处理,茶叶经过萎凋机和摊凉机,萎凋机内部的蒸汽喷板一向茶叶喷出高温蒸汽,对茶叶进行蒸汽萎凋处理,通过除湿装置对萎凋机内部除湿,防止湿度过高影响茶叶萎凋质量;经过萎凋后,茶叶进入萎凋机内部,冷风机向茶叶吹出冷风,对茶叶进行冷却,防止茶叶内部温度过高而导致茶叶过度氧化;
茶叶经过揉捻机,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揉捻筒对茶叶进行揉捻处理,压力杆推动压板对茶叶下压,提高茶叶的揉捻效率,提升茶叶揉捻质量;
茶叶经过发酵机,蒸汽炉通过蒸汽喷板二箱发酵机内部通入温度适宜的蒸汽,同时热风循环装置对发酵机内部的蒸汽进行均匀循环处理,使茶叶受热更加均匀;
发酵机内部设置多个发酵装置,茶叶顺着发酵输送带移动,发酵输送带内部的温湿度控制器对发酵输送带上的茶叶的温湿度进行控制,使茶叶温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之内,通过设置发酵压料带,发酵压料带能对发酵的茶叶进行压紧,增加适当的压力,提高发酵效率和质量;茶叶经过翻料管,翻料管内部的翻料轮对茶叶进行翻茶处理,冷却板上的喷气嘴喷出气体,对茶叶进行降温,防止茶叶温度过高;
茶叶经过烘干机,茶叶顺着烘干输送带移动,进风装置向烘干机内部喷出干燥的高温气体对茶叶进行干燥,通过设置热风回收装置,热风回收装置能对余热进行回收处理,尾气经过过滤装置过滤清洁后重新使用,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减少了尾气排放;
茶叶经过检测机,检测机对茶叶的干燥程度进行检测,当测得的湿度过高时,分流控制器控制分流输送带一和分流输送带二将茶叶重新传输至接物台,重新进行干燥处理;当测得的湿度达到要求,分流控制器控制分流输送带一和分流输送带二将茶叶向后运输依次经过茶叶筛选装置和茶叶包装机,茶叶筛选装置对茶叶进行清洁,茶叶包装机对茶叶进行包装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红茶生产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萎凋机和摊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揉捻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发酵机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发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翻料管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机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流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萎凋机;2、摊凉机;3、揉捻机;4、发酵机;5、接物台;6、烘干机;7、检测机;8、分流机;9、蒸汽炉;10、烘干炉;11、传送带;12、茶叶筛选装置;13、茶叶包装机;14、萎凋输送带;15、除湿装置;16、蒸汽喷板一;17、冷风机;18、揉捻盘;19、传动装置;20、揉捻筒;21、压力杆;22、压板;23、动力装置;24、发酵装置;25、翻料管;26、蒸汽喷板二;27、热风循环装置;28、透气板;29、透气孔;30、发酵输送带;31、温湿度控制器;32、发酵压料带;33、固定块;34、伸缩杆;35、张紧轮;36、翻料轮;37、冷却板;38、喷气嘴;39、烘干输送带;40、加热装置;41、温度传感器;42、进风装置;43、热风回收装置;44、过滤装置;45、分流输送带一;46、分流输送带二;47、分流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8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红茶生产线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红茶生产线,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设置的萎凋机1、摊凉机2、揉捻机3、发酵机4、接物台5、烘干机6、检测机7、分流机8、茶叶筛选装置12和茶叶包装机13,其中各相邻设备之间由传送带11连接;
所述萎凋机1和摊凉机2的内部设有萎凋输送带14,所述萎凋机1的上部设有蒸汽喷板一16,所述萎凋机1的下部设有除湿装置15,所述摊凉机2的上部设有若干冷风机17,所述揉捻机3包括揉捻盘18、传动装置19和动力装置23,所述揉捻盘18的上部设有揉捻筒20,所述动力装置23通过传动装置19带动揉捻筒20转动,所述揉捻筒20的上部设有压力杆21,所述压力杆21的下端设有压板22,所述发酵机4上连接有蒸汽炉9,所述发酵机4的内部设有若干发酵装置24,相邻所述发酵装置24之间连接有翻料管25,所述发酵机4的内部设有若干热风循环装置27,所述发酵机4的底部设有蒸汽喷板二26,所述蒸汽喷板二26与蒸汽炉9的蒸汽出口相连接,所述发酵装置24的上下两侧均设有透气板28,所述透气板28上设有若干透气孔29,所述发酵装置24的内部设有发酵输送带30,所述发酵输送带30的内部设有若干温湿度控制器31,所述发酵输送带30的上部设有发酵压料带32,所述发酵压料带32的内部设有固定块33,所述固定块33的下部设有伸缩杆34,所述伸缩杆34的下端设有张紧轮35,所述发酵压料带32包覆在张紧轮35的外部,所述翻料管25的内部设有若干翻料轮36,所述翻料管25的一侧设有冷却板37,所述冷却板37上设有若干喷气嘴38,所述烘干机6的一侧设有烘干炉10,所述烘干机6的内部设有若干烘干输送带39,所述烘干输送带39的内部设有若干加热装置40,所述烘干机6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温度传感器41,所述烘干机6的底部设有进风装置42,所述进风装置42与烘干炉10的热风出口相连接,所述烘干机6的顶部设有热风回收装置43,所述热风回收装置43与烘干炉10的尾气回收口相连接,所述分流机8的内部设有分流输送带一45和分流输送带二46,所述分流输送带一45的左端设置在分流输送带二46的上部,所述分流机8的内部设有分流控制器47。所述茶叶筛选装置12为茶叶风选机。所述茶叶包装机13为全自动茶叶包装机。所述烘干炉10的内部设有过滤装置44。所述过滤装置44包括若干过滤网。所述揉捻筒20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揉捻筋条。
该装置具体实施时,将待加工的茶叶放置在传送带11上,茶叶顺序传送带11依次经过各个设备进行加工处理,茶叶经过萎凋机1和摊凉机2,萎凋机1内部的蒸汽喷板一16向茶叶喷出高温蒸汽,对茶叶进行蒸汽萎凋处理,通过除湿装置15对萎凋机1内部除湿,防止湿度过高影响茶叶萎凋质量;经过萎凋后,茶叶进入萎凋机1内部,冷风机17向茶叶吹出冷风,对茶叶进行冷却,防止茶叶内部温度过高而导致茶叶过度氧化;
茶叶经过揉捻机3,动力装置23通过传动装置19带动揉捻筒20对茶叶进行揉捻处理,压力杆21推动压板22对茶叶下压,提高茶叶的揉捻效率,提升茶叶揉捻质量;
茶叶经过发酵机4,蒸汽炉9通过蒸汽喷板二26箱发酵机4内部通入温度适宜的蒸汽,同时热风循环装置27对发酵机4内部的蒸汽进行均匀循环处理,使茶叶受热更加均匀;
发酵机4内部设置多个发酵装置24,茶叶顺着发酵输送带30移动,发酵输送带30内部的温湿度控制器31对发酵输送带30上的茶叶的温湿度进行控制,使茶叶温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之内,通过设置发酵压料带32,发酵压料带32能对发酵的茶叶进行压紧,增加适当的压力,提高发酵效率和质量;茶叶经过翻料管25,翻料管25内部的翻料轮36对茶叶进行翻茶处理,冷却板37上的喷气嘴38喷出气体,对茶叶进行降温,防止茶叶温度过高;
茶叶经过烘干机6,茶叶顺着烘干输送带39移动,进风装置42向烘干机6内部喷出干燥的高温气体对茶叶进行干燥,通过设置热风回收装置43,热风回收装置43能对余热进行回收处理,尾气经过过滤装置44过滤清洁后重新使用,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减少了尾气排放;
茶叶经过检测机7,检测机7对茶叶的干燥程度进行检测,当测得的湿度过高时,分流控制器47控制分流输送带一45和分流输送带二46将茶叶重新传输至接物台5,重新进行干燥处理;当测得的湿度达到要求,分流控制器47控制分流输送带一45和分流输送带二46将茶叶向后运输依次经过茶叶筛选装置12和茶叶包装机13,茶叶筛选装置12对茶叶进行清洁,茶叶包装机13对茶叶进行包装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型红茶生产线,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设置的萎凋机、摊凉机、揉捻机、发酵机、接物台、烘干机、检测机、分流机、茶叶筛选装置和茶叶包装机,其中各相邻设备之间由传送带连接;
所述萎凋机和摊凉机的内部设有萎凋输送带,所述萎凋机的上部设有蒸汽喷板一,所述萎凋机的下部设有除湿装置,所述摊凉机的上部设有若干冷风机,所述揉捻机包括揉捻盘、传动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揉捻盘的上部设有揉捻筒,所述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揉捻筒转动,所述揉捻筒的上部设有压力杆,所述压力杆的下端设有压板,所述发酵机上连接有蒸汽炉,所述发酵机的内部设有若干发酵装置,相邻所述发酵装置之间连接有翻料管,所述发酵机的内部设有若干热风循环装置,所述发酵机的底部设有蒸汽喷板二,所述蒸汽喷板二与蒸汽炉的蒸汽出口相连接,所述发酵装置的上下两侧均设有透气板,所述透气板上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发酵装置的内部设有发酵输送带,所述发酵输送带的内部设有若干温湿度控制器,所述发酵输送带的上部设有发酵压料带,所述发酵压料带的内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端设有张紧轮,所述发酵压料带包覆在张紧轮的外部,所述翻料管的内部设有若干翻料轮,所述翻料管的一侧设有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上设有若干喷气嘴,所述烘干机的一侧设有烘干炉,所述烘干机的内部设有若干烘干输送带,所述烘干输送带的内部设有若干加热装置,所述烘干机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烘干机的底部设有进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与烘干炉的热风出口相连接,所述烘干机的顶部设有热风回收装置,所述热风回收装置与烘干炉的尾气回收口相连接,所述分流机的内部设有分流输送带一和分流输送带二,所述分流输送带一的左端设置在分流输送带二的上部,所述分流机的内部设有分流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红茶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茶叶筛选装置为茶叶风选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红茶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茶叶包装机为全自动茶叶包装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红茶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烘干炉的内部设有过滤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红茶生产线,其特征是:过滤装置包括若干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红茶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揉捻筒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揉捻筋条。
CN201820214486.2U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新型红茶生产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44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4486.2U CN208144353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新型红茶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4486.2U CN208144353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新型红茶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44353U true CN208144353U (zh) 2018-11-27

Family

ID=64382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1448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44353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新型红茶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443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5705A (zh) * 2021-08-02 2021-11-02 浮梁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化智能红茶生产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5705A (zh) * 2021-08-02 2021-11-02 浮梁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化智能红茶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93604U (zh) 一种节能温控茶叶烘干机
CN205071999U (zh) 一种茶叶加工系统
CN104562511B (zh) 一种染轧蒸连续式散纤维染色工艺
CN210569830U (zh) 一种水稻种子用烘干设备
CN201403467Y (zh) 汽热杀青机
CN211233784U (zh) 一种罗拉式蒸汽节能烘干设备
CN208144353U (zh) 一种新型红茶生产线
CN101911985A (zh) 一种高效节能杀青机
CN110037327B (zh) 烟片复烤设备和烟片复烤方法
CN208987686U (zh) 一种茶叶快速萎凋机
CN208282581U (zh) 一种茶叶杀青与烘干热能综合利用系统
CN208549845U (zh) 一种绿茶生产线
CN207870223U (zh) 一种日铸茶生产线
CN204460967U (zh) 一种翻滚式面料烘干机
CN208091147U (zh) 一种滤布生产烘干设备
CN108914700A (zh) 纸塑产品的应力消除方法及设备
CN207163096U (zh) 一种食品加工烘干箱
CN203194445U (zh) 茶叶烘干设备
CN206440070U (zh) 一种木材干燥装置
CN208328554U (zh) 纸塑产品的应力消除设备
CN204902489U (zh) 一种纺织用烘干卷布装置
CN107751446A (zh) 饱和蒸汽式茶叶杀青机
CN107965996A (zh) 一种脱水蔬菜高效节能烘干机
CN210747021U (zh) 一种白茶超高温热风杀青机
CN208817889U (zh) 碧螺春茶叶烘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