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01594U - 一种防鼓包轮胎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鼓包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01594U
CN208101594U CN201820473203.6U CN201820473203U CN208101594U CN 208101594 U CN208101594 U CN 208101594U CN 201820473203 U CN201820473203 U CN 201820473203U CN 208101594 U CN208101594 U CN 2081015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lge
sidewall
tire
casingply
ty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7320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诚
钟震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yao Lingke Auto Parts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7320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015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015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015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鼓包轮胎,包括胎面以及位于所述胎面两侧的胎侧,所述胎面由外向内依次包括胎面胶层、冠带层、带束层、胎体帘布层和气密层,所述胎体帘布层贯穿所述胎面及所述胎侧,所述胎侧包括胎边胶层和补强层,所述补强层位于所述胎边胶层与所述胎体帘布层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鼓包轮胎,极大提高了轮胎胎侧的强度,有效保护了胎体安全,降低了轮胎受到冲击发生鼓包的风险,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Description

一种防鼓包轮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尤其涉及一种防鼓包轮胎。
背景技术
汽车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与路面接触,承受整体载荷,与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并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同时能够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除了上述功能外,汽车轮胎还要承受来自地面的各种冲击力。
汽车轮胎在使用过程中,与地面接触状况的不确定性会造成汽车轮胎受到来自地面的冲击力也存在不确定性,由于现有轮胎的胎体受到来自路面的强烈冲击时会发生断裂,从而导致轮胎鼓包。目前,轮胎鼓包问题成为整车轮胎开发过程中以及轮胎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因此,研发一种防鼓包轮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鼓包轮胎,以解决现有轮胎易发生鼓包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鼓包轮胎,包括胎面以及位于所述胎面两侧的胎侧,所述胎面由外向内依次包括胎面胶层、冠带层、带束层、胎体帘布层和气密层,所述胎体帘布层贯穿所述胎面及所述胎侧,所述胎侧包括胎边胶层和补强层,所述补强层位于所述胎边胶层与所述胎体帘布层之间。
优选地,所述补强层为单层或双层钢丝补强层。
优选地,所述胎侧还包括位于所述胎侧底端的胎圈。
优选地,所述胎圈采用钢丝螺旋缠绕制成。
优选地,所述胎面胶层和所述胎边胶层均由纤维胶粉碎后熔炼制成。
优选地,所述冠带层为单层纤维冠带层。
优选地,所述带束层为双层钢丝带束层,所述双层钢丝带束层呈交叉排列。
优选地,所述胎体帘布层为单层聚酯帘布层。
优选地,所述气密层采用丁基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鼓包轮胎,极大提高了轮胎胎侧的强度,有效保护了胎体安全,降低了轮胎受到冲击发生鼓包的风险,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现有轮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防鼓包轮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胎面胶层,2-冠带层,3-带束层,4-胎体帘布层,5-气密层,6-胎边胶层,7-补强层,8-胎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乘用车轮胎基本都是子午线轮胎。如图1所示,该子午线轮胎由胎面胶层1、冠带层2、带束层3、胎体帘布层4、气密层5、胎边胶层6和胎圈8组成。胎体帘布层4设置在胎侧部位,且设置有两层,帘布层一般选择棉、聚酯、聚酰胺、人造丝、芳香族聚酰胺、钢丝等材料进行制造。由于胎侧只有胎体帘布层4,没有钢丝层的保护,结构较为薄弱,当胎体帘布层4受到严重变形断裂时,轮胎里面的空气就会从断裂处溢出,从而导致轮胎发生鼓包。汽车在出现了轮胎鼓包后,如果不及时更换,将会出现更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鼓包轮胎,该防鼓包轮胎在胎侧设置有一层钢丝补强层,可以有效保护胎体安全,在轮胎受到冲击时,将会大大降低轮胎发生鼓包的风险。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鼓包轮胎,包括胎面以及位于所述胎面两侧的胎侧,所述胎面由外向内依次包括胎面胶层1、冠带层2、带束层3、胎体帘布层4和气密层5,其中,所述胎体帘布层4贯穿所述胎面及所述胎侧。所述胎侧包括胎边胶层6、补强层7和胎圈8,所述胎圈8位于所述胎侧底端,所述补强层7位于所述胎边胶层6与所述胎体帘布层4之间。
优选地,所述冠带层2为单层纤维冠带层,所述带束层3为双层钢丝带束层,所述双层钢丝带束层呈交叉排列,所述胎体帘布层4为聚酯帘布层,所述胎面胶层1和所述胎边胶层6均采用纤维胶粉碎后熔炼制成,所述气密层5采用丁基胶制成,所述胎圈8采用钢丝螺旋缠绕制成。
优选地,所述补强层7为钢丝补强层,且设置有一层,本实施例中设置一层所述钢丝补强层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需要增强所述胎侧的强度,提高轮胎抗冲击性能,以提升行车安全性;另一方面需要考虑驾驶舒适性,不能因为增加所述钢丝补强层,而导致所述胎侧刚度过大,降低整车舒适性。
优选地,所述胎体帘布层4为聚酯帘布层,且设置有一层,有利于抵消一部分所述钢丝补强层带来的胎侧刚度,避免所述胎侧的刚度过大,降低车辆的舒适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鼓包轮胎,包括胎面以及位于所述胎面两侧的胎侧,所述胎面由外向内依次包括胎面胶层、冠带层、带束层、胎体帘布层和气密层,其中,所述胎体帘布层贯穿所述胎面及所述胎侧。所述胎侧包括胎边胶层、补强层和胎圈,所述胎圈位于所述胎侧底端,所述补强层位于所述胎边胶层与所述胎体帘布层之间。
优选地,所述冠带层为单层纤维冠带层,所述带束层为双层钢丝带束层,所述双层钢丝带束层呈交叉排列,所述胎体帘布层为聚酯帘布层,所述胎面胶层和所述胎边胶层均采用纤维胶粉碎后熔炼制成,所述气密层采用丁基胶制成,所述胎圈采用钢丝螺旋缠绕制成。
优选地,所述补强层为钢丝补强层,且设置有两层,本实施例中设置两层所述钢丝补强层的原因在于进一步加强胎侧的强度,以提高轮胎抗冲击性能。
优选地,所述胎体帘布层为聚酯帘布层,且设置有一层,有利于抵消一部分所述钢丝补强层带来的胎侧刚度,避免所述胎侧的刚度过大,降低车辆的舒适性。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防鼓包轮胎,包括胎面以及位于所述胎面两侧的胎侧,所述胎面由外向内依次包括胎面胶层(1)、冠带层(2)、带束层(3)、胎体帘布层(4)和气密层(5),所述胎体帘布层(4)贯穿所述胎面及所述胎侧,所述胎侧包括胎边胶层(6)和补强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层(7)位于所述胎边胶层(6)与所述胎体帘布层(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鼓包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层(7)为单层或双层钢丝补强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鼓包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还包括位于所述胎侧底端的胎圈(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鼓包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圈(8)采用钢丝螺旋缠绕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鼓包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胶层(1)和所述胎边胶层(6)均采用纤维胶粉碎后熔炼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鼓包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冠带层(2)为单层纤维冠带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鼓包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束层(3)为双层钢丝带束层,所述双层钢丝带束层呈交叉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鼓包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帘布层(4)为单层聚酯帘布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鼓包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层(5)采用丁基胶制成。
CN201820473203.6U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防鼓包轮胎 Active CN2081015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73203.6U CN208101594U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防鼓包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73203.6U CN208101594U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防鼓包轮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01594U true CN208101594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20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73203.6U Active CN208101594U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防鼓包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015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4527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9272582B2 (en) Pneumatic tire
US20170001472A1 (en) Adapter For Rolling Assembly And Rolling Assembly Comprising Same
CA2930931C (en) An adapter for a rolling assembly such as a tire and a rim assembly
JP4173270B2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0021132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212051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S62279108A (ja) 乗用車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JP3887478B2 (ja) 空気入り安全タイヤ
JP2001191722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208101594U (zh) 一种防鼓包轮胎
JPH11268507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180345738A1 (en) Adapter For Rolling Assembly And Rolling Assembly Comprising Same
JP4044367B2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1044713A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09280167A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EP1055530B1 (en) Pneumatic tires
JP2002172918A (ja) 安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31564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2160506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5238205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1178411A (ja) 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H04215508A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WO2022085239A1 (ja) 車両速度制御システム
JP3730618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7

Address after: 315000 No.18 Binhai Avenue, Zhongyi Ningbo ecological park, Yuyao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atentee after: Yuyao Lingke Auto Parts Co., Ltd

Co-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1760, Jiangli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