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73721U - 一种环氧大豆油用脱色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氧大豆油用脱色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73721U
CN207973721U CN201820113874.1U CN201820113874U CN207973721U CN 207973721 U CN207973721 U CN 207973721U CN 201820113874 U CN201820113874 U CN 201820113874U CN 207973721 U CN207973721 U CN 207973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absorption plate
soybean oil
epoxidized soybean
pigment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138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迪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en Qian Auxilia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en Qian Auxilia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en Qian Auxilia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en Qian Auxilia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138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73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73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7372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氧大豆油用脱色罐,涉及脱色设备,用于解决普通脱色罐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使油液中混入杂质的问题,包括罐体、罐盖、开设于罐盖上的进油口、设置于罐体底部的出油管、设置于罐盖上的搅拌组件,罐体内设置有脱色组件,脱色组件包括固定于罐体内的隔板、固定于罐体内且位于罐体和隔板之间的固定框、多个放置于固定框内的第一色素吸收板,第一色素吸收板、隔板和罐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脱色室,脱色室位于进油口的下方,且第一色素吸收板上开设有过滤孔;位于液面上方的脱色组件,在环氧大豆油搅拌的过程中不容易对第一色素吸收板进行扰动,因此第一色素吸收板不容易因相互碰撞而产生碎粒,从而使环氧大豆油中不容易混入杂质。

Description

一种环氧大豆油用脱色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色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环氧大豆油用脱色罐。
背景技术
环氧大豆油是一种广泛使用于聚氯乙烯材料制备过程的增塑剂兼稳定剂,有其加入能够明显改善塑料制品的热、光稳定性,而且环氧大豆油具有无毒、透明的特点,适用于做食品包装材料的增塑剂;受原料、加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生产环氧大豆油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类杂质,例如磷脂、蛋白质、色素、水分等,这些物质无疑会影响环氧大豆油的质量,因此需要用到脱色罐。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5699588U,授权公告日为2016.11.23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土脱色罐,包括脱色罐主体,所述脱色罐主体上方设有放空口,底部设有出料管、侧面设有人字孔,所述脱色罐主体内设有脱色层,脱色层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瓷砂层、第二瓷砂层、第三瓷砂层及第四瓷砂层,所述出料管与出料泵连接,所述出料管上设有支管,支管上连接有收集器,支管上设有阀门。
如上所述的白土脱色罐,使用时,需要进行脱色的溶液从进油口经进料分配器进行分配后进入到脱色罐主体内,溶液经过四层瓷砂进行逐级脱色,脱色之后的溶液从出料管经出料泵抽送出料,出料管的支管上连接有收集器,可通过打开阀门使脱色后的溶液进入到收集器内,经收集器检测合格后再进行出料,这种脱色罐也能够用于环氧大豆油的脱色,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油液在进入脱色罐主体内后需要进行搅拌,在油液被搅动的过程中,由于瓷砂的目数很小,其粒径也很小,很容易被搅动的油液带动发生相互碰撞,在瓷砂相互碰撞后容易产生破碎,从瓷砂上掉落的碎粒会混入油液中,导致油品杂质含量升高,进而影响油液的成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氧大豆油用脱色罐,能够将脱色层与油液隔开,在油液搅动的过程中不容易引起脱色层相互碰撞产生破碎,使得油液中不容易混入杂质,从而达到提高油液成品质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环氧大豆油用脱色罐,包括罐体、安装于所述罐体上的罐盖、开设于所述罐盖上的进油口、设置于罐体底部的出油管、设置于罐盖上且用于对环氧大豆油进行搅拌的搅拌组件,所述罐体内设置有用于吸附环氧大豆油中色素的脱色组件,所述脱色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罐体内且靠近罐盖的一端上的隔板、固定于罐体内且位于罐体和隔板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的固定框、多个放置于所述固定框内且相互搭接的第一色素吸收板,所述第一色素吸收板、隔板和罐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脱色室,所述脱色室位于进油口的下方,且所述第一色素吸收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供溶液通过的过滤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环氧大豆油经由罐盖上的进油口送入罐体内后,首先与放置于固定框内的第一色素吸收板产生接触,并经由第一色素吸收板上的过滤孔流入罐体内,在溶液与第一色素吸收板产生接触的过程中,第一色素吸收板能够吸附溶液中的色素分子,使溶液脱色,而由于第一色素吸收板位于罐体靠近罐盖的一端,此时溶液和第一色素吸收板之间隔有距离,且相邻第一色素吸收板之间采用相互搭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使得环氧大豆油在搅动的过程中不容易带动第一色素吸收板产生相互碰撞,因此第一色素吸收板不容易发生碎裂,使得溶液中不容易混入杂质,从而达到提高油品质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孔呈弯折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吸附脱色的方式属于物理吸附,其作用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在将过滤孔设置为弯折状后,能够延长油液与第一色素吸收板之间的接触时间,使油液中的色素分子能够更好地被第一色素吸收板吸收,从而达到提高脱色效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色素吸收板上还开设有相互交叉且用于增加与环氧大豆油接触面积的吸附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第一色素吸收板上开设有吸附槽后,能够增加第一色素吸收板的表面积,使得油液在倒入罐体内后,第一色素吸收板与油液之间能够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一色素吸收板能够更好地吸附掉油液中的色素分子,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脱色效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色素吸收板上开设有搭接槽,所述搭接槽在所述第一色素吸收板上形成用于与相邻第一色素吸收板形成配合的搭接块,相邻两块所述第一色素吸收板之间通过搭接槽和搭接块相互搭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采用相互搭接的方式来安装第一色素吸收板能够使相邻第一色素吸收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并且在油液通过相邻第一色素吸收板之间的间隙时,油液能够在搭接槽内停留,增加油液与第一色素吸收板之间的接触时间,使溶液中的色素分子能够更好地被第一色素吸收板吸收,从而达到更进一步提高脱色效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盖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溶液进行搅拌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罐盖上且输出轴位于罐体内的驱动电机、多组固定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沿罐体的高度方向分布的搅拌桨,同一组所述搅拌桨上的桨叶围绕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分布,且搅拌桨的桨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之间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环氧大豆油在经过脱色后需要混入其他溶液,以使环氧大豆油成品能够符合性能要求,搅拌组件能够对罐体内的溶液进行搅拌,并且倾斜设置的桨叶使得搅拌桨在搅动油液时,能够使油液沿着倾斜设置的桨叶产生沿罐体高度方向的分运动,使得油品在做水平面上的运动的同时,做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使油液运动的更加剧烈,使得环氧大豆油和其他组分的溶液能够混合得更加均匀,从而达到提高油液混合均匀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桨叶上固定有第二色素吸收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过滤孔的存在,油液在通过第二色素吸收板时,油液中可能还含有一定量的色素,在桨叶上设置第二色素吸收板后,桨叶上的第二色素吸收板能够在桨叶对油液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吸附走油液中残留的色素,使油液更加清澈,从而达到更进一步提高脱色效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色素吸收板上开设有相互交叉且用于增加第二色素吸收板与环氧大豆油接触面积的接触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二色素吸收板上的接触槽能够增加第二色素吸收板与油液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二色素吸收板在随着桨叶一起转动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吸附油液中残留的色素,从而达到更进一步提高油液脱色效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油管位于罐体内一端的开口处安装有过滤网布。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环氧大豆油或添加剂本身可能含有杂质,在设置过滤网布后,过滤网布能够在油液输出罐体的过程中对油液进行过滤,截留下油液中含有的杂质,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油品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位于液面上方的脱色组件,在环氧大豆油搅拌的过程中不容易与环氧大豆油产生接触,使得环氧大豆油不容易对第一色素吸收板进行扰动,因此第一色素吸收板不容易因相互碰撞而产生碎粒,从而使环氧大豆油中不容易混入杂质;
2.第一色素吸收板上的吸附槽能够在环氧大豆油灌入罐体内的过程中增加环氧大豆油与第一色素吸收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环氧大豆油中的色素能够更彻底地被第一色素吸收板吸附,从而达到提高色素吸收效果的目的;
3.桨叶上的第二色素吸收板能够在环氧大豆油进行搅拌的过程中进一步吸附环氧大豆油中残留的色素,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色素吸净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施例罐体的半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第一色素吸收板的剖面视图。
图中:1、罐体;2、出油管;21、球阀开关;22、过滤网布;3、罐盖;4、进油口;5、搅拌组件;51、驱动电机;52、搅拌桨;521、桨叶;522、第二色素吸收板;523、接触槽;6、脱色组件;61、隔板;62、固定框;63、第一色素吸收板;631、搭接槽;632、搭接块;633、过滤孔;634、吸附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环氧大豆油用脱色罐,包括罐体1、出油管2、罐盖3、进油口4、搅拌组件5,罐体1呈圆筒状,在罐体1内且靠近自身开口的位置设置有脱色组件6,脱色组件6包括隔板61、固定框62、第一色素吸收板63,隔板61固定于罐体1上且靠近罐盖3的一端;固定框62采用钢筋相互拼搭焊接而成,固定于罐体1上且位于罐体1和隔板61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
如图3所示,第一色素吸收板63采用活性炭板裁切制成,在第一色素吸收板63上开设有搭接槽631,搭接槽631在第一色素吸收板63上形成搭接块632,搭接块632的厚度小于第一色素吸收板63的厚度,第一色素吸收板63安放于固定框62内,且相邻第一色素吸收板63之间通过搭接槽631和搭接块632的配合相互搭接在一起。
在第一色素吸收板63的上表面开设有过滤孔633,过滤孔633呈弯折状,过滤孔633两端的开口之间错开有间隔;在第一色素吸收板63的上表面上还开设有相互交叉的吸附槽634,吸附槽634的存在能够增加第一色素吸收板63的表面积,进而提高第一色素吸收板63吸收色素分子的能力;在第一色素吸收板63放置于固定框62内后,相邻两块第一色素吸收板63上的过滤孔633相互连通,且此时隔板61、第一色素吸收板63和罐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用于过滤环氧大豆油的脱色室。
如图2所示,出油管2连通固定于罐体1的底部,在出油管2内安装有球阀开关21,在出油管2位于罐体1内一端的开口处还安装有过滤网布22,过滤网布22能够对罐体1输出的油液进行过滤,截留下油液中颗粒较大的杂质,从而提高油液的品质。
罐盖3固定于罐体1上且将罐体1的开口封闭,在罐盖3上开设有与罐体1的内腔连通的进油口4,进油口4位于脱色室的正上方;搅拌组件5包括驱动电机51、搅拌桨52,驱动电机51固定安装于罐盖3上,且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穿过罐盖3后位于罐体1内;搅拌桨52设置有多组,多组搅拌桨52沿驱动电机51输出轴的长度方向分布,每组搅拌桨52均包括多个桨叶521,同一组的多个桨叶521围绕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分布,且桨叶521的长度方向与驱动电机51输出轴的长度方向之间倾斜设置;在桨叶521相互背对的两个表面上固定有同样采用活性炭板制成的第二色素吸收板522,在第二色素吸板的表面上开设有相互交叉且用于增加第二色素表面积的接触槽523。
具体实施过程:使用时,首先将环氧大豆油及添加剂经由进油口4灌入罐体1内,油液在进入罐体1内后首先与第一色素吸收板63产生接触,在油液经由过滤孔633及相邻第一色素吸收板63之间的间隙流入罐体1底部的过程中,第一色素吸收板63能够吸收油液中的色素分子,使油液变得清澈,由于脱色组件6位于油液的上方,并且相邻第一色素吸收板63之间通过相互搭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因此在油液搅拌的过程中不容易被油液扰动而产生相互碰撞,因此不容易产生破碎,从而使油液中不容易混入杂质;在搅拌桨52对油液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桨叶521上的第二色素能够对油液中残留的色素分子进行吸收,进一步提高油液的脱色效果;并且在油液脱色完成从出油管2处输出罐体1的过程中,出油管2内的过滤网布22能够对油液进行过滤,截留油液中本身所含有的颗粒状杂质,从而达到更进一步提高油液品质的目的。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环氧大豆油用脱色罐,包括罐体(1)、安装于所述罐体(1)上的罐盖(3)、开设于所述罐盖(3)上的进油口(4)、设置于罐体(1)底部的出油管(2)、设置于罐盖(3)上且用于对环氧大豆油进行搅拌的搅拌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用于吸附环氧大豆油中色素的脱色组件(6),所述脱色组件(6)包括固定于所述罐体(1)内且靠近罐盖(3)的一端上的隔板(61)、固定于罐体(1)内且位于罐体(1)和隔板(61)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的固定框(62)、多个放置于所述固定框(62)内且相互搭接的第一色素吸收板(63),所述第一色素吸收板(63)、隔板(61)和罐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脱色室,所述脱色室位于进油口(4)的下方,且所述第一色素吸收板(63)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供溶液通过的过滤孔(6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氧大豆油用脱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孔(633)呈弯折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氧大豆油用脱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素吸收板(63)上还开设有相互交叉且用于增加与环氧大豆油接触面积的吸附槽(6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氧大豆油用脱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素吸收板(63)上开设有搭接槽(631),所述搭接槽(631)在所述第一色素吸收板(63)上形成用于与相邻第一色素吸收板(63)形成配合的搭接块(632),相邻两块所述第一色素吸收板(63)之间通过搭接槽(631)和搭接块(632)相互搭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氧大豆油用脱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5)包括固定于所述罐盖(3)上且输出轴位于罐体(1)内的驱动电机(51)、多组固定于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上且沿罐体(1)的高度方向分布的搅拌桨(52),同一组所述搅拌桨(52)上的桨叶(521)围绕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分布,且搅拌桨(52)的桨叶(521)与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之间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氧大豆油用脱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521)上固定有第二色素吸收板(5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环氧大豆油用脱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色素吸收板(522)上开设有相互交叉且用于增加第二色素吸收板(522)与环氧大豆油接触面积的接触槽(5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氧大豆油用脱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2)位于罐体(1)内一端的开口处安装有过滤网布(22)。
CN201820113874.1U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环氧大豆油用脱色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73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13874.1U CN207973721U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环氧大豆油用脱色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13874.1U CN207973721U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环氧大豆油用脱色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73721U true CN207973721U (zh) 2018-10-16

Family

ID=63770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1387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73721U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环氧大豆油用脱色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7372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7136A (zh) * 2020-11-10 2021-02-09 湖南创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更换活性炭的糖液脱色罐
CN114768406A (zh) * 2022-04-01 2022-07-22 上海蕙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浸渍法生产催化剂的载体水蒸气处理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7136A (zh) * 2020-11-10 2021-02-09 湖南创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更换活性炭的糖液脱色罐
CN114768406A (zh) * 2022-04-01 2022-07-22 上海蕙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浸渍法生产催化剂的载体水蒸气处理设备
CN114768406B (zh) * 2022-04-01 2023-09-26 上海蕙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浸渍法生产催化剂的载体水蒸气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95364U (zh) 一种便于物料混合和搅拌的化工用溶解装置
CN208526929U (zh) 一种中药粉碎和搅拌一体机
CN207973721U (zh) 一种环氧大豆油用脱色罐
CN206940395U (zh) 一种动物药液体灌装机
CN212494535U (zh) 污染土壤修复装置
CN213193541U (zh) 一种溶解效果好的溶解釜
CN208844040U (zh) 一种果酒、葡萄酒带渣发酵罐
CN213254228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混合搅拌设备
CN108211877A (zh) 一种三轴搅拌式陶瓷膜原料混合装置
CN211537415U (zh) 一种玫瑰花茶饮料调配罐
CN221045956U (zh) 一种复合材料混合设备
CN210206568U (zh) 一种用于生产糖果的搅拌装置
CN208911997U (zh) 一种复合稳定剂定量混合装置
CN113351098A (zh) 一种水工改性沥青的深加工设备
CN205966162U (zh) 水雾化铁粉磁选机
CN208145520U (zh) 可重复套用的高效活性炭吸附脱色装置
CN208466128U (zh) 一种纳米级涂料分散研磨一体化装置
CN208574502U (zh) 一种草甘膦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
CN206924669U (zh) 一种复合保健品搅拌装置
CN208894052U (zh) 一种新型肥料搅拌装置
CN212440146U (zh) 一种肝素钠提取过程中吸附能力高的吸附罐
CN219252457U (zh) 胶体生产搅拌机
CN204907814U (zh) 用于发酵池的盐水注入装置
CN213725831U (zh) Pam泡药机
CN108993193A (zh) 卧式搅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