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09871U - 悬挑式移动脚手架 - Google Patents

悬挑式移动脚手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09871U
CN208009871U CN201721384821.5U CN201721384821U CN208009871U CN 208009871 U CN208009871 U CN 208009871U CN 201721384821 U CN201721384821 U CN 201721384821U CN 208009871 U CN208009871 U CN 208009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part
main body
body frame
ballast box
outrigger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8482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媛
石峰
白显军
陈智
陈彦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8482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09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09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098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vable Scaffol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挑式移动脚手架,涉及建筑施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底座、配重箱、主体框架、移动机构、悬挑平台、滑轮和锁紧构件;从而可以使得工人到达悬挑平台后,通过移动机构带动悬挑平台实现了上下移动,且通过滑轮使得脚手架可以随意移动至任意位置,确定位置后通过锁紧构件将滑轮固定于地面上,另外配重箱的上端设置有顶盖,顶盖通过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二紧固装置配合连接,使得顶盖固定于配重箱上;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稳定性差,灵活机动性较差,工人上下攀爬脚手架容易滑倒以及配重箱结构简单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减少了脚手架大面积搭设或重复搭设,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成本,使得设计更加合理,更加实用。

Description

悬挑式移动脚手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悬挑式移动脚手架。
背景技术
在建筑业中,脚手架在施工现场必不可少,工人在操作中为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各种支架;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施工脚手架都采用竹或木材搭设;60年代起推广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移动脚手架在建筑施工中被广泛使用,除能作为一般内、外移动脚手架、支撑架外,还可用做支撑柱、物料提升架、悬梁脚手架、爬升脚手架等。
现在技术中的移动脚手架由两副门架和两组交叉型拉杆、脚手板以及可调底座组成。另外还有楼层室外的装饰、装修以及修补工作,采用外脚手架或吊篮;现有技术中的悬挑式脚手架上焊接爬梯,工人需要爬梯来上下脚手架;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移动脚手架,由于自身杆件较细,稳定性并不太高,而且操作人员上下不方便,而且无法实现对楼层中室外的修补、装饰装修施工;另外,外脚手架或吊篮的灵活机动性较差;悬挑式脚手架工人上下攀爬脚手架容易滑倒,存在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现有技术中的脚手架的配重箱设置于脚手架后端,配重沙袋放置于后部的配重箱内,配重箱是开口设置,这样人可以随意将配重沙袋取出,因此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悬挑式移动脚手架,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稳定性差,灵活机动性较差,工人上下攀爬脚手架容易滑倒以及配重箱结构简单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悬挑式移动脚手架,包括:底座、配重箱、主体框架、移动机构、悬挑平台、滑轮和锁紧构件;
底座通过主体框架与悬挑平台连接,移动机构与主体框架连接,且移动机构的一端与悬挑平台连接,用于带动悬挑平台相对于主体框架上下移动;
配重箱设置于底座远离主体框架的一端,且配重箱与底座连接,配重箱的上端设置有顶盖,顶盖上设置有第一紧固装置,配重箱的侧端上设置有与第一紧固装置相配合的第二紧固装置;
底座和主体框架的底部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滑轮,滑轮通过滑轮支杆与底座和主体框架连接,锁紧构件可与滑轮连接,以将滑轮固定于地面。
进一步地,移动机构包括外旋臂、内旋臂和旋转卡扣;
内旋臂分别通过多个旋转卡扣依次与悬挑平台、主体框架和配重箱连接,内旋臂的一端与悬挑平台靠近主体框架的一端连接,内旋臂的另一端与配重箱靠近主体框架的一端连接;
外旋臂分别通过多个旋转卡扣依次与悬挑平台、主体框架和配重箱连接,外旋臂的一端与悬挑平台远离主体框架的一端连接,外旋臂的另一端与配重箱远离主体框架的一端连接;
内旋臂和外旋臂的旋转支点均与主体框架连接,以使内旋臂和外旋臂的旋转支点相对于主体框架同轴同心,配重箱可相对于主体框架水平移动,以通过外旋臂和内旋臂转动带动悬挑平台上升或下降。
进一步地,外旋臂和内旋臂均设置为伸缩杆。
进一步地,移动机构包括滑动组件和卡紧构件;
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第一滑动部设置于主体框架内,第二滑动部与悬挑平台连接,第二滑动部与第一滑动部配合滑动,以使悬挑平台相对于主体框架上升或者下降;
卡紧构件可设置于第二滑动部与第一滑动部之间,以将第二滑动部固定于第一滑动部上,以控制悬挑平台相对于主体框架的高度。
进一步地,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设置为互为套合的套管,相邻的两个套管侧壁上贯穿设置有通孔,卡紧构件设置为螺杆,螺杆可穿过通孔,以将相邻的两个套管固定。
进一步地,移动机构包括滑动组件和液压缸;
滑动组件包括第三滑动部和第四滑动部;第三滑动部设置于主体框架内,第四滑动部与悬挑平台连接,液压缸设置于主体框架内,且液压缸与第四滑动部远离悬挑平台的一端连接,用于带动第四滑动部相对于第三滑动部上下滑动,以使悬挑平台相对于主体框架上升或者下降。
进一步地,第三滑动部设置为外框架,第四滑动部设置为内框架,外框架与主体框架连接,外框架与内框架通过滑动装置连接,液压缸设置于外框架与内框架之间,且与滑动装置传动连接,以使内框架可沿着外框架的内边缘垂直移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还包括限位装置;
外框架设置有滑动槽,滑动装置设置于滑动槽内,限位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两个限位装置分别设置于滑动槽的两端,且两个限位装置均与外框架的边缘连接,用于限定内框架的滑动距离。
进一步地,第一紧固装置设置为卡扣,第二紧固装置设置为卡槽;
顶盖的一端与配重箱铰接,卡扣设置于顶盖远离铰接处的一端,配重箱对应卡扣的位置设置有与卡扣配合的卡槽,以将顶盖固定于配重箱处。
进一步地,悬挑平台周边设置有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在悬挑平台与主体框架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出入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包括:底座、配重箱、主体框架、移动机构、悬挑平台、滑轮和锁紧构件;底座通过主体框架与悬挑平台连接,移动机构与主体框架连接,且移动机构的一端与悬挑平台连接,用于带动悬挑平台相对于主体框架上下移动;配重箱设置于底座远离主体框架的一端,且配重箱与底座连接,配重箱的上端设置有顶盖,顶盖上设置有第一紧固装置,配重箱的侧端上设置有与第一紧固装置相配合的第二紧固装置;底座和主体框架的底部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滑轮,滑轮通过滑轮支杆与底座和主体框架连接,锁紧构件可与滑轮连接,以将滑轮固定于地面;从而可以使得工人到达悬挑平台后,通过移动机构带动悬挑平台实现了上下移动,且通过底座和主体框架的底部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滑轮,使得脚手架可以随意移动至任意位置,确定位置后通过锁紧构件将滑轮固定于地面上,另外配重箱的上端设置有顶盖,顶盖通过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二紧固装置配合连接,使得顶盖固定于配重箱上;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稳定性差,灵活机动性较差,工人上下攀爬脚手架容易滑倒以及配重箱结构简单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减少了脚手架大面积搭设或重复搭设,提高了施工效率,使得安装方便快捷,循环使用,节约了成本,使得设计更加合理,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又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的A-A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底座;200-配重箱;300-主体框架;400-移动机构;401-外旋臂;402-内旋臂;403-旋转卡扣;411-第一滑动部;412-第二滑动部;413-卡紧构件;421-第三滑动部;422-第四滑动部;423-液压缸;500-悬挑平台;600-滑轮;700-锁紧构件;800-顶盖;900-第一紧固装置;110-第二紧固装置;120-防护栏杆;130-限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移动机构400包括外旋臂401、内旋臂402和旋转卡扣403。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移动机构400包括第一滑动部411、第二滑动部412和卡紧构件413。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又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的A-A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限位装置130设置于滑动槽内。
图5为图3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移动机构400包括第三滑动部421、第四滑动部422和液压缸423。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挑式移动脚手架,包括:底座100、配重箱200、主体框架300、移动机构400、悬挑平台500、滑轮600和锁紧构件700;底座100通过主体框架300与悬挑平台500连接,移动机构400与主体框架300连接,且移动机构400的一端与悬挑平台500连接,用于带动悬挑平台500相对于主体框架300上下移动;配重箱200设置于底座100远离主体框架300的一端,且配重箱200与底座100连接,配重箱200的上端设置有顶盖800,顶盖800上设置有第一紧固装置900,配重箱200的侧端上设置有与第一紧固装置900相配合的第二紧固装置110;底座100和主体框架300的底部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滑轮600,滑轮600通过滑轮600支杆与底座100和主体框架300连接,锁紧构件700可与滑轮600连接,以将滑轮600固定于地面。
进一步地,第一紧固装置900设置为卡扣,第二紧固装置110设置为卡槽;顶盖800的一端与配重箱200铰接,卡扣设置于顶盖800远离铰接处的一端,配重箱200对应卡扣的位置设置有与卡扣配合的卡槽,以将顶盖800固定于配重箱200处。
其中,配重箱200四周采用钢板网焊接而成,顶盖800的其中一个边缘铰接在配重箱200顶端,所述顶盖800与铰接边缘相对的边缘上设置有卡扣,对应的钢板顶端设置有与卡扣相配合的卡槽。
另外,顶盖800与配重箱200的连接方式还可以设置有多种,例如:锁紧锁扣、粘扣等。
配重箱200与底座100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焊接、卡接、通过螺栓连接等,较佳地,配重箱200与底座100通过螺栓连接。
锁紧构件700可以为多种,例如:刹车片、固定杆或者楔形块等,较佳地,锁紧构件700为楔形块;具体地,楔形块设置为两个直角边和一个四分之一圆弧边,其中两直角边边长等于铁质滑轮600的半径,圆弧边半径等于铁质滑轮600的半径,圆弧边向直角边凹陷,两个楔形块的圆弧面之间形成防止滑轮600的容腔,当圆弧面靠近滑轮600的外侧时,圆弧面能紧密贴合铁质滑轮600的外侧,形成一体。两个楔形块均放置于主体框架300的存放处内,当滑轮600处于运动状态时,两个楔形块存放于存放处,以使滑轮600可以随意滑动;当滑轮600处于固定状态时,通过将两个楔形块取出,放置于滑轮600的两端,以向滑轮600贴合,保证楔形块的一条直角边处于地面上,使得滑轮600固定于地面上。
进一步地,悬挑平台500周边设置有防护栏杆120,防护栏杆120在悬挑平台500与主体框架300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出入口。
悬挑平台500与防护栏杆120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焊接、铆接、螺纹连接等,较佳地,悬挑平台500与防护栏杆120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包括:底座100、配重箱200、主体框架300、移动机构400、悬挑平台500、滑轮600和锁紧构件700;底座100通过主体框架300与悬挑平台500连接,移动机构400与主体框架300连接,且移动机构400的一端与悬挑平台500连接,用于带动悬挑平台500相对于主体框架300上下移动;配重箱200设置于底座100远离主体框架300的一端,且配重箱200与底座100连接,配重箱200的上端设置有顶盖800,顶盖800上设置有第一紧固装置900,配重箱200的侧端上设置有与第一紧固装置900相配合的第二紧固装置110;底座100和主体框架300的底部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滑轮600,滑轮600通过滑轮600支杆与底座100和主体框架300连接,锁紧构件700可与滑轮600连接,以将滑轮600固定于地面;从而可以使得工人到达悬挑平台500后,通过移动机构400带动悬挑平台500实现了上下移动,且通过底座100和主体框架300的底部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滑轮600,使得脚手架可以随意移动至任意位置,确定位置后通过锁紧构件700将滑轮600固定于地面上,另外配重箱200的上端设置有顶盖800,顶盖800通过第一紧固装置900和第二紧固装置110配合连接,使得顶盖800固定于配重箱200上;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稳定性差,灵活机动性较差,工人上下攀爬脚手架容易滑倒以及配重箱200结构简单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减少了脚手架大面积搭设或重复搭设,提高了施工效率,使得安装方便快捷,循环使用,节约了成本,使得设计更加合理,更加实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的移动机构400包括外旋臂401、内旋臂402和旋转卡扣403;内旋臂402分别通过多个旋转卡扣403依次与悬挑平台500、主体框架300和配重箱200连接,内旋臂402的一端与悬挑平台500靠近主体框架300的一端连接,内旋臂402的另一端与配重箱200靠近主体框架300的一端连接;外旋臂401分别通过多个旋转卡扣403依次与悬挑平台500、主体框架300和配重箱200连接,外旋臂401的一端与悬挑平台500远离主体框架300的一端连接,外旋臂401的另一端与配重箱200远离主体框架300的一端连接;内旋臂402和外旋臂401的旋转支点均与主体框架300连接,以使内旋臂402和外旋臂401的旋转支点相对于主体框架300同轴同心,配重箱200可相对于主体框架300水平移动,以通过外旋臂401和内旋臂402转动带动悬挑平台500上升或下降。
进一步地,外旋臂401和内旋臂402均设置为伸缩杆。
其中,所述配重箱200和悬挑平台500位于内、外旋臂401两端,主体框架300位于配重箱200和悬挑平台500之间。内旋臂402和外旋臂401设置在主体框架300的两侧。所述内、外旋臂401的旋转支点位于主体框架300的水平钢管上。
具体地,配重箱200设置于底座100上,当底座100带动配重箱200相对于主体框架300水平移动,外旋臂401和内旋臂402可以以主体框架300为中心使得悬挑平台500相对于主体框架300转动,以使悬挑平台500可以实现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通过移动机构400包括外旋臂401、内旋臂402和旋转卡扣403,使得配重箱200的水平移动可以带动悬挑平台500的上下移动,可以有效的减少施工现场传统大面积搭设脚手架和成品保护,成本低,可重复使用,经久耐用,减少了脚手架大面积搭设或重复搭设,操作人员的施工效率得到提升。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的移动机构400包括滑动组件和卡紧构件413;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动部411和第二滑动部412,第一滑动部411设置于主体框架300内,第二滑动部412与悬挑平台500连接,第二滑动部412与第一滑动部411配合滑动,以使悬挑平台500相对于主体框架300上升或者下降;卡紧构件413可设置于第二滑动部412与第一滑动部411之间,以将第二滑动部412固定于第一滑动部411上,以控制悬挑平台500相对于主体框架300的高度。
进一步地,第一滑动部411和第二滑动部412设置为互为套合的套管,相邻的两个套管侧壁上贯穿设置有通孔,卡紧构件413设置为螺杆,螺杆可穿过通孔,以将相邻的两个套管固定。
其中,通孔沿着套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另外,卡紧构件413还可以设置为螺纹连接部,相邻的两个套管通过螺纹连接,以控制相邻的两个套管的伸出或收回。
本实施例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通过移动机构400包括滑动组件和卡紧构件413;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动部411和第二滑动部412,第一滑动部411和第二滑动部412设置为互为套合的套管,从而使得相邻的两个套管的伸出或收回,以带动悬挑平台500的上下移动,可以有效的减少施工现场传统大面积搭设脚手架和成品保护,成本低,可重复使用,经久耐用,减少了脚手架大面积搭设或重复搭设,操作人员的施工效率得到提升。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的移动机构400包括滑动组件和液压缸423;滑动组件包括第三滑动部421和第四滑动部422;第三滑动部421设置于主体框架300内,第四滑动部422与悬挑平台500连接,液压缸423设置于主体框架300内,且液压缸423与第四滑动部422远离悬挑平台500的一端连接,用于带动第四滑动部422相对于第三滑动部421上下滑动,以使悬挑平台500相对于主体框架300上升或者下降。
进一步地,第三滑动部421设置为外框架,第四滑动部422设置为内框架,外框架与主体框架300连接,外框架与内框架通过滑动装置连接,液压缸423设置于外框架与内框架之间,且与滑动装置传动连接,以使内框架可沿着外框架的内边缘垂直移动。
其中,外框架与主体框架300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焊接、铆接、螺钉连接等,较佳地,外框架与主体框架300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外框架的材料可以为多种,例如:碳钢、不锈钢、合金钢等,较佳地,外框架的材料为合金钢。
滑动装置可以为多种,例如:滚轮、滑轨、滑片等,由于滑轨具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较佳地,滑动装置为滑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还包括限位装置130;外框架设置有滑动槽,滑动装置设置于滑动槽内,限位装置130设置有至少两个,两个限位装置130分别设置于滑动槽的两端,且两个限位装置130均与外框架的边缘连接,用于限定内框架的滑动距离。
其中,限位装置130与内框架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焊接、铆接、卡接等,较佳地,限位装置130与内框架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限位装置130可以为多种,例如:限位圈、限位块、限位板等,较佳地,第一限位装置130为限位板。
本实施例提供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通过移动机构400包括第三滑动部421、第四滑动部422和液压缸423;第三滑动部421设置为外框架,第四滑动部422设置为内框架,内框架通过滑动装置可以沿着外框架滑动,内框架与液压缸423连接,通过液压缸423的伸缩,从而可以使得内框架带动悬挑平台500的上下移动,另外,通过限位装置130可以保证内框架不会滑设出外框架的轨道,可以有效的减少施工现场传统大面积搭设脚手架和成品保护,成本低,可重复使用,经久耐用,减少了脚手架大面积搭设或重复搭设,操作人员的施工效率得到提升,更加实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悬挑式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配重箱、主体框架、移动机构、悬挑平台、滑轮和锁紧构件;
所述底座通过所述主体框架与所述悬挑平台连接,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主体框架连接,且所述移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悬挑平台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悬挑平台相对于所述主体框架上下移动;
所述配重箱设置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主体框架的一端,且所述配重箱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配重箱的上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第一紧固装置,所述配重箱的侧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紧固装置相配合的第二紧固装置;
所述底座和所述主体框架的底部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所述滑轮,所述滑轮通过滑轮支杆与所述底座和所述主体框架连接,所述锁紧构件可与所述滑轮连接,以将所述滑轮固定于地面;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动组件和卡紧构件;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内,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悬挑平台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配合滑动,以使所述悬挑平台相对于所述主体框架上升或者下降;
所述卡紧构件可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之间,以将所述第二滑动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上,以控制所述悬挑平台相对于所述主体框架的高度;
或,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动组件和液压缸;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三滑动部和第四滑动部;所述第三滑动部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内,所述第四滑动部与所述悬挑平台连接,所述液压缸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内,且所述液压缸与所述第四滑动部远离所述悬挑平台的一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四滑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三滑动部上下滑动,以使所述悬挑平台相对于所述主体框架上升或者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设置为互为套合的套管,相邻的两个所述套管侧壁上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卡紧构件设置为螺杆,所述螺杆可穿过所述通孔,以将相邻的两个所述套管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动部设置为外框架,所述第四滑动部设置为内框架,所述外框架与所述主体框架连接,所述外框架与所述内框架通过滑动装置连接,所述液压缸设置于所述外框架与所述内框架之间,且与所述滑动装置传动连接,以使所述内框架可沿着外框架的内边缘垂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装置;
所述外框架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限位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两个所述限位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滑动槽的两端,且两个所述限位装置均与所述外框架的边缘连接,用于限定所述内框架的滑动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装置设置为卡扣,所述第二紧固装置设置为卡槽;
所述顶盖的一端与所述配重箱铰接,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顶盖远离所述铰接处的一端,所述配重箱对应所述卡扣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所述卡槽,以将所述顶盖固定于所述配重箱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悬挑式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平台周边设置有防护栏杆,所述防护栏杆在所述悬挑平台与所述主体框架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出入口。
CN201721384821.5U 2017-10-24 2017-10-24 悬挑式移动脚手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09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84821.5U CN208009871U (zh) 2017-10-24 2017-10-24 悬挑式移动脚手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84821.5U CN208009871U (zh) 2017-10-24 2017-10-24 悬挑式移动脚手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09871U true CN208009871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79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8482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09871U (zh) 2017-10-24 2017-10-24 悬挑式移动脚手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0987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7402A (zh) * 2018-11-20 2020-05-26 中建材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的悬挑工作平台
GB2586647A (en) * 2019-09-02 2021-03-03 Siang Lai Ye A scaffold for a building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7402A (zh) * 2018-11-20 2020-05-26 中建材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的悬挑工作平台
GB2586647A (en) * 2019-09-02 2021-03-03 Siang Lai Ye A scaffold for a buil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0641B (zh) 一种可伸缩的升降施工平台
CN208009871U (zh) 悬挑式移动脚手架
US5992565A (en) Lifting scaffold assembly
CN105926459B (zh) 一种桥梁建筑钢架设备
CN207314800U (zh) 一种建筑外墙施工伸缩吊篮
US4555890A (en) Process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curtain walls and apparatus for the execution of the process
CN208749063U (zh) 一种地下洞室边墙移动作业平台
CN208685449U (zh) 盖梁底模的拆除装置
CN208715425U (zh) 水上水下无人机器人投放回收装置
CN213141328U (zh) 一种安全型户外高层楼宇电器安装用吊篮
CN214739727U (zh) 一种安全建筑施工平台
CN211681932U (zh) 一种水泵电机检修平台
CN212176483U (zh) 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防掉落式脚手架
CN211172985U (zh) 一种建筑用脚手架
CN208762095U (zh) 一种电容器更换平台
CN206814280U (zh) 一种可调节龙门式起重机
CN112343320A (zh) 一种组合式工作支架
CN207959863U (zh) 一种门式脚手架
CN205259558U (zh) 一种新型的装修用脚手架
CN207749818U (zh) 一种用于反吊板施工的悬挂式吊篮
CN217250075U (zh) 板材卷涂生产线上的喷涂机械手
CN210592337U (zh) 一种船用吊篮悬挂架
CN218668447U (zh) 钢梁悬挂式操作平台
CN217555608U (zh) 一种钢结构安装用辅助吊架
CN210655944U (zh) 一种移动式升降机吊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6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