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10490U - 消音元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消音元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010490U CN208010490U CN201820012205.5U CN201820012205U CN208010490U CN 208010490 U CN208010490 U CN 208010490U CN 201820012205 U CN201820012205 U CN 201820012205U CN 208010490 U CN208010490 U CN 2080104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onance chamber
- pipe
- filter
- silencer element
- air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音元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所述消音元件包括:进气管、滤清器、出气管以及至少一个谐振腔室,所述滤清器内设有内插管,所述进气管的出口与所述内插管的进口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滤清器连接,所述至少一个谐振腔室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消音元件,可以通过至少一个谐振腔室以及内插管的设置,使消音元件可以针对性的降低某些阶次的噪声的同时,能够改善进气系统的声品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音元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滤清器作为发动机进气系统的重要组件,一方面可有效过滤灰尘,为发动机提供清洁干燥的空气,另一方面滤清器可以作为消音器以降低进气系统噪声,但是气体高速流动在进气系统内部会产生噪声,并从机舱传入驾驶室内影响驾乘感受,且目前降低进气噪声一般仅使用单一的降噪措施,如仅使用内插管,或仅使用谐振腔,单一的降噪措施存在以下缺点:
1、不能全面的改善进气系统噪声,仅能改善某一频率下的进气噪声,如谐振腔仅能改善某一频率下的低频噪声;内插管能改善整个进气系统的整体声品质,但不能改善某一频率下的进气噪声。
2、单一使用谐振腔、内插管或其他降噪措施均需要较大的布置空间,且安装困难,易脱落,消音效果较差。
3、进气口处噪声改善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以针对性消除某些阶次的噪声、且可以改善进气系统的声品质的消音元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消音元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消音元件包括:进气管、滤清器、出气管以及至少一个谐振腔室,所述滤清器内设有内插管,所述进气管的出口与所述内插管的进口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滤清器连接,所述至少一个谐振腔室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元件,可以使进气管与至少一个谐振腔室连接,以降低低阶次的噪声,还可以使出气管与至少一个谐振腔室连接,以降低中高阶次的噪声,而且内插管的设置可以改善进气系统的声品质。
简言之,可以通过至少一个谐振腔室以及内插管的设置,使消音元件在可以针对性的降低某些阶次的噪声的同时,改善进气系统的声品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谐振腔室包括:第一谐振腔室和第二谐振腔室,所述第一谐振腔室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谐振腔室的容积,所述进气管穿过所述第一谐振腔室且与所述第一谐振腔室相连通,所述出气管穿过所述第二谐振腔室且与所述第二谐振腔室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的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一谐振腔室相连通的第一消音孔,所述出气管的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二谐振腔室相连通的第二消音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谐振腔室的容积是所述第二谐振腔室的3-8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气管具有流通孔,所述流通孔上罩盖有防水针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清器的进口和出口位于同一侧,所述内插管全部位于所述滤清器内且自所述滤清器的一侧向对侧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滤清器为方体形,所述内插管连接在所述滤清器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一个侧壁上且朝向另一个侧壁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滤清器包括:下壳体、上壳体以及滤芯,所述进气管适于在所述下壳体外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内插管适于在所述下壳体内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罩盖在所述下壳体上且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适于在所述上壳体外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滤芯位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且所述内插管位于所述滤芯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上壳体具有伸出管,所述伸出管内套在所述出气管的一端,所述出气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谐振腔室通过环箍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消音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元件的俯视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组件的进气管以及防水针毡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消音元件100,
进气管10,流通孔11,滤清器20,下壳体21,上壳体22,伸出管221,滤芯23,内插管30,出气管40,防水针毡50,
第一谐振腔室a,第二谐振腔室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至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元件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消音元件100包括:进气管10、滤清器20、出气管40以及至少一个谐振腔室,滤清器20内设有内插管30,进气管10的出口与内插管30的进口固定连接,出气管40与滤清器20连接,至少一个谐振腔室与进气管10和出气管40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具体地,气体通过进气管10进入到消音元件100中,可以设置一个谐振腔室与进气管10相连通,气体流过谐振腔室并通过安装在滤清器20中的内插管30流入滤清器20,之后滤清器20内的气体被过滤后,流向与滤清器20连接的出气管40,且还可以设置一个谐振腔室与出气管40连通。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元件100,通过至少一个谐振腔室以及内插管30的设置,不仅使消音元件100能够针对性的降低某些阶次的噪声,而且可以改善进气系统(图中未示出)的声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将一个谐振腔室外套在进气管10上并与进气管10相连通,以针对性的对低阶次的噪声进行降噪、消音;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将一个谐振腔室外套在出气管40上并与出气管40相连通,以针对性的对中高阶次的噪声进行降噪、消音;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多个谐振腔室,其中至少一个谐振腔室与进气管10相连通,至少一个谐振腔室与出气管40相连通,进而使消音元件100即可以对低阶次的噪声进行降噪、消音,还可以对中高阶次的噪声进行降噪、消音。
如图1所示,至少一个谐振腔室包括:第一谐振腔室a和第二谐振腔室b,第一谐振腔室a的容积大于第二谐振腔室b的容积,进气管10穿过第一谐振腔室a且与第一谐振腔室a相连通,出气管40穿过第二谐振腔室b且与第二谐振腔室b相连通。
具体而言,进气管10上安装有第一谐振腔室a,出气管40上设置有第二谐振腔室b,气体可以在进气管10与第一谐振腔室a之间流通,第二谐振腔室b与出气管40之间也是相互连通的。这样,通过多个谐振腔室的设计,可以在消音元件100的气体的进口或者在消音元件100的出口对气体进行降噪、消音,以使消音元件100可以针对性的降低低阶次的噪声或者中高阶次的噪声,且消音元件100的降噪、消音效果好。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进气管10的侧壁具有与第一谐振腔室a相连通的第一消音孔,出气管40的侧壁具有与第二谐振腔室b相连通的第二消音孔。
其中,第一谐振腔室a与进气管10通过在进气管10的侧壁上的第一消音孔相连通,进而在消音元件100的降噪过程中,进气管10与第一谐振腔室a之间气体可以流通,以产生反射抵消效应,同理在出气管40的侧壁上的第二消音孔使第二谐振腔室b与出气管40之间是可流通的,在滤清器20中的噪声随着气体排出滤清器20的过程中,出气管40与第二谐振腔室b之间气体流通以使噪声相互反射抵消。
由此,第一谐振腔室a的设置使消音元件100具有较高的低阶次噪声的降噪能力,第二谐振腔室b的设置使消音元件100的中高阶次噪声降噪性能更好。
在图1所示的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谐振腔室a的容积是第二谐振腔室b的3-8倍。
换言之,第一谐振腔室a的容积远大于第二谐振腔室b的容积,进而更大容积的第一谐振腔室a设置在进气管10上,且进气管10与第一谐振腔室a之间插接配合,且更大容积的第一谐振腔室a设置在消音元件100的进气的一端,可以有效地降低较低阶次的噪声,而较小容积的第二谐振腔室b设置在出气管40上,也就是消音元件100的排气的一端,可以有效地降低较高阶次的噪声。
简言之,容积较大的第一谐振腔室a安装在滤清器20与进气管10连接的一端,容积较小的第二谐振腔室b安装在出气管40与滤清器20连接的一端,进而使多个谐振腔室在消音元件100上的空间布置更加合理,且容积较大的第一谐振腔室a与容积较小的第二谐振腔室b的设置,使消音元件100可以针对性的对低阶次噪音进行消音或者针对性的对中高阶次的噪声进行消音,且消音元件100对低阶次或者中高阶次的噪音的消音效果更好。
如图2所示,进气管10具有流通孔11,流通孔11上罩盖有防水针毡50。
具体地,在进气管10具有用于安装防水针毡50的流通孔11,且防水针毡50直接罩盖在流通孔11上,防水针毡50具有较好的吸音能力。这样,通过防水针毡50的吸音能力,吸收一部分的进气噪声以降低进气管10的进气噪声,且防水针毡50直接布置在进气管10的管壁上的任意位置,方便安装,在使消音元件100的降噪效果更好的前提下,降低了消音组件100的生产成本。
参照图1所示,滤清器20的进口和出口位于同一侧,内插管30全部位于滤清器20内且自滤清器20的一侧向对侧延伸。
具体地,滤清器20的进口和出口在同一侧相对设置,或者在同一侧的相邻的两个滤清器20的侧壁上设置,而内插管30的一端连接在滤清器20的侧壁上,内插管30的另一端延伸到滤清器20相对的一端的侧壁前且与相对的一端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这样,内插管30对气体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以使气体由内插管30中流出后,在滤清器20中的流通路径更长,进而内插管30对进气噪声的声品质改善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滤清器20为方体形,内插管30连接在滤清器20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一个侧壁上且朝向另一个侧壁延伸。
由此,内插管30在滤清器2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以使内插管30的长度更长,内插管30安装在滤清器20内,对消音组件100的空间占用小,空间布置合理,且内插管30与进气管10或者内插管30与第一谐振腔室a连接的区域可以设置密封垫圈,进而使进气管10与滤清器20之间的密封性更好,以提高滤清器20的滤清效率和排气效率,同时密封垫圈的设置还使内插管30具有更高的进气阻力,更高的进气阻力以及更长的内插管30使进气噪声的整体声品质降低。
如图1所示,滤清器20包括:下壳体21、上壳体22以及滤芯23,进气管10适于在下壳体21外与下壳体21固定连接,内插管30适于在下壳体21内与下壳体21固定连接,上壳体22罩盖在下壳体21上且与下壳体21固定连接,出气管40适于在上壳体22外与上壳体22固定连接,滤芯23位于上壳体22和下壳体21之间且内插管30位于滤芯23的一侧。
具体地,进气管10、内插管30都安装在下壳体21上,上壳体22可以罩盖在下壳体21上并与出气管40连接。由此,不仅方便滤清器20的安装,还方便滤芯23的更换以及清洗。
此外,内插管30位于滤芯23的一侧的下端,出气管40位于滤芯23的另一侧的上端,这样,可以使滤芯23对气体的过滤更充分,过滤效果更好。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内插管30也可以固定在滤清器20的上壳体22上。
可选地,上壳体22具有伸出管221,伸出管221内套在出气管40的一端,出气管40另一端与第二谐振腔室b通过环箍固定。
这样,伸出管221插入到出气管40的一端使滤清器20与出气管40之间的气密性更好,而通过环箍(图中未示出)固定的出气管40的另一端与第二谐振腔室b固定连接,不仅使出气管40与第二谐振腔室b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第二谐振腔室b不易脱落,还通过环箍在出气管40的声能量最大处进行固定,以使第二谐振腔室b具有中高阶次噪声的降噪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消音元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通过消音元件100的设置,不仅能够针对性的降低某些阶次的进气噪声、并改善进气噪声的声品质以提高车辆的使用舒适性,而且消音元件100的结构简单,空间布置合理、安装方便且成本较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某些的方位、以某些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消音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气管;
滤清器,所述滤清器内设有内插管,所述进气管的出口与所述内插管的进口固定连接;
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滤清器连接;以及
至少一个谐振腔室,所述至少一个谐振腔室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谐振腔室包括:第一谐振腔室和第二谐振腔室,所述第一谐振腔室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谐振腔室的容积,所述进气管穿过所述第一谐振腔室且与所述第一谐振腔室相连通,所述出气管穿过所述第二谐振腔室且与所述第二谐振腔室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的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一谐振腔室相连通的第一消音孔,所述出气管的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二谐振腔室相连通的第二消音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腔室的容积是所述第二谐振腔室的3-8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具有流通孔,所述流通孔上罩盖有防水针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清器的进口和出口位于同一侧,所述内插管全部位于所述滤清器内且自所述滤清器的一侧向对侧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音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清器为方体形,所述内插管连接在所述滤清器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一个侧壁上且朝向另一个侧壁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清器包括:
下壳体,所述进气管适于在所述下壳体外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内插管适于在所述下壳体内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
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罩盖在所述下壳体上且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适于在所述上壳体外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以及
滤芯,所述滤芯位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且所述内插管位于所述滤芯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音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具有伸出管,所述至少一个谐振腔室包括第一谐振腔室和第二谐振腔室,所述伸出管内套在所述出气管的一端,所述出气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谐振腔室通过环箍固定。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音元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12205.5U CN208010490U (zh) | 2018-01-04 | 2018-01-04 | 消音元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12205.5U CN208010490U (zh) | 2018-01-04 | 2018-01-04 | 消音元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010490U true CN208010490U (zh) | 2018-10-26 |
Family
ID=63882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012205.5U Active CN208010490U (zh) | 2018-01-04 | 2018-01-04 | 消音元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01049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75446A (zh) * | 2021-08-31 | 2021-12-10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
-
2018
- 2018-01-04 CN CN201820012205.5U patent/CN20801049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75446A (zh) * | 2021-08-31 | 2021-12-10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370071U (zh) | 一种可消音法兰、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 |
US9303602B2 (en) | Intake apparatus of engine for outboard motor | |
CN208010490U (zh) | 消音元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 |
US20130291500A1 (en) | Air cleaner with integrated resonator | |
US20070144154A1 (en) | Air filter with air flow segregation | |
CN207420668U (zh) | 消声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 |
KR200471422Y1 (ko) | 레조네이터가 분리 가능한 에어클리너 | |
CN108331686A (zh) | 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 |
CN206522207U (zh) | 空滤器总成 | |
CN104196593B (zh) | 消声器及具有该消声器的车辆 | |
CN209308864U (zh) | 车辆的空滤装置及车辆的进气系统 | |
CN206206033U (zh) | 空气滤清器总成 | |
JP2002303117A (ja) | 内燃機関用マフラ | |
CN208364208U (zh) | 一种阻抗三管迷路型消声器 | |
CN104265413A (zh) | 拖拉机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 |
CN201180633Y (zh) | 进气消声过滤器 | |
CN208564819U (zh) | 一种汽车空气滤清器总成 | |
CN107725323A (zh) | 一种消音器及其消音方法 | |
CN207568796U (zh) | 一种消音器 | |
CN207337913U (zh) | 消声器 | |
CN201041110Y (zh) | 汽车进气消声结构 | |
KR100501567B1 (ko) | 압축기용 소음기 | |
CN204851498U (zh) | 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及其空滤器组件 | |
CN208024430U (zh) | 消声器以及具有它的消声组件 | |
CN208024443U (zh) | 消声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