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22225U - 升降辊台及运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升降辊台及运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22225U
CN208022225U CN201820220208.8U CN201820220208U CN208022225U CN 208022225 U CN208022225 U CN 208022225U CN 201820220208 U CN201820220208 U CN 201820220208U CN 208022225 U CN208022225 U CN 208022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frame
roller
outer framework
limiting section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202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大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uquan Laie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Fuquan Laie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Fuquan Laie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Fuquan Laie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202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22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22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222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升降辊台及运输系统。升降辊台,包括运输辊台、升降支架、底座和伸缩装置;运输辊台包括内框架、外框架、辊筒和承托部;外框架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外框架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部;当内框架的上表面与第二限位部的下表面处于接触状态时,辊筒的中心到承托部的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大于辊筒的半径;当第一限位部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处于接触状态时,内框架相对于外框架向下运动,以使内框架的下表面与第一限位部的上表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承托部的上表面与物料接触,从而对物料产生比较稳定的支撑作用,有效地防止物料滑落,提高了安全性。

Description

升降辊台及运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升降辊台及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在许多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均需要用升降辊台等输送装置来输送生产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或生产出的成品。现有的升降辊台在承载物料升降的过程中,物料容易在辊筒上滑动,甚至从辊台上掉落,非常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辊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物料容易滑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运输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物料容易滑落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辊台,包括运输辊台、升降支架、底座和伸缩装置;
所述运输辊台包括内框架、外框架、辊筒和承托部;所述内框架位于所述外框架的内部,且所述内框架能够相对于所述外框架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所述外框架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下表面位于所述外框架的下方,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外框架的内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上表面能够与所述内框架的下表面接触;所述外框架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内框架的上方;
所述辊筒与所述外框架连接,且所述辊筒能够绕其自身的轴线转动;所述承托部与所述内框架固定连接;当所述内框架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下表面处于接触状态时,所述辊筒的中心到所述承托部的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辊筒的半径;
所述升降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内框架铰接,所述升降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
所述升降支架在下降时,当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处于接触状态时,所述内框架相对于所述外框架向下运动,以使所述内框架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上表面相接触,其中,所述辊筒的中心到所述承托部的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辊筒的半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框架与所述内框架之间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外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内框架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部相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能够沿所述导向部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部设置有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导向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横向板和竖向板,所述横向板与所述竖向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横向板的板面与所述竖向板的板面垂直;所述横向板与所述外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板的厚度面能够与所述内框架的下表面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部为限位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承托部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层。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缸体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伸缩装置的活塞杆与所述升降支架铰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内框架铰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内框架铰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端之间的部分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之间的部分铰接。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运输系统,包括圆形轨道和所述的升降辊台;所述圆形轨道位于所述底座的下方,所述底座能够绕所述圆形轨道的轴线旋转。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圆形轨道相配合的滚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位于所述圆形轨道的下方,所述圆形轨道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轨道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辊台,包括运输辊台、升降支架、底座和伸缩装置;所述运输辊台包括内框架、外框架、辊筒和承托部;所述内框架位于所述外框架的内部,且所述内框架能够相对于所述外框架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所述外框架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下表面位于所述外框架的下方,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外框架的内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上表面能够与所述内框架的下表面接触;所述外框架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内框架的上方;所述辊筒与所述外框架连接,且所述辊筒能够绕其自身的轴线转动;所述承托部与所述内框架固定连接;当所述内框架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下表面处于接触状态时,所述辊筒的中心到所述承托部的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辊筒的半径;所述升降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内框架铰接,所述升降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升降支架在下降时,当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处于接触状态时,所述内框架相对于所述外框架向下运动,以使所述内框架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上表面相接触,其中,所述辊筒的中心到所述承托部的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辊筒的半径。
基于该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辊台,在升降过程中,能够保证承托部的上表面与物料接触,从而对物料产生比较稳定的支撑作用,有效地防止物料滑落,提高了安全性。在实施时,将物料放在运输辊台上,升降支架上升,此时,在外框架自身重力作用下,第二限位部的下表面与内框架的上表面接触,辊筒的中心到承托部的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大于辊筒的半径,也就是说,承托部的上表面位于辊筒的上方,此时,承托部主要与物料接触,对物料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当升降支架下降时,在外框架自身重力作用下,第二限位部的下表面仍然与内框架的上表面接触,此时,承托部主要与物料接触,对物料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当外框架下降至最低位置,即第一限位部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处于接触状态时,升降支架继续下降,带动内框架相对于所述外框架向下运动,以使内框架的下表面与第一限位部的上表面相接触,此时,辊筒的中心到承托部的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小于辊筒的半径,也就是说,承托部的上表面位于辊筒的下方,此时,便于对物料进行水平方向的运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运输系统,包括圆形轨道和所述的升降辊台;所述圆形轨道位于所述底座的下方,所述底座能够绕所述圆形轨道的轴线旋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系统,由于使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辊台,在升降过程中,能够保证承托部的上表面与物料接触,从而对物料产生比较稳定的支撑作用,有效地防止物料滑落,提高了安全性。同时,也能够满足对物料进行水平方向的输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方法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产生了较好的实用的效果,并具有广泛的产业价值。
下面将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辊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辊台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外框架的一个长边侧);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运输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标:101-内框架;102-外框架;103-底座;104-伸缩装置;105-承托部;106-辊筒;107-导向部;108-凸块;109-横向板;110-竖向板;111-第一支架;112-第二支架;114-限位板;115-圆形轨道;116-滚轮;117-移动托架;118-轨道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辊台,包括运输辊台、升降支架、底座103和伸缩装置104;运输辊台包括内框架101、外框架102、辊筒106和承托部105;本实施例中,内框架101和外框架102均为矩形框,内框架101位于外框架102的内部,且内框架101能够相对于外框架102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外框架10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可选地,第一限位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限位部分别与外框架102的短边侧固定连接,第一限位部的下表面位于外框架102的下方,第一限位部的上表面位于外框架102的内部,且第一限位部的上表面能够与内框架101的下表面接触;外框架10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部,可选地,第二限位部与外框架102的长边侧固定连接,第二限位部的数量为两个,第二限位部位于内框架101的上方;辊筒106与外框架102连接,且辊筒106能够绕其自身的轴线转动;承托部105与内框架101固定连接,可选地,承托部105的上表面为平面。本实施例中,辊筒106与承托部105的数量均为多个,且辊筒106与承托部105交替间隔设置。当内框架101的上表面与第二限位部的下表面处于接触状态时,辊筒106的中心到承托部105的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大于辊筒106的半径;升降支架的一端与内框架101铰接,升降支架的另一端与底座103铰接;升降支架在下降时,当第一限位部的下表面与底座103的上表面处于接触状态时,内框架101相对于外框架102向下运动,以使内框架101的下表面与第一限位部的上表面相接触,其中,辊筒106的中心到承托部105的上表面的垂直距离d小于辊筒106的半径r。
基于该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辊台,在升降过程中,能够保证承托部105的上表面与物料接触,从而对物料产生比较稳定的支撑作用,有效地防止物料滑落,提高了安全性。在实施时,将物料放在运输辊台上,升降支架上升,此时,在外框架102自身重力作用下,第二限位部的下表面与内框架101的上表面接触,辊筒106的中心到承托部105的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大于辊筒106的半径,也就是说,承托部105的上表面位于辊筒106的上方,此时,承托部105主要与物料接触,对物料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当升降支架下降时,在外框架102自身重力作用下,第二限位部的下表面仍然与内框架101的上表面接触,此时,承托部105主要与物料接触,对物料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当外框架102下降至最低位置,即第一限位部的下表面与底座103的上表面处于接触状态时,升降支架继续下降,带动内框架101相对于外框架102向下运动,以使内框架101的下表面与第一限位部的上表面相接触,此时,辊筒106的中心到承托部105的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小于辊筒106的半径,也就是说,承托部105的上表面位于辊筒106的下方,此时,便于对物料进行水平方向的运输。
进一步地,参见图5所示,外框架102与内框架101之间设置有导向部107,导向部107与外框架102固定连接;内框架101设置有与导向部107相配合的凸块108,凸块108能够沿导向部107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可选地,导向部107与外框架102的长边侧固定连接,凸块108与内框架101的长边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导向部107和凸块108,能够对内框架101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内框架101的升降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导向部107设置有与凸块108相配合的导向槽。凸块108位于导向槽中,凸块108能够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参见图5所示,第一限位部包括横向板109和竖向板110,横向板109与竖向板110固定连接,且横向板109的板面与竖向板110的板面垂直;横向板109与外框架102固定连接,竖向板110的厚度面能够与内框架101的下表面接触。
该可选方案中,第一限位部的上表面即竖向板110的厚度面,第一限位部的下表面即横向板109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第二限位部为限位板114。
该可选方案中,第二限位部的下表面即限位板114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伸缩装置104,伸缩装置104的缸体与底座103铰接,伸缩装置104的活塞杆与升降支架铰接。
伸缩装置104可以采用目前常见的气缸、液压缸或电动缸。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升降支架包括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2,第一支架111的一端与内框架101铰接,第一支架111的另一端与底座103铰接;第二支架112的一端与内框架101铰接,第二支架112的另一端与底座103铰接;第一支架111的两端之间的部分与第二支架112的两端之间的部分铰接。
该可选方案中,伸缩装置104的活塞杆与第一支架111铰接,且活塞杆与第一支架111之间的铰接轴位于运输辊台与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2之间的铰接轴之间。
进一步地,承托部105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层。这样的方式能够进一步防止物料打滑。
防滑层的材质可以为防滑橡胶。
实施例二
参见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输系统,包括圆形轨道115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辊台;圆形轨道115位于底座103的下方,底座103能够绕圆形轨道115的轴线旋转。
本实施例提供的运输系统,由于使用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辊台,在升降过程中,能够保证承托部105的上表面与物料接触,从而对物料产生比较稳定的支撑作用,有效地防止物料滑落,提高了安全性。同时,也能够满足对物料进行水平方向的输送。
另外,通过设置圆形轨道115,能够改变物料的运输方向,使得运输过程更加灵活,便于操作。
进一步地,底座103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圆形轨道115相配合的滚轮116。
通过设置滚轮116,便于底座103在圆形轨道115上滑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移动托架117,移动托架117与圆形轨道115固定连接,且移动托架117位于圆形轨道115的下方,移动托架117设置有轨道轮118,可选地,轨道轮118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在移动托架117的四角。
通过设置移动托架117,便于将升降辊台移动到所需的位置,增强了灵活性,提高了物料的运输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升降辊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辊台、升降支架、底座和伸缩装置;
所述运输辊台包括内框架、外框架、辊筒和承托部;所述内框架位于所述外框架的内部,且所述内框架能够相对于所述外框架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所述外框架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下表面位于所述外框架的下方,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外框架的内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上表面能够与所述内框架的下表面接触;所述外框架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内框架的上方;
所述辊筒与所述外框架连接,且所述辊筒能够绕其自身的轴线转动;所述承托部与所述内框架固定连接;当所述内框架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下表面处于接触状态时,所述辊筒的中心到所述承托部的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辊筒的半径;
所述升降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内框架铰接,所述升降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
所述升降支架在下降时,当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处于接触状态时,所述内框架相对于所述外框架向下运动,以使所述内框架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上表面相接触,其中,所述辊筒的中心到所述承托部的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辊筒的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与所述内框架之间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外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内框架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部相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能够沿所述导向部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设置有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导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横向板和竖向板,所述横向板与所述竖向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横向板的板面与所述竖向板的板面垂直;所述横向板与所述外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板的厚度面能够与所述内框架的下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为限位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辊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缸体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伸缩装置的活塞杆与所述升降支架铰接。
8.一种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轨道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辊台;所述圆形轨道位于所述底座的下方,所述底座能够绕所述圆形轨道的轴线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圆形轨道相配合的滚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托架,所述移动托架与所述圆形轨道固定连接,且所述移动托架位于所述圆形轨道的下方,所述移动托架设置有轨道轮。
CN201820220208.8U 2018-02-07 2018-02-07 升降辊台及运输系统 Active CN208022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20208.8U CN208022225U (zh) 2018-02-07 2018-02-07 升降辊台及运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20208.8U CN208022225U (zh) 2018-02-07 2018-02-07 升降辊台及运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22225U true CN208022225U (zh) 2018-10-30

Family

ID=63903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20208.8U Active CN208022225U (zh) 2018-02-07 2018-02-07 升降辊台及运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2222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3742A (zh) * 2018-11-23 2019-02-15 浙江焱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板压板成型设备的自动运输系统
CN114799018A (zh) * 2022-05-25 2022-07-29 陈宁宁 一种锻压件模具更换装置
CN114799018B (zh) * 2022-05-25 2024-04-19 东莞市世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锻压件模具更换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3742A (zh) * 2018-11-23 2019-02-15 浙江焱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板压板成型设备的自动运输系统
CN109333742B (zh) * 2018-11-23 2024-03-08 浙江焱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板压板成型设备的自动运输系统
CN114799018A (zh) * 2022-05-25 2022-07-29 陈宁宁 一种锻压件模具更换装置
CN114799018B (zh) * 2022-05-25 2024-04-19 东莞市世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锻压件模具更换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57887U (zh) 一种自传送剪叉式移动液压升降车
CN208022225U (zh) 升降辊台及运输系统
CN207415369U (zh) 一种桁架式自主移动送餐机器人
KR20120138512A (ko) 화물 이송 장치
CN208267346U (zh) 可横向位移的电动吊篮
CN104444463A (zh) 铁路货车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的商品车装卸工程车
CN208009871U (zh) 悬挑式移动脚手架
CN103144843A (zh) 移动式车体大部件存放架
CN209396450U (zh) 一种车尾平台系统
CN106219388B (zh) 一种火箭发动机手动翻转及支撑装置
CN205328499U (zh) 一种起重机支腿
CN207119644U (zh) 一种钢类线材自动翻转上料装置
CN206447210U (zh) 传送装置及输送设备
CN208345247U (zh) 加工生产线
CN207121322U (zh) 吊笼升降平衡装置及升降设备
CN108675200A (zh) 一种升降输送装置
CN113982118A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高层建筑钢结构
CN108569546A (zh) 一种加工生产线
CN206318632U (zh) 一种桥式起重机用大跨度支撑机构
CN217050278U (zh) 一种多层柔性螺旋输送机
CN202059078U (zh) Gw4型刀闸检修专用隔离架
CN214985447U (zh) 一种铁皮送料装置
CN214527904U (zh) 装卸台
CN217297038U (zh) 一种大型龙门加工中心的移动式龙门支架
CN219056299U (zh) 一种饰面板仓储备料可调节式输送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