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45808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45808U
CN208045808U CN201820191196.0U CN201820191196U CN208045808U CN 208045808 U CN208045808 U CN 208045808U CN 201820191196 U CN201820191196 U CN 201820191196U CN 208045808 U CN208045808 U CN 208045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on crust
electric connector
metal shell
side wall
water 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911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烺
赵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Huaian Co Ltd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Huaian Co Ltd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Huaian Co Ltd,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Fu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Huai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911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45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45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45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出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所述基部的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向前延伸出的暴露于所述舌板的接触部及自所述固持部向后延伸出的焊接部,所述金属壳体外设置有绝缘外壳,所述金属壳体具有向前突伸出所述绝缘外壳的前端的突伸部,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突伸部并向后抵靠于所述绝缘外壳的防水圈,所述突伸部向前超出所述防水圈且高度低于所述防水圈。藉由突伸部超出且低于防水圈,使得电连接器可先经由金属壳体进行预导引,从而保证防水圈与外部机壳的配合精度。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可供正反向插入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第CN107240808A号,其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环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及设置于所述金属壳体外的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外设置有与其前端平齐的防水圈。当所述电连接器装配至一具有收容腔的机壳内时,防水圈会直接与所述机壳的收容腔配合,无法保证防水圈与机壳之间的安装精度,即影响电连接器的整体装配精度。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配合精度的防水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出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所述基部的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向前延伸出的暴露于所述舌板的接触部及自所述固持部向后延伸出的焊接部,所述金属壳体外设置有绝缘外壳,所述金属壳体具有向前突伸出所述绝缘外壳的前端的突伸部,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突伸部并向后抵靠于所述绝缘外壳的防水圈,所述突伸部向前超出所述防水圈且高度低于所述防水圈。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圈为液态硅胶灌胶成型于所述突伸部。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圈包括低于所述绝缘外壳的环形主体部及自所述环形主体部的后端一体向上突伸出所述绝缘外壳的环形突部。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外壳注塑成型于所述金属壳体外,所述绝缘外壳的前端凹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供所述液态硅胶流入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外壳包括上下相对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及左右相对的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共同围设形成所述绝缘外壳,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并贯穿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外壳的前端向内凹设有分别位于所述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的供所述液态硅胶流入的凹陷部。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外壳包括第一环形部及自所述第一环形部凹陷且向前突伸出的与所述第一环形部之间形成台阶的第二环形部,所述第二环形部包覆于所述金属壳体,所述凹槽自所述第一环形部向所述第二环形部凹陷形成,所述凹陷部凹设于所述第一环形与所述第二环形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壳体为无焊脚的筒状壳体,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焊接于所述金属壳体的相对两侧壁的一对焊接件,所述绝缘外壳注塑成型于金属壳体与所述一对焊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件的厚度大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壁厚。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件具有焊接于所述金属壳体的侧壁的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横向向外延伸出所述绝缘外壳的具有安装孔的装配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向后延伸出所述绝缘外壳的焊接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金属壳体具有向前突伸出所述绝缘外壳的前端的套设有防水圈的突伸部,突伸部低于所述防水圈用于预先与一外部机壳配合导引,从而保证防水圈与外部机壳的配合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状态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4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成型防水圈前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7介绍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的金属壳体3、设置于所述金属壳体3外的绝缘外壳4、设置于所述金属壳体3外的防水圈5及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后端用以封堵所述金属壳体3与所述绝缘外壳4之间缝隙的防水胶板6。
参阅图1至图7,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基部11及自所述基部11向前延伸出的舌板12。所述导电端子2分为上下两排设置,每一导电端子2包括固持于所述基部11的固持部21、自所述基部21向前延伸出的暴露于所述舌板12的接触部22及自所述固持部21向后延伸出的焊接部23。
所述绝缘外壳4一体成型于所述金属壳体3外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性。所述金属壳体3具有向前突伸出所述绝缘外壳4的前端的突伸部31,所述舌板向前突伸出所述突伸部31,所述防水圈5设置于所述突伸部31并向后抵靠于所述绝缘外壳4。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中,所述防水圈5为液态硅胶灌胶成型于所述突伸部31以保证防水圈与所述金属壳体3之间的密封性。所述突伸部31向前超出所述防水圈,所述防水圈5包括低于所述绝缘外壳4的环形主体部51及自所述环形主体部51的后端一体向上突伸出所述绝缘外壳4的环形突部52。所述突伸部31用以与一外部机壳(未图示)配接,所述机壳(未图示)设置有收容腔(未图示),所述突伸部31首先引导插入所述收容腔(未图示),用以供所述防水圈5与所述收容腔(未图示)之间的精准对位,保证电连接器100于机壳(未图示)之间的装配精度。具体而言,所述防水圈5与所述收容腔(未图示)之间为多段式配合,防水圈5的环形主体部51与环形突部52分别干涉配合于所述收容腔(未图示),从而实现可靠地密封性。
为了使所述防水圈5与所述金属壳体3及绝缘外壳4之间的紧密结合,所述绝缘外壳4的前端凹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供所述液态硅胶流入以形成防水圈5的凹槽41。所述绝缘外壳4包括上下相对的第一侧壁401与第二侧壁402及左右相对的第三侧壁403与第四侧壁404。所述第一侧壁401、第二侧壁402、第三侧壁403及第四侧壁404共同围设形成所述绝缘外壳4。所述凹槽41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401与所述第二侧壁402并贯穿所述第一侧壁401与所述第二侧壁402的外表面。此外,所述绝缘外壳4的前端向内凹设有分别位于所述第三侧壁403与第四侧壁404的供所述液态硅胶流入的凹陷部42。具体而言,所述绝缘外壳4包括第一环形部43及自所述第一环形部43凹陷且向前突伸出的与所述第一环形部43之间形成台阶的第二环形部44,所述第二环形部44包覆于所述金属壳体3,所述凹槽41自所述第一环形部43向所述第二环形部44凹陷形成,所述凹陷部42凹设于所述第一环形部43与所述第二环形部44之间。
所述金属壳体3为无焊接的筒状壳体,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焊接于所述金属壳体3的相对两侧壁32的一对焊接件7。当所述焊接件7焊接于所述金属壳体3的两侧壁32后,绝缘外壳4一体成型于所述金属壳体3与所述焊接件7外。由于金属壳体3本身无焊脚,故,金属壳体3无需制造过厚,仅需提供厚度大于金属壳体3的壁厚的焊接件7即可保证电连接器100的整体安装强度,而较薄的金属壳体3可以减小电连接器100的整体高度。所述焊接件7具有焊接于所述金属壳体3的侧壁32的主体部71、自所述主体部71横向向外延伸出所述绝缘外壳4的具有安装孔721的装配部72及自所述主体部71向后延伸出所述绝缘外壳4的焊接部73。所述绝缘本体1还包括自所述基部11向后延伸出所述金属壳体3及绝缘外壳4的安装部13,所述焊接部73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3的横向两侧,所述焊接部73的上下两侧向内翻折形成有抵靠于所述安装部13的上下两侧的抵持片73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出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所述基部的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向前延伸出的暴露于所述舌板的接触部及自所述固持部向后延伸出的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外设置有绝缘外壳,所述金属壳体具有向前突伸出所述绝缘外壳的前端的突伸部,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突伸部并向后抵靠于所述绝缘外壳的防水圈,所述突伸部向前超出所述防水圈且高度低于所述防水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圈为液态硅胶灌胶成型于所述突伸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圈包括低于所述绝缘外壳的环形主体部及自所述环形主体部的后端一体向上突伸出所述绝缘外壳的环形突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注塑成型于所述金属壳体外,所述绝缘外壳的前端凹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供所述液态硅胶流入的凹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包括上下相对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及左右相对的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共同围设形成所述绝缘外壳,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并贯穿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的前端向内凹设有分别位于所述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的供所述液态硅胶流入的凹陷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包括第一环形部及自所述第一环形部凹陷且向前突伸出的与所述第一环形部之间形成台阶的第二环形部,所述第二环形部包覆于所述金属壳体,所述凹槽自所述第一环形部向所述第二环形部凹陷形成,所述凹陷部凹设于所述第一环形与所述第二环形部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为无焊脚的筒状壳体,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焊接于所述金属壳体的相对两侧壁的一对焊接件,所述绝缘外壳注塑成型于金属壳体与所述一对焊接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件的厚度大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壁厚。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件具有焊接于所述金属壳体的侧壁的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横向向外延伸出所述绝缘外壳的具有安装孔的装配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向后延伸出所述绝缘外壳的焊接部。
CN201820191196.0U 2018-02-05 2018-02-05 电连接器 Active CN208045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91196.0U CN208045808U (zh) 2018-02-05 2018-02-05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91196.0U CN208045808U (zh) 2018-02-05 2018-02-05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45808U true CN208045808U (zh) 2018-11-02

Family

ID=63951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91196.0U Active CN208045808U (zh) 2018-02-05 2018-02-05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458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2301A (zh) * 2019-09-09 2019-11-22 深圳市亿道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可活动的接触式防水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2301A (zh) * 2019-09-09 2019-11-22 深圳市亿道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可活动的接触式防水结构
CN110492301B (zh) * 2019-09-09 2024-05-10 深圳市亿道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可活动的接触式防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7624B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CN107565241B (zh) 电连接器
CN105322341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025630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449443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356109A (zh) 电连接器
CN105390839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8123314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655787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7217825U (zh) 电连接器
US20160156124A1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CN106848696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8110498A (zh) 电连接器
CN107978901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KR20190108069A (ko) 연결 단자
CN105958261A (zh) 通配型usb连接器组件
CN208045808U (zh) 电连接器
TW201618390A (zh) 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CN104158012A (zh) 贴片式usb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8565583A (zh) 正反插usb插头及其制造方法
CN205752730U (zh) 通配型usb插座
CN109687224B (zh) 电连接器
CN208173874U (zh) 电连接器
CN205752707U (zh) 通配型usb插座、usb插头及其连接器组件
CN205452656U (zh) 线缆连接器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