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24456U - 一种发动机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24456U
CN208024456U CN201820500881.7U CN201820500881U CN208024456U CN 208024456 U CN208024456 U CN 208024456U CN 201820500881 U CN201820500881 U CN 201820500881U CN 208024456 U CN208024456 U CN 208024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heat
water
heat dissipation
intak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0088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志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akajiepu Technology Develop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akajiepu Technology Develop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akajiepu Technology Developing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akajiepu Technology Develop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0088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24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24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244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散热器,包括散热器芯体、第一进水室、第二进水室、第一出水室、第二出水室和减震装置;散热器芯体包括散热室、第一散热管组和第二散热管组;散热室外表面设置有硅胶散热垫;第一进水室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室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室与第一出水室外表面均设置有凹槽;第二进水室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室上设置有第二出水口;第二进水室外侧面、第二出水室外侧面、散热器芯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减震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散热器,结构简单,冷却液多次经过散热管,扩大散热面积,散热效果好,连接管道内设置有过滤层,可过滤杂质;具有减震防撞,散热效果佳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舱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设备越来越发达,更多人选择轿车以用作代步工具,各式各样的汽车产品应运而生,汽车产品之间竞争激烈,其内部配件也更加的多元化,发动机散热器是轿车的动力元件之一。发动机散热器,又叫发动机水箱,是水冷式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关键部件。通过强制水循环对发动机进行冷却,是保证发动机在正常温度范围内连续工作的换热装置。散热器是利用冷却液损失热能进行工作的,为了保证内燃机的适当温度,冷却损失热能是不可缺少的。一般靠发动机所带动的水泵来使冷却水在发动机各部位强制循环,冷却液吸收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并将其散发到空气中的装置就是散热器。
发动机水冷系统中的散热器由进水室、出水室以及散热器芯等三部分构成,冷却液在散热器芯内流动,空气在散热器芯外通过。热的冷却热由于像空气散热而变冷,冷空气则因为吸收了冷却液散出的热量而升温,散热器也是一个热交换器。现有的散热器大多数只设置有一个进水室和出水室,冷却液从左至右或者从上至下只经过一次散热器芯,没有充分利用散热器的面积,冷却效果较差。且现有的散热器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汽车的运动,会与其他物体撞击,或者震动,对于散热器来说,长久的震动与撞击将会减少其使用寿命。
CN2017203259394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散热器,该发动机散热器包括:散热器芯,其包括:进水室散热管、出水室散热管和散热片,该进水室散热管和出水室散热管作为冷却热的通道,所述进水室散热器和出水室散热管的外侧作为空气的通道;进水室,其设置在所述散热器芯的一侧,该进水室开设有进水口,并与所述进水室散热管的一端连通;出水室,其与所述进水室设置在散热器芯的同侧,该出水室开设有出水口,并与所述出水室散热管的一端连通;以及连通水室,其设置在所述散热器芯的另一侧,并与所述进水室散热管和出水室散热管的另一端均保持连通。该对比文件公布的专利中的冷却液虽然两次流过散热器芯,但是冷却液的流通线路仅有一条,散热器工作工程中只有一组散热管在工作,冷却液从进水室流向连通水室,再从连通水室流至出水室经过的是同一根散热管,中间会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在时间差内,没有冷却液流通,冷却效果下降。另外,该对比文件公布的专利中没有设置减震防撞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散热器的寿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N2017208868736公开了一种具备减震功能的发动机散热器,芯体的内腔设置有散热管,芯体的底部设置有下水室,下水室的底部设置有避震装置,避震装置由上壳体、联接螺栓、橡胶缓冲块、弹簧、下壳体组成,上壳体的中心处设置有联接螺栓,联接螺栓的顶部设置有橡胶缓冲块,联接螺栓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底部设置有下壳体,下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搭载平台,搭载平台的底部粘结有橡胶缓冲垫。该对比文件公开的专利同样设置有减震装置,但仅有散热器芯体的底部设置有减震装置,其他侧面没有设置,没有对散热器整体进行减震保护;且减震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另外,该对比文件公开的专利散热器仅设置一个上水室和一个下水室,冷却液从上至下只经过一次散热器芯,没有充分利用散热器的面积,冷却效果较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动机散热器,结构简单,具备减震防撞功能,设置有两个进水室和两个出水室,冷却液多次经过散热管,扩大散热面积,散热效果好,连接管道内设置有过滤层,可过滤杂质;具有减震防撞,散热效果佳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散热器,包括散热器芯体、第一进水室、第二进水室、第一出水室、第二出水室和减震装置;
所述散热器芯体包括散热室、第一散热管组和第二散热管组;所述散热室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第一散热管组包括若干散热管一,所述第二散热管组包括若干散热管二,若干散热管一和若干散热管二之间呈错开排列设置于散热室内;所述散热室外表面设置有硅胶散热垫;
所述第一进水室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室设置在所述散热室顶部,所述第一散热管组的上端部贯穿散热室顶部并延伸至第一进水室内部;
所述第一出水室设置在所述散热室的底部,所述第一散热管组的下端部贯穿散热室底部并延伸至第一出水室内部;所述第一出水室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
所述第一进水室与第一出水室外表面均设置有若干凹槽;
所述第二进水室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室设置在第一出水室一侧,所述第二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散热组的下端部贯穿散热室底部,嵌在第一出水室外表面的凹槽中并延伸至第二进水室内部;
所述第二出水室上设置有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室设置在第一进水室一侧;所述第二散热组的上端部贯穿散热室顶部,嵌在第一进水室外表面的凹槽中并延伸至第二进水室内部;
所述第二进水室外侧面、第二出水室外侧面、散热器芯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减震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若干固定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弹簧;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在与弹簧连接的内侧面均设置有橡胶缓冲垫。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的上端部与所述上壳体的内侧面、所述弹簧的下端部与所述下壳体的内侧面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连接管道一端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连接管道另一端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道内设置有过滤层。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管一和散热管二的管径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散热器,设置有第一进水室、第二进水室、第一出水室、第二出水室,冷却液从不同的散热管组内流过,两次经过散热室,充分利用散热室面积,没有时间差,有效降低冷却液温度,提高冷却液效果;第一出水口与第二进水口通过连接管道连接,连接管道中设置有过滤层,可以过滤第一出水口中流出的冷却液内的杂质,经过过滤后的冷却液流入第二进水室,进行二次流通;连接管道与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活动连接,在发动机及散热器停止工作后,可将连接管道取下,将其内部的过滤层取出,处理过滤下来的杂质,防止管道堵塞;减震装置结构简单且实用,散热器芯体左右两侧,第二进水室一侧,第二出水室一侧均设置有减震装置,对散热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具有减震的功能;另外,散热室一侧设置有硅胶散热垫,可减缓散热器受到撞击后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减震装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进水室、2第二进水室、3第一出水室、4第二出水室、5散热室、6第一散热管组、7第一散热管组、8第一进水口、9进水管、10第一出水口、11第二进水口、12连接管道、13第二出水口、14出水管、15上壳体、16下壳体、17弹簧、18硅胶散热垫、19橡胶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散热器,包括散热器芯体、第一进水室1、第二进水室2、第一出水室3、第二出水室4和减震装置;
所述散热器芯体包括散热室4、第一散热管组6和第一散热管组7;所述散热室5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第一散热管组6包括若干散热管一,所述第二散热管组7包括若干散热管二,若干散热管一和若干散热管二之间呈错开排列设置于散热室5内;所述散热室5外表面设置有硅胶散热垫18;硅胶散热垫18耐高温,还能够有效散热,避免热能聚集,同时硅胶散热垫18质地柔软,能够在承载外力的同时抵消冲击,硅胶散热垫18严密贴合在散热室一侧。
所述第一进水室1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8,第一进水口8连接有进水管9,冷却液经过进水管9和第一进水口8流入第一进水室1。所述第一进水室1设置在所述散热室5顶部,所述第一散热管组6的上端部贯穿散热室5顶部并延伸至第一进水室内1部;冷却液从第一进水室1内流入第一散热管组6中的散热管一内。
所述第一出水室3设置在所述散热室5的底部,所述第一散热管组6的下端部贯穿散热室5底部并延伸至第一出水室3内部;冷却液经由第一进水室1,第一散热管组6中的散热管一后,流入第一出水室3。所述第一出水室3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10;冷却液在第一出水室3内从第一出水口10流出。
所述第一进水室1与第一出水室3外表面均设置有若干凹槽;第二散热管组7中的散热管二镶嵌在这些凹槽中,散热管二经过凹槽贯穿至第二进水室2内部和第二出水室4内部。
所述第二进水室2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11;所述第二进水室2设置在第一出水室3一侧,所述第二进水口11与第一出水口10通过连接管道12连接;冷却液从第一出水口10经过连接管道12,第二进水口11后进入第二进水室2。所述第二散热组7的下端部贯穿散热室5底部,所述第二散热组7的散热管二嵌在第一出水室3外表面的凹槽中并延伸至第二进水室2内部;冷却液从第二进水室2内流入第二散热管组7的散热管二中。
所述第二出水室4上设置有第二出水口13,第二出水口13连接有出水管14;所述第二出水室4设置在第一进水室1一侧;所述第二散热组7的上端部贯穿散热室5顶部,所述第二散热组7的散热管二嵌在第一进水室1外表面的凹槽中并延伸至第二进水室2内部;冷却液从第二散热管组7的散热管二流入第二出水室4中,经由第二出水口13、出水管14流向外部。
所述第二进水室2外侧面、第二出水室4外侧面、散热器芯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减震装置。散热器四周均设置有减震装置,可从各个方位减缓震动对散热器造成的影响,减震装置通过螺丝与散热器活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上壳体15、下壳体16和若干固定在上壳体15与下壳体16之间的弹簧17;所述上壳体15与下壳体16平行设置;所述上壳体15、下壳体16在与弹簧17连接的内侧面均设置有橡胶缓冲垫19。弹簧17为减震弹簧。在震动过程中,上壳体15与下壳体16将会慢慢靠拢,弹簧17会减缓震动力度,当上壳体15与下壳体16接触时,橡胶弹簧垫19也将减缓震动力度。
具体地,所述弹簧17的上端部与所述上壳体15的内侧面、所述弹簧17的下端部与所述下壳体16的内侧面焊接固定。
具体地,所述第一出水口10与所述连接管道12一端活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二进水口11与所述连接管道12另一端活动连接。连接管道12与第一出水口10,第二进水口11活动连接,在发动机及散热器停止工作时,可将连接管道12取下清理。
具体地,所述连接管道12内设置有过滤层。将连接管道12取下后,从内部取出过滤层,对过滤残渣进行清理。
具体地,所述散热管一和散热管二的管径一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散热器,设置有第一进水室1、第二进水室2、第一出水室3、第二出水室4,冷却液从不同的散热管组内流过,两次经过散热室,充分利用散热室面积,没有时间差,有效降低冷却液温度,提高冷却液效果;第一出水口10与第二进水口11通过连接管道12连接,连接管道12中设置有过滤层,可以过滤第一出水口10中流出的冷却液内的杂质,经过过滤后的冷却液流入第二进水室2,进行二次流通;连接管道12与第一出水口10、第二进水口11活动连接,在发动机及散热器停止工作后,可将连接管道12取下,将其内部的过滤层取出,处理过滤下来的杂质,防止管道堵塞;减震装置结构简单且实用,散热器芯体左右两侧,第二进水室2一侧,第二出水室4一侧均设置有减震装置,对散热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具有减震的功能;另外,散热室一侧设置有硅胶散热垫18,可减缓散热器受到撞击后伤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散热器,结构简单,具备减震防撞功能,设置有两个进水室和两个出水室,冷却液多次经过散热管,扩大散热面积,散热效果好,连接管道12内设置有过滤层,可过滤杂质;具有减震防撞,散热效果佳的优点。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发动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芯体、第一进水室、第二进水室、第一出水室、第二出水室和减震装置;
所述散热器芯体包括散热室、第一散热管组和第二散热管组;所述散热室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第一散热管组包括若干散热管一,所述第二散热管组包括若干散热管二,若干散热管一和若干散热管二之间呈错开排列设置于散热室内;所述散热室外表面设置有硅胶散热垫;
所述第一进水室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室设置在所述散热室顶部,所述第一散热管组的上端部贯穿散热室顶部并延伸至第一进水室内部;
所述第一出水室设置在所述散热室的底部,所述第一散热管组的下端部贯穿散热室底部并延伸至第一出水室内部;所述第一出水室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
所述第一进水室与第一出水室外表面均设置有若干凹槽;
所述第二进水室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室设置在第一出水室一侧,所述第二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散热组的下端部贯穿散热室底部,嵌在第一出水室外表面的凹槽中并延伸至第二进水室内部;
所述第二出水室上设置有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室设置在第一进水室一侧;所述第二散热组的上端部贯穿散热室顶部,嵌在第一进水室外表面的凹槽中并延伸至第二进水室内部;
所述第二进水室外侧面、第二出水室外侧面、散热器芯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减震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若干固定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弹簧;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平行设置;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在与弹簧连接的内侧面均设置有橡胶缓冲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上端部与所述上壳体的内侧面、所述弹簧的下端部与所述下壳体的内侧面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连接管道一端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连接管道另一端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内设置有过滤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一和散热管二的管径一致。
CN201820500881.7U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发动机散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24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00881.7U CN208024456U (zh)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发动机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00881.7U CN208024456U (zh)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发动机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24456U true CN208024456U (zh) 2018-10-30

Family

ID=63910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0088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24456U (zh)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发动机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244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3084A (zh) * 2020-12-09 2021-04-20 安徽硕通车辆部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轻量化新型铝基合金汽车散热器及制造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3084A (zh) * 2020-12-09 2021-04-20 安徽硕通车辆部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轻量化新型铝基合金汽车散热器及制造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22914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
CN208013561U (zh)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及其散热系统
CN206193668U (zh) 一种cpu模块高效散热装置
CN108860390A (zh) 一种散热自行车坐垫
CN207968529U (zh) 一种用于路由器的散热装置
CN208024456U (zh) 一种发动机散热器
CN208122948U (zh) 一种发动机热管理系统
CN201115229Y (zh) 一种热交换结构与具有热交换结构的散热装置
CN206734492U (zh) 挡风板辅助水冷摩托车散热结构
CN201294452Y (zh) 用于变流器功率模块的水冷却装置
CN208393111U (zh) 车用发动机和电动机的散热装置
CN206734493U (zh) 水冷摩托车多用途挡风板
CN204557363U (zh) 一种机箱外壳散热的水冷机构
CN107479307A (zh) 投影设备
CN208264541U (zh) 一种船舶冷却系统
CN206016995U (zh) 采用液态金属散热的斯特林热机冷却器
CN107272309A (zh) 激光投影设备
CN205315106U (zh) 一种新型汽车散热器
WO2018040517A1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芯体
CN209132707U (zh) 水冷散热器
CN208075653U (zh) 化工用高效换热器
CN108843442A (zh) 一种具有水过滤自清理功能的汽车高效散热器
CN208633914U (zh) 一种具有水过滤自清理功能的汽车高效散热器
CN206929001U (zh) 一种发动机及其散热机构
CN213365443U (zh) 一种立体流道冷却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