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06693U - 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06693U
CN208006693U CN201820333928.5U CN201820333928U CN208006693U CN 208006693 U CN208006693 U CN 208006693U CN 201820333928 U CN201820333928 U CN 201820333928U CN 208006693 U CN208006693 U CN 208006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rm
right suspension
engine holder
engine
rack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339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浩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3392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066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06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066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及汽车,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一侧设有用于与发动机连接的第一支臂,另一侧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及汽车,通过在支架本体上设置与支架本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支臂,使得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的车身连接点与支架本体之间的距离而选择合适长度的第二支臂,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汽车,增强发动机右悬置支架通用性。

Description

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安装在汽车动力总成与车身之间,其用于承受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及动载荷,隔离发动机传递到车身的振动,且能够吸收路面传递的振动,提高乘车的舒适性。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限位装置的结构简图;请参见图1-3,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000,支架本体1000上方一侧设有用于与发动机连接的第一支臂1001,另一侧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二支臂1002,第二支臂1002与支架本体1000一体成型;在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下方还设有用于限制第一支臂1001和第二支臂1002竖直位移的限位装置1003。
但是,由于不同车辆的车身连接点与第二支臂之间的距离并不相同,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通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下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及汽车,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具有可拆卸的第二支臂,能够根据不同的车型选择合适长度的第二支臂,通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一侧设有用于与发动机连接的第一支臂,另一侧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上。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优选的,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支臂的第一端设有配合孔,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和配合孔将所述第二支臂与所述支架本体可拆卸连接。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优选的,所述第二支臂的第二端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穿设有用于连接到车身上的第二紧固件。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优选的,所述第二支臂上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由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延伸。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优选的,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底座包括安装平台,在所述安装平台上、且在所述上壳体内的容纳腔中还设有限位装置。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两端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连,位于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下方的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上还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上。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优选的,所述容纳腔中设有第一支臂安装部,所述第一支臂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一支臂安装部中;所述第一支臂安装部的下方设有上液室,所述上液室的顶壁与所述第一支臂安装部相连,所述上液室的底壁与所述壳体本体相连,所述上液室的侧壁位于所述顶壁和底壁之间。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优选的,所述上液室的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分别嵌设在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内,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嵌设在所述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内。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优选的,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一支臂安装部过盈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及汽车,通过在支架本体上设置与支架本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支臂,使得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的车身连接点与支架本体之间的距离而选择合适长度的第二支臂,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汽车,增强发动机右悬置支架通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简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限位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简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上壳体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限位装置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
1-支架本体; 2-第一支臂;
3-第二支臂; 4-限位装置;
10-上壳体; 11-底座;
30-配合孔; 31-连接孔;
32-加强筋; 41-第一限位板;
42-第二限位板; 43-第一支撑板;
44-第二支撑板; 100-壳体本体;
101-安装部; 102-第一支臂安装部;
103-上液室; 400-限位凸起;
1000-支架本体(现有技术); 1001-第一支臂(现有技术);
1002-第二支臂(现有技术); 1003-限位装置(现有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汽车是借助于自身的动力装置驱动,且具有4个或4个以上的车轮的非轨道无架线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和/或货物。汽车按照用途分为普通运输汽车和专用车,其中,普通运输汽车又可分为轿车、客车、货车。
汽车总体结构通常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以及电器与电子设备四大部分;其中,发动机是使输送进来的燃料燃烧而发动从里的部件,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底盘是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运动并按驾驶员的操纵而正常行驶的部件,是汽车的基体,其上安装有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车身承载并安装在底盘上,是驾驶员的工作场所,也是装载乘客和货物的部件。
发动机舱是车身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发动机舱内部设有:发动机、空气滤清器、电瓶、发动机排气系统、节气门、水箱补液罐、继电器盒、制动助力泵、油门拉线、车窗玻璃清洗液储液罐、制动液储液罐等重要部件。为发挥必要的保护作用,发动机舱需具备一定的刚度,以及具备一定的耐压性,在以预设压力范围内下压发动机舱时,保证发动机舱不会产生塑性变形,即便在碰撞时能产生适当的塑性变形。
其中,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安装在汽车动力总成与车身之间,其用于承受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及动载荷,隔离发动机传递到车身的振动,且能够吸收路面传递的振动,提高乘车的舒适性。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限位装置的结构简图;请参见图1-3,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000,支架本体1000上方一侧设有用于与发动机连接的第一支臂1001,另一侧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二支臂1002,第二支臂1002与支架本体1000一体成型;在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下方还设有用于限制第一支臂1001和第二支臂1002竖直位移的限位装置1003。
但是,由于不同车辆的车身连接点与第二支臂之间的距离并不相同,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通用性差。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及汽车。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具有可拆卸的第二支臂,能够根据不同的车型选择合适长度的第二支臂,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实施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简图;请参照图4-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支架本体1一侧设有用于与发动机连接的第一支臂2,另一侧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二支臂3,第二支臂3可拆卸的连接在支架本体1上。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支架本体1可以选用与现有技术相同的结构;支架本体1的一侧设有用于与发动机连接的第一支臂2,第一支臂2的自由端上设有至少一个连接点,本实施例中连接点的数量为三个,三个连接点呈三角形分布在第一支臂2的自由端上,第一支臂2与发动机之间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可以将紧固螺栓依次穿过发动机上的安装孔和第一支臂2上的连接点以使二者固定相连,从而使第一支臂2能够支撑发动机的重量并吸收一部分发动机运行时的振动,减少振动冲击,提高乘车舒适性;支架本体1的另一侧设有用于与发动机连接的第二支臂3,第二支臂3可拆卸的连接在支架本体1上,从而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的车身连接点与支架本体1的距离选择合适长度的第二支臂3,以使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具有较强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通过在支架本体1上设置与支架本体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支臂3,使得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的车身连接点与支架本体1之间的距离而选择合适长度的第二支臂3,从而使本实施例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汽车,增强发动机右悬置支架通用性。
优选的,上述支架本体1上设有安装部101,安装部101垂直设置在支架本体1上,本实施例中的安装部101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安装部101为焊接在所述支架本体1上的钢板;安装部101上设有安装孔,第二支臂3的第一端设有配合孔30,第一紧固件穿过安装孔和配合孔将第二支臂3与支架本体1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的第一紧固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第一紧固件为螺栓或螺钉等,只要能够满足第二支臂3与支架本体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关系即可。
进一步的,第二支臂3的第二端设有连接孔31,连接孔31内穿设有用于连接到车身上的第二紧固件,第二支臂3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紧固件与车身实现连接,第二紧固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第二紧固件可选为与第一紧固件相同的零件。
更进一步的,在第二支臂3上还设有加强筋32,加强筋32由第二支臂3的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加强筋32进一步增强了第二支臂3的强度,使得第二支臂3不易失效。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上壳体的剖视图,请参照图4-6。优选的,支架本体1由上壳体10和底座11组合而成,上壳体10设置在底座11上,在上壳体10和底座11的两端设有用于固定二者的螺栓孔,紧固螺栓穿过螺栓孔将二者固定相连。上壳体包括壳体本体100,安装部101设置在壳体本体100的外表面上,安装部101可以焊接在壳体本体100上,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生成在壳体本体100上;壳体本体100内设有容纳腔,底座11包括安装平台,容纳腔位于安装平台的上方,上壳体10内还设有限位装置4,该限位装置4位于容纳腔中且在安装平台的上方。
进一步的,容纳腔中设有第一支臂安装部102,第一支臂安装部102与壳体本体100的内表面固连,第一支臂3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一支臂安装部102中,本实施例中第一支臂3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一支臂安装部102中;第一支臂安装部102的下方设有上液室103,上液室103的顶壁与第一支臂安装部102相连,上液室103的底壁与壳体本体100相连,上液室103的侧壁位于顶壁和底壁之间,本实施例中上液室103为硫化橡胶件,通过硫化工艺直接与第一支臂安装部102和壳体本体100固连。上液室103可以吸收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受压变形后的冲击力,并为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提供支撑保护。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限位装置的结构简图;请继续参照图7,优选的,上述限位装置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板41和第二限位板42,第一限位板41和第二限位板42的两端通过第一支撑板43和第二支撑板44相连,位于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下方的第一限位板41和第二限位板42上还设有限位凸起400,该限位凸起400能够限制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在竖直方向的位移,减小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的竖直位移量,从而减小第一支臂2和第二支臂3受压变形后对上液室103的压力,增加上液室103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限位凸起400可以一体成型设置在第一限位板41和第二限位板42上。
优选的,上液室103的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限位板41和第二限位板42分别嵌设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内,第一支撑板43和第二支撑板44分别嵌设在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内,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硫化工艺的步骤中直接将限位装置4硫化在上液室103的侧壁内。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上设有如上实施例一所述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
本实施例的汽车,通过在支架本体上设置与支架本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支臂,使得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的车身连接点与支架本体之间的距离而选择合适长度的第二支臂,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汽车,增强发动机右悬置支架通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一侧设有用于与发动机连接的第一支臂,另一侧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支臂的第一端设有配合孔,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和配合孔将所述第二支臂与所述支架本体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臂的第二端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穿设有用于连接到车身上的第二紧固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臂上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由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底座包括安装平台,在所述安装平台上、且在所述上壳体内的容纳腔中还设有限位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两端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连,位于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下方的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上还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中设有第一支臂安装部,所述第一支臂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一支臂安装部中;所述第一支臂安装部的下方设有上液室,所述上液室的顶壁与所述第一支臂安装部相连,所述上液室的底壁与所述壳体本体相连,所述上液室的侧壁位于所述顶壁和底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液室的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分别嵌设在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内,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嵌设在所述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一支臂安装部过盈连接。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右悬置支架。
CN201820333928.5U 2018-03-12 2018-03-12 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及汽车 Active CN208006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33928.5U CN208006693U (zh) 2018-03-12 2018-03-12 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33928.5U CN208006693U (zh) 2018-03-12 2018-03-12 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06693U true CN208006693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87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33928.5U Active CN208006693U (zh) 2018-03-12 2018-03-12 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0669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5154A (zh) * 2018-11-21 2019-03-26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滑移悬置支架及其连接结构
GB2577523A (en) * 2018-09-27 2020-04-01 Ford Global Tech Llc A vehicle mount
CN112977035A (zh) * 2019-12-13 2021-06-18 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装支架、悬置总成及车辆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77523A (en) * 2018-09-27 2020-04-01 Ford Global Tech Llc A vehicle mount
GB2577523B (en) * 2018-09-27 2020-12-02 Ford Global Tech Llc A vehicle mount
US11453285B2 (en) 2018-09-27 2022-09-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mount
CN109515154A (zh) * 2018-11-21 2019-03-26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滑移悬置支架及其连接结构
CN112977035A (zh) * 2019-12-13 2021-06-18 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装支架、悬置总成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35670B2 (en) High voltage battery unit for vehicle and underbody of vehicle
CN106671761B (zh) 燃料电池的搭载结构
US9045170B2 (en) Rear-wheel drive,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modular subframe assembly and method
CN208006693U (zh) 发动机右悬置支架及汽车
CN100478217C (zh) 燃料电池汽车构造
US20060061081A1 (en) Compressed gas tank carrier assembly
US20160083012A1 (en) Arrangement of a Rear Axle Module on a Vehicle Body, and a Rear Axle Module for Such an Arrangement and a Two-Axle, Two-Track Vehicle Which is at Least Partially Driveable by Means of an Electric Motor and Has Such an Arrangement
CN101941466A (zh) 用于汽车的底板结构
US20190255901A1 (en)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a Chassis and a Passenger Cell
US20210179193A1 (en) High voltage battery unit for vehicle and underbody of vehicle
CN202152050U (zh) 汽车电动真空泵安装用真空泵支架
WO1996018516A1 (fr) Disposition de la transmission d'un vehicule
KR20200011712A (ko) 엔진 구동 차량을 전기차로 변환하기 위한 전기차 변환 키트
KR20180132801A (ko) 재충전식 하이브리드 자동차의 언더 바디 배열체
CN101578218A (zh) 底板模块
CN111634248A (zh) 用于安装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各零部件的悬置结构及装置
CN106335354A (zh) 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包安装装置
CN113302114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身的结构框架
CN216684626U (zh) 汽车及其后轮罩总成
CN114786979A (zh) 电驱动单元
JPS6340330Y2 (zh)
CN105172586A (zh) 使车辆乘客车厢容积最大化的整体动力传动系和底盘设计
CN215513202U (zh) 一种汽车蓄电池托盘及包含其的车辆
CN208855409U (zh) 发动机悬置支架及汽车
CN213035635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安装支架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