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08522U - 隔油油泥收集器及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隔油油泥收集器及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08522U
CN208008522U CN201721503034.8U CN201721503034U CN208008522U CN 208008522 U CN208008522 U CN 208008522U CN 201721503034 U CN201721503034 U CN 201721503034U CN 208008522 U CN208008522 U CN 208008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removal
collector
grease
greasy filth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030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明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Guangyang Stainless Steel Equipment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Guangyang Stainless Steel Equipment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Guangyang Stainless Steel Equipment Factory filed Critical Chengdu Guangyang Stainless Steel Equipment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17215030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08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08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08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隔油油泥收集器及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油油泥收集器,包括收集器本体、进水管、第一油水出水管、固态收集管及第一自锁阀;进水管通过第一自锁阀选择地与收集器本体连通,且进水管用于与储水箱连接;第一油水出水管的一端与收集器本体连通,第一油水出水管的另一端用于与隔油器连接;固态收集管的一端与收集器本体连通,固态收集管的另一端用于与储水箱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隔油油泥收集器的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油油泥收集器及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其具有油泥分离功能和渣滓沉淀收集功能。

Description

隔油油泥收集器及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隔油油泥收集器及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空间分布不平衡。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缺口也日益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污水处理行业成为新兴产业,目前与自来水生产、供水、排水、中水回用行业处于同等重要地位。
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可以将污水中的油腻从水中分离出来,现有的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存在着分离效果不好的缺点,有时会会存在较大渣滓沉淀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油油泥收集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其具有油泥分离功能和渣滓沉淀收集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其具有油泥分离功能和渣滓沉淀收集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隔油油泥收集器,用于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包括储水箱和隔油器。隔油油泥收集器包括收集器本体、进水管、第一油水出水管、固态收集管及第一自锁阀;进水管通过第一自锁阀选择地与收集器本体连通,且进水管用于与储水箱连接;第一油水出水管的一端与收集器本体连通,第一油水出水管的另一端用于与隔油器连接;固态收集管的一端与收集器本体连通,固态收集管的另一端用于与储水箱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进水管、第一油水出水管及固态收集管均与收集器本体焊接。
进一步地,上述隔油油泥收集器还包括第二自锁阀,第二自锁阀与固态收集管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隔油油泥收集器还包括第二油水出水管,第二油水出水管的一端与收集器本体连接,第二油水出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油水出水管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收集器本体与第二油水出水管的连接处与固态收集管的距离大于收集器本体与第一油水出水管的连接处与固态收集管的距离。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油水出水管呈“L”形,且第二油水出水管的管口直径小于第一油水出水管的管口直径。
进一步地,上述进水管和固态收集管分别与收集器本体相对应的两端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隔油油泥收集器还包括检修部,检修部与收集器本体连通,且检修部能够打开或关闭收集器本体。
一种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包括储水箱、隔油器及隔油油泥收集器。隔油油泥收集器包括收集器本体、进水管、第一油水出水管、固态收集管及第一自锁阀;进水管通过第一自锁阀选择地与收集器本体连通,且进水管用于与储水箱连接;第一油水出水管的一端与收集器本体连通,第一油水出水管的另一端用于与隔油器连接;固态收集管的一端与收集器本体连通,固态收集管的另一端用于与储水箱连接。隔油器安装于储水箱的内部,第一油水出水管与隔油器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隔油油泥收集器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隔油油泥收集器均安装于储水箱的内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油油泥收集器及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的有益效果是:
进水管用于将污水导入,通过第一自锁阀控制进水管打开或关闭,进而控制污水的进入。收集器本体用于将进水管、第一油水出水管、第二油水出水管及固态收集管连接在一起,进行流量的分配。固态收集管用于对污水中的渣滓沉淀进行分离和收集,进而使污水中的固态杂质减少。第一油水出水管用于将已经进行渣滓沉淀分离的油水导出至隔油器,以便使隔油器对油水进行油脂的分离和提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油油泥收集器及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其具有油泥分离功能和渣滓沉淀收集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隔油油泥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提供的隔油油泥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提供的检修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100-隔油油泥收集器;110-收集器本体;120-进水管;130-第一油水出水管;140-第二油水出水管;150-固态收集管;160-第一自锁阀;170-第二自锁阀;180-检修部; 200-隔油器;300-储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油油泥收集器100,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其具有油泥分离功能和渣滓沉淀收集功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隔油油泥收集器100,用于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10。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10包括储水箱300和隔油器200。
可以理解的是,隔油油泥收集器100用于对污水中渣滓沉淀进行分离和收集;隔油器200用于对油水进行分离,同时,隔油器200 具有良好的油水分离率。隔油油泥收集器100与隔油器200相互配合,对污水中的油水进行高效的分离。
本实施例提供的隔油油泥收集器100包括收集器本体110、进水管120、第一油水出水管130、第二油水出水管140、固态收集管150、第一自锁阀160及第二自锁阀170。
进水管120通过第一自锁阀160选择地与收集器本体110连通,且进水管120用于与储水箱300连接。第一油水出水管130的一端与收集器本体110连通,第一油水出水管130的另一端用于与隔油器 200连接。固态收集管150的一端与收集器本体110连通,固态收集管150的另一端用于与储水箱300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进水管120用于将污水导入,通过第一自锁阀 160控制进水管120打开或关闭,进而控制污水的进入。收集器本体110用于将进水管120、第一油水出水管130、第二油水出水管140 及固态收集管150连接在一起,进行流量的分配。固态收集管150 用于对污水中的渣滓沉淀进行分离和收集,进而使污水中的固态杂质减少。第一油水出水管130用于将已经进行渣滓沉淀分离的油水导出至隔油器200,以便使隔油器200对油水进行油脂的分离和提取。本实施例提供的隔油油泥收集器100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其具有油泥分离功能和渣滓沉淀收集功能。
请参阅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包括第二油水出水管140。
请继续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管120、第一油水出水管 130及固态收集管150均与收集器本体110焊接。
可以理解的是,采用焊接的方式可以使进水管120、第一油水出水管130及固态收集管150与收集器本体110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进而增加了本实施提供的隔油油泥收集器100的使用寿命,并同时减少了本实施提供的隔油油泥收集器100的故障几率。
当然,进水管120、第一油水出水管130及固态收集管150与收集器本体110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的情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进水管120、第一油水出水管130及固态收集管150 与收集器本体110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比如螺栓连接等。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进水管120、第一油水出水管130及固态收集管150与收集器本体11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相同,即进水管120与收集器本体110之间、第一油水出水管130与收集器本体110 之间、固态收集管150与收集器本体110之间三者的连接方式相同;进水管120、第一油水出水管130及固态收集管150与收集器本体110 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以相同,即进水管120与收集器本体110之间、固态收集管150与收集器本体110之间三者的连接方式不完全相同。比如进水管120与收集器本体110之间采用焊接,第一油水出水管 130与收集器本体110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固态收集管150与收集器本体110之间采用卡接等。
第二自锁阀170的作用在于控制固态收集管150的开启或关闭,以配合收集器本体110和隔油器200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自锁阀170与固态收集管150连接,以控制固态收集管150的开启或关闭。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二自锁阀170控制固态收集管150的开启或关闭控制的是固态收集管150与外界部件之间的开启或关闭。由于固态收集管150需要对污水中的渣滓沉淀进行分离收集,固态收集管 150优选为与收集器本体110保持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油水出水管140的一端与收集器本体110连接,第二油水出水管140的另一端与第一油水出水管13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收集器本体110与第二油水出水管140的连接处与固态收集管150的距离大于收集器本体110与第一油水出水管130 的连接处与固态收集管150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油水出水管140呈“L”形,且第二油水出水管140的管口直径小于第一油水出水管130的管口直径。
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管120和固态收集管150分别与收集器本体 110相对应的两端连接。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提供的隔油油泥收集器100处于一般放置位置时,进水管120位于分离器本体的顶部,固态收集管150位于分离器本体的底部。而优选地,第一油水出水管130和第二油水出水管140均位于分离器本体靠近底部的位置。此时,污水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分离器本体中,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进入第一油水出水管130、第二油水出水管140和固态收集管150。
当然,进水管120和固态收集管150的位置并不仅限于上述的情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进水管120和固态收集管150 也可以位于分离器本体的其他位置。有时,也可以采用额外增加水泵的方式来提高进水的效率。
请参阅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隔油油泥收集器100 还包括检修部180,检修部180与收集器本体110连通,且检修部180 能够打开或关闭收集器本体11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隔油油泥收集器100存在两种工作状态,即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10存在两种工作状态,分别为进水状态和出水状态,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⑴进水状态
当本实施例提供的隔油油泥收集器100在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10处于进水状态时,此时第一自锁阀160处于开启状态,第二自锁阀170处于关闭状态,污水从进水管120进入分离器本体。油水进入第一油水出水管130和第二油水出水管140,渣滓沉淀进行固态收集管150。由于第二自锁阀170关闭,渣滓沉淀在固态收集管150内积累。油水通过第一油水出水管130和第二油水出水管140进入到隔油器200并通过隔油器200进行油脂分离。
⑵出水状态
当本实施例提供的隔油油泥收集器100在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10处于出水状态时,此时第一自锁阀160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自锁阀170处于开启状态。此时,隔油器200已进行油脂的分离,并将油脂排出。隔油器200内的水通过第一油水出水管130和第二油水出水管140进入分离器本体内。由于第一自锁阀160关闭而第二自锁阀 170开启,水通过固态收集管150排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隔油油泥收集器100的有益效果:进水管120 用于将污水导入,通过第一自锁阀160控制进水管120打开或关闭,进而控制污水的进入。收集器本体110用于将进水管120、第一油水出水管130、第二油水出水管140及固态收集管150连接在一起,进行流量的分配。固态收集管150用于对污水中的渣滓沉淀进行分离和收集,进而使污水中的固态杂质减少。第一油水出水管130用于将已经进行渣滓沉淀分离的油水导出至隔油器200,以便使隔油器200对油水进行油脂的分离和提取。本实施例提供的隔油油泥收集器100 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其具有油泥分离功能和渣滓沉淀收集功能。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10,包括储水箱300、隔油器200及隔油油泥收集器100。隔油油泥收集器100包括收集器本体110、进水管120、第一油水出水管130、固态收集管150及第一自锁阀160;进水管120通过第一自锁阀160选择地与收集器本体 110连通,且进水管120用于与储水箱300连接;第一油水出水管130 的一端与收集器本体110连通,第一油水出水管130的另一端用于与隔油器200连接;固态收集管150的一端与收集器本体110连通,固态收集管150的另一端用于与储水箱300连接。隔油器200安装于储水箱300的内部,第一油水出水管130与隔油器20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隔油油泥收集器10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隔油油泥收集器100均安装于储水箱300的内部。
可以理解的是,隔油油泥收集器100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其他的数量。比如三个或四个等。
还可以理解的是,隔油油泥收集器100的数量越多,一次性处理的污水的量也越多,用户可以视情况增加隔油油泥收集器100的数量,并同时增加与之配合的隔油器200的数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隔油油泥收集器,用于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所述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包括储水箱和隔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油泥收集器包括收集器本体、进水管、第一油水出水管、固态收集管及第一自锁阀;所述进水管通过所述第一自锁阀选择地与所述收集器本体连通,且所述进水管用于与所述储水箱连接;所述第一油水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收集器本体连通,所述第一油水出水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隔油器连接;所述固态收集管的一端与所述收集器本体连通,所述固态收集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储水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油油泥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所述第一油水出水管及所述固态收集管均与所述收集器本体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油油泥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油泥收集器还包括第二自锁阀,所述第二自锁阀与所述固态收集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油油泥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油泥收集器还包括第二油水出水管,所述第二油水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收集器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油水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油水出水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油油泥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器本体与所述第二油水出水管的连接处与所述固态收集管的距离大于所述收集器本体与所述第一油水出水管的连接处与所述固态收集管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油油泥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水出水管呈“L”形,且所述第二油水出水管的管口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油水出水管的管口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油油泥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固态收集管分别与所述收集器本体相对应的两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油油泥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油泥收集器还包括检修部,所述检修部与所述收集器本体连通,且所述检修部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收集器本体。
9.一种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箱、隔油器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隔油油泥收集器,所述隔油器安装于所述储水箱的内部,所述第一油水出水管与所述隔油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油泥收集器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隔油油泥收集器均安装于所述储水箱的内部。
CN201721503034.8U 2017-11-10 2017-11-10 隔油油泥收集器及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Active CN208008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03034.8U CN208008522U (zh) 2017-11-10 2017-11-10 隔油油泥收集器及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03034.8U CN208008522U (zh) 2017-11-10 2017-11-10 隔油油泥收集器及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08522U true CN208008522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80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03034.8U Active CN208008522U (zh) 2017-11-10 2017-11-10 隔油油泥收集器及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085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8813A (zh) * 2018-12-05 2020-06-12 湖南易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油油泥收集器及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8813A (zh) * 2018-12-05 2020-06-12 湖南易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油油泥收集器及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08522U (zh) 隔油油泥收集器及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CN201366266Y (zh) 自清洗过滤器
CN208008511U (zh) 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CN107840410A (zh) 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CN108331735B (zh) 一种节能智能真空站
CN209049374U (zh) 一种液晶感光材料生产用反应釜冷凝装置
CN104163471B (zh) 用于含油乳化液的循环回流装置
CN210186601U (zh) 一种废旧铅酸电池电解液处理装置
CN206544924U (zh) 一种防堵塞油水分离装置
CN208911542U (zh) 一种工业废水中醋酸的回收装置
CN208829573U (zh) 一种2,3-二氯吡啶蒸馏用的真空缓冲装置
CN207019977U (zh) 一种组合预处理装置
CN205076847U (zh) 电镀含铜废水在线回收装置
CN201636529U (zh) 煤气冷凝液全封闭收集装置
CN211097947U (zh) 一种新型尿素溶液排污回收处理装置
CN216377641U (zh) 一种厌氧污泥回收装置
CN208748796U (zh) 一种多通道污水排放装置
CN212450668U (zh) 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末端回流装置
CN216366744U (zh) 一种防止斜管沉淀池斜管堵塞的装置
CN217600491U (zh) 一种具有预处理功能的污水收集罐
CN214327299U (zh) 一种气提装置
CN211435192U (zh) 一种管路在线浮油收集器
CN208578144U (zh) 一种污水提升器用集水箱
CN213466845U (zh) 一种提取浓缩机
CN211452967U (zh) 一种用于汽水取样系统取样排污水回用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