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50668U - 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末端回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末端回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50668U
CN212450668U CN201921887877.1U CN201921887877U CN212450668U CN 212450668 U CN212450668 U CN 212450668U CN 201921887877 U CN201921887877 U CN 201921887877U CN 212450668 U CN212450668 U CN 2124506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ion tank
water
water inlet
water distribution
sewag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8787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柳
刘秋文
薛印
张玲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Ric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Ric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Ric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Ric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8787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506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506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506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末端回流装置,由进水口、出水口、回流口、检查口、沉积底部、配水池盖以及配水池组成,所述的进水口、出水口、回流口、检查口沉积底部均在配水池的体现,所述的进水口位于配水池左侧中部位置,所述出水口位于配水池的后面中部位置与进水口水平,所述的回流口位于配水池的前面比进水口水平上稍低3‑5cm位置,所述的检查口在配水池顶部敞开,所述的配水池盖可掀开与合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整套装置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廉,提高整个系统的启动运行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末端回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末端回流装置。
背景技术
回流系统是污水处理系统一个重要的环节,里面涉及的作用有反硝化和稀释前段进水浓度的作用,但是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中,由于是小型的污水处理工艺,传统的回流系统是通过土建加管道利用泵充当动力进行回流。在成本上花费比较大以及建设工期长达不到快速启动整个处理系统的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末端回流装置,整套装置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廉,提高整个系统的启动运行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末端回流装置,包括配水池体,所述配水池体的上端设有检查口和与检查口相对应的配水池盖,所述配水池体的下端设有沉积底部,所述配水池体的周圈外壁上依次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回流口。
作为改进,所述配水池体为空芯圆柱形结构,所述出水口和回流口相对设置,所述进水口位于出水口和回流口之间。
作为改进,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和回流口大小相同,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同一高度,所述回流口的垂直高度低于进水口3-5cm。
作为改进,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回流口、沉积底部、检查口和配水池体为模具制造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配水池盖单独制作,且大小与检查口相吻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在使用时,处理后的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到配水池体内部,由于回流口位置相对较低,使得的处理后的水从回流口出来进行回流,当配水池体内的水较多时,多余的水从出水口流出,不会导致配水池内的水从上端的检查口外溢,同时位于配水池体内部的水中少部分的沉淀会沉积在配水池体下端的沉积底部上,整套装置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廉,全程无能耗损失,运行成本基本为零,仅靠重力,通过重力做动力,设置回流口比出水口略低,然后设计整个回流装置在末端回流到前端比回流装置高程低的工艺段,而且整个装置是一体化设计,无需施工直接安装即可运作,方便快捷,提高整个系统的启动运行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末端回流装置配水池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末端回流装置配水池盖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进水口,2、出水口,3、回流口,4、沉积底部,5、检查口,6、配水池体,7、配水池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末端回流装置,包括配水池体6,所述配水池体6的上端设有检查口 5和与检查口5相对应的配水池盖7,检查口5在配水池体1顶部敞开,所述的配水池盖7可掀开与合上,所述配水池体6的下端设有沉积底部4,检查口5设置配水池体6上面与沉积底部4正对着大小一致用作配水池的维修检查,沉积底部4,设计在配水池体6底面,比回流口3要低,可作为小型沉淀池用作固液分离作用,所述配水池体6的周圈外壁上依次设有进水口1、出水口2和回流口3。
所述配水池体6为空芯圆柱形结构,所述出水口2和回流口3相对设置,所述进水口1位于出水口2 和回流口3之间。
所述进水口1、出水口2和回流口3大小相同,所述进水口1和出水口2位于同一高度,所述回流口 3的垂直高度低于进水口13-5cm,如附图1所示,末端回流装置配水池体6左侧为进水口1作为污水处理系统进入配水池体6的进水孔,出水口2在配水池体6后面与进水口1在同一水平线大小一致用作出水,回流口3设置在配水池体6前面在垂直高度上比进水口1低3-5cm用作回流出水。
所述进水口1、出水口2、回流口3、沉积底部4、检查口5和配水池体6为模具制造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配水池盖7单独制作,且大小与检查口5相吻合,主要作用是保护出水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在使用时,处理后的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到配水池体内部,由于回流口位置相对较低,使得的处理后的水从回流口出来进行回流,当配水池体内的水较多时,多余的水从出水口流出,不会导致配水池内的水从上端的检查口外溢,同时位于配水池体内部的水中少部分的沉淀会沉积在配水池体下端的沉积底部上,把进水,出水,回流集于一体化设计而成,整套装置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廉,全程无能耗损失,运行成本基本为零,仅靠重力,通过重力做动力,设置回流口比出水口略低,然后设计整个回流装置在末端回流到前端比回流装置高程低的工艺段,而且整个装置是一体化设计,无需施工直接安装即可运作,方便快捷,提高整个系统的启动运行能力。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末端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水池体(6),所述配水池体(6)的上端设有检查口(5)和与检查口(5)相对应的配水池盖(7),所述配水池体(6)的下端设有沉积底部(4),所述配水池体(6)的周圈外壁上依次设有进水口(1)、出水口(2)和回流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末端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池体(6)为空芯圆柱形结构,所述出水口(2)和回流口(3)相对设置,所述进水口(1)位于出水口(2)和回流口(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末端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出水口(2)和回流口(3)大小相同,所述进水口(1)和出水口(2)位于同一高度,所述回流口(3)的垂直高度低于进水口(1)3-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末端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出水口(2)、回流口(3)、沉积底部(4)、检查口(5)和配水池体(6)为模具制造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配水池盖(7)单独制作,且大小与检查口(5)相吻合。
CN201921887877.1U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末端回流装置 Active CN2124506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7877.1U CN212450668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末端回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7877.1U CN212450668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末端回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50668U true CN212450668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79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87877.1U Active CN212450668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末端回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506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50668U (zh) 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末端回流装置
CN205556391U (zh) 一种雨水污水处理系统
CN206090805U (zh) 一种无沉积式污水提升泵站
CN202465386U (zh) 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14551394U (zh) 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
CN205275412U (zh) 一种自适应污水进水量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3143304U (zh) 一种沿河村庄生活污水负压分离收集系统
CN107842066A (zh) 一种自洁式供水蓄水池系统
CN207973542U (zh) 城市泔水分离器的油水分离箱
CN206174102U (zh) 安全分流装置及应用其的雨水回收系统和污水回流系统
CN216377641U (zh) 一种厌氧污泥回收装置
CN215798770U (zh) 一种曝气池总成
CN205398171U (zh) 一种设有吹扫装置的剩余氨水除油器系统
CN220012675U (zh) 一种具有水渣沉淀结构的冲渣水池
CN203795231U (zh) 一种白水回收塔
CN207418354U (zh) 絮凝反应沉淀分离器
CN205516657U (zh) 一种新型一体化调节沉淀池
CN213537632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应急溢流装置
CN105036496B (zh) 一种带污泥处理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16837547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1987229U (zh) 一种新型回流池
CN217679390U (zh) 一种在线处理的雨污调蓄池
CN210964061U (zh) 一种自动排泥的沉淀池
CN209554812U (zh) 一种工业用水净化排污系统
CN217708921U (zh) 一种污水预处理进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